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再生铜冶炼的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9112发布日期:2020-03-31 16:0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再生铜冶炼的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再生铜冶炼的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铜的消费大国,但储量有限,为了解决国内铜资源的短缺问题,废杂铜再生利用为满足我国铜消费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再生铜产业已经形成了“回收-拆解-加工利用”的一条完整产业链,且已经形成以广东海南、清远、浙江台州、宁波、永康、天津静海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3个再生铜产业集聚区,产业技术装备和清洁生产水平持续进步,金属熔炼回收率不断提高,自2001年至2010年,我国再生铜占精铜总产量比例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10年这一占比为38.5%,2012年与2013不同程度下降。2014年我国再生铜工业主要运行特点是产品产量增长缓慢,下游需求整体较上年略显疲弱。我国再生铜循环利用的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再生铜行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像废旧弹壳就是铜材料,若是抛弃则会浪费很多材料金钱等,所以打算将其回收并制成再生铜即可往复使用,因为是子弹壳,数量和种类繁多,且又是小型,一般熔炉都是大型的,投料口皆在上方,人们需要一遍遍的进行搬运至其顶部倒入才可以进行回收,这个过程是十分麻烦的,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生铜冶炼的投料装置,解决了不方便投料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再生铜冶炼的投料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三组万向轮,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垫和两组支撑架,所述散热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套接有防尘电机,所述机箱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防尘电机的输出端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轴的表面上插接有扇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投料槽,所述投料槽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玻璃挡板,所述投料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渐缩管,所述投料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投料槽的内部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上套接有螺旋上料装置,所述螺旋上料装置的侧表面与投料槽的内壁搭接,所述螺旋上料装置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杆的左侧穿过投料槽左侧的内部并延伸至其外部并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位于玻璃挡板的下方,且从动齿轮为65°倾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投料槽整体为30°倾斜,且投料槽的内壁上涂有润滑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正方体设计,且限位块为硅胶材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与投料槽相接触的地方为140°交互,且出料管与投料槽相接触的一面面积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扇叶位于主动齿轮的左侧,且扇叶的数量为五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生铜冶炼的投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产品的投料槽为为30°朝上倾斜,且将进料口设置再了下方,出料口设置在了上方,该设计使员工们只需将弹壳等材料倒入渐缩管即可,无需爬上爬下的进行投料了,螺旋上料装置的表面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数量非常多,该设计是为了在支撑杆快速旋转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其内的材料快速的投入熔炉中。

(2)、该产品的承载板的底部设有三组万向轮,该设计更方便在工厂里进行使用,当熔炉达到一定量时,即可推动该产品换个地方继续工作,该产品操作简单,便于移动,且不易出现机械故障,投料槽的内壁涂有润滑层,该设计会使其内部的废料与投料槽的内壁摩擦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且润滑层在与铜材料高速摩擦不会引燃润滑层,大幅度的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承载板、2支撑架、3出料管、4万向轮、5散热孔、6机箱、7散热垫、8防尘电机、9主动齿轮、10转轴、11扇叶、12玻璃挡板、13从动齿轮、14渐缩管、15进料管、16投料槽、17支撑杆、18螺旋上料装置、1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再生铜冶炼的投料装置,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三组万向轮4,承载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垫7和两组支撑架2,散热垫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箱6,机箱6的内部套接有防尘电机8,机箱6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5,防尘电机8的输出端插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表面上套接有主动齿轮9,转轴10的表面上插接有扇叶11,扇叶11位于主动齿轮9的左侧,且扇叶11的数量为五个,扇叶11的设计可以通过电机启动带动其旋转并为两个齿轮进行除尘作业,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投料槽16,投料槽16整体为30°倾斜,且投料槽16的内壁上涂有润滑层,该设计会使其内部的废料与投料槽16的内壁摩擦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且润滑层在与铜材料高速摩擦不会引燃润滑层,大幅度的增加了安全性,投料槽1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玻璃挡板12,投料槽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槽15,进料槽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渐缩管14,投料槽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3,出料管3与投料槽16相接触的地方为140°交互,且出料管3与投料槽16相接触的一面面积相同,该设计可以使其内的铜材料到顶后会进入出料管3直接掉落在熔炉内十分方便使用,投料槽16的内部套接有支撑杆17,支撑杆17的表面上套接有螺旋上料装置18,螺旋上料装置18的侧表面与投料槽16的内壁搭接,螺旋上料装置18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为正方体设计,且限位块19为硅胶材质,限位块19的数量非常多,该设计是为了在支撑杆17快速旋转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其内的材料快速的投入熔炉中,且硅胶材质不会产生铜污染十分安全,支撑杆17的左侧穿过投料槽16左侧的内部并延伸至其外部并套接有从动齿轮13,从动齿轮13位于玻璃挡板12的下方,且从动齿轮13为65°倾斜,该设计可以防止工人不小心将材料或者人体触碰到齿轮上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9啮合。

工作原理:将弹壳等铜材料倒入渐缩管14其中,弹壳等铜材料会自动滑动到投料槽16的底部,启动电动机8带动主动齿轮9旋转,当主动齿轮9旋转时会带动扇叶11和从动齿轮13进行旋转,从动齿轮13会控制支撑杆17进行旋转并带动螺旋上料装置18进行旋转,螺旋上料装置18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其底部的弹壳等铜材料运输到上方的出料管3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