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牙模烧结炉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8791发布日期:2020-08-18 20:2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牙模烧结炉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模烧结炉的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牙模烧结炉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牙模是牙齿的模型,通常用于口腔医学,用于牙齿整形等手术;牙模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牙模的硬度,需要将牙模放入烧结炉内烧结。

授权公告号为cn203037063u的一种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氧化锆牙科修复体用烧结炉;其结构由炉体、加热元件、冷却系统、温控系统、升降机构、烧结台、坩埚构成,炉体内设烧结室;加热元件为组电热丝;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驱动电机和升降台;烧结台置于升降台上,坩埚置于烧结台上;本实用新型烧结时间短,烧结效果好,烧结曲线与氧化锆修复体配合好,能够烧结出性能优异的牙科修复体陶瓷材料,是一种烧结效果好、快速烧结炉。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坩埚放置在烧结台上,升降台将烧结台伸入烧结室内,通过加热元件开始烧结,烧结完成后,升降台收缩,带动烧结台离开烧结室,但是升降台一侧通过升降杆与炉体相连接,从而将升降台固定在炉体上,导致升降台受力不均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升降台很容易发生形变而产生倾斜,导致放置在升降台上的坩埚翻转,导致坩埚内的产品掉落而造成产品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牙模烧结炉的升降装置,其优势在于坩埚在升降过程稳定,不易使坩埚翻转,降低的坩埚产品掉落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牙模烧结炉的升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坩埚的起落平台和设置在炉体上的两个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炉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起落平台的底壁上设有与缺口相配合的滑板,所述炉体上设有用于带动滑板在缺口内滑移的升降组件;

所述起落平台的顶壁上至少一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沿所述起落平台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炉体上设有在导向孔内滑移的导向柱;

所述炉体上设有用于锁定起落平台位置的两个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烧结的产品放置在坩埚内,坩埚放置在起落平台上,通过升降组件带动滑板在缺口内滑移,滑板推动起落平台升起,将坩埚伸入烧结室内,通过两个定位组件将升降台固定,待完成加工后,定位组件解除对起落平台的固定,升降组件带动滑板在缺口内滑移,滑板带动起落平台降下,坩埚离开烧结室;起落平台移动过程中,两滑板分别支撑起落平台的两侧,使起落平台在移动过程中受力均匀,提高起落平台的安装稳定性;导向柱在导向孔内滑移,以此限制起落平台的移动方向,从而降低坩埚翻转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小坩埚内的产品掉落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侧面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壁上的传动轴以及设置在传动轴侧壁上的主动凸轮,所述传动轴的轴线与所述导向柱的轴线相垂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两所述滑板的相对侧面之间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上方且从动轴的轴线与传动轴的轴线相平行,所述从动轴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与主动凸轮的周壁相抵触的从动凸轮;

所述缺口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固定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滑板相背离两侧面均设有在滑槽内滑移的条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加工的产品放置在坩埚内,坩埚放置在起落平台上,启动驱动电机,从而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主动凸轮转动,主动凸轮带动从动凸轮转动并推动从动凸轮,从动凸轮推动从动轴移动,从动轴推动滑板移动,从而带动滑板在缺口内滑移,滑板推动起落平台,带动起落平台移动,两个滑板分别支撑起落平台的两侧,以此使起落平台在移动过程中受力均匀,降低起落平台发生形变的可能性,条形板与滑槽的槽壁相抵触,限制滑板的移动方向,从而限制起落平台的移动方向,有利于降低坩埚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翻转的可能性,减小坩埚内的产品掉落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动凸轮的周壁上设有主动轮齿,所述从动凸轮的周壁上设有与主动轮齿相啮合的从动轮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起落平台移动过程中,主动轮齿与从动轮齿相啮合,增加主动凸轮与从动凸轮的接触面积,降低主动凸轮与从动凸轮产生打滑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主动凸轮与从动凸轮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槽的相对槽壁上且沿固定板的高度方向均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相对槽壁之间转动连接有齿轮;

所述条形板相背离的两侧面上均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滑板的高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落平台移动时,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既减小条形板与滑移槽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条形板与滑移槽之间的摩擦力,也限制起落平台的移动方向,有利于提高滑板的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从动轴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从动偏心轮,两所述从动偏心轮分别位于所述从动凸轮的两侧,所述从动偏心轮的周壁上设有环槽,所述传动轴的侧壁上设有与环槽的槽底壁相抵触的主动偏心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两个主动偏心轮转动,主动偏心轮带动从动偏心轮转动,从动偏心轮推动从动轴移动,从动轴推动滑板在缺口内移动,滑板推动起落平台移动,两滑板分别支撑起落平台的两侧,使起落平台在移动过程中受力均匀,以此降低起落平台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远离主动凸轮的侧面上设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所述导向柱的轴线相垂直;

所述滑板远离主动凸轮的侧面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固定孔的轴线共线设置;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炉体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壁上设有固定气缸,所述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依次穿过固定孔和定位孔的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起落平台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固定杆移动,固定杆依次插入固定孔和定位孔内,从两侧分别固定起落平台,有利于提高在产品加工过程中起落平台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固定气缸的一端定位尖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起落平台升起后,固定气缸推动固定杆移动,固定杆推动定位尖端依次穿过固定孔和定位孔,以此方便固定杆依次插入固定孔和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起落平台上设有用于放置坩埚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限制坩埚的移动空间,增加坩埚的安装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坩埚在起落平台上发生翻转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待加工的产品放置在坩埚内,坩埚放置在起落平台上,升降组件带动滑板在缺口内滑移,护板带动起落平台升起,导向柱在导向孔内滑移,从而将坩埚升入烧结室内,两个定位组件分别固定起落平台的两侧,待产品加工完成后,定位组件解除对起落平台的固定,通过升降组件带动滑板在缺口内滑移,滑板带动起落平台下降,坩埚离开烧结室;两滑板分别支撑起落平台的两侧,使起落平台在移动过程中受力均匀,从而提高起落平台的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导向柱在导向孔内滑移,以此限制起落平台的移动方向,有利于降低坩埚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翻转的可能性,减小坩埚内的产品掉落的可能性;

2.主动轮齿与从动轮齿相配合,提高主动凸轮与从动凸轮的接触面积,降低主动凸轮与从动凸轮打滑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起落平台在移动过程的稳定性;

3.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两个主动偏心轮转动,主动偏心轮的周壁与动从动偏心轮的周壁相抵触,从而带动从动偏心轮转动,从动偏心轮推动推动从动轴移动,从动轴推动固定板移动,固定板推动起落平台移动,以此增加主动轴与从动轴接触面积,提高起落平台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中承载板、驱动电机、导向柱以及从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起落平台;21、承载板;22、载物台;221、卡槽;23、导向孔;24;导向柱;3、升降组件;31、驱动电机;32、传动轴;321、主动偏心轮;33、主动凸轮;331、主动轮齿;34、固定板;341、缺口;342、滑槽;343、齿轮槽;344、齿轮;35、滑板;351、条形板;352、齿条;36、从动轴;361、从动偏心轮;362、环槽;37、从动凸轮;371、从动轮齿;38、定位板;4、定位组件;41、固定座;42、固定气缸;43、固定杆;431、定位尖端;44、固定块;441、固定孔;45、定位块;451、定位孔;5、烧结室;6、坩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应用于牙模烧结炉的升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坩埚6的起落平台2,起落平台2包括承载板21和设置在承载板21顶壁上的载物台22,载物台22的顶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坩埚6的卡槽221。

参照图1和图2,炉体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板34,固定板34的侧面上设有沿炉体1高度方向设置的缺口341,承载板21的底壁上设有与缺口341相配合的滑板35,炉体1上设有用于带动滑板35在缺口341内滑移的升降组件3,炉体1上设有两个用于锁定承载板21位置的定位组件4。

参照图1和图2,炉体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均位于承载板21下方的固定板34,固定板34沿载物台21的厚度方向设置,固定板34的侧面上设有沿固定板34高度方向设置的缺口341,承载板21底壁上设有与缺口341相配合滑板35,滑板35通过升降组件3在缺口341内滑移。

参照图1和图2,承载板21的顶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孔23,导向孔23优选为四个,四个导向孔23沿承载板21的周向均布,导向孔23沿承载板21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炉体1上设有在导向孔23内滑移的导向柱24;将待加工的产品放置在坩埚6上,坩埚6放置在卡槽221内,卡槽221限制坩埚6的活动空间,有利于提高坩埚6的安装稳定性;升降组件3将承载板21和载物台22升起,升降组件3带动滑板35在缺口341内滑移,导向柱24在导向孔23内滑移,从而将坩埚6送入烧结室5内,定位组件4固定承载板21,完成加热后,定位组件4解除对承载板21的固定,升降组件3带动滑板35在缺口341内滑移,滑板35带动承载板21和载物台23移动,导向柱24在导向孔23内滑移,从而带动坩埚6离开烧结室5。

参照图1和图2,承载板21在移动过程中,两个滑板35分别支撑承载板21的两侧,使承载板21受力均匀,导向柱24在导向孔23内滑移,限制承载板21的移动方向,以此提高承载板21的安装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坩埚6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翻转的可能性,减小产品从坩埚6内掉落的可能性。

参照图3,升降组件3包括定位板38和设置在定位板38顶壁上的驱动电机31,定位板38设置在固定板34的侧面上,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的端壁上设有传动轴32,传动轴32的轴线与导向柱24的轴线相垂直,传动轴32穿过两固定板34且传动轴32的两端分别与两固定板34转动连接,传动轴32的侧壁上设有主动凸轮33,主动凸轮33的侧壁上设有主动轮齿331。

参照图3,两滑板35的相对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从动轴36,从动轴36位于传动轴32的上方,从动轴36的轴线与传动轴32的轴线相平行,从动轴36侧壁上设置从动凸轮37,从动凸轮37的周壁上设有与主动轮齿331相啮合的从动轮齿371。

参照图4,传动轴32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主动偏心轮321,两主动偏心轮321分别位于主动凸轮33的两侧。

参照图4和5,从动轴36的侧壁上设有与主动偏心轮321相抵触的从动偏心轮361,从动偏心轮361的周壁上设有环槽362,主动偏心轮321的周壁与环槽362的槽底壁相抵触。

参照图4和5,缺口341的相对侧面上设有滑槽342,滑板35相背离的侧面上设有在滑槽342内滑移的条形板351;待加工的产品放置在坩埚6(参照图6)内,启动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驱动传动轴32转动;传动轴32带动主动凸轮33和主动轮齿331转动,主动轮齿331带动从动轮齿371和从动凸轮37转动,从动凸轮37推动从动轴36移动,从动轴36带动滑板35移动,两个滑板35从两侧推动承载板21(参照图6),从动使承载板21在移动过程中受力均匀,以此降低承载板21的移动过程中发生形变的可能性。

参照图4,主动轮齿331与从动轮齿371相啮合,增加从动凸轮37与主动凸轮33相接触的面积,降低从动凸轮37与主动凸轮33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打滑的可能性;主动偏心轮321的周壁与环槽362相配合,以此提高传动轴32与从动轴36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小主动偏心轮321与从动偏心轮361发生打滑的可能性,提高承载板21的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照图4和5,条形板351在滑槽342内移动,条形板351与滑槽342槽壁相抵触,限制滑板35的移动方向,限制承载板21的移动方向,降低承载板21发生倾斜的可能性。

参照图5和图6,条形板351相背离的两侧壁上均设有齿条352,齿条352沿导向柱24的轴线方向设置,滑槽342的相对槽壁上且沿导向柱24的轴线方向设有齿轮槽343,齿轮槽343的相对槽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与齿条352相啮合的齿轮344;条形板351在滑槽342内滑移时,齿条352与齿轮344相配合,既减少条形板351与滑槽342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条形板351的摩擦力,也限制了滑板35的移动方向,提高承载板21的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照图6和图7,两固定板34相背离的两侧面上均设有两个固定块44,两固定块44相对设置且沿滑板35的宽度方向设置,固定块44上设有固定孔441,两固定孔441的轴线共线设置,固定孔441的轴线与导向柱24的轴线相垂直设置,两滑板35相背离的两侧面上均设有定位块45,定位块45上设有定位孔451,定位孔451的轴线与固定孔441的轴线共线设置。

参照图6,定位组件4包括固定座41、固定气缸42以及固定杆43,固定座41固定连接在炉体1上,固定气缸42固定在固定座41的顶壁上,固定杆43的端壁与固定气缸42的活塞杆的端壁固定连接。

参照图7和图8,固定杆43远离固定气缸42的一端设有定位尖端431,定位尖端431的直径从靠近固定杆43的一端向远离固定杆43的一端递减,定位尖端431依次插入固定孔441和定位孔451内;驱动电机31驱动传动轴32转动,传动轴32带动主动轮齿331转动,主动轮齿331带动从动轮齿371转动并推动从动凸轮37移动,从动凸轮37推动从动轴36移动,从动轴36带动滑板35移动,从而带动定位块45移动,定位孔451与固定孔441对齐后,固定气缸42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固定杆43移动,固定杆43推动定位尖端431依次插入固定孔441和定位孔451内,从而将滑板35固定,有利于提高载物台22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载物台22在产品加工过程中下降的可能性,定位尖端431远离固定杆43一端的直径小于固定杆43的直径,有利于引导固定杆43插入固定孔441和定位孔451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承载有待加工产品的坩埚6放置在起落平台2上,升降组件3带动滑板35在缺口341内滑移,滑板35带动起落平台2移动,导向柱24在导向孔23内滑移,坩埚6进入烧结室5内,定位组件4固定滑板35从而固定起落平台2,完成加工后,定位组件4解除对滑板35的固定,升降组件3将起落平台2降下,坩埚6离开烧结室5,在起落平台2移动过程中,升降组件3带动滑板35在缺口341内滑移,两滑板35分别支撑起落平台2的两侧,使起落平台2在移动过程中受力均匀,以此提高起落平台2的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导向柱24在导向孔23内滑移,限制起落平台2的移动方向,有利于降低坩埚6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翻转的可能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