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结合空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3654发布日期:2020-12-11 15:1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湿结合空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湿结合空冷器,尤其涉及空气冷却装置的翅片管束与光管束布置在一个框架中的空气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干式空气冷却装置是由风机、换热管束、框架、除雾器、进风格栅和接水盘组成。这一种类型的空冷器的换热主要是以换热管束为主,靠换热管束外喷洒的水膜的蒸发来强化传热,大大的减少了换热面积,这样在热负荷过大时,换热管束外表面的热流密度过大,在喷洒过的管束表面容易结垢。并且由于换热面积过小,在气温降低后,还需要喷水才能达到工艺介质出口温度的要求,水耗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空气冷却装置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湿结合空冷器,包括框架,框架上设置有风筒、风机、喷淋泵、翅片管束、换热管束和接水盘,接水盘设置在换热管束的下方,翅片管束设置在换热管束的上方,翅片管束和换热管束串联设置,翅片管束和换热管束之间还设置有喷淋管组。

进一步地,干湿结合空冷器具有多组换热管束,多组换热管束串联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翅片管束设置在换热管束的上方,翅片管束和换热管束串联设置,增大了总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干湿结合空冷器,包括框架5,框架5上设置有风筒4、设置在风筒4内部的风机、喷淋泵8、翅片管束2、换热管束3和接水盘7,接水盘7设置在换热管束3的下方,翅片管束2设置在换热管束3的上方,翅片管束2和换热管束3串联设置,翅片管束2和换热管束3之间还设置有喷淋管组9。

进一步地,干湿结合空冷器具有多组换热管束3,多组换热管束3串联在一起。

综上所述,翅片管束2设置在换热管束3的上方,翅片管束2和换热管束3串联设置,增大了总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干湿结合空冷器,包括框架,框架上设置有风筒、风机、喷淋泵、翅片管束、换热管束和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换热管束的下方,翅片管束设置在换热管束的上方,翅片管束和换热管束串联设置,翅片管束和换热管束之间还设置有喷淋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结合空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结合空冷器具有多组换热管束,多组换热管束串联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湿结合空冷器,包括框架,框架上设置有风筒、风机、喷淋泵、翅片管束、换热管束和接水盘,接水盘设置在换热管束的下方,翅片管束设置在换热管束的上方,翅片管束和换热管束串联设置,翅片管束和换热管束之间还设置有喷淋管组。翅片管束设置在换热管束的上方,翅片管束和换热管束串联设置,增大了总换热面积,换热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华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6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