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导风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7892发布日期:2020-02-11 10:1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风道、导风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一种导风组件、一种空调器及又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其风道形式基本划分为蜗壳风道和轴流风道两类,存在出风形式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风道的导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风道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风组件的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其中,所述风道的内部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弯道段和第二弯道段,且所述第二弯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道段的一端相对并衔接,所述第二弯道段的另一端形成为出口。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风道,其气流通道包括相互衔接并连通的第一弯道段和第二弯道段,相比于现有的蜗壳式风道多出了一个弯道结构,且相比于传统的轴流风道多出了两个弯道结构。通过本设计,一方面,对第二弯道段的长度、曲率等进行调整,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风道的出口的位置和朝向,这打破了传统蜗壳式风道和轴流式风道的出风方向限制,从而可以更好地匹配空调器中出风口与进风口(如第一进风结构、第二进风结构)之间的多样化位置关系,使得出风形式更加丰富,更利于在领域内推广。另一方面,相比于蜗壳式风道而言,通过包含第一弯道段和第二弯道段的两级弯道设计,可利用第一弯道段来匹配风扇或风轮,以满足风压控制和气流理顺的需求,利用第二弯道段在第一弯道段之后对气流再一次进行转弯导流,可使得从风道的出口排出的气流由于在排出前受到第二弯道段的导流可明显带上偏转惯性,这样,气流从风道的出口排出后在偏转惯性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打旋现象,形成螺旋气流,这样的出风更加柔和,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风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舌的导风面与所述蜗壳的导风面相对布置并限定出所述第一弯道段。

在本方案中,设置蜗壳和蜗舌限定出第一弯道段,这样,可以提升第一弯道段与风轮或风扇的匹配性,更好地满足风压控制和气流理顺的需求。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还包括导风壁,所述导风壁的导风面呈凹弧形,且所述导风壁的导风面与所述蜗舌的导风面过渡衔接;所述蜗壳邻近于所述出口的一端设有凸舌,所述凸舌的导风面与所述导风壁的导风面相对,使得所述导风壁与所述凸舌限定出所述第二弯道段。

在本方案中,使蜗舌的出风端延伸出一段,该延伸出的一段构造为导风壁,使导风壁与凸舌限定出第二弯道段,可以更容易地保证第一弯道段与第二弯道段之间的过渡平滑性,降低风阻,且该设计设计使得产品的结构造型简单化,具有加工制造方便的优点。

此外,由于导风壁的导风面为凹弧形,一方面,利用凹弧形的导风面形成的弧形过渡,避免过多增加风阻的前提下,可以抑制风道的出口的向后倾斜量,使得风道的出风更靠下或靠前,实现空调器朝向或朝前送风,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结构中蜗舌(或蜗壳)与出口之间形成直线导风壁的设计思路,本设计利用凹弧形的导风面形成的弧形导流效果,可以使得从蜗舌部位排出的气流在经过导风壁的导风面后带上一定的偏转惯性,这样,气流从出口排出后在偏转惯性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打旋现象,从而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柔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舌的导风面形成为凸弧面。

在本方案中,设置凸舌的导风面为凸弧面,这样有利于保证凸舌的导风面上的气流的平顺性,降低气流在凸舌处的阻力损失,且不容易在凸舌邻近于出口的部位形成背压,利于降低气流噪音。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舌的导风面的一端与所述蜗壳的导风面衔接,所述凸舌的导风面的另一端与所述导风壁的出风端限定出所述出口。

在本方案中,设置风道的出口形成在凸舌远离蜗壳的一端,这样,可使得风道排出的气流的偏转惯性保持在较高的状态,避免气流所带上的偏转惯性量被耗散的问题。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流通道呈s形。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通道呈s形,并非特指气流通道的形状呈严苛精确的“s”形状,这里,应当对s形作宏观理解,既包含“s”形状,也保证近似于“s”其他形状,如z形、正弦形等。或者说,宏观理解为气流通道大致呈s形。

在本方案中,设置气流通道呈s形,打破传统蜗壳风道的出风角度限制,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出口的朝向,且可在出口之前对气流再次转向导流,使得从风道排出的气流会明显带上偏转惯性,以使得气流在脱离风道形成为螺旋气流,提升出风柔和性,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风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风道;导风板,设于所述风道的导风壁的背风侧,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风道运动,使得所述导风板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所述导风壁的出风端并且沿所述导风壁的延长线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导风板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导风壁的出风端,并且导风板的该至少一部分沿导风壁的延长线延伸,应当理解为,导风板凸出于导风壁的出风端的部位大致与导风壁的延长线的形状适配,以使得导风板凸出于导风壁的出风端的部位可大致视为导风壁的延续,从而产生与导风壁近似的导风效果,而并非特指导风板凸出于导风壁的出风端的部位与导风壁的延长线必须完全重合,且应当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导风板凸出于导风壁的出风端的部位与导风壁的延长线在形状重合度上或对应重合度上略有偏差是可以被允许的。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组件,设置导风板用于对气流导流,可以灵活地调节出风方向,提升产品使用体验。其中,通过设置导风板伸出时,其至少一部分凸出于导风壁的出风端,并且该至少一部分沿导风壁的延长线延伸,这样,导风板可以视为导风壁的延续,从而产生与导风壁近似的导风效果,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导风板的导风阻力损失小,且可以确保经导风壁导流后的气流,其带上的偏转惯性量不会随导风板的导流作用而被耗散,从而确保产品的螺旋出风效果,且这样的设计也使得导风板可更好地适配导风壁的延长线形状,从而提升产品的外观一致性。

设置导风板相对于壳体运动可以收回到导风壁的背风侧,这样,在无需利用导风板导风时,可以将导风板完全收纳到导风壁的背风侧从而避免影响产品的外观,且也有利于对导风板防护,同时,又不会干扰到导风壁的正常工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导风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板为弧形板,所述导风壁为弧形壁,所述导风板的曲率与所述导风壁的曲率相适,且所述导风板适配为沿所述导风壁的背风面相对于所述导风壁滑动。

在本方案中,导风板与导风壁的曲率相适配,这样,导风板沿导风壁的延伸方向滑动即可实现使其凸出于导风壁的出风端的部位沿导风壁的延长线延伸,并且可以使导风板与导风壁的延长线这两者的适配精度更高,提升导风效果,同时无需对导风板的动作做过多调整,这样,导风板的运动形式和驱动形式相应简单化,有利于简化产品的结构,且这样的设计也使得导风板与导风壁具有良好的契合度,这样,导风板缩回至导风壁的背风侧时可以实现两者良好地重叠布置,更节省产品空间。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板为圆弧板,所述导风壁为圆弧壁,且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导风壁的背风面做圆周运动。

在本方案中,设置导风板沿导风壁的背风面做圆周运动,这样可更容易地保证导风板的运动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风道,所述风道形成在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风道,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具有后侧面,且所述壳体的后侧面设有第一进风结构,所述风道位于所述第一进风结构的前方靠下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进风结构与所述风道合围出适于容纳换热器的空间;所述风道的第一弯道段远离于第二弯道段的一端形成有风道入口,所述风道入口与所述第一进风结构倾斜对应。

在本方案中,设置风道入口与所述第一进风结构倾斜对应,风道的进风端与壳体的后侧面进风设计匹配性更高,风道的进风损失更小,风扇的压损也更小,对气流的导风效率也更高。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进风结构位于所述风道的蜗舌的背风侧,且位于所述风道的蜗壳的导风侧。

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进风结构位于风道的蜗舌的背风侧,且位于风道的蜗壳的导风侧,也即使得蜗舌位于蜗壳与壳体的后侧面之间,或者说是,使得蜗舌、蜗壳、壳体的后侧面这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壳体的后侧面、蜗舌、蜗壳由后向前依次排布,该设计改变了传统的空调器中壳体的后侧面、蜗壳、蜗舌由后向前依次排布的设计思路,通过本设计一方面可使得蜗壳的进风端与蜗舌的进风端所限定出的风道的进口可以朝后(也即朝壳体后侧面的第一进风结构的位置)有一定的倾斜度以更好地与壳体的后侧面的第一进风结构对应,这样,风道的进风端与壳体的后侧面进风设计匹配性更高,风道的进风损失更小,风扇的压损也更小,对气流的导风效率也更高,另一方面,本设计还可使得气流沿风道的进口进入后气流中的大部分受蜗壳迎风导流,从而相对减少了进入气流对蜗舌的直接作用,使得气流噪音也更小。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后侧面形成有凹陷部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相对于所述凹陷部的表面向后凸出,其中,所述第一进风结构形成在所述凹陷部的壁上。

在本方案中,凸出部的表面相对于凹陷部的表面凸出,这样,可以利用凸出部与产品背侧的墙体或其他物品抵靠以确保凹陷部处的第一进风结构有效避空,从而确保第一进风结构与产品背侧的墙体或其他物品之间有效保持间隔,避免第一进风结构被遮挡,确保第一进风结构进风高效性和均匀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具有上表面,且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进风结构。

在本方案中,在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进风结构,这样,壳体可以从背侧沿第一进风结构进风,且可以从顶部沿第二进风结构进风,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壳体的进风面积,且拓宽了壳体的进风角度,更利于确保壳体进风高效性和均匀性,提升产品能效。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面框和底盘,所述风道与所述底盘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方案中,设置风道与壳体的底盘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一方面保证了风道与第一进风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性,使得风道的进风效果更有保障,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结构中底盘与前导风部件拼合出风道的结构而言,更利于保证蜗壳与蜗舌的对位质量、导风壁与凸舌的对位质量,从而保证第一弯道段、第二弯道段各自的形状质量以及第一弯道段与第二弯道段之间的过渡衔接质量,提升导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的风道形成在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组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风道,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具有后侧面,且所述壳体的后侧面设有第一进风结构,所述风道位于所述第一进风结构的前方靠下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进风结构与所述风道合围出适于容纳换热器的空间;所述风道的第一弯道段远离于第二弯道段的一端形成有风道入口,所述风道入口与所述第一进风结构倾斜对应。

在本方案中,设置风道入口与所述第一进风结构倾斜对应,

风道的进风端与壳体的后侧面进风设计匹配性更高,风道的进风损失更小,风扇的压损也更小,对气流的导风效率也更高。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进风结构位于所述风道的蜗舌的背风侧,且位于所述风道的蜗壳的导风侧。

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一进风结构位于风道的蜗舌的背风侧,且位于风道的蜗壳的导风侧,也即使得蜗舌位于蜗壳与壳体的后侧面之间,或者说是,使得蜗舌、蜗壳、壳体的后侧面这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壳体的后侧面、蜗舌、蜗壳由后向前依次排布,该设计改变了传统的空调器中壳体的后侧面、蜗壳、蜗舌由后向前依次排布的设计思路,通过本设计一方面可使得蜗壳的进风端与蜗舌的进风端所限定出的风道的进口可以朝后(也即朝壳体后侧面的第一进风结构的位置)有一定的倾斜度以更好地与壳体的后侧面的第一进风结构对应,这样,风道的进风端与壳体的后侧面进风设计匹配性更高,风道的进风损失更小,风扇的压损也更小,对气流的导风效率也更高,另一方面,本设计还可使得气流沿风道的进口进入后气流中的大部分受蜗壳迎风导流,从而相对减少了进入气流对蜗舌的直接作用,使得气流噪音也更小。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后侧面形成有凹陷部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相对于所述凹陷部的表面向后凸出,其中,所述第一进风结构形成在所述凹陷部的壁上。

在本方案中,凸出部的表面相对于凹陷部的表面凸出,这样,可以利用凸出部与产品背侧的墙体或其他物品抵靠以确保凹陷部处的第一进风结构有效避空,从而确保第一进风结构与产品背侧的墙体或其他物品之间有效保持间隔,避免第一进风结构被遮挡,确保第一进风结构进风高效性和均匀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具有上表面,且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进风结构。

在本方案中,在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进风结构,这样,壳体可以从背侧沿第一进风结构进风,且可以从顶部沿第二进风结构进风,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壳体的进风面积,且拓宽了壳体的进风角度,更利于确保壳体进风高效性和均匀性,提升产品能效。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面框和底盘,所述风道与所述底盘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方案中,设置风道与壳体的底盘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一方面保证了风道与第一进风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性,使得风道的进风效果更有保障,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结构中底盘与前导风部件拼合出风道的结构而言,更利于保证蜗壳与蜗舌的对位质量、导风壁与凸舌的对位质量,从而保证第一弯道段、第二弯道段各自的形状质量以及第一弯道段与第二弯道段之间的过渡衔接质量,提升导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空调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空调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空调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空调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所示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空调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所示b-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壳体,1001出风口,110底盘,111后侧面,112第一进风结构,113凹陷部,114凸出部,115避让口,120面框,121上表面,122第二进风结构,130风道,131气流通道,1311第一弯道段,1312第二弯道段,132蜗壳,133蜗舌,134导风壁,1341出风端,135凸舌,136出口,141第一接水槽,142第二接水槽,150排水管,160走管槽,161出管口,170限位结构,171滑槽,181导风板,182上导风板,191挂墙板,192挂墙装置,200换热器,210第一换热段,220第二换热段,30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风道130,其中,风道130的内部形成有气流通道131,气流通道131包括第一弯道段1311和第二弯道段1312,且第二弯道段1312的一端与第一弯道段1311的一端相对并衔接,第二弯道段1312的另一端形成为出口136。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风道130,其气流通道131包括相互衔接并连通的第一弯道段1311和第二弯道段1312,相比于现有的蜗壳132式风道130多出了一个弯道结构,且相比于传统的轴流风道130多出了两个弯道结构。通过本设计,一方面,对第二弯道段1312的长度、曲率等进行调整,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风道130的出口136的位置和朝向,这打破了传统蜗壳132式风道130和轴流式风道130的出风方向限制,从而可以更好地匹配空调器中出风口1001与进风口(如第一进风结构112、第二进风结构122)之间的多样化位置关系,使得出风形式更加丰富,更利于在领域内推广。另一方面,相比于蜗壳132式风道130而言,通过包含第一弯道段1311和第二弯道段1312的两级弯道设计,可利用第一弯道段1311来匹配风扇300或风轮,以满足风压控制和气流理顺的需求,利用第二弯道段1312在第一弯道段1311之后对气流再一次进行转弯导流,可使得从风道130的出口136排出的气流由于在排出前受到第二弯道段1312的导流可明显带上偏转惯性,这样,气流从风道130的出口136排出后在偏转惯性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打旋现象,形成螺旋气流,这样的出风更加柔和,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更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通道的导风面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并间隔地分布,使得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131。其中,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凸面和第一凹面,第一凸面与第一凹面过渡衔接,第二侧面具有第二凸面和第二凹面,第二凸面与所述第二凹面过渡衔接,第一凸面与第二凹面相对,并使得第一凸面与第二凹面之间限定出第一弯道段1311,第二凸面与第一凹面相对,并使得第二凸面与第一凹面之间限定出第二弯道段1312。

实施例1:

如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风道130包括蜗壳132和蜗舌133,蜗舌133的导风面与蜗壳132的导风面相对布置并限定出第一弯道段1311,详细地,蜗舌133的导风面提供第一凸面,蜗壳132的导风面提供第二凹面,利用一凸一凹两个表面相对限定出第一弯道段1311。这样,可以提升第一弯道段1311与风轮或风扇300的匹配性,更好地满足风压控制和气流理顺的需求。

当然,蜗壳132与蜗舌133限定出第一弯道段1311为本设计的优选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也可利用其他类型的曲面结构构造出第一弯道段1311。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1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风道130还包括导风壁134,导风壁134的导风面呈凹弧形,且导风壁134的导风面与蜗舌133的导风面过渡衔接;蜗壳132邻近于出口136的一端设有凸舌135,凸舌135的导风面与导风壁134的导风面相对,使得导风壁134与凸舌135限定出第二弯道段1312,详细地,凸舌135的导风面提供第二凸面,导风壁134的导风面提供第一凹面,利用一凸一凹两个表面相对限定出第二弯道段1312。这样可以更容易地保证第一弯道段1311与第二弯道段1312之间的过渡平滑性,降低风阻,且该设计设计使得产品的结构造型简单化,具有加工制造方便的优点。

此外,由于导风壁134的导风面为凹弧形,一方面,利用凹弧形的导风面形成的弧形过渡,避免过多增加风阻的前提下,可以抑制风道130的出口136的向后倾斜量,使得风道130的出风更靠下或靠前,实现空调器朝向或朝前送风,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结构中蜗舌133(或蜗壳132)与出口136之间形成直线导风壁134的设计思路,本设计利用凹弧形的导风面形成的弧形导流效果,可以使得从蜗舌133部位排出的气流在经过导风壁134的导风面后带上一定的偏转惯性,这样,气流从出口136排出后在偏转惯性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打旋现象,从而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加柔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较佳地,如图7所示,导风壁134的导风面呈圆弧形,其长度优选为1/4圆弧长度,当然,根据具体需求,其长度也可设计为大于或小于1/4圆弧长度。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除上述实施例2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凸舌135的导风面形成为凸弧面。这样有利于保证凸舌135的导风面上的气流的平顺性,降低气流在凸舌135处的阻力损失,且不容易在凸舌135邻近于出口136的部位形成背压,利于降低气流噪音。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凸舌135的导风面的一端与蜗壳132的导风面衔接,凸舌135的导风面的另一端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限定出出口136。这样,可使得风道130排出的气流的偏转惯性保持在较高的状态,避免气流所带上的偏转惯性量被耗散的问题。

举例而言,如图7所示,凸舌135由凸弧壁构造出,凸弧壁大致呈c形,且凸弧壁位于该c形的开口的一端与蜗壳132衔接,凸弧壁位于该c形的开口的另一端用于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限定出出口136。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气流通道131呈s形。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通道131呈s形,并非特指气流通道131的形状呈严苛精确的“s”形状,这里,应当对s形作宏观理解,既包含“s”形状,也保证近似于“s”其他形状,如z形、正弦形等。或者说,宏观理解为气流通道131大致呈s形。

在本方案中,设置气流通道131呈s形(例如图7所示,图7中的虚线箭头大致示意出了气流沿风道130的流动方向和路径,风道130的整个气流通道131大致呈s形,相应控制气流沿风道130的流动方向和路径大致呈s形),这打破传统蜗壳式风道的出风角度限制,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出口136的朝向,且可在出口136之前对气流再次转向导流,使得从风道130排出的气流会明显带上偏转惯性,以使得气流在脱离风道130形成为螺旋气流,提升出风柔和性,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风道130和导风板181,如图7所示,导风板181设于风道130的导风壁134的背风侧,导风板181相对于风道130运动,使得导风板181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并且沿导风壁134的延长线延伸(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导风板181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并且导风板181的该至少一部分沿导风壁134的延长线延伸,应当理解为,导风板181凸出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的部位大致与导风壁134的延长线的形状适配,以使得导风板181凸出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的部位可大致视为导风壁134的延续,从而产生与导风壁134近似的导风效果,而并非特指导风板181凸出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的部位与导风壁134的延长线必须完全重合,且应当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导风板181凸出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的部位与导风壁134的延长线在形状重合度上或对应重合度上略有偏差是可以被允许的。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组件,设置导风板181用于对气流导流,可以灵活地调节出风方向,提升产品使用体验。其中,通过设置导风板181伸出时,其至少一部分凸出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并且该至少一部分沿导风壁134的延长线延伸,这样,导风板181可以视为导风壁134的延续,从而产生与导风壁134近似的导风效果,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导风板181的导风阻力损失小,且可以确保经导风壁134导流后的气流,其带上的偏转惯性量不会随导风板181的导流作用而被耗散,从而确保产品的螺旋出风效果,且这样的设计也使得导风板181可更好地适配导风壁134的延长线形状,从而提升产品的外观一致性。

设置导风板181相对于壳体100运动可以收回到导风壁134的背风侧,这样,在无需利用导风板181导风时,可以将导风板181完全收纳到导风壁134的背风侧从而避免影响产品的外观,且也有利于对导风板181防护,同时,又不会干扰到导风壁134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6:

如图10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导风板181为弧形板,导风壁134为弧形壁,导风板181的曲率与导风壁134的曲率相适,且导风板181适配为沿导风壁134的背风面相对于导风壁134滑动。这样,导风板181沿导风壁134的延伸方向滑动即可实现使其凸出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的部位沿导风壁134的延长线延伸,并且可以使导风板181与导风壁134的延长线这两者的适配精度更高,提升导风效果,同时无需对导风板181的动作做过多调整,这样,导风板181的运动形式和驱动形式相应简单化,有利于简化产品的结构,且这样的设计也使得导风板181与导风壁134具有良好的契合度,这样,导风板181缩回至导风壁134的背风侧时可以实现两者良好地重叠布置,更节省产品空间。

较佳地,导风板181为圆弧板,所述导风壁134为圆弧壁,且所述导风板181沿所述导风壁134的背风面做圆周运动。这样可更容易地保证导风板181的运动精准性。其中,导风壁134的延长线可以理解为重合于导风壁134的曲率圆的线段。

举例而言,如图10所示,导风板181和导风壁134的曲率中心大致重合,导风板181的曲率半径略大于导风壁134的曲率半径,可以理解的是,为保证导风板181凸出于导风壁134的出风端1341的部位与导风壁134可形成更平滑地过渡,两者的曲率半径之差不宜过大,这样,导风板181绕其曲率中心旋转,可以形成沿导风壁134的背风面滑动。

实施例7:

如图7和图10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导风壁134的背风侧设有限位结构170,限位结构170与导风壁134合围出滑槽171,导风板181容置于滑槽171内并沿滑槽171滑动。这样可以为导风板181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确保导风板181滑动平稳。

进一步地,滑槽171的形状与导风板181的形状适配,例如,滑槽171为曲率与导风板181相适或者相同的弧形结构。这样,滑槽171整体呈与导风壁134叠放分布的形式,可以更节省产品的内部空间。

优选地,滑槽171为圆弧形。

如图7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1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风道130,风道130形成在壳体100内。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风道130,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壳体100设有出风口1001,风道130的出口136与出风口1001连通。

较佳地,出风口1001与风道130的出口136相对。

实施例8:

如图7和图10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壳体100设有上导风板182,上导风板182相对于壳体100运行以遮挡出风口1001(如图1至图7所示),或者上导风板182避开出风口1001以使得出风口1001打开(如图8至图10所示)。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较佳地,壳体100在出风口1001周围的表面为凸弧面,上导风板182构造成凸弧形,且导风板181外表面的弧度与壳体100在出风口1001周围的凸弧面的弧度相适,以使得导风板181关闭出风口1001时与壳体100在出风口1001周围的凸弧面契合,提升产品外观一致性。

实施例9:

如图2和图5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壳体100具有后侧面111,且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设有第一进风结构112,风道130位于第一进风结构112的前方靠下的位置,使得第一进风结构112与风道130合围出适于容纳换热器200的空间;如图7和图10所示,风道130的第一弯道段1311远离于第二弯道段1312的一端形成有风道入口(风道入口可以具体理解为蜗壳的进风端与蜗舌的进风端限定出的结构),风道入口与第一进风结构112倾斜对应。这样,风道130的进风端与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进风设计匹配性更高,风道130的进风损失更小,风扇300的压损也更小,对气流的导风效率也更高。

实施例10:

如图7和图10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第一进风结构112位于风道130的蜗舌133的背风侧,且位于风道130的蜗壳132的导风侧。也即使得蜗舌133位于蜗壳132与壳体100的后侧面111之间,或者说是,使得蜗舌133、蜗壳132、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这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蜗舌133、蜗壳132由后向前依次排布,该设计改变了传统的空调器中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蜗壳132、蜗舌133由后向前依次排布的设计思路,通过本设计一方面可使得蜗壳132的进风端与蜗舌133的进风端所限定出的风道130的进口可以朝后(也即朝壳体100后侧面111的第一进风结构112的位置)有一定的倾斜度以更好地与壳体100的后侧面111的第一进风结构112对应,这样,风道130的进风端与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进风设计匹配性更高,风道130的进风损失更小,风扇300的压损也更小,对气流的导风效率也更高,另一方面,本设计还可使得气流沿风道130的进口进入后气流中的大部分受蜗壳132迎风导流,从而相对减少了进入气流对蜗舌133的直接作用,使得气流噪音也更小。

实施例11: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壳体100的后侧面111形成有凹陷部113和凸出部114,凸出部114相对于凹陷部113的表面向后凸出,其中,第一进风结构112形成在凹陷部113的壁上。这样,可以利用凸出部114与产品背侧的墙体或其他物品抵靠以确保凹陷部113处的第一进风结构112有效避空,从而确保第一进风结构112与产品背侧的墙体或其他物品之间有效保持间隔,避免第一进风结构112被遮挡,确保第一进风结构112进风高效性和均匀性。

较佳地,凹陷部113的侧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避让口115,凹陷部113凹陷限定出的空间与避让口115连通。换而言之,也即在凹陷部113周圈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径向位置设置避让口115与凹陷部113内的空间贯通,这样,避让口115出可以形成气流通道131以供凹陷部113周围的空气向凹陷部113内汇聚,降低第一进风结构112的进风阻力,进一步提升第一进风结构112的进气效率。

优选地,如图6所示,凹陷部11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有避让口115,使得凹陷部113形成为上下贯穿的结构。这样不仅可以为第一进风结构112提供周向上的气流通道131,且上下贯穿的结构使得壳体100上下侧的空气向第一进风结构112汇聚过程中的空气行程短,可以进一步减少进风阻力,进一步提升进风高效性和均匀性,且利用上下贯穿的结构进风,沿上方的避让口115落下的灰尘可以直接从下方的避让口115排出,不会积攒于凹陷部113位置,这样,壳体100不会在第一进风结构112上游位置积攒灰尘,有利于提升进风清洁性。

较佳地,凸出部114的凸出端与凹陷部113的凹陷端之间的落差值h3的取值范围为20mm-80mm。

较佳地,如图6所示,凸出部114上设有挂墙装置192,挂墙装置192可以为挂钩或挂槽,如图2所示,空调器还可包括挂墙板191,挂墙板191用于装配在墙体上,挂墙板191上设有钩挂部,并且钩挂部与该挂钩或挂槽钩挂连接,从而使得壳体100牢靠地装配到墙体上。

实施例12:

如图3、图7和图10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壳体100具有上表面121,且壳体100的上表面121设有第二进风结构122。这样,壳体100可以从背侧沿第一进风结构112进风,且可以从顶部沿第二进风结构122进风,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壳体100的进风面积,且拓宽了壳体100的进风角度,更利于确保壳体100进风高效性和均匀性,提升产品能效。

实施例13:

如图6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壳体100包括面框120和底盘110,风道130与底盘110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一方面保证了风道130与第一进风结构112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性,使得风道130的进风效果更有保障,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结构中底盘110与前导风部件拼合出风道130的结构而言,更利于保证蜗壳132与蜗舌133的对位质量、导风壁134与凸舌135的对位质量,从而保证第一弯道段1311、第二弯道段1312各自的形状质量以及第一弯道段1311与第二弯道段1312之间的过渡衔接质量,提升导风效果。

更详细地,底盘110的背面形成为壳体100的后侧面111,面框120的顶面形成为壳体100的上表面121,出风口1001形成在壳体100的底部,利用本设计的s形风道130,可以在第一进风结构112、第二进风结构122和出风口1001之间形成良好的导向过渡和匹配,提升气流驱动效率、改善气流噪音,并且可以形成螺旋出风,改善出风柔和性。

如图7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壳体100;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的风道130形成在所述壳体100内。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组件,通过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风道130,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壳体100设有出风口1001,风道130的出口136与出风口1001连通。

较佳地,出风口1001与风道130的出口136相对。

实施例14:

如图7和图10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壳体100设有上导风板182,上导风板182相对于壳体100运行以遮挡出风口1001(如图1至图7所示),或者上导风板182避开出风口1001以使得出风口1001打开(如图8至图10所示)。

如图1、图4和5所示,较佳地,壳体100在出风口1001周围的表面为凸弧面,上导风板182构造成凸弧形,且导风板181外表面的弧度与壳体100在出风口1001周围的凸弧面的弧度相适,以使得导风板181关闭出风口1001时与壳体100在出风口1001周围的凸弧面契合,提升产品外观一致性。

实施例15:

如图2和图5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壳体100具有后侧面111,且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设有第一进风结构112,风道130位于第一进风结构112的前方靠下的位置,使得第一进风结构112与风道130合围出适于容纳换热器200的空间;如图7和图10所示,风道130的第一弯道段1311远离于第二弯道段1312的一端形成有风道入口(风道入口可以具体理解为蜗壳的进风端与蜗舌的进风端限定出的结构),风道入口与第一进风结构112倾斜对应。这样,风道130的进风端与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进风设计匹配性更高,风道130的进风损失更小,风扇300的压损也更小,对气流的导风效率也更高。

实施例16:

如图7和图10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第一进风结构112位于风道130的蜗舌133的背风侧,且位于风道130的蜗壳132的导风侧。也即使得蜗舌133位于蜗壳132与壳体100的后侧面111之间,或者说是,使得蜗舌133、蜗壳132、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这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蜗舌133、蜗壳132由后向前依次排布,该设计改变了传统的空调器中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蜗壳132、蜗舌133由后向前依次排布的设计思路,通过本设计一方面可使得蜗壳132的进风端与蜗舌133的进风端所限定出的风道130的进口可以朝后(也即朝壳体100后侧面111的第一进风结构112的位置)有一定的倾斜度以更好地与壳体100的后侧面111的第一进风结构112对应,这样,风道130的进风端与壳体100的后侧面111进风设计匹配性更高,风道130的进风损失更小,风扇300的压损也更小,对气流的导风效率也更高,另一方面,本设计还可使得气流沿风道130的进口进入后气流中的大部分受蜗壳132迎风导流,从而相对减少了进入气流对蜗舌133的直接作用,使得气流噪音也更小。

实施例17: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壳体100的后侧面111形成有凹陷部113和凸出部114,凸出部114相对于凹陷部113的表面向后凸出,其中,第一进风结构112形成在凹陷部113的壁上。这样,可以利用凸出部114与产品背侧的墙体或其他物品抵靠以确保凹陷部113处的第一进风结构112有效避空,从而确保第一进风结构112与产品背侧的墙体或其他物品之间有效保持间隔,避免第一进风结构112被遮挡,确保第一进风结构112进风高效性和均匀性。

较佳地,凹陷部113的侧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避让口115,凹陷部113凹陷限定出的空间与避让口115连通。换而言之,也即在凹陷部113周圈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径向位置设置避让口115与凹陷部113内的空间贯通,这样,避让口115出可以形成气流通道131以供凹陷部113周围的空气向凹陷部113内汇聚,降低第一进风结构112的进风阻力,进一步提升第一进风结构112的进气效率。

优选地,如图6所示,凹陷部11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有避让口115,使得凹陷部113形成为上下贯穿的结构。这样不仅可以为第一进风结构112提供周向上的气流通道131,且上下贯穿的结构使得壳体100上下侧的空气向第一进风结构112汇聚过程中的空气行程短,可以进一步减少进风阻力,进一步提升进风高效性和均匀性,且利用上下贯穿的结构进风,沿上方的避让口115落下的灰尘可以直接从下方的避让口115排出,不会积攒于凹陷部113位置,这样,壳体100不会在第一进风结构112上游位置积攒灰尘,有利于提升进风清洁性。

较佳地,凸出部114的凸出端与凹陷部113的凹陷端之间的落差值h3的取值范围为20mm-80mm。

较佳地,如图6所示,凸出部114上设有挂墙装置192,挂墙装置192可以为挂钩或挂槽,如图2所示,空调器还可包括挂墙板191,挂墙板191用于装配在墙体上,挂墙板191上设有钩挂部,并且钩挂部与该挂钩或挂槽钩挂连接,从而使得壳体100牢靠地装配到墙体上。

实施例18:

如图3、图7和图10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壳体100具有上表面121,且壳体100的上表面121设有第二进风结构122。这样,壳体100可以从背侧沿第一进风结构112进风,且可以从顶部沿第二进风结构122进风,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壳体100的进风面积,且拓宽了壳体100的进风角度,更利于确保壳体100进风高效性和均匀性,提升产品能效。

实施例19:

如图6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还进一步限定了:壳体100包括面框120和底盘110,风道130与底盘110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一方面保证了风道130与第一进风结构112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性,使得风道130的进风效果更有保障,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结构中底盘110与前导风部件拼合出风道130的结构而言,更利于保证蜗壳132与蜗舌133的对位质量、导风壁134与凸舌135的对位质量,从而保证第一弯道段1311、第二弯道段1312各自的形状质量以及第一弯道段1311与第二弯道段1312之间的过渡衔接质量,提升导风效果。

更详细地,底盘110的背面形成为壳体100的后侧面111,面框120的顶面形成为壳体100的上表面121,出风口1001形成在壳体100的底部,利用本设计的s形风道130,可以在第一进风结构112、第二进风结构122和出风口1001之间形成良好的导向过渡和匹配,提升气流驱动效率、改善气流噪音,并且可以形成螺旋出风,改善出风柔和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风道的形式为单一的蜗壳式风道或轴流风道,出风形式具有局限性,且出风体验不佳。

本方案提供的空调器,优选为壁挂式空调,当然,也可为柜机、天花机、管风机等,其中,其风道130内部的气流通道131大致呈s形延伸,具体地,利用蜗壳132和蜗舌133限定出第一弯道段1311,另外,蜗舌133的下游侧设置弧形的导风壁134继续延伸一段,蜗壳132的下游侧设有凸舌135,使得导风壁134与凸舌135限定出第二弯道段1312,从而形成s形风道130,可以产生螺旋出风效果,改善空调器的出风柔和性。

另外,空调器还具有壳体100、底盘110、风扇300(优选为风轮,进一步优选为贯流风轮)、换热器200等,在壳体100的背面设置有第一进风结构112,第一进风结构112优选为格栅结构,第一进风结构112的进风部分为了留有足够的进风面积,在壳体100的背面设有凹陷部113和凸出部114,第一进风结构112形成在凹陷部113处使得第一进风结构112避空,形成如图3和图4所示的形状,也即,背面的外观形状整体是品字形、背面挂墙,上、下设置避让口115。另外,如图2和图6所示,在进风口的下侧设有走管槽160,走管槽160左右延伸,且走管槽16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排水管150,其中,如图6所示,走管槽160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出管口161,排水管150倾斜设置以与出管口161之间形成错位分布,使得排水管150避开出管口161,避免排水管150与从出管口161引出的管道干涉。

另外,如图3所示,壳体100上表面121设有第二进风结构122,使得其上表面121和后侧面111可以同时进风,也即,增设了背面的第一进风结构112,并且同时保留壳体100的上表面121的第二进风结构122。这样,在不改变原有外观情况下,增加背面进风,从而增加进风面积、进风量,提高换热效率,提高能效。且利用本设计的s形风道130,可以在第一进风结构112、第二进风结构122和出风口1001之间形成良好的导向过渡和匹配,提升气流驱动效率、改善气流噪音,并且可以形成螺旋出风,改善出风柔和性。

壳体100包括底盘110和面框120,底盘110与面框120连接并合围出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容置有换热器200、风扇300等部件,其中,如图7所示,换热器200包括第一换热段210和第二换热段220,第一换热段210的顶端与第二换热段220的顶端衔接,第一换热段210的底部与第二换热段220的底部分开,第一换热段210与第二换热段220合围出一端具有开口的凹腔,风扇300的一部分沿凹腔的开口伸入凹腔内,第一换热段210的长度较第二换热段220的长度长,如图7所示,第一换热段210和第二换热段220均位于壳体100的内顶面的下方,且第一换热段210的底部与壳体100的内顶面的距离h1比第二换热段220的底部与壳体100的内顶面的距离h2远。蜗舌133的背风侧设有第一接水槽141用于对第一换热段210接水,蜗壳132的顶部设有第二接水槽142用于对第二换热段220接水。且如图7所示,第一换热段210为三段式结构,分别为第一侧边段210a、中间段210b和第二侧边段210c,中间段210b的两端与第一侧边段210a和第二侧边段210c相连,中间段210b相对于第一侧边段210a和第二侧边段210c而言靠近后侧面111的第一进风结构112设置,第一侧边段210a相对于中间段210b倾斜且其远离中间段210b的一端向远离后侧面111的第一进风结构112的方向翘起,第二侧边段210c相对于中间段210b倾斜且其远离中间段210b的一端向远离后侧面111的第一进风结构112的方向翘起。

壳体100的底部设有出风口1001,出风口1001的上下侧设有导风板181和上导风板182,第导风板181滑动设置,并设计成圆弧形,且设计导风板181能够绕其圆弧中心旋转,以伸出壳体100或缩回壳体100内,其中,壳体100的底盘110上设有滑槽171,导风板181缩回壳体100内的部位容纳于底盘110的滑槽171内,且导风板181的整个运动过程以滑槽171为轨道进行导向。上导风板182与壳体100铰接或滑动连接,使得上导风板182能相对于壳体100转动以开启或关闭出风口1001,从而配合壳体100的外观,实现外观一体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