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冷凝换热管组及一种冷凝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3639发布日期:2020-12-11 15:13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级冷凝换热管组及一种冷凝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分级冷凝换热管组及一种冷凝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常见的全预混冷凝盘管换热器中,换热管主体主要有单、双盘管两种形式,且换热管多为圆的或扁的光管,换热面积有限;冷凝管段也多为跟主换热管形式单一的光管,且只占整段换热管的极少部分,通常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圈末端盘管,整体的冷凝换热效果达到一个瓶颈后,难以进一步增加换热效率。为了提高盘管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目前大多盘管换热器的管路较多,导致盘管间隙过小,难以适应国内复杂的水气环境,往往容易出现结垢、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级冷凝换热管组及一种冷凝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首先,一种分级冷凝换热管组,包括:第一螺旋换热管,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的外侧壁沿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翅片,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中转接口,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接口;第二螺旋换热管,所述第二螺旋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的外侧,所述第二螺旋换热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接口,所述第二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中转接口;其中,所述第一中转接口与所述第二中转接口之间连接有连通水盒。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换热时,高温烟气在第一螺旋换热管的内侧向外扩散,先经过第一螺旋换热管,第一螺旋换热管上的翅片增强换热效果,烟气中的大部分热量与第一螺旋换热管换热后,再经过第二螺旋换热管,而需要换热的介质,如水溶液,则从第二螺旋换热管上的进水接口流入,从第二中转接口处流入至连通水盒内,再从第一中转接口流入到第一螺旋换热管内,最后从出水接口处流出,在此过程中水溶液先与经过第二螺旋换热管的烟气进行换热,对烟气中的热量充分吸收利用,再与经过第一螺旋换热管的烟气换热,极大地提高了水溶液与烟气的换热效率,并且整体工艺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管组的有效换热面积大,而管组间隙及翅片间距可比传统的设置更大,外圈换热管强化换热,表面紊流充分,烟气换热通道流畅,不容易结垢堵塞,能比较好适应国内复杂的水气环境,有效延长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避免换热设备过于频繁的维护周期与部件损耗更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管内设置有螺旋扰流片。螺旋扰流片可对第一螺旋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扰动,使内部产生紊流,与烟气换热更加均匀,提高换热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螺旋换热管为波纹管。波纹管冷凝强化换热效果好,能有效提升冷凝换热效果,进一步提高管组整体换热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水盒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密封端盖。连通水盒将第一螺旋换热管与第二螺旋换热管相互连通,通过开口可对连通水盒进行清洗,密封端盖则用于对开口进行密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接口密封连接有进水接头。方便将外设的管路连接至进水接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接口密封连接有出水接头。方便将外设的管路连接至出水接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螺旋换热管上设置有限位卡簧,所述限位卡簧包括连接片、设置于所述连接片上的弧形限位片,所述弧形限位片沿所述连接片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弧形限位片的弧形开口朝向远离所述连接片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旋换热管的螺距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限位片的间距相等,使得任一个所述弧形限位片包裹在所述第二螺旋换热管的任一圈上。利用限位卡簧对第二螺旋换热管的每一圈进行限位固定,可减少第二螺旋换热管的回弹应力,避免第二螺旋换热管收缩回弹,并限定螺距在均匀的范围内。

然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上述分级冷凝换热管组。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具有该分级冷凝换热管组的冷凝换热器,可对烟气的热量利用得更加充分,烟气对水溶液加热后不会直接排出,会继续对刚加入的水溶液进行初步的预热,极大地提高了对烟气热量的利用率,冷凝换热器内的管组间隙及翅片间距较大,外圈波纹管表面紊流充分,烟气换热通道流畅,不易结垢堵塞,能比较好适应国内复杂的水气环境,有效延长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避免换热设备过于频繁的维护周期与部件损耗更换。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卡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第一螺旋换热管、110-第一中转接口、120-出水接口、130-出水接头、140-连通水盒、200-第二螺旋换热管、210-第二中转接口、220-进水接口、230-进水接头、300-限位卡簧、310-连接片、320-弧形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分级冷凝换热管组,包括第一螺旋换热管100,在第一螺旋换热管100上沿着第一螺旋换热管100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翅片,翅片增大了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强化换热,第一螺旋换热管100的外侧包围在第二螺旋换热管200,第一螺旋换热管100的中轴线与第二螺旋换热管200的中轴线共线设置,换热时,高温烟气在第一螺旋换热管100的内侧向外扩散,先经过第一螺旋换热管100,烟气中的大部分热量与第一螺旋换热管100换热后,再经过第二螺旋换热管200,而需要换热的介质,如水溶液,则从第二螺旋换热管200上的进水接口220流入,从第二中转接口210处流入至连通水盒140内,再从第一中转接口110流入到第一螺旋换热管100内,最后从出水接口120处流出,在此过程中水溶液先与经过第二螺旋换热管200的烟气进行换热,对烟气中的热量充分吸收利用,再与经过第一螺旋换热管100的烟气换热,极大地提高了水溶液与烟气的换热效率,并且整体工艺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管组的有效换热面积大,而管组间隙及翅片间距可比传统的设置更大,外圈换热管强化换热,表面紊流充分,烟气换热通道流畅,不容易结垢堵塞,能比较好适应国内复杂的水气环境,有效延长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避免换热设备过于频繁的维护周期与部件损耗更换。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换热管100内设置有螺旋扰流片。螺旋扰流片可对第一螺旋换热管100内的换热介质进行扰动,使内部产生紊流,与烟气换热更加均匀,提高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旋换热管200为波纹管。波纹管冷凝强化换热效果好,能有效提升冷凝换热效果,水溶液在波纹管内形成紊流,在进入第一螺旋换热管100后形成二次流,进一步提高管组整体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连通水盒140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密封端盖。连通水盒140将第一螺旋换热管100与第二螺旋换热管200相互连通,通过开口可对连通水盒140进行清洗,密封端盖则用于对开口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接口220密封连接有进水接头230。方便将外设的管路连接至进水接头2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水接口120密封连接有出水接头130。方便将外设的管路连接至出水接头130。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旋换热管200上设置有限位卡簧300,限位卡簧300包括连接片310、设置于连接片310上的弧形限位片320,弧形限位片320沿连接片310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弧形限位片320的弧形开口朝向远离连接片310的一侧,第二螺旋换热管200的螺距与任意相邻的两个弧形限位片320的间距相等,使得任一个弧形限位片320包裹在第二螺旋换热管200的任一圈上。利用限位卡簧300对第二螺旋换热管200的每一圈进行限位固定,可减少第二螺旋换热管200的回弹应力,避免第二螺旋换热管200收缩回弹,并限定螺距在均匀的范围内,如第二螺旋换热管200采用波纹管,利用限位卡簧300可套住每一圈的波纹管,还可避免相邻的两圈波纹管间发生相互咬合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上述分级冷凝换热管组。

具有该分级冷凝换热管组的冷凝换热器,可对烟气的热量利用得更加充分,烟气对水溶液加热后不会直接排出,会继续对刚加入的水溶液进行初步的预热,极大地提高了对烟气热量的利用率,冷凝换热器内的管组间隙及翅片间距较大,外圈波纹管表面紊流充分,烟气换热通道流畅,不易结垢堵塞,能比较好适应国内复杂的水气环境,有效延长换热器整体的使用寿命,避免换热设备过于频繁的维护周期与部件损耗更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