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加湿器的扇叶加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2241发布日期:2020-04-03 13:0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可用于加湿器的扇叶加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加湿器的扇叶加水结构。



背景技术:

家用空气加湿器是能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家用电器,多用于居室或小型办公室,使人们在湿度适宜的空气环境中生活或工作,避免出现空气干燥引发的各种身体不适状况。

现有的加湿器具有多种类型,例如超声波雾化加湿器,电热加湿器,虽然各类加湿器最终目的都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但是各类加湿器存在不同缺陷,部分加湿器在单位体积上的加湿速率不高,有的加湿器在水分气化时消耗电能较高,有的加湿器单位功耗能够产生的加湿量受到限制;例如电热加湿器的安全性能相对较低,超声波雾化加湿器由于雾化过程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采用成本较高的纯净水进行加湿,导致市场使用率并不理想。

最适用市场的是叶轮旋转式自然蒸发型加湿器,通过可旋转的蒸发叶轮,利用毛细现象使水分自然蒸发流向外界实现加湿;众所周知,自然蒸发型加湿器的加湿效率受到通风量、水饱和度、扇叶蒸发面积的影响,现有的加湿器为了实现加水和加湿同时进行,通常将加湿器的顶部一分为二,一半用于加水,另一半用于安装风扇组件以输出湿气。

上述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加水和加湿同时进行,但是由于区域分割,其出风量依旧具有很大不足;由于其通风量是加湿器加湿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加湿器于通风量的考究尤为重要,因此,研发一种能够保证通风量的加水结构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加湿器的扇叶加水结构,以期望解决现有加湿器加水和加湿同时进行,其出风量具有很大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用于加湿器的扇叶加水结构,包括壳体,上述壳体上端设有风扇组件,上述风扇组件包括内壁与外壁,上述外壁设置在内壁外侧,用于由外壁安装扇叶,上述内壁与外壁之间注水通道,上述内壁中部设有驱动电机,用于由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内壁动力连接,上述风扇组件上方设有引流盖,用于由引流盖导入水流至注水通道。

作为优选,上述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横梁,且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具有间隙,用于由横梁与内壁、外壁形成注水通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内壁、外壁与横梁呈h形,上述引流盖下端伸入内壁、外壁之间间隙中,且引流盖与横梁不接触。

作为优选,上述引流盖中空,上述引流盖呈喇叭状,上述引流盖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用于由引流盖上端入水下端出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引流盖底部设有透水孔,上述透水孔与注水通道相对应。

作为优选,上述引流盖上端设有防护盖,上述防护盖中部设有引流部,上述防护盖边缘设有格栅,上述格栅环绕在引流部四周,上述引流部下端伸入引流盖中,用于由引流部将水注入引流盖中。

作为优选,上述引流盖中设有凸起,上述凸起位于引流部下端,上述凸起与引流部下端开口处具有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扇组件的内壁与外壁形成多个隔断区域,通过注水通道使风扇组件在不停机情况下能够补充水源,通过内壁设置以便于放置驱动电机,隔断水流对于驱动电机的的影响;通过引流盖进行引流,使水源准确落入注水通道中,由注水通道将水流引入壳体中,实现加湿与加水同步进行的效果,且内壁与外壁的设置,不影响扇叶的安装,能够保证足够的通风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梁连接内壁与外壁,保证了风扇组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内壁、外壁与横梁呈h形,能够防止风扇组件在转动过程中,水流意外溅出。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盖呈喇叭状易于导水,其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能够加速水流汇集速度;通过透水孔能够相对均匀的将水流导入注水通道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盖的格栅便于出风,通过防护盖的引流部便于注水,由引流部将水流进一步的引导至引流盖,通过引流盖上的凸起将水流均匀的分散至引流盖底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风扇组件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3为风扇组件的外壁与外壁方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引流盖与防护盖装配示意图。

图5为防护盖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4-风扇组件、6-引流盖、7-防护盖、401-内壁、402-外壁、403-注水通道、404-驱动电机、601-凸起、602-透水孔、701-引流部、702-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可用于加湿器的扇叶加水结构,包括壳体1,上述壳体1上端设有风扇组件4,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组件4包括内壁401与外壁402,上述外壁402设置在内壁401外侧,用于由外壁402安装扇叶,上述内壁401与外壁402之间注水通道403,上述内壁401中部设有驱动电机404,用于由驱动电机404的输出端与内壁401动力连接,上述风扇组件4上方设有引流盖6,用于由引流盖6导入水流至注水通道403;上述风扇组件4的扇叶安装在外壁402上;上述驱动电机404安装在内壁401的内部,由内壁401隔绝水流域驱动电机404的接触,上述驱动电机404的输出轴与向下延伸并与内壁401动力连接,用于由驱动电机404通过内壁401、外壁402带动扇叶转动。

其中,壳体1为现有加湿器壳体,其壳体1内部具有一个进风口,壳体1可以是水箱一体的壳体,也可以是水箱分离的壳体,其风扇组件4为涡流风扇,风扇组件4由驱动电机404驱动,当风扇组件4工作时,可带动壳体1内部的气流运动。

具体的,内壁401的内腔中安装驱动电机404,其驱动电机404为现有商品,通过内壁保证水流不会浸入驱动电机404中,其内壁401还可以安装防水结构,例如密封条等,用于提高驱动电机404工作环境的相对密封,使驱动电机404的使用寿命相对提高。

其中,外壁402上安装多个扇叶,内壁401与外壁402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中设置注水通道403,其风扇组件4上方设有引流盖6,通过引流盖将水流引入注水通道403中,通过注水管道403落入壳体内部。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内壁401与外壁402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横梁,且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具有间隙,用于由横梁与内壁401、外壁402形成注水通道403。

通过横梁连接外壁402与内壁401,使外壁402与内壁401能够分布更多的注水通道403,当风扇组件4工作时,内壁401、外壁402与横梁在驱动电机404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因此,水流在注水通道403中会碰撞横梁,水流受重力作用沿着横梁向下移动,并逐渐被甩出注水通道403,其横梁可以呈倾斜状设置,以便于更理想的导出水流至壳体1内部。

进一步的,参考图3所示,上述内壁401、外壁402与横梁呈h形,上述引流盖6下端伸入内壁401、外壁402之间间隙中,且引流盖6与横梁不接触,以保证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其中,内壁401与外壁402通过横梁进行加固,使内壁401与外壁402形成“h”形;其h形的上部,能够构成一个储蓄空间,在转动时,有效避免注水通道403中的水流从上方意外甩出。

其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具有间隙,通过横梁与内壁401、外壁402形成多个注水通道403,由注水通道403水流分散注入壳体1内部,有助于提高导流速度;

若壳体1内部装有蒸发盘等部件时,这种导流方式,还能促进分散,利于水流吸附在蒸发盘等部件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引流盖6中空,上述引流盖6呈喇叭状,上述引流盖6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用于由引流盖6上端入水下端出水。

进一步的,上述引流盖6底部设有透水孔602,上述透水孔602与注水通道403相对应,从透水孔602排出引流盖6,进入下方的注水通道403中。

其中,引流盖6呈喇叭状,水流从引流盖6上端便于进入,下端便于输出,其引流盖6底部的透水孔602分布在内壁401与外壁402之间的间隙对应位置,具体的,透水孔602处于注水通道403移动的路径上。

当内壁401与外壁402转动时,引流盖6中的水流由重力作用从透水孔分别落入内壁401与外壁402之间的间隙,并进入注水通道403。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引流盖6上端设有防护盖7,上述防护盖7上中部设有引流部701,其中,引流部701为锥形,且内部中通,用于由引流部701注水,水流沿着引流部部侧壁进行导流。

上述防护盖7边缘设有格栅702,上述格栅702环绕在引流部701四周,通过格栅702避免较大的异物伸入到风扇组件4附近,提升风扇组件4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上述引流部701下端伸入引流盖6中,用于由引流部701将水注入引流盖6中,其中,引流部701位置与引流盖6相对应;格栅702位于引流部701四周,上述引流部701下端连接引流盖6,用于由引流部701注水,水流沿着引流部部侧壁流入引流盖6中。

进一步的,上述引流盖6中设有凸起601,上述凸起601位于引流部701下端,上述凸起601与引流部701下端开口处具有间隙,以避免凸起601堵塞引流部701的出水区域。

其中,引流盖6呈喇叭状,引流盖6侧壁包裹引流部701的出水区域,由凸起601与引流盖6侧壁形成入水端,透水孔602为出水端,水流由引流部701进入引流盖6时,水流首先抵触凸起601,由凸起601将水流分散至引流盖6四周,沿着引流盖6内壁逐渐向下流入至注水通道403。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