一种加湿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7844发布日期:2020-02-11 10:09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湿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加湿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要求逐渐提高。而在冬季或者夏天开空调时,室内空气十分干燥,使得人们的皮肤由于空气干燥而容易出现干裂或者发痒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舒适感。为了提高人们的舒适感,现在市面有出现了一些提高空气湿度的加湿器。

现有的加湿器一般包括底座和可拆的安装于底座上方的水箱;其中水箱内设有一上下开口的出雾筒,水箱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底座顶部设有上部敞口的雾化腔,雾化腔与出水口和出雾筒连通,雾化腔内设有雾化器,所述底座顶部上还设有连通底座内腔和雾化腔的通风口;所述底座内腔内安装有用于向通风口送风的鼓风机,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与底座内腔相通的进风口以保证外界的气流可以经鼓风机输送到通风口。现有的加湿器工作时,雾化器将雾化腔中的水振荡形成水雾,鼓风机往通风口送风而将雾化腔中的水雾从出雾筒吹出。

但是现有的加湿器在将水箱拆卸下来而对雾化腔进行清洗时,此时通风口暴露,外部的水容易从通风口进入到底座内腔中,而对底座内腔中安装的电子器件造成损害,影响加湿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结构,其能有效防止外部的水从通风口进入到底座内腔中。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加湿器结构,其包括底座和可拆的安装在底座上方的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一上下开口的出雾筒,水箱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底座顶部设有上部敞口的雾化腔,雾化腔与出水口和出雾筒连通,雾化腔内设有雾化器;底座顶部上还设有连通底座内腔和雾化腔的通风口;底座内腔内安装有用于向通风口送风的鼓风机,底座底部开设有与底座内腔相通的进风口;其中所述通风口上安装有翻板组件,翻板组件包括翻板、固定支架和复位扭簧;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通风口内;所述翻板活动盖合通风口,翻板两端分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翻板的第一端通过一转轴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复位扭簧用于驱使翻板向上翻转而使翻板盖合通风口,复位扭簧套置转轴且复位扭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固定支架和翻板;所述水箱底部设有用于按压翻板的按压支脚;当水箱安装到底座上时,按压支脚按压翻板而驱使翻板向下翻转,以打开通风口。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相对的两个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的固定板,两个侧板与固定板之间形成有过风口,固定板与通风口内壁相连。

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相连,所述固定板顶面连接有供复位扭簧一端抵靠的压板。

所述翻板的第一端设有可转动的套置转轴的轴套。

所述翻板的第二端与通风口内壁活动抵触。

所述出雾筒下端开口配合有一引流罩,所述引流罩上设有多个镂空孔。

所述水箱顶部设有一加水口,加水口可拆的配合有一保护盖,保护盖上设有与出雾筒上端开口连通的出雾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当水箱安装到底座上时,水箱的按压支脚按压翻板,使得翻板克服复位扭簧的作用力而向下翻转,以打开通风口,从而使得鼓风机可从通风口送风至雾化腔中;而当所述水箱从底座上拆卸后,翻板不再受到按压支脚的按压,此时翻板在复位扭簧的作用力而向上翻转,以使翻板盖合通风口,从而避免外部的水从通风口进入到底座内腔中而造成加湿器损坏,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板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组合剖视图1;

图8为图7的a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组合剖视图2;

图10为图9的b处放大图;

标号说明:

水箱1,出雾筒11,卡口111,出水口12,加水口13,保护盖14,出雾口141,按压支脚15,引流罩16,镂空孔161,卡扣162,

底座2,内腔20,底座主体201,底盖202,雾化腔21,通风口22,进风口23,

雾化器3,

鼓风机4,

翻板组件5,翻板51,第一端511,轴套5111,第二端512,固定支架52,侧板521,固定板522,过风口523,压板524,复位扭簧53,转轴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加湿器结构,其包括底座2和可拆的安装在底座2上方的水箱1。所述水箱1内设有一上下开口的出雾筒11,水箱1底部设有出水口12;所述底座2顶部设有上部敞口的雾化腔21,雾化腔21与出水口12和出雾筒11连通,雾化腔21内设有雾化器3;所述底座2顶部上还设有连通底座2内腔20和雾化腔21的通风口22;所述底座2内腔20内安装有用于向通风口22送风的鼓风机4,所述底座2底部开设有与底座2内腔20相通的进风口23以保证外界的气流可以经鼓风机4输送到通风口22。其中所述底座2可由底座主体201和底盖202上下拼接而成,底座主体201和底盖202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鼓风机4的底座2内腔20,底座主体201顶部设有所述雾化腔21和所述通风口22,所述底盖202上设有所述进风口23;所述水箱1顶部设有一加水口13,加水口13可拆的配合有一保护盖14以防止水箱1内的水流被污染,保护盖14上可设有与出雾筒12上端开口连通的出雾口141。

配合图1、图2、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所述通风口22上安装有翻板组件5,所述翻板组件5包括翻板51、固定支架52和复位扭簧53;其中固定支架52安装于通风口22内,所述翻板51活动盖合通风口22,所述翻板51两端分为第一端511和第二端512,翻板51的第一端511通过一转轴54与固定支架52铰接;所述复位扭簧53用于驱使翻板51向上翻转而使翻板51盖合通风口22,复位扭簧53套置转轴54且复位扭簧53的两端分别抵触固定支架52和翻板51;所述水箱1底部对应于翻板51设有用于按压翻板51的按压支脚15;配合图7和图8所示,当所述水箱1安装到底座2上时,水箱1的按压支脚15按压翻板51,使得翻板51克服复位扭簧53的作用力而向下翻转,以打开通风口22,从而使得鼓风机4可从通风口22送风至雾化腔21中;配合图4所示,当需要清洗雾化腔21时,将所述水箱2从底座1上拆卸,此时翻板51不再受到按压支脚15的按压,翻板51在复位扭簧53的作用力而向上翻转,以使翻板51盖合通风口22,从而避免外部的水从通风口22进入到底座2内腔20中而造成加湿器的电子器件损坏,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配合图5所示,所述固定支架52可包括相对的两个侧板521以及连接两个侧板521的固定板522,两个侧板521与固定板522之间形成有过风口523以保证鼓风机4输出的风能通过固定支架522,所述固定板522可通过卡接或螺钉锁固的方式与通风口22内壁相连而将固定支架52固定在通风口22中;所述固定板522顶面连接有供复位扭簧53一端抵靠的压板524;所述转轴5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521相连;所述翻板51的第一端511设有可转动的套置转轴54的轴套5111,使得翻板51与转轴54铰接;所述翻板51的第二端512与通风口22内壁活动抵触,配合图4所示,当所述水箱2从底座1上拆卸后,翻板51的第二端512抵触通风口22内壁以保证翻板51稳固盖合通风口22。

进一步,配合图1、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出雾筒11下端开口配合有一引流罩16,所述引流罩16上设有多个镂空孔161,这样出雾筒11里面凝结的水珠会先流入到引流罩16上,再从引流罩16流入雾化腔21内的水中,降低水珠滴落到雾化腔21内的水面上时的流速,从而水珠滴落到雾化腔21内的水面上时的噪声。其中引流罩16可设有卡扣162,所述出雾筒11内壁设有供卡扣162扣合的卡口111,从而使得引流罩16与出雾筒11卡接,所述引流罩16并不局限于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出雾筒11相连,所述引流罩16也可以通过螺接、螺钉锁固等其他固定连接方式与出雾筒11相连。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