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4461发布日期:2021-07-13 15:1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脱脂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脂装置。



背景技术:

脱脂处理一般是将成型坯放入催化脱脂炉中,先对脱脂炉内加热,并将经预热的保护气体,例如氮气持续通入炉内将炉内空气排走,再将催化材料输入炉内,使得成型坯中的粘结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催化分解,实现成型坯中粘结剂的脱除效果。

目前,公告号为cn20320338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催化脱脂炉,包括炉门、外炉胆、工件架、惰性保护气体入口、酸入口、废气出口。外炉胆外侧或外炉胆内侧敷设有用于对炉胆进行加热的加热体,外炉胆内置有一前开口式内炉胆,内炉胆后侧开有风洞口,风洞口与外炉胆之间置有抽风叶片。废气出口连通至废气燃烧室,脱脂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入废气燃烧室经过燃烧后排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脱脂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源源不断,因此废气在废气燃烧室内被燃烧处理的时间有限,使得排出的处理后的气体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升废气的净化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脱脂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脱脂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脱脂装置,包括脱脂机的机体,所述机体顶部设置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一侧设置有与机体的废气燃烧室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净化箱内开设有净化槽,所述净化槽底部槽壁连通开设有用于容纳净化废气的溶液的容纳槽,所述进气管连通至容纳槽,所述净化槽顶部槽壁设置有喷管,所述喷管底部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所述容纳槽内安装有用于为喷管传输溶液的抽水泵,所述净化箱开设有干燥槽,所述净化槽侧壁靠近顶部部分开设有连通至干燥槽的传输口,所述干燥槽远离净化槽一侧槽壁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干燥槽内安装有干燥网,所述干燥网位于传输口与出气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经过废气燃烧室燃烧的废气经过进气管通入容纳槽,与溶液进行反应,接着废气进入净化槽与雾化后的溶液进一步进行反应,然后通过传输口传输至干燥室内由干燥网干燥后通过出气管排出。整个过程简单,能够对废气进行再次处理,有利于提升废气的净化效果。

可选的,所述容纳槽底部槽壁设置有环形的气管,所述气管外周侧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管与进气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进气管通入的废气进入气管后通过气孔进入溶液内,有利于提升废气与溶液的反应效果。

可选的,所述喷管有多个且成格栅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管成格栅状设置,使得雾化喷嘴的安装范围扩大,有利于提升废气与溶液的反应效果。

可选的,所述干燥槽顶部槽壁开设有贯穿至外界的进入口,所述净化箱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干燥网固定在安装框上,所述安装框上下滑动在进入口,所述安装框顶部位于进入口内,所述净化箱铰接有用于封闭进入口的封板,所述封板设置有用于密封进入口的密封条,所述封板设置有用于与净化箱实现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安装框通过进入口进行取出、安装,方便维护、更换干燥网,并且封板与安装框之间通过密封条密封,降低废气通过安装框与进入口之间的间隙绕过干燥网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以及固定螺栓,所述连接板固定于封板外壁,所述固定螺栓有多个且间隔穿设在连接板上,所述固定螺栓螺接在净化箱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封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固定螺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可选的,所述安装框顶部铰接有拉出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安装框可以通过拉出环拉出进入口,有利于降低安装框的取出难度。

可选的,所述传输口顶部口壁固定有凝结板,所述传输口底部口壁开设有收集槽,所述凝结板延伸入收集槽内,所述凝结板底部与收集槽底部槽壁具有间距,所述净化槽靠近干燥槽一侧侧壁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收集槽底部槽壁开设有输水孔,所述输水孔贯穿固定座至外界,所述固定座顶部铰接有能够向下翻转封闭输水孔的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反应净化的废气向干燥槽传输时先与凝结板相接触,使得废气中的水汽能够在凝结板上凝结,有利于减少废气中水汽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靠近顶部部分倾斜开设有固定面,所述输水孔在固定面中部,所述挡块铰接于挡块抵接于固定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在重力作用下抵接在固定面,使得挡块能够在未排出收集到的水珠时封闭输水孔,有利于减少未与凝结板相接触的废气的数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使用时将废气燃烧室排出的废气通过进气管通入容纳槽,与溶液反应后进入净化槽与雾化后的溶液再次反应,然后通过传输口进入干燥槽,最后被干燥网干燥后通过出气管排出,有利于提升废气的净化效果;

2.传输口内设置有凝结板,废气内的水汽能够在凝结板上凝结,有利于减小废气中水汽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净化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净化箱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101、净化箱;2、进气管;3、净化槽;4、容纳槽;5、喷管;6、雾化喷嘴;7、抽水泵;8、干燥槽;9、传输口;10、干燥网;11、气管;111、气孔;12、出气管;13、进入口;14、安装框;15、封板;16、密封条;17、固定组件;171、连接板;172、固定螺栓;18、拉出环;19、凝结板;20、收集槽;21、固定座;22、输水孔;23、挡块;24、固定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脱脂装置,参见图1与图2,脱脂装置包括脱脂机的机体1,用于对胚料进行脱脂处理。机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箱101。净化箱101为长方体结构,净化箱101内部开设有净化槽3,净化槽3底部槽壁连通开设有容纳槽4,用于容纳用于净化废气的溶液。净化箱10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进气管2一端连通至容纳槽4,另一端与机体1的废气燃烧室相连通。经过燃烧的废气排出机体1的废气燃烧室后从进气管2通入净化槽3,进行二次净化,提升废气的净化效果。

参见图2,净化槽3顶部槽壁固定连接有喷管5,喷管5有多个且横纵交错成格栅状结构,喷管5横纵交错的连接点部分固定连通有雾化喷嘴6,用于将溶液雾化后向下喷出。容纳槽4内固定安装有抽水泵7,抽水泵7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抽水泵7一侧连通固定在喷管5中间位置,用于将抽水泵7抽取的溶液向喷管5进行传输。

参见图3,净化槽3底部槽壁固定连接有气管11,气管11成环形结构且环绕抽水泵7,气管11孔壁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气孔111,进气管2与气管11相连通。废气通过进气管2通入气管11,接着通过气孔111排出,气管11淹没在溶液内,排出的气管11先经过溶液的净化再排入净化槽3,与雾化后的溶液相反应。

参见图3与图4,净化箱101开设有干燥槽8,干燥槽8位于净化箱101远离进气管2一侧,净化槽3靠近干燥槽8一侧侧壁开设有传输口9,传输口9位于靠近顶部部分且与干燥槽8相连通,用于将反应后的废气通入干燥槽8。干燥槽8内安装有安装框14,安装框14上固定连接有干燥网10,用于减少干燥后的废气中水汽的数量,同时能够进一步对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干燥网10可以采用棉网。干燥槽8远离净化槽3一侧槽壁固定连通有出气管12,出气管12位于靠近底部部分,干燥后的废气经过出气管12排出。

参见图2与图4,干燥槽8顶部槽壁连通开设有贯穿至外界的进入口13,安装框14上下滑动在进入口13内,能够通过进入口13取出、放入,安装框14放入后顶部部分容纳在进入口13内。净化箱101通过合页铰接有封板15,用于封闭进入口13。安装框14顶部铰接有圆环结构的拉出环18,方便拉出安装框14。净化箱101设置有固定组件17,用于固定封板15。

参见图2与图4,固定组件17包括连接板171以及固定螺栓172,连接板171为长条板状结构且固定连接在封板15外壁部分,当封板15封闭进入口13时,连接板171抵接在净化箱101外壁上。固定螺栓172有多个且穿设在连接板171上,使用时固定螺栓172螺接在净化箱101外壁上,对封板15实现固定。

参见图2与图4,封板15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16,封板15封闭进入口13时,密封条16密封安装框14与进入口13之间的间距,有利于降低废气直接通过安装框14与进入口13口壁之间的间隙的可能。

参见图3,传输口9底部口壁连通开设有收集槽20,传输口9顶部口壁固定连接有凝结板19,凝结板19位于收集槽20的正下方,并且凝结板19的大小大于传输口9的大小,凝结板19的底部延伸入收集槽20内。废气进入传输口9后先接触凝结板19,此时废气中的水汽在凝结板19上凝结,接着凝结的水珠滴落在收集槽20内,能够减少废气中的水汽数量。凝结板19底部与收集槽20底部槽壁具有一定的间距,接触过凝结板19的废气再通过凝结板19与收集槽20槽壁之间的间距向干燥槽8传输。

参见图3,净化槽3靠近干燥槽8一侧槽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1,收集槽20底部槽壁开设有输水孔22,输水孔22倾斜延伸至固定座21且贯穿固定座21远离干燥槽8一侧侧壁至外界,用于排出收集槽20内收集的水珠。固定座21顶部远离干燥槽8部分铰接有挡块23,固定座21顶部远离干燥槽8部分倾斜开设有固定面24,输水孔22位于固定面24中部,挡块23在重力的作用下搭接在固定面24上,用于封闭输水孔22,降低净化槽3内的废气直接绕过凝结板19进入干燥槽8的可能。同时当输水孔22内的水珠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传输口9内经过的废气对输水孔22内的水珠产生一定的推力,配合水珠的重力推开挡块23进入净化槽3。

本实施例一种脱脂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使用时经过机体1的废气燃烧室燃烧的废气通过进气管2进入气管11,并通气孔111排出,接着与溶液反应后进入净化槽3与雾化后的溶液反应,然后通过传输口9向干燥室传输,最后经过干燥网10的干燥后排出。整个过程简单,能够对经过燃烧的废气进行再一次净化反应处理,有利于提升废气的净化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