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散热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3492发布日期:2021-01-23 22:2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改进型散热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改进型散热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周知,在热交换技术领域,新型汽车散热器通管是一种通用的换热配件,其简称散热管,此种配件在使用时,其通过散热翅片将散热管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失,以此达到散热效果。
[0003]
现有的散热管在使用时,因新型汽车散热器通管是组装在车辆或者换热设备上的,当汽车或者换热设备在运行时,随着车辆或者换热设备的振动,散热器在其上方也会跟随振动或者产生共振,散热器上的主板和散热管的连接点在受到多次振动和挤压时容易产生散热管根部断裂,导致散热器通管无法正常工作。
[0004]
针对以上弊端,目前的改善方式是在散热管上套装一层固定套,但是此种固定套只能加装在最外侧的散热管上,当散热器在设备上摇晃摆动时,位于散热器内部的散热管同样存在裂纹的风险,所以们目前的技术改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散热管固定结构,其通过新型的结构设计,可将所有的散热管在主板焊接处有效的固定至一体,同时可对散热器内部的散热翅片进行支撑。
[0006]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改进型散热管固定结构,其包括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多根散热管,多根散热管贯穿上下两端的主板并通过主板将多根散热管固定成一个整体;所述的散热管在设置时,前后左右相邻散热管之间皆设置有间隙,在每个间隙内皆竖向固定有一个散热翅片;
[0007]
主板与散热管插接处,在靠近主板处设置有一个整体固定件,所述的整体固定件为波浪状设置,其包括上凸起和下凹槽,所述的上凸起上设置有若干个竖向固定孔,通过竖向固定孔实现散热管竖向的贯穿固定;所述的下凹槽的左右侧边贴合散热管实现贴合固定。
[0008]
所述的上凸起上,其围绕每个竖向固定孔的四周皆设置有竖向翻边,所述的竖向翻边贴合散热管外壁设置。
[0009]
所述的下凹槽为圆形或者方形的冲压槽状结构。
[0010]
所述的竖向翻边的高度为2~5毫米。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其通过主板将多根散热管连接至一体后,通过在主板内侧采用整体固定件将多根散热管连接至一体,所述的整体固定件通过下凹槽实现对周边散热管的支撑固定,同时下凹槽的底部将散热翅片挤压实现散热翅片的固定;同时其通过设置竖向固定孔实现散热管的贯穿固定后,再通过竖向翻边实现散热管的包覆,通过包覆后实现钎焊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可实现整
体固定件将所有的散热管牢固的固定,在容易出现裂纹处通过上凸起和下凹槽同时补强,并且下凹槽可将所有的散热管下部支撑,避免了边缘固定的不稳定性。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新颖,制作容易,采用冲压模具即可成行,连接后的稳定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改进型散热管固定结构。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图2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
附图中,1、主板,2、散热管,3、散热翅片,4、整体固定件,41、竖向翻边,42、下凹槽,43、上凸起,5、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散热管固定结构,与现有的散热管固体结构相同,其包括竖直方向上设置的多根散热管2,多根散热管2贯穿上下两端的主板1并通过主板1将多根散热管2固定成一个整体;所述的散热管2在设置时,前后左右相邻散热管2之间皆设置有间隙5,在每个间隙5内皆竖向固定有一个散热翅片3。
[0019]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主板1与散热管2插接处,在靠近主板1处设置有一个整体固定件4,如图4所示,所述的整体固定件4为波浪状设置,其包括上凸起43和下凹槽42,所述的上凸起43上设置有若干个竖向固定孔,通过竖向固定孔实现散热管2竖向的贯穿固定;所述的下凹槽42的左右侧边贴合散热管2实现贴合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凸起43上,其围绕每个竖向固定孔的四周皆设置有竖向翻边41,所述的竖向翻边贴合散热管2的外壁设置,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后,采用钎焊将整体固定件4与散热管2以及主板1固定至一体,此处所述的主板1包括设置在散热器上部的上主板以及散热器下方的下主板。
[0020]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成型时,所述的下凹槽42为圆形或者方形的冲压槽状结构,其冲压宽度与散热管之间的间隙5相匹配,在组装完毕后,通过下凹槽42挤压散热管实现支撑固定;在整体固定件4的上部,在通过竖向固定孔实现散热管2竖向的贯穿固定,围绕每个竖向固定孔的四周皆设置有竖向翻边41,所述的竖向翻边41的高度为2~5毫米,以5毫米为最佳,并且竖向翻边41贴合在散热管上实现上部补强,通过以上结构补强固定后,采用钎焊的方式实现整体焊接固定。
[0021]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可通过整体固定件将所有的散热管牢固的固定,在容易出现裂纹处通过上凸起和下凹槽同时补强,并且下凹槽可将所有的散热管下部支撑,避免了边缘固定的不稳定性。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新颖,制作容易,采用冲压模具即可成行,连接后的稳定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改进型散热管固定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