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1537发布日期:2020-06-12 14:5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风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



背景技术:

新风除湿机,除湿方式是采用冷冻方式除湿,所以进行深度除湿后,风的温度较低,如果直接送入室内,给人体的舒适感差,所以需要经过换热风腔进行再热后再送入室内。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换热风腔对空气加热时间短,加热效果差,使得空气受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通过风扇对空气施加一个阻力,增加空气加热时间,空气在环形管进口处相互碰撞,将空气的动能降低,进一步减缓气流的流速,环形管的设置增加空气的运动时间,弹簧防止长时间第一电热丝与第二电热丝与环形管贴合不紧密,导致加热效果不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包括风腔本体,所述风腔本体底部设置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两端均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空心管内设置有风扇,所述空心管顶部设置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内设置有导热板,所述第一电热丝与导热板上设置有挤压板,所述环形管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风腔本体外侧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与风腔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腔体底部设置有加热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风扇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环形管连接在空心管上,所述环形管为铜质材料。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热丝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电热丝,所述导热板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电热丝之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板设置在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以及导热板相对的一端,所述弹簧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弹簧两端均与挤压板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风腔本体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弹簧两端分别与固定板以及挤压板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管底部设置有三个支撑板,三个所述支撑板底部均与空心管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板顶部与风腔本体相贴合,所述风腔本体为导热材料。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腔体一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腔体顶部设置有活塞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环形管,先对环形管进行加热,待环形管加热后,将空气从进气管通入至空心管中,两个风扇的转动方向相反,在空气进入至空心管内时,对空气施加一个阻力,减缓气流的流速,使得空气进入环形管中后加热时间更长,空气在环形管进口处相互碰撞,再次将空气的动能降低,进一步减缓气流的流速,经过减速的空气经过环形管实现加热,环形管的设置增加空气的运动时间,进一步增加空气的加热时间,使得空气在环形管中加热时间变长,使得空气加热更加均匀,环形管为铜质材料,导热快,使得空气在环形管中受热更加均匀,弹簧的设置使得环形管在热涨冷缩时始终保持第一电热丝和第二电热丝与环形管贴合,使得环形管解热效果更好,防止长时间第一电热丝与第二电热丝与环形管贴合不紧密,导致加热效果不好,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腔体,打开活塞盖,向腔体内注入水,接通加热板对水实现加热,加热后的水实现对风腔本体的保温,减少风腔本体内热量的散失,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有利于对风腔本体保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横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风腔本体、2空心管、3加热板、4环形管、5风扇、6排水管、7腔体、8活塞盖、9固定板、10支撑板、11弹簧、12进气管、13挤压板、14第二电热丝、15导热板、16第一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包括风腔本体1,所述风腔本体1底部设置有空心管2,所述空心管2两端均设置有进气管12,所述空心管2内设置有风扇5,所述空心管2顶部设置有环形管4,所述环形管4上设置有第一电热丝16,所述第一电热丝16内设置有导热板15,所述第一电热丝16与导热板15上设置有挤压板13,所述环形管4之间设置有弹簧11;

所述风腔本体1外侧设置有腔体7,所述腔体7与风腔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腔体7底部设置有加热板3。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扇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风扇5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环形管4连接在空心管2上,所述环形管4为铜质材料。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热丝16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电热丝14,所述导热板15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电热丝14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挤压板13设置在第一电热丝16、第二电热丝14以及导热板15相对的一端,所述弹簧1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弹簧11两端均与挤压板13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腔本体1顶部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底部的弹簧11两端分别与固定板9以及挤压板13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管4底部设置有三个支撑板10,三个所述支撑板10底部均与空心管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板3顶部与风腔本体1相贴合,所述风腔本体1为导热材料。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腔体7一端设置有排水管6,所述腔体7顶部设置有活塞盖8;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在实际使用前,接通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先对环形管4进行加热,待环形管4加热后,将空气从进气管12通入至空心管2中,导热板15使得环形管4加热更加均匀,接通风扇5,由于两个风扇5的转动方向相反,在空气进入至空心管2内时,对空气施加一个阻力,减缓气流的流速,使得空气进入环形管4中后加热时间更长,空气在环形管4进口处相互碰撞,再次将空气的动能降低,进一步减缓气流的流速,经过减速的空气经过环形管4实现加热,环形管4的设置增加空气的运动时间,进一步增加空气的加热时间,使得空气在环形管4中加热时间变长,使得空气加热更加均匀,环形管4为铜质材料,导热快,使得空气在环形管4中受热更加均匀,环形管4加热后热胀冷缩导致第一加热丝与第二加热丝与环形管4贴合的不紧密,弹簧11的设置使得环形管4在热涨冷缩时始终保持第一电热丝16和第二电热丝14通过弹簧11挤压挤压板13与环形管4贴合,使得环形管4解热效果更好,防止长时间第一电热丝16与第二电热丝14与环形管4贴合不紧密,导致加热效果不好,该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换热风腔对空气加热时间短,加热效果差,使得空气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2,在实际使用时,打开活塞盖8,向腔体7内注入水,接通加热板3对水实现加热,加热后的水实现对风腔本体1的保温,减少风腔本体1内热量的散失,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该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换热风腔保温效果差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