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9132发布日期:2020-11-13 12:2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

目前,大多数换热器的换热管大多是都采用环形管或者是螺旋形的盘管结构,该换热管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是换热管工作时因所需要换流的起始温度存在不同差异,大多数情况下,换热管的起始温度能够符合换热需求,但在对起始温度略低于的换热物料时,则会影响换热效果,若重新购买或安装换热器,则成本会增加,且会耽误生产或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其具有在冷流体进入换热罐本体之前,对冷流体进行设定的温度预热,从而实现冷流体进入换热罐本体后高效换热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罐本体,换热罐本体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支撑腿,换热罐本体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热流体进口和热流体出口,换热罐本体的两侧表面分别开设有冷流体进口和冷流体出口,换热罐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预热装置,且预热装置包括有第二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的一端内壁与冷流体进口固定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出料管的另一端内壁固定连通有电磁阀,电磁阀的内壁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料管,电磁阀的型号为dw21s-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磁阀控制冷流体从第一出料管进入第二出料管。

进一步地,第一出料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温控器,温控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关,第一出料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防护壳的内壁,防护壳内壁固定套接有保温层,温控器的型号为900u;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控器在感应到冷流体到达设定的温度后,控制电磁阀打开。

进一步地,保温层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预热水箱,预热水箱的一侧内壁与第一出料管固定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热水箱可以对冷流体进行预热。

进一步地,预热水箱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通有输料管,预热水箱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热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热层的导热效果可以更快的对预热水箱内的冷流体进行预热。

进一步地,导热层内部设置有石墨片,保温层内部设置有石棉,防护壳的内顶壁开设有导线孔,防护壳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线孔可以对防护壳内部用电设备进行接通,从而达到供电效果。

进一步地,四个安装块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碳纤维加热管,四个碳纤维加热管的截面均为c形状,防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加热管通过导热层对冷流体进行预定温度的加热。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有预热装置,实现在冷流体进入换热罐本体之前,对冷流体进行设定的温度预热,从而实现冷流体进入换热罐本体后高效换热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壳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壳结构左剖视图。

图中:1、换热罐本体;2、支撑腿;3、热流体进口;4、热流体出口;5、冷流体进口;6、冷流体出口;7、第二出料管;71、电磁阀;72、第一出料管;73、温控器;74、防护壳;75、保温层;76、预热水箱;77、输料管;78、导热层;79、导线孔;710、安装块;711、碳纤维加热管;71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如图1所示,包括换热罐本体1,换热罐本体1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支撑腿2,换热罐本体1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热流体进口3和热流体出口4,换热罐本体1的两侧表面分别开设有冷流体进口5和冷流体出口6,换热罐本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预热装置,且预热装置包括有第二出料管7,第二出料管7的一端内壁与冷流体进口5固定连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二出料管7的另一端内壁固定连通有电磁阀71,电磁阀71的内壁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料管72,电磁阀71的型号为杜霍迩牌dw21s-10,第一出料管72的外表面设置有温控器73,温控器73控制电磁阀71的开关,第一出料管7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防护壳74的内壁,防护壳74内壁固定套接有保温层75,温控器73的型号为anthone牌900u,保温层75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预热水箱76,预热水箱76的一侧内壁与第一出料管72固定连通;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通过电磁阀71控制冷流体从第一出料管72进入第二出料管7,温控器73在感应到冷流体到达设定的温度后,控制电磁阀71打开,预热水箱76可以对冷流体进行预热。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预热水箱76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通有输料管77,预热水箱7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热层78,导热层78内部设置有石墨片,保温层75内部设置有石棉,防护壳74的内顶壁开设有导线孔79,防护壳74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10,四个安装块710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碳纤维加热管711,四个碳纤维加热管711的截面均为c形状,防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1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导热层78的导热效果可以更快的对预热水箱76内的冷流体进行预热,导线孔79可以对防护壳74内部用电设备进行接通,从而达到供电效果,碳纤维加热管711通过导热层78对冷流体进行预定温度的加热。

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有预热装置,实现在冷流体进入换热罐本体之前,对冷流体进行设定的温度预热,从而实现冷流体进入换热罐本体后高效换热的特点。

工作原理:输料管77将冷流体通过防护壳74运输至预热水箱76后,通过安装块710下表面固定安装的碳纤维加热管711进行加热,且预热水箱76外表面的导热层78可以有效地通过碳纤维加热管711对预热水箱76进行导热,防护壳74内壁的保温层75可以有效地对碳纤维加热管711所发出的热量进行长时间保存,温控器73在冷流体达到预定的温度后,控制电磁阀71打开,使冷流体从第一出料管72进过电磁阀71进入第二出料管7,通过第二出料管7进入换热罐本体1进行换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罐本体(1)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支撑腿(2),所述换热罐本体(1)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热流体进口(3)和热流体出口(4),所述换热罐本体(1)的两侧表面分别开设有冷流体进口(5)和冷流体出口(6),所述换热罐本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预热装置,且预热装置包括有第二出料管(7),所述第二出料管(7)的一端内壁与冷流体进口(5)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料管(7)的另一端内壁固定连通有电磁阀(71),所述电磁阀(71)的内壁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料管(72),所述电磁阀(71)的型号为dw21s-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72)的外表面设置有温控器(73),所述温控器(73)控制所述电磁阀(71)的开关,所述第一出料管(7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防护壳(74)的内壁,所述防护壳(74)内壁固定套接有保温层(75),所述温控器(73)的型号为900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75)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预热水箱(76),所述预热水箱(76)的一侧内壁与第一出料管(72)固定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水箱(76)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通有输料管(77),所述预热水箱(7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热层(7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78)内部设置有石墨片,所述保温层(75)内部设置有石棉,所述防护壳(74)的内顶壁开设有导线孔(79),所述防护壳(74)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安装块(710)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碳纤维加热管(711),四个所述碳纤维加热管(711)的截面均为c形状,所述防护壳(7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7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罐本体,换热罐本体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支撑腿,换热罐本体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热流体进口和热流体出口,换热罐本体的两侧表面分别开设有冷流体进口和冷流体出口,换热罐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预热装置,且预热装置包括有第二出料管,第二出料管的一端内壁与冷流体进口固定连通。该新型高效换热器,通过设置预热装置,从而具有在冷流体进入换热罐本体之前,对冷流体进行设定的温度预热,从而实现冷流体进入换热罐本体后高效换热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曹庆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永达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5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