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板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1533发布日期:2020-06-26 22:2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板烘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板烘箱。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个行走的大物件,主要组成都是金属材质,车辆行驶时,车身的金属必然会有很大的震动等传播,这就需要阻尼板来减震吸附。汽车阻尼片是一种用于减少车内震动,提升车厢舒适性的构件。作用是利用其粘弹特性对金属板上产生的震动起到阻尼作用,同时对产生噪音的车身固有频率给予影响,以此来改善整车振动时产生的噪音震动,从而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

在对阻尼板进行加工时,阻尼板会有多余水分,需要对阻尼板进行水分去除,目前,企业对阻尼板一般是自然晾干或者是用风扇吹干,但是阻尼板冷却速度慢,效率低,晾干过程占地面积大,这样就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劳动强度也加大了,因此需要通过隧道烘箱来对阻尼板进行连续烘干,从而去除多余水分。但是,目前的隧道式烘箱的进料口的尺寸较大且设置成固定的,不能根据待处理的阻尼板的尺寸进行适应性的调节改变,从而使烘箱内的热量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阻尼板烘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尼板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前壁上设有用于封盖所述进料口的炉门装置,所述前壁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进料口的顶部,且所述容置槽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炉门装置包括竖向炉门组件和横向炉门组件,所述竖向炉门组件包括上炉门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上炉门滑动嵌设在所述所述容置槽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上炉门作升降运动;所述横向炉门组件包括左炉门、右炉门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左炉门和所述右炉门分别与所述前壁横向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左炉门与所述右炉门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内的两侧设有竖向滑槽,所述上炉门两侧设有与所述竖向滑槽配合的第一导轨。

进一步地,嵌设在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上炉门的侧面与所述前壁平齐,所述上炉门的宽度与所述容置槽的宽度相同,所述上炉门的高度大于所述进料口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两块第一支撑板、第一双旋向丝杠和第一驱动电机,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双旋向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双旋向丝杠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后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一双旋向丝杠的左右两段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双旋向丝杠的左右两段螺纹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一滑块,两块所述第一滑块分别通过两根第一连杆与所述上炉门的顶部铰接,两根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第一滑块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壁上横向设置有两个横向滑槽,两个所述横向滑槽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进料口的两侧,所述左炉门和所述右炉门的背面上分别设有与两个横向滑槽配合的第二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左炉门与所述右炉门沿所述前壁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左炉门与所述右炉门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进料口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块第二支撑板、第二双旋向丝杠和第二驱动电机,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双旋向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双旋向丝杠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板后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二双旋向丝杠的左右两段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双旋向丝杠的左右两段螺纹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二滑块,两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通过两根第二连杆与所述左炉门和所述右炉门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炉门和所述右炉门的背面还设有保温石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板烘箱,其通过将烘箱的炉门设置成可活动的上炉门、左炉门和右炉门,能够将进料口的尺寸进行横向和/或竖向的缩小调节,进一步的,上炉门能够与左炉门和右炉门进行同时或者单独的调节,从而满足待处理的阻尼板的尺寸,通过适应性缩小进料口的尺寸,能够减少烘箱内的热量流失,提高对阻尼板的烘干效率,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小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尼板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竖向炉门组件与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1-箱体,11-前壁,111-横向滑槽,12-进料口,13-容置槽,131-竖向滑槽,2-竖向炉门组件,21-上炉门,22-第一驱动机构,221-第一支撑板,222-第一双旋向丝杠,223-第一驱动电机,224-第一滑块,225-第一连杆,3-横向炉门组件,31-左炉门,32-右炉门,33-第二驱动机构,331-第二支撑板,332-第二双旋向丝杠,333-第二驱动电机,334-第二滑块,335-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阻尼板烘箱,具体地,该阻尼板烘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壁11上开设有进料口12,前壁11上设有用于封盖进料口12的炉门装置,前壁11上开设有容置槽13,容置槽13位于进料口12的顶部,且容置槽13与进料口12连通;炉门装置包括竖向炉门组件2和横向炉门组件3,竖向炉门组件2包括上炉门21和第一驱动机构22,上炉门21滑动嵌设在容置槽13中,第一驱动机构22带动上炉门21作升降运动;横向炉门组件3包括左炉门31、右炉门32和第二驱动机构33,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分别与前壁11横向滑动配合,第二驱动机构33带动左炉门31与右炉门32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

通过将烘箱的炉门设置成可活动的上炉门21、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因此可以对进料口12的尺寸进行横向和/或竖向的缩小调节,进一步的,上炉门21能够与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进行同步或者单独的调节,以适应待处理的阻尼板的尺寸,通过适应性缩小进料口12的尺寸,能够减少烘箱内的热量流失,提高对阻尼板的烘干效率,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小劳动强度。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容置槽13内的两侧设有竖向滑槽131,上炉门21两侧设有与竖向滑槽131配合的第一导轨。嵌设在容置槽13内的上炉门21的侧面与前壁11平齐,上炉门21的宽度与容置槽13的宽度相同,上炉门21的高度大于进料口12的高度。

在容置槽13上开设竖向滑槽131,上炉门21通过第一导轨与竖向滑槽131配合以此在竖向方向上滑动嵌设在容置槽13中,竖向滑槽131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能够提升滑动效率,竖向滑槽131可以采用燕尾槽,这样也可以将上炉门21固定在容置槽13内,避免上炉门21在滑动过程中,脱离容置槽13。

将容置槽13内的上炉门21的侧面与前壁11平齐设置,使左炉门31与右炉门32相互靠近时,能够对进料口12和上炉门21进行封盖,也避免与上炉门21发生碰撞。

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机构22包括两块第一支撑板221、第一双旋向丝杠222和第一驱动电机223,两块第一支撑板221平行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两侧,第一双旋向丝杠22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一支撑板221转动连接,第一双旋向丝杠222的一端穿过对应的第一支撑板221后与第一驱动电机223的输出轴连接;

第一双旋向丝杠222的左右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第一双旋向丝杠222的左右两段螺纹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一滑块224,两块第一滑块224分别通过两根第一连杆225与上炉门21的顶部铰接,两根第一连杆225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第一滑块224铰接。

第一驱动电机223通过第一座板安装在其中一块第一支撑板221上,第一双旋向丝杠222的左右两段螺纹旋向相反,当第一驱动电机223的输出轴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双旋向丝杠222旋转,位于第一双旋向丝杠222旋转左右螺纹段上的两块第一滑块224也会跟随转动。由于两块第一滑块224与上炉门21顶部之间通过两根第一连杆225连接,因此,两块第一滑块224会在第一连杆225的固定下作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运动。当两块第一滑块224相互靠近时,两根第一连杆225的底部会推动上炉门21在容置槽13内向下运动,从而使上炉门21封盖进料口12高度方向的尺寸;当两块第一滑块224相互远离时,两根第一连杆225的底部会拉动上炉门21在容置槽13内向上运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前壁11上横向设置有两个横向滑槽111,两个横向滑槽111分别对称设置在进料口12的两侧,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的背面上分别设有与两个横向滑槽111配合的第二导轨。左炉门31与右炉门32沿前壁11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左炉门31与右炉门32的宽度之和大于进料口12的宽度。

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分别通过第二导轨与两个横向滑槽111配合以此在前壁11的横向方向上滑动,横向滑槽111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能够提升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与前壁11之间的滑动效率,横向滑槽111可以采用燕尾槽,这样也可以将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固定在前壁11上,避免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在滑动过程中,脱离前壁11。左炉门31与右炉门32的宽度之和大于进料口12的宽度,使得左炉门31与右炉门32能够完全封盖进料口12,在温度可控范围内提升该烘箱的用途。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33包括两块第二支撑板331、第二双旋向丝杠332和第二驱动电机333,两块第二支撑板331平行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两侧,

第二双旋向丝杠33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第二支撑板331转动连接,第二双旋向丝杠332的一端穿过对应的第二支撑板331后与第二驱动电机333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双旋向丝杠332的左右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第二双旋向丝杠332的左右两段螺纹上分别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二滑块334,两块第二滑块334分别通过两根第二连杆335与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的底部连接。

第二驱动电机333通过第二座板安装在其中一块第二支撑板331上,第二双旋向丝杠332的左右两段螺纹旋向相反,当第二驱动电机333的输出轴转动时,会带动第二双旋向丝杠332旋转,位于第二双旋向丝杠332旋转左右螺纹段上的两块第二滑块334也会跟随转动。由于两块第二滑块334与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底部之间通过两根第二连杆335连接,因此,两块第二滑块334会在第二连杆335的固定下作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运动。当两块第二滑块334相互靠近时,两根第二连杆335的会带动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在前壁11上作闭合运动,从而使调节进料口12宽度方向的尺寸;当两块第二滑块334相互远离时,两根第二连杆335的会带动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在前壁11上作分开运动。

为了避免左炉门31、右炉门32与上炉门21在滑动过程中产生干摩擦,同时也是为了提升保温效果,左炉门31和右炉门32的背面还设有保温石棉。

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板烘箱的出料口也可以采用上述结构来避免热量流失,提高烘干效率。而该阻尼板烘箱也可以采用输送辊设备从进料口12穿过该烘箱内部来输送阻尼板,或者直接将卷在料辊上的阻尼板通过出料口的卷料机卷料来进行烘干。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