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6303发布日期:2020-11-25 14:23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的多样化、舒适化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因此,房间的装饰装修已经在越来越多,房屋在进行装饰装修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灰尘和异味,通常需要使用建筑节能通风装置进行通风处理,然而现有的建筑节能通风装置通常都是设置在外墙上,对于靠外墙的房间还能实现通风除尘,但是对于远离外墙的房间就不能起作用了,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下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支撑杆外侧套设有第一储水桶,所述第一储水桶上端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螺纹连接有第一进水盖,所述第一储水桶前侧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螺纹连接有第一出水盖,所述风扇后端螺栓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后端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下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支撑杆外侧套设有第二储水桶,所述第二储水桶上端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螺纹连接有第二进水盖,所述第二储水桶前侧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螺纹连接有第二出水口盖。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配合第一底座能够对风扇进行支撑,打开第一进水盖,通过第一进水口将第一储水桶内加满水,盖上第一进水盖,这样就能降低风扇整体的重心,防止风扇倾倒,打开第一出水盖,通过第一出水口将第一储水桶内的水排净,这样在移动第一储水桶时就会轻便许多;第二支撑杆配合第二底座能够对固定环进行支撑,打开第二进水盖,通过第二进水口将第二储水桶内加满水,盖上第二进水盖,这样就能降低固定环的重心,防止固定环倾倒,打开第二出水口盖,通过第二出水口将第二储水桶内的水排净,这样在移动第二储水桶时就会轻便许多;伸缩管能够根据使用需要可以弯曲撑不同的形状,并且还能伸缩成不同长度;风扇通电工作时能够产生负压,将环境中的空气通过漏斗抽入到伸缩管,再由伸缩管的固定环一端排除,这样就能实现通风;装置在使用时,将第一底座摆放在需要通风除尘的房间,使风扇对准需要通风的区域,然后将第二底座摆放在窗边,使伸缩管管口朝向窗外,启动风扇便能对房间内进行通风除尘,通过伸缩管将房间的空气导向窗外,便能对远离外墙的房间进行通风除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灵活性较高,不仅能够对靠外墙的房间进行通风除尘,而且还能对远离外墙的房间进行通风除尘。

进一步限定,所述风扇螺栓连接有第一过滤网。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较大的杂物被吸进风扇内。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环前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过滤网。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较大的杂物进入伸缩管。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下端均设有防滑垫。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强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底部的防滑性能。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进水盖、第一出水盖、第二进水盖和第二出水口盖侧面均设有若干凸条。这样的结构,方便使用者握持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灵活性较高,不仅能够对靠外墙的房间进行通风除尘,而且还能对远离外墙的房间进行通风除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风扇1、第一支撑杆2、第一底座21、第一储水桶22、第一进水口23、第一进水盖24、第一出水口25、第一出水盖26、漏斗3、伸缩管31、固定环4、第二支撑杆41、第二底座42、第二储水桶43、第二进水口44、第二进水盖45、第二出水口46、第二出水口盖47、第一过滤网5、第二过滤网51、凸条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包括风扇1,风扇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2下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座21,第一支撑杆2外侧套设有第一储水桶22,第一储水桶22上端设有第一进水口23,第一进水口23螺纹连接有第一进水盖24,第一储水桶22前侧设有第一出水口25,第一出水口25螺纹连接有第一出水盖26,风扇1后端螺栓连接有漏斗3,漏斗3后端连接有伸缩管31,伸缩管3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固定环4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1下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42,第二支撑杆41外侧套设有第二储水桶43,第二储水桶43上端设有第二进水口44,第二进水口44螺纹连接有第二进水盖45,第二储水桶43前侧设有第二出水口46,第二出水口46螺纹连接有第二出水口盖47。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2配合第一底座21能够对风扇1进行支撑,打开第一进水盖24,通过第一进水口23将第一储水桶22内加满水,盖上第一进水盖24,这样就能降低风扇1整体的重心,防止风扇1倾倒,打开第一出水盖26,通过第一出水口25将第一储水桶22内的水排净,这样在移动第一储水桶22时就会轻便许多;第二支撑杆41配合第二底座42能够对固定环4进行支撑,打开第二进水盖45,通过第二进水口44将第二储水桶43内加满水,盖上第二进水盖45,这样就能降低固定环4的重心,防止固定环4倾倒,打开第二出水口盖47,通过第二出水口46将第二储水桶43内的水排净,这样在移动第二储水桶43时就会轻便许多;伸缩管31能够根据使用需要可以弯曲撑不同的形状,并且还能伸缩成不同长度;风扇1通电工作时能够产生负压,将环境中的空气通过漏斗3抽入到伸缩管31,再由伸缩管31的固定环4一端排除,这样就能实现通风;装置在使用时,将第一底座21摆放在需要通风除尘的房间,使风扇1对准需要通风的区域,然后将第二底座42摆放在窗边,使伸缩管31管口朝向窗外,启动风扇1便能对房间内进行通风除尘,通过伸缩管31将房间的空气导向窗外,便能对远离外墙的房间进行通风除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灵活性较高,不仅能够对靠外墙的房间进行通风除尘,而且还能对远离外墙的房间进行通风除尘。

优选,风扇1螺栓连接有第一过滤网5。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较大的杂物被吸进风扇1内。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够防止较大的杂物被吸进风扇1内的结构。

优选,固定环4前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过滤网51。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较大的杂物进入伸缩管31。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够防止较大的杂物进入伸缩管31的结构。

优选,第一底座21和第二底座42下端均设有防滑垫。这样的结构,能够增强第一底座21和第二底座42底部的防滑性能。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够增强第一底座21和第二底座42底部防滑性能的结构。

优选,第一进水盖24、第一出水盖26、第二进水盖45和第二出水口盖47侧面均设有若干凸条52。这样的结构,方便使用者握持进行转动。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方便使用者握持进行转动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