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盒安装结构及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5581发布日期:2021-05-11 14:4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电控盒安装结构及空调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控盒安装结构及应用该电控盒安装结构的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在安装时通常先放置在隔板上,然后将电控盒与电机支架和侧板进行固定连接,由于电控盒缺少定位,安装过程需要人工扶住电控盒进行操作,特别是对于多联机空调,电控盒的接线端子与线组较多,重量较大,在电控盒组件放置在隔板上时,电控盒会朝向接线端子一侧倾斜,需要用手扶住电控盒并调整螺孔位置才能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安装极为不便,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控盒安装结构及空调室外机,安装时能够对电控盒进行预先定位,避免电控盒倾斜,使安装操作更便利,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控盒安装结构,包括:

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电控盒的底部,以支撑所述电控盒组件;

其中,所述安装板设置有沿所述电控盒侧壁延伸的支撑部,所述电控盒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对应的限位部,以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使所述电控盒组件定位于所述安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安装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沿电控盒侧壁延伸的支撑部,并在电控盒设置限位部,支撑部能够对应限位部进行支撑,当电控盒组件放置在安装板上时,利用支撑部与限位部配合能够撑住电控盒,使电控盒组件得到定位,避免电控盒组件在安装过程发生倾斜,无需人手扶持电控盒进行操作,更省事省力,实现对电控盒组件进行预先定位,便于使用螺钉将电控盒组件进行固定连接,安装更加便利,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结构实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部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电控盒相对两侧边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一支撑部和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对应的第二支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安装板配合支撑所述电控盒的支撑点至少具有三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扣,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与所述限位扣配合进行扣接的第一支撑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扣对应的限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限位筋,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与所述限位筋配合相抵接的第二支撑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安装板抵接,所述第二壳体扣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以覆盖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电控盒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控盒安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空调室外机利用上述实施例的电控盒安装结构对电控盒组件进行安装,当电控盒组件放置在安装板上时,能够使电控盒组件得到定位,避免电控盒组件在安装过程发生倾斜,无需人手扶持电控盒进行操作,更省事省力,实现对电控盒组件进行预先定位,便于使用螺钉将电控盒组件进行固定连接,安装更加便利,能够有效提高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控盒安装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控盒安装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控盒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控盒组件100,电控盒110,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限位扣1121,限位筋1122,盒盖113,固定板120,接线端子130;

安装板200,第一支撑板210,限位槽211,第二支撑板220;

空调室外机300,风机310,支架3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安装结构,适用于空调室外机300。

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控盒安装结构包括电控盒组件100和安装板200,电控盒组件100包括有电控盒110,电控盒110用于安装电控板,安装板200位于电控盒110的底部,通过安装板200支撑电控盒110能够使电控盒组件100稳定地安装在空调室外机300中。

具体来说,安装时安装板200预先固定在空调室外机300内,然后将电控盒组件100安装在安装板200的顶部。考虑到现有安装电控盒组件100过程中,在电控盒110放置在安装板200上进行固定时,由于电控盒110容易发生倾斜,需要用手扶住电控盒组件100进行位置定位,然后利用螺钉进行固定,效率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盒110的底部与安装板200的上端端部接触,同时在安装板200的上端设置支撑部,在电控盒110的外侧位置设置限位部,支撑部沿电控盒110的外侧壁向上延伸,使支撑部能够与限位部接触,从而通过支撑部与限位部配合对电控盒110进行支撑,达到定位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电控盒110理解为安装电控板的盒体部分,电控盒组件100除了电控盒110外,还具有其它部件,例如接线端子130、安装接线端子130的固定板120等,这些部件连接在电控盒110上组成电控盒组件100,安装时将电控盒组件100整体放置在安装板200上。

可理解到,支撑部支撑限位部的位置作为电控盒110的支撑点,限位部位于电控盒110的侧边位置,电控盒110放置在安装板200上时,电控盒110的底面与安装板200的端部接触,即电控盒110底部得到支撑,同时支撑部与限位部相抵接,使得电控盒110的侧边也得到支撑,这样通过不同位置对电控盒110进行支撑,使电控盒110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安装板200上,从而在没有通过螺钉固定的情况下,电控盒110能够预先定位在安装板200上,避免电控盒组件100在安装过程发生倾斜,无需人手扶持电控盒110即可完成安装操作,安装更加简便,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具体的,限位部可理解为电控盒110侧壁朝向外侧凸出延伸所形成的限位结构,支撑部可理解为与限位部接触且能够支撑起限位部的支撑结构。限位部可以是限位筋1122、限位柱、限位孔、限位扣1121等,限位部的数量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限位部,容易理解的是,限位部可设置在电控盒110的一侧,也可以在电控盒110的不同侧边位置分别设置限位部,例如,在电控盒110的一侧设置两个以上的限位柱,限位柱沿电控盒110的长度方向分布,安装板200上分别设置与各个限位柱对应的支撑结构,使各个限位柱的位置得到支撑,同时安装板200对电控盒110的底部进行承托,这样使得电控盒110得到定位,不容易出现倾斜。又如,在电控盒110的两侧分别设置限位筋1122,支撑部分别位于电控盒110的两侧并与限位筋1122相对应,这样使电控盒110的两侧均得到支撑,定位更稳定。可理解到,限位部并不限于其中一种形式,也可以是不同形式的组合,例如,在电控盒110的一侧设置限位柱,在电控盒110的另一侧设置限位筋1122,电控盒110两侧的支撑部能够分别匹配限位柱和限位筋1122,使电控盒110得到支撑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部与支撑部可通过插接或扣接方式进行定位,例如,限位部可以是限位孔,限位孔可形成于电控盒110的侧壁上,支撑部采用与限位孔匹配的插接结构,使支撑部能够插入限位孔中进行定位。又如,限位部可以是限位扣1121,支撑部与限位扣1121匹配,使得限位扣1121能够扣接在支撑部上,结构更稳定可靠,特别适用于接线端子130较多、重量较大的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结构。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电控盒110的前侧和后侧上分别设置限位部,其中,电控盒110前侧位置的限位部为第一限位部,电控盒110后侧位置的限位部为第二限位部,安装板200上在电控盒110的前侧和后侧位置分别设置支撑部,在电控盒110前侧的支撑部为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一限位部相对应,在电控盒110后侧的支撑部为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第二限位部相对应。以图1中所示的正面视图为电控盒110的前侧,图2中所示的正面视图为电控盒110的后侧。第一支撑部沿电控盒110的前侧壁延伸至第一限位部位置,第二支撑部沿电控盒110的后侧壁延伸至第二限位部位置,通过在电控盒110的两个相对侧边上分别设置限位部,并利用对应的支撑部进行支撑,从而使电控盒110的前后两侧均能得到支撑,结合安装板200对电控盒110底部的支撑,使得电控盒110能够定位在安装板200上,定位结构更稳定牢固。

可理解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数量并不限于一个,例如,在电控盒110的前侧设置两个第一限位部,在电控盒110的后侧设置两个第二限位部,使定位更稳定可靠。其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可以是限位柱、限位筋1122、限位扣1121等,例如,第一限位部采用限位柱,第二限位部采用限位扣1121。可根据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要求选择不同数量和形成的限位部和支撑部,通过限位部和支撑部配合能够使电控盒组件100得到定位,避免电控盒组件100在安装过程发生倾斜,安装更加便利,有效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效率。

参见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部与第一限位部配合形成第一支撑点,第二支撑部与第二限位部配合形成第二支撑点,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可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同时安装板200支撑电控盒110底部的位置为第三支撑点,通过多个不同位置的支撑点对电控盒110进行支撑,使电控盒110能够快速定位在安装板200上。可理解到,定位的支撑点越多,定位结构的稳定性越高,电控盒组件100放置在安装板200上越不容易倾斜,更便于安装。

参见图3和图4所示,第一限位部包括限位扣1121,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板210,限位扣1121由电控盒110侧壁向外凸出所形成,限位扣1121上具有用于扣接的缺口,缺口设置朝向下,第一支撑板210的端部能够插入缺口中,使得限位扣1121能够由上朝下扣紧在第一支撑板210上,从而使第一支撑板210与限位扣1121配合达到支撑定位目的。

参见图2所示,限位扣1121和第一支撑板210位于电控盒110的前侧,在电控盒110的后侧通过第二限位部和第二支撑部进行支撑,第二限位部包括限位筋1122,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支撑板220,限位筋1122可理解为由电控盒110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的凸筋,限位筋1122对第二支撑板220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二支撑板220与限位筋1122配合能够支撑电控盒110。

可理解的是,实施例中,电控盒110的前侧设置限位扣1121,电控盒110后侧设置限位筋1122,安装板200通过第一支撑板210与限位扣1121配合进行支撑,并通过第二支撑板220与限位筋1122配合进行支撑,第一支撑板210可紧贴电控盒110的前侧面,第二支撑板220可紧贴电控盒110的后侧面,电控盒110的前后两侧均得到定位。具体的,第一支撑板210、第二支撑板220与安装板200组成u形凹槽,即安装板200的上端形成有u形凹槽,电控盒110刚好匹配放置在凹槽内,使电控盒110的前后两侧和底部均得到支撑,更稳定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扣1121与限位筋1122设置偏离安装板200所在的纵向面,可理解为,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可沿电控盒110长度方向设置并远离安装板200,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可位于安装板200的同一侧或不同侧,形成至少有三个支撑点能够支撑电控盒110。可理解到,电控盒110放置在安装板200上时会朝向重量较大的一侧倾斜,例如连接有接线端子130的一侧,可将支撑点设置靠近接线端子130的一侧,这样能够电控盒110足够稳定地定位在安装板200上,避免电控盒110出现倾斜。

参见图4所示,在第一支撑板210的端部设置限位槽211,该限位槽211与限位扣1121对应,安装时限位扣1121能够对应插入限位槽211内并扣在限位槽211的侧边上,通过限位槽211可限制限位扣1121向左右方向偏移,保证限位扣1121能够更牢固地扣紧在第一支撑板210上。当然,限位槽211与限位扣1121的形状不限于实施例所示的结构,限位扣1121根据限位槽211的形状进行相应调整,满足实现较好的限位固定效果。

参见图3所示,电控盒110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的底面与安装板200相抵接,第一壳体111的开口朝上,第二壳体112连接在第一壳体111的开口位置,使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配合形成电控盒110。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扣1121设置在第二壳体112的前侧,限位筋1122设置在第二壳体112的后侧。具体的,第一壳体111为钣金材质的壳体,第二壳体112为塑料材质的壳体,限位扣1121和限位筋1122与第二壳体112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塑料材质的第二壳体112具有绝缘作用。安装时,电控板连接在第二壳体112上,然后将第二壳体112扣接在第一壳体111上,使电控板位于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之间,从而对电控板起到保护作用。

参见图3所示,第二壳体112的外侧设置有盒盖113,盒盖113与第二壳体112连接,可理解到,第二壳体112上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可便于对电控板进行检修,利用盒盖113覆盖在第二壳体112的外侧,盒盖113可覆盖通孔,起到防水防尘作用,有利于保护电控板。其中,盒盖113采用扣接方式与第二壳体112进行连接,便于拆卸与装配。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在盒盖113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板120,可将接线端子130安装在固定板120上,将接线端子130和固定板120安装在电控盒110上组成电控盒组件100。可理解到,固定板120和接线端子130安装在电控盒110上后会增加电控盒110的重量,电控盒组件100放置在安装板200上时,电控盒110容易朝向接线端子130一侧倾斜,通过安装板200支撑电控盒110的底部以及电控盒110前后两侧,使电控盒组件100能够定位在安装板200上,不会朝向接线端子130一侧倾斜,无需人手扶住电控盒110即可进行安装操作,使安装更方便,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参考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300。

参见图7所示,以多联机的空调室外机300为示例,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对电控盒组件100进行安装,其中,安装板200为空调室外机300内的隔板,隔板固定在空调室外机300的内部,通过隔板将风机310所在区域与压缩机、线路等区域隔开。在安装电控盒组件100时,将电控盒组件100放置在隔板的顶端,其中,电控盒110前侧的限位扣1121对应扣在第一支撑板210的限位槽211内,电控盒110后侧的限位筋1122与第二支撑板220配合进行支撑,从而使电控盒组件100得到定位,定位后无需人手扶住电控盒组件100,此时可利用螺钉将电控盒组件100进行连接固定,其中,电控盒110的左侧与风机310的支架311进行连接,固定板120与空调室外机300的侧板连接,电控盒110可与隔板进行连接,安装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提高空调室外机300的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