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火嘴燃气钧瓷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2501发布日期:2020-09-15 19:5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火嘴燃气钧瓷窑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瓷器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火嘴燃气钧瓷窑炉。



背景技术:

宋代时钧瓷始于柴烧,金元时期开端呈现煤烧,到元代末年因为煤炭浅层枯竭,深层煤炭不易挖掘,又改用柴烧。液化气烧制钧瓷成功,该技能从避免空气污染,减轻劳动强度,改动钧瓷著作空间等方面有显着的长处。

从技能上讲,煤烧钧瓷劳动量最大。商品需求装匣钵,煤质需求严格把关,烧池需求整理,每次烧窑点火需求装窑、铺烧、砌堵窑门,烧成中需求添火、撬火、平火、盖天眼、焐火复原等,技能最杂乱,成品率也较低。其次是柴烧。因为柴焚烧火焰长,柴的质量对比直观,比烧煤少了出渣撬火的劳动量,所以劳动量相对小点,但技能要求较高,成品率比煤烧略高。气烧劳动量最小。不必匣钵,运用现代抽屉窑或者梭式窑,不管温度、氛围都简单把握,技能难度小,成品率也高。从烧成的表面作用看,煤烧因为煤的质量区别,煤的成分杂乱,焚烧时火焰较难操控,所以商品烧成作用对比丰富、凝重,从艺术体现上简单体现力量感强的著作。柴烧因为木灰随火焰与釉触摸,使釉面改变温润如玉,烧出的商品对比细润柔软。气烧钧瓷因为温度氛围简单操控,特别是当大家理解了钧瓷的成色成釉机理后,简单构成大家所希望的艺术作用。气烧钧瓷多是亮堂美丽,这与大家的传统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有关。因为去掉了匣钵捆绑,大件异形体钧瓷也不断增加,釉色也更加光彩夺目。这么,就使大家有个幻觉:气烧钧瓷色彩美丽但失之轻浮,没有煤烧厚重、柴烧温润。但真正把握气烧技能,选用一些技能手法,完全可以烧出煤烧和柴烧的作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现有的液化气烧制方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改进之处,一方面是,基于钧瓷窑炉的本身的结构限制,设置的火嘴位置不够合理,且成品率较低,另外一方面是,由于钧瓷排烟结构设置的不够合理,导致窑炉内的还原气氛不容易形成,影响了钧瓷釉色的效果,另外现有的烧制方法,窑炉的余热直接通过烟道排入大气中,不仅造成热量浪费,而且需要对于燃烧料进行另外的加热,由于烟气中携带有一定量的灰尘,会导致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火嘴燃气钧瓷窑炉,本装置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得喷火嘴的设置更为合理,同时对烟囱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装置内的火焰充满,形成正压的还原性气氛,能够提升装置烧制出的陶瓷的成品率和外观艺术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火嘴燃气钧瓷窑炉,包括窑炉本体,所述窑炉本体包括外窑体和内窑体,所述外窑体和内窑体均为长方体结构,内窑体为由耐火砖砌成的镂空结构,所述外窑体和内窑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喷火嘴组件的夹层空间,在内窑体的正面和两侧均设置有喷火嘴组件,在夹层空间背侧面的由内向外伸出有排烟管道并与外部的烟囱连通,所述烟囱套装在排烟管道上方,且烟囱的下部连接端为倒置的漏斗状结构,所述喷火嘴组件与燃料进气系统连接,所述燃料进气系统包括燃气源罐、预热器、控制阀、主管道和分支管道,所述燃气源罐的送料管与预热器的内盘管连通,所述预热器的内盘管出口与控制阀连通,所述控制阀通过主管道与分支管道连通,在两个分支管道的下方形成有环形安装管,所述喷火嘴组件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管上。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每组喷火嘴组件设置有两个喷火嘴。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烟囱通过旁路供热管与换热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进液口连接管道泵,所述管道泵设置在预热器的出液口处。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烟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一端与管道泵连接,管道泵设置在预热器的出液口处,加热管的另一端与预热器的进液口连接。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环形安装管设置在窑炉本体的下方,所述环形安装管整体呈方环形或圆环形。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燃气源罐并联设置有两个。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钧瓷窑炉,通过对结构的改进,对钧瓷窑炉内的喷火嘴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设置,通过在内窑炉的正面和两侧加装喷火嘴,使得窑炉内的包围被烧制钧瓷周围的火焰更加均匀,改善了以往由于喷火嘴的位置设置不够合理,而导致了钧瓷外观烧制不均匀,使得本装置经过合理改进后,烧制出的钧瓷艺术性大大提升,提升了钧瓷整体的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在钧瓷烧制过程中,需要形成还原性气氛,因此在烟囱的对接口处设置有漏斗状的对接口,使得此处的烟囱内径由大变小,容易在钧瓷窑炉内部形成正压,使得火焰充满窑炉,进一步提升钧瓷烧制效果,有效提高钧瓷的外观艺术性。

3、本实用新型,考虑到窑炉的烟囱排出的气体温度较高,而向钧瓷窑炉内输送的液化燃气需要充分的进行另外的预热,因此设置有换热结构,将由烟囱排出的废气,进一步对液化燃气进行预热,有效地节省了能耗。

4、本实用新型,考虑到钧瓷窑炉烧制的连续性,并联设置了两个以上的燃气源罐,在单罐不足以满足一次烧制过程的情况下,保证了整个烧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了因为烧制过程的中断,而导致的钧瓷产品的品相瑕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钧瓷窑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燃料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窑炉本体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烟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烟囱内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窑炉本体,1-1、外窑体,1-2、内窑体,2、排烟管道,3、烟囱,3-1、供热管,3-2、加热管,4、进气系统,4-1、燃气源罐,4-2、预热器,4-3、控制阀,4-4、主管道,4-5、分支管道,4-6、环形安装管,4-7、喷火嘴,5、换热器,6、管道泵,7、挡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火嘴燃气钧瓷窑炉,包括窑炉本体1,所述窑炉本体1包括外窑体1-1和内窑体1-2,所述外窑体1-1和内窑体1-2均为长方体结构,内窑体1-2为由耐火砖砌成的镂空结构,所述外窑体1-1和内窑体1-2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喷火嘴组件的夹层空间,在内窑体1-2的正面和两侧均设置有喷火嘴组件,本装置中根据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在内窑体1-2的背面设置有喷火嘴组件。在夹层空间背侧面的由内向外伸出有排烟管道2并与外部的烟囱3连通,在排烟管道2的下端设置有挡火板7,所述烟囱3套装在排烟管道2上方,且烟囱3的下部连接端为倒置的漏斗状结构,因此在烟囱3的对接口处设置有漏斗状的对接口,使得此处的烟囱3的内径由大变小,容易在钧瓷窑炉内部形成正压,使得火焰充满窑炉,进一步提升钧瓷烧制效果,有效提高钧瓷的外观艺术性。

本方案中,喷火嘴组件与燃料进气系统4连接,所述燃料进气系统4包括燃气源罐4-1、预热器4-2、控制阀4-3、主管道4-4和分支管道4-5,所述燃气源罐4-1的送料管与预热器4-2的内盘管连通,所述预热器4-2的内盘管出口与控制阀4-3连通,所述控制阀4-3通过主管道4-4与分支管道4-5连通,在两个分支管道4-5的下方形成有环形安装管4-6,所述喷火嘴组件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管4-6上。所述环形安装管4-6设置在窑炉本体1的下方,所述环形安装管4-6整体呈方环形或圆环形。每组喷火嘴组件设置有两个喷火嘴4-7。

烟囱3通过旁路供热管3-1与换热器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换热器5的进液口连接管道泵6,所述管道泵6设置在预热器4-2的出液口处。

本方案中,燃气源罐4-1并联设置有两个以上。在单罐不足以满足一次烧制过程的情况下,多个并联的燃气源罐4-1保证了整个烧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了因为烧制过程的中断,而导致的钧瓷产品的品相瑕疵。

本方案中,还可以设置有烟气回收装置,将烟囱3外排的高温烟气进行收集,将这些高温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将这些高温烟供钧瓷坯体的干燥使用,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考虑到烟气的成分复杂,为避免高温烟对钧瓷坯体造成产品瑕疵,因此可以将这些高温烟用于为洁净干燥气进行预热,或者是将这些高温烟用于干燥装置的外保温,避免干燥室内的热量损失。

为了净化外排的废烟气,在烟气的外排处设置有烟气洁净装置,对烟气中携带的污染源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的伤害,首先对于回收余热的烟气,其温度一般已经低于55℃以下,可以先通过布袋除尘器进行初步除尘,其次由布袋除尘器排出的烟气在经过喷淋雾化箱,进行二次净化,除去里面的部分有害气体,通过喷淋液的溶解吸收,烟气洁净装置的具体设置如下:在布袋除尘器的排气口与烟气净化箱连通,所述烟气净化箱为长方体结构,在烟气净化箱的侧面下方设置有废烟进口,在废烟进口的斜对角位置设置有烟气排放口,在烟气净化箱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喷淋雾化头,将喷淋液雾化后的雾气充满烟气洁净箱,充分对可吸收气体进行接触,以满足空气外排的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将烟气洁净箱,内部储存吸收液,在布袋除尘器与烟气洁净箱之间设置有缓冲罐,由于烟气洁净箱的进烟口设置在液面以下,因此烟气在外排过程中,吸收液充分吸收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和烟尘,达到外排程度。

实施例2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在夹层空间背侧面的由内向外伸出有排烟管道2并与外部的烟囱3连通,烟囱3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3-2,所述加热管3-2的一端与管道泵6连接,管道泵6设置在预热器4-2的出液口处,加热管3-2的另一端与预热器4-2的进液口连接。此种设置结构更为简单,不用另外加装换热器等装置,因此设备投资小,但是该设备对于余热的利用率较低。

实施例3

本方案中,在夹层空间背侧面的由内向外伸出有排烟管道2并与外部的烟囱3连通,还可以通过在烟囱3的外部设置夹套,该夹套通过管道与预热器4-2内的加热介质通过管道泵6进行循环,从而进行对燃气源进行预热,本方案中的燃气采用液化石油气。本方案与实施例1相比不用另外在烟囱3上设置有旁路供热管,加热更为直接,该实施方式与实施例2相似,对于余热利用效率较低,且预热器4-2内加热介质温度波动较大等不足,本方案中,加热介质采用加热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