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可利用的燃气取暖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9985发布日期:2021-08-27 13:3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可利用的燃气取暖火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取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余热可利用的燃气取暖火炉。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东北或西北等地,在冬天,气温大多在0度以下,甚至有零下20度至零下30度等极寒天气,还包括全球的其他极寒地区。在冬季,人们在室内时,均需要进行供暖,对于城市来说,可以采用供暖系统进行集中供暖,但对于相对偏僻的乡村来说,由于供暖系统无法顾及,人们较为普通的方式是采用火炉等炉具进行供热。

目前,采用燃气作为能源的取暖火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燃烧不充分的情况,尤其对于极寒地区,取暖环境大多为封闭的室内,且人们选用的燃气多为煤气,而煤气燃烧不充分很容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长时间使用很容易造成室内一氧化碳积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可利用的燃气取暖火炉,其优点在于可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降低有毒气体的积累,进而降低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可利用的燃气取暖火炉,包括炉体、台面和火盆,所述台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的顶部,所述火盆嵌设在所述台面的中心处,所述火盆的顶部放置有表面带有通孔的挡板,且所述火盆的内部设置有燃烧装置;

所述炉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的内炉,所述内炉的表面盘绕有预热管,所述预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火盆相连通,用于为所述燃烧装置提供燃气,所述预热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炉体并延伸所述炉体的外部,用于与外部供燃气设备连接;

所述内炉的内部设置有复燃装置,所述炉体与内炉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火盆的内部,所述抽气装置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内炉并延伸至所述复燃装置的内部,用于将所述火盆内部产生的烟气抽入到所述复燃装置内部,所述预热管靠近所述内炉的一侧通过电磁阀连通有分气管,所述分气管贯穿所述内炉并与所述复燃装置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取暖火炉时,将挡板放置到火盆上,通孔可使空气能够进入到火盆中,首先将预热管与外部供燃气设备连接,燃烧过程中,燃气会经过预热管进入到燃烧装置处燃烧,燃烧的同时打开复燃装置和抽气装置,然后抽气装置将火盆中的气体抽入到复燃装置中,同时电磁阀打开,再使预热管中的燃气会分出一部分进入到复燃装置中,该部分燃气混和抽气装置抽入的未完全燃烧气体在复燃装置内部燃烧,以便使燃气更加彻底的燃烧,最后经过复燃装置燃烧产生的气体会上升至火盆内部,在燃烧装置的燃烧下使其燃烧更加充分,进一步的保证了燃气的充分燃烧。

另外,由于内炉内部的复燃装置燃烧会产生热量,该部分热量可透过内炉作用在预热管,热量透过预热管可对燃气进行预热,而预热后的燃气能够燃烧的更加充分,且整个预热过程采用复燃装置产生的热量,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燃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火盆内部的火圈和点火装置,所述火圈与所述预热管相连通,且所述火圈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预热管中的燃气进入所述火圈内部并从所述出气孔喷出,所述点火装置点火使所述出气孔喷出的燃气燃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燃气进入到火圈内部时,燃气会从出气孔喷出,此时点火装置点火,使燃气燃烧,燃烧过程中,多个出气孔环形设置,能够使燃气的燃烧面积更大,从而能够使燃气的燃烧更加均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盆的内部设置有分隔环,所述分隔环将火盆分隔成内侧燃烧腔和外侧分气腔,所述抽气装置的上端环绕于所述外侧分气腔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环可防止燃气燃烧蔓延至外侧分气腔中,进而能够对抽气装置的上端进行保护,防止抽气装置直接与燃烧装置接触,避免抽气装置烧坏的现象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气泵、环形气道,进气管、抽气管和送气管,所述气泵安装于所述炉体与内炉之间的间隙处,所述送气管安装于所述气泵的出气端并与所述复燃装置相连通,所述抽气管安装于所述气泵的进气端并与所述环形气道相连通,所述环形气道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外侧分气腔的内部,所述进气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环形气道的内侧并与所述环形气道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分隔环并与所述分隔环的内壁保持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气在燃烧装置内部燃烧时,首先气泵运行,气泵通过抽气管、环形气道和进气管将燃烧过程产生的气体以及混合的空气抽出,然后经过送气管将混合气体抽入到复燃装置中燃烧,从而可使未完全燃热的燃气重新经过复燃装置燃烧,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燃装置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设置有点火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燃烧装置燃烧产生的混合气体以及分气管中的燃气进入到燃烧室中时,点火装置进行点火,使燃烧器燃烧,用以将混合气体再次燃烧,且燃烧过后的其他会上升到火盆的内部,在燃烧装置的再次燃烧下,使产生的气体进一步燃烧,从而可有效的提高燃气的燃烧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炉的表面盘绕有导热水管,所述导热水管的底端贯穿所述炉体的底部,用于连接外部供水设备,所述导热水管的顶部连通有接管,所述接管的顶端连通有盘绕管,所述盘绕管设置于所述台面的内部,且盘绕管远离接管的一端连通有贯穿至台面下方的出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炉的表面设置导热水管,首先内炉内部的热量能够透过内炉作用在导热水管上,而导热水管内部充水时,水能够吸收热量升温,然后水经过导热水管进入到盘绕管中,使盘绕管具备一定的温度,从而使与盘绕管接触的台面保持一定的温度,使极寒天气下,从而使人们使用台面时更加舒适,另外,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因此虽然火盆内部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作用在台面上,但是该部分热量大多被盘绕管内部的水吸收,从而使台面的温度不会过大,避免出现烫伤事件,而出水阀的设置,可使人们在极寒天气下,能够通过出水阀将水排出,用于人们日常洗漱使用,适用性更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水管和预热管相互交错盘绕于所述内炉的表面,且导热水管与预热管之间不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管与预热管之间不接触,可避免导热水管内部的水在低温状态下影响预热管内部燃气的正常预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台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盘绕管的安装槽体,且所述安装槽体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安装槽体的环形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面板将安装槽体封盖住,不仅能够对盘绕管进行遮盖,还可与盘绕管接触,用于与盘绕管之间实现导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盆的内壁底部开设有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设置,使复燃装置燃烧后的其他能够经过透气孔进入到火盆中,便于后续再次燃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的一侧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以控制所述暖火炉启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使用暖火炉时,可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暖火炉的启停,操作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使用该取暖火炉时,将挡板放置到火盆上,通孔可使空气能够进入到火盆中,首先将预热管与外部供燃气设备连接,燃烧过程中,燃气会经过预热管进入到燃烧装置处燃烧,燃烧的同时打开复燃装置和抽气装置,然后抽气装置将火盆中的气体抽入到复燃装置中,同时电磁阀打开,再使预热管中的燃气会分出一部分进入到复燃装置中,该部分燃气混和抽气装置抽入的未完全燃烧气体在复燃装置内部燃烧,以便使燃气更加彻底的燃烧,最后经过复燃装置燃烧产生的气体会上升至火盆内部,在燃烧装置的燃烧下使其燃烧更加充分,进一步的保证了燃气的充分燃烧;

2、由于内炉内部的复燃装置燃烧会产生热量,该部分热量可透过内炉作用在预热管,热量透过预热管可对燃气进行预热,而预热后的燃气能够燃烧的更加充分,且整个预热过程采用复燃装置产生的热量,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3、在内炉的表面设置导热水管,首先内炉内部的热量能够透过内炉作用在导热水管上,而导热水管内部充水时,水能够吸收热量升温,然后水经过导热水管进入到盘绕管中,使盘绕管具备一定的温度,从而使与盘绕管接触的台面保持一定的温度,使极寒天气下,从而使人们使用台面时更加舒适,另外,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因此虽然火盆内部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作用在台面上,但是该部分热量大多被盘绕管内部的水吸收,从而使台面的温度不会过大,避免出现烫伤事件,而出水阀的设置,可使人们在极寒天气下,能够通过出水阀将水排出,用于人们日常洗漱使用,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正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炉体;2、台面;3、火盆;4、燃烧装置;401、火圈;5、内炉;6、预热管;7、复燃装置;701、燃烧室;702、燃烧器;8、抽气装置;801、气泵;802、环形气道;803、进气管;804、抽气管;805、送气管;9、挡板;10、分气管;11、分隔环;12、导热水管;13、接管;14、盘绕管;15、出水阀;16、安装槽体;17、环形面板;18、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余热可利用的燃气取暖火炉,如图1、图2所示,包括炉体1、台面2和火盆3,台面1固定连接在炉体1的顶部,火盆3嵌设在台面1的中心处,火盆3的顶部放置有表面带有通孔的挡板9,且火盆3的内部设置有燃烧装置4。

如图3、图4所示炉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的内炉5,内炉5的表面盘绕有预热管6,预热管6的一端与火盆3相连通,用于为燃烧装置4提供燃气,预热管6的另一端贯穿炉体1并延伸炉体1的外部,用于与外部供燃气设备连接,内炉5的内部设置有复燃装置7,炉体1与内炉5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抽气装置8,抽气装置8的一端贯穿至火盆3的内部,抽气装置8的另一端贯穿内炉5并延伸至复燃装置7的内部,用于将火盆内部产生的烟气抽入到复燃装置7内部,预热管6靠近内炉5的一侧通过电磁阀连通有分气管10,分气管10贯穿内炉5并与复燃装置7相连通,燃烧装置4燃烧过程中,抽气装置8将火盆3中的气体抽入到复燃装置7中,同时电磁阀打开,再使预热管6中的燃气会分出一部分进入到复燃装置7中,该部分燃气混和抽气装置8抽入的未完全燃烧气体在复燃装置7内部燃烧,以便使燃气更加彻底的燃烧,由于内炉内部的复燃装置7燃烧会产生热量,该部分热量可透过内炉作用在预热管6,热量透过预热管6可对燃气进行预热,而预热后的燃气能够燃烧的更加充分,且整个预热过程采用复燃装置7产生的热量,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如图2所示,炉体1的一侧上设置有控制装置18,控制装置18用以控制暖火炉启停,使用者在使用暖火炉时,可通过控制装置18来控制暖火炉的启停,操作更加方便。

如图2所示,火盆3的内壁底部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设置,使复燃装置7燃烧后的其他能够经过透气孔进入到火盆3中,便于再次燃烧。

如图2所示,火盆3的内部设置有分隔环11,分隔环11将火盆3分隔成内侧燃烧腔和外侧分气腔,抽气装置8的上端环绕于外侧分气腔的内部,分隔环11可防止燃气燃烧蔓延至外侧分气腔中,进而能够对抽气装置8的上端进行保护,防止抽气装置8直接与燃烧装置接触,避免抽气装置8烧坏的现象发生。

如图3、图4所示,抽气装置8包括气泵801、环形气道802,进气管803、抽气管804和送气管805,气泵801安装于炉体1与内炉5之间的间隙处,送气管805安装于气泵801的出气端并与复燃装置7相连通,抽气管804安装于气泵801的进气端并与环形气道802相连通,环形气道802通过支架固定在外侧分气腔的内部,进气管803均匀分布在环形气道802的内侧并与环形气道802相连通,进气管803贯穿分隔环11并与分隔环11的内壁保持平齐,燃气在燃烧装置4内部燃烧时,首先气泵801运行,气泵801通过抽气管804、环形气道802和进气管804将燃烧过程产生的气体以及混合的空气抽出,然后经过送气管805将混合气体抽入到复燃装置7中燃烧,从而可使未完全燃热的燃气重新经过复燃装置7燃烧,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

如图3、图4所示,燃烧装置4包括设置于火盆3内部的火圈401和点火装置,火圈401与预热管6相连通,且火圈40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出气孔,预热管6中的燃气进入火圈401内部并从出气孔喷出,点火装置点火使出气孔喷出的燃气燃烧,在燃气进入到火圈401内部时,燃气会从出气孔喷出,此时点火装置点火,使燃气燃烧,燃烧过程中,多个出气孔环形设置,能够使燃气的燃烧面积更大,从而能够使燃气的燃烧更加均匀。

如图4所示,复燃装置7包括燃烧室701,燃烧室701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器702,燃烧室701的内部设置有点火装置,当燃烧装置燃烧产生的混合气体以及分气管中的燃气进入到燃烧室中时,点火装置进行点火,使燃烧器702燃烧,用以将混合气体再次燃烧,且燃烧过后的其他会上升到火盆3的内部,在燃烧装置4的再次燃烧下,使产生的气体进一步燃烧,从而可有效的提高燃气的燃烧率。

如图3、图4所示,内炉5的表面盘绕有导热水管12,导热水管12的底端贯穿炉体1的底部,用于连接外部供水设备,导热水管12的顶部连通有接管13,接管13的顶端连通有盘绕管14,盘绕管14设置于台面2的内部,且盘绕管14远离接管13的一端连通有贯穿至台面2下方的出水阀15,在内炉5的表面设置导热水管12,首先内炉5内部的热量能够透过内炉5作用在导热水管12上,而导热水管12内部充水时,水能够吸收热量升温,然后水经过导热水管12进入到盘绕管14中,使盘绕管14具备一定的温度,从而使与盘绕管14接触的台面2保持一定的温度,使极寒天气下,从而使人们使用台面2时更加舒适,另外,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因此虽然火盆3内部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作用在台面2上,但是该部分热量大多被盘绕管14内部的水吸收,从而使台面2的温度不会过大,避免出现烫伤事件,而出水阀15的设置,可使人们在极寒天气下,能够通过出水阀15将水排出,用于人们日常洗漱使用,适用性更强。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导热水管12和预热管6相互交错盘绕于内炉5的表面,且导热水管12与预热管6之间不接触,导热管12与预热管6之间不接触,可避免导热水管12内部的水在低温状态下影响预热管6内部燃气的正常预热。

再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台面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盘绕管14的安装槽体16,且安装槽体16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盖安装槽体16的环形面板17,环形面板17将安装槽体16封盖住,不仅能够对盘绕管14进行遮盖,还可与盘绕管14接触,用于与盘绕管14之间实现导热。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在使用该取暖火炉时,将挡板9放置到火盆3上,通孔可使空气能够进入到火盆3中,首先将预热管6与外部供燃气设备连接,燃烧过程中,燃气会经过预热管6进入到燃烧装置处燃烧,燃烧的同时打开复燃装置7和抽气装置8,然后抽气装置8将火盆3中的气体抽入到复燃装置7中,同时电磁阀打开,再使预热管6中的燃气会分出一部分进入到复燃装置7中,该部分燃气混和抽气装置8抽入的未完全燃烧气体在复燃装置7内部燃烧,以便使燃气更加彻底的燃烧,最后经过复燃装置8燃烧产生的气体会上升至火盆3内部,在燃烧装置4的燃烧下使其燃烧更加充分,进一步的保证了燃气的充分燃烧。

另外,由于内炉内部的复燃装置7燃烧会产生热量,该部分热量可透过内炉作用在预热管6,热量透过预热管6可对燃气进行预热,而预热后的燃气能够燃烧的更加充分,且整个预热过程采用复燃装置7产生的热量,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