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36266发布日期:2022-08-06 03:1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2.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必须设法把它集中起来,所以,集热器是各种利用太阳能装置的关键部分,按照集热器内部是否有真空空间分为平板型集热器以及真空管集热器,其中真空管集热器主要是利用真空管使得对水源进行加热,其管式集热器具有耐冰冻、保温好、不结垢等等优点,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3.但是,目前的集热器管其内部的密封性较差,并且在安装时对建筑的安装角度具有很高的要求,增加安装的难度,同时集热器管之间也无法实现无限串联,使得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第一集热器管,所述第一集热器管的两侧均安装有裹塑合金构件,且第一集热器管的一侧在裹塑合金构件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集热器管,所述第一集热器管和第二集热器管的内部外部均设置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流通道,且玻璃管的内部在水流通道的外部设置有吸热瓷翅片。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热瓷翅片和水流通道压合而成,所述玻璃管为高硼硅玻璃管,所述弹性连接件为不锈钢材料,所述水流通道的材质为铜。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集热器管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一集热器管和第二集热器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侧设置有氟胶垫,且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异型丝头,所述固定套的外部设置有锁紧螺母。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为阻燃氟胶,所述锁紧螺母的形状为六棱状设置,所述异型丝头的材质为铜制,所述锁紧螺母的末端与异型丝头螺纹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集热器管的一端靠近第一集热器管的一侧设置的裹塑合金构件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外部设置有与连接头内侧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裹塑合金构件的内部开设的沟
槽中设置的密封圈的作用,密封圈具有很好的弹性,并且能够起到密封作用,同时利用弹性连接件一端连接的连接头与安装件螺纹连接,从而可快速的将第一集热器管与第二集热器管进行连接,该设置对建筑的安装角度没有要求,能够安装成任意角度,同时也对建筑有绝对的装饰效果,并且通过弹性连接件的作用,能够实现无限串联,从而使得多个集热器管进行连接,方便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14.图3为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中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裹塑合金构件;2、第一集热器管;3、吸热瓷翅片;4、水流通道;5、连接管;6、第二集热器管;7、连接头;8、氟胶垫;9、密封圈;10、异型丝头;11、锁紧螺母;12、弹性连接件;13、安装件;14、玻璃管;15、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1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第一集热器管2,第一集热器管2的两侧均安装有裹塑合金构件1,且第一集热器管2的一侧在裹塑合金构件1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内部设置有弹性连接件12,弹性连接件1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7,连接头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集热器管6,第一集热器管2和第二集热器管6的内部外部均设置有玻璃管14,玻璃管14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流通道4,且玻璃管14的内部在水流通道4的外部设置有吸热瓷翅片3,吸热瓷翅片3和水流通道4压合而成,玻璃管14为高硼硅玻璃管,弹性连接件12为不锈钢材料,水流通道4的材质为铜,第一集热器管2的内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9,第一集热器管2和第二集热器管6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套15,固定套15的内侧设置有氟胶垫8,且固定套15的内部设置有异型丝头10,固定套15的外部设置有锁紧螺母11,密封圈9为阻燃氟胶,锁紧螺母11的形状为六棱状设置,异型丝头10的材质为铜制,锁紧螺母11的末端与异型丝头10螺纹连接,第二集热器管6的一端靠近第一集热器管2的一侧设置的裹塑合金构件1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安装件13,安装件13的外部设置有与连接头7内侧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利用裹塑合金构件1的内部开设的沟槽中设置的密封圈9的作用,密封圈9具有很好的弹性,并且能够起到密封作用,同时利用弹性连接件12一端连接的连接头7与安装件13螺纹连接,从而可快速的将第一集热器管2与第二集热器管6进行连接,该设置对建筑的安装角度没有要求,能够安装成任意角度,同时也对建筑有绝对的装饰效果,并且通过弹性连接件12的作用,能够实现无限串联,从而使得多个集热器管进行连接,方便用户的使用。
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通过将裹塑合金构件1安装在第一集热器管2与第二集热器管6内部设置的玻璃管14的两侧,同时在裹塑合金构件1内侧开设的沟槽中设置有密封圈9,利用密封圈9的作用,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同时裹塑合金构件1与吸热瓷翅片3相互接触,从而能够对吸热瓷翅片3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而玻璃管14具有很好的保护、支撑、装饰及透性能好的作用,同时利用锁紧螺母11的作用,可将裹塑合金构件1固定在玻璃管14的两端,同时通过固定套15内部设置的氟胶垫8的作用,能够提高连接的密封性,
同时增加裹塑合金构件1的稳定性,吸热瓷翅片3和水流通道4通过高强度的压合而成,从而在吸热瓷翅片3吸热后会立即传导给水流通道4中,使其里面的液体升温,而在裹塑合金构件1外侧设置的连接管5内部设置的有弹性连接件12,弹性连接件1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7,连接头7与第二集热器管6一侧设置的安装件13螺纹连接,从而可快速的将第一集热器管2与第二集热器管6进行连接,该设置对建筑的安装角度没有要求,能够安装成任意角度,同时也对建筑有绝对的装饰效果,并且通过弹性连接件12的作用,能够实现无限串联,从而使得多个集热器管进行连接,方便用户的使用。
18.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第一集热器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热器管(2)的两侧均安装有裹塑合金构件(1),且第一集热器管(2)的一侧在裹塑合金构件(1)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内部设置有弹性连接件(12),所述弹性连接件(1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集热器管(6),所述第一集热器管(2)和第二集热器管(6)的内部外部均设置有玻璃管(14),所述玻璃管(14)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流通道(4),且玻璃管(14)的内部在水流通道(4)的外部设置有吸热瓷翅片(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瓷翅片(3)和水流通道(4)压合而成,所述玻璃管(14)为高硼硅玻璃管,所述弹性连接件(12)为不锈钢材料,所述水流通道(4)的材质为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热器管(2)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9),所述第一集热器管(2)和第二集热器管(6)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套(15),所述固定套(15)的内侧设置有氟胶垫(8),且固定套(15)的内部设置有异型丝头(10),所述固定套(15)的外部设置有锁紧螺母(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9)为阻燃氟胶,所述锁紧螺母(11)的形状为六棱状设置,所述异型丝头(10)的材质为铜制,所述锁紧螺母(11)的末端与异型丝头(10)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热器管(6)的一端靠近第一集热器管(2)的一侧设置的裹塑合金构件(1)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安装件(13),所述安装件(13)的外部设置有与连接头(7)内侧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直通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所述第一集热器管的两侧均安装有裹塑合金构件,且第一集热器管的一侧在裹塑合金构件的外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集热器管,所述第一集热器管和第二集热器管的内部外部均设置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流通道,且玻璃管的内部在水流通道的外部设置有吸热瓷翅片。本设计对建筑的安装角度没有要求,能够安装成任意角度,同时也对建筑有绝对的装饰效果,并且通过弹性连接件的作用,能够实现无限串联,从而使得多个集热器管连接,方便用户的使用。方便用户的使用。方便用户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参 邵韦平 张铁辉 刘存刚 王炳乾 张慧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恒哈特(北京)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