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4345发布日期:2022-11-25 16:4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2.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3.目前绿色建筑在建造中,节能方面侧重于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节地方面侧重于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节水方面侧重于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利用非传统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等;节材方面侧重于积极采用建筑学专业中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4.但现有的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的过滤效果较差,易在装置内部滞留尘埃,堵塞管道;除湿装置与加热装置无法实现独立控制,导致能源消耗较大,浪费资源。
5.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过滤效果较差,除湿能耗过高,除湿装置与加热装置无法实现独立控制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过滤效果较差,除湿能耗过高,除湿装置与加热装置无法实现独立控制等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单元、过滤单元、第一除湿单元、温度调节单元、第二除湿单元、旁通单元、风机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9.所述壳体单元的进口端与室外相连通,所述壳体单元的出口端与室内相连通,用于输送空气;
10.所述过滤单元嵌设于所述壳体单元的进口端的内腔,用于对空气进行两次过滤;
11.所述第一除湿单元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内腔,并位于所述过滤单元的下游,用于对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一级除湿;
12.所述温度调节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内腔,并位于所述第一除湿单元的下游,用于对经所述第一除湿单元除湿后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
13.所述第二除湿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内腔,并位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的下游,用于对经所述温度调节单元调节的空气进行二级除湿,或对经所述第一除湿单元除湿后的空气进行二级除湿;
14.所述旁通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第一除湿单元的下游,且局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除湿单元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之间,用于在进行独立调温或独立二级除湿时输送空气;
15.所述风机单元嵌设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出口端的内腔;
16.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风机单元,且分别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二除湿单元、所述旁通单元、所述风机单元相连接,用于所述壳体单元内腔的空气进独立二级除湿或独立调温或同时进行调温与二级除湿。
1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壳体元件、进口元件、分流元件、引流元件和出口元件,其中:
18.所述进口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元件的进口端,且与室外相连通,其内腔设置有所述过滤单元;
19.所述分流元件设置于所述进口元件的下游,且与所述进口元件进行可拆卸连接,且其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旁通单元与所述第二除湿单元相连接;
20.所述引流元件设置于所述旁通单元与所述第二除湿单元的下游,且其进口端分别与所述旁通单元与所述第二除湿单元相连接;
21.所述出口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元件的出口端,且与室内相连通,设置于所述引流元件的下游,与所述引流元件相连接。
2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单元还包括若干第一连接元件和若干第二连接元件,其中:
23.若干所述第一连接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进口元件的出口端;
24.若干所述第二连接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分流元件的进口端,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进行可拆卸连接。
25.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第一过滤元件、第二过滤元件,其中:
26.所述第一过滤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进口端的内腔,用于过滤空气;
27.所述第二过滤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进口端的内腔,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元件的下游,用于对经所述第一过滤元件过滤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
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湿单元包括支撑元件和若干第一除湿元件,其中:
29.所述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进口端的内腔,与所述壳体单元可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过滤单元的下游;
30.若干所述第一除湿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元件,且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内腔,用于对经所述过滤单元过滤的空气进行一级除湿。
31.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调温元件,其中:
32.所述调温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内腔,位于所述第一除湿单元的下游,且设置于所述第二除湿单元的进口端,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经所述第一除湿单元除湿后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除湿单元包括第一连通元件、第二除湿元件和若干第一阀元件,其中:
34.所述第一连通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内部,并与所述壳体单元相连接,且其进口端设置有所述温度调节单元;
35.所述第二除湿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元件的出口端,用于对空气进行二级除湿;
36.若干所述第一阀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元件,且位于所述第二除湿元件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之间,设置于所述旁通单元的两侧,用于控制空气的流通路径。
37.进一步地,所述旁通单元包括第二连通元件、第三连通元件和若干第二阀元件,其中:
38.所述第二连通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内部,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单元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过滤单元的下游,位于所述第二除湿单元的一侧;
39.所述第三连通元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二连通元件的中游与所述第二除湿单元的中游,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通元件、所述第二除湿单元相连接;
40.若干所述第二阀元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元件的进口端与出口端、所述第三连通元件,用于控制空气的流通路径。
41.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单元包括风机元件,其中:
42.所述风机元件嵌设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出口端的内腔,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空气排放。
4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中枢控制元件、温度感应元件、湿度感应元件和风机控制元件,其中:
44.所述中枢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外壁,且分别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二除湿单元、所述旁通单元相连接;
45.所述温度感应元件与所述中枢控制元件相连接,用于获取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并将获取的信号输入所述中枢控制元件;
46.所述湿度感应元件与所述中枢控制元件相连接,用于检测空气湿度,并将获取的信号输入所述中枢控制元件;
47.所述风机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风机单元,且分别与所述风机单元、所述中枢控制元件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风机单元的运转。
48.进一步地,所述的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还包括消毒单元,其中:
49.所述消毒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内腔,且位于所述风机单元的上游,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二除湿单元和/或所述旁通单元的空气进行消毒。
50.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单元包括消毒元件,其中:
51.所述消毒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单元的内腔,且位于所述风机单元的上游,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二除湿单元和/或所述旁通单元的空气进行消毒。
5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53.(1)本实用新型的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通过过滤单元对空气进行两次过滤以提高空气质量,并通过第一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一级除湿,以减小空气湿度,且不需要消耗电能,降低成本;
54.(2)本实用新型的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旁通单元、第二除湿单元与温度调节单元之间的连通与断开,进而实现独立调温、独立除湿;
55.(3)本实用新型的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通过在出口单元设置消毒单元以避免病菌在空气在传播。
附图说明
5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的示意图;
5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单元的示意图(一);
5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单元的示意图(二);
59.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6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单元与第一除湿单元设置于进口元件内腔的示意图;
6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度调节单元设置于第二除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6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旁通单元的示意图;
6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单元与消毒单元设置于出口元件内腔的示意图;
64.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65.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66.10、壳体单元;11、壳体元件;12、进口元件;13、分流元件;14、引流元件;15、出口元件;16、第一连接元件;17、第二连接元件;
67.20、过滤单元;21、第一过滤元件;22、第二过滤元件;
68.30、第一除湿单元;31、支撑元件;32、第一除湿元件;
69.40、温度调节单元;41、调温元件;
70.50、第二除湿单元;51、第一连通元件;52、第二除湿元件;53、第一阀元件;
71.60、旁通单元;61、第二连通元件;62、第三连通元件;63、第二阀元件;
72.70、风机单元;71、风机元件;
73.80、控制单元;81、中枢控制元件;82、温度感应元件;83、湿度感应元件;84、风机控制元件;
74.90、消毒单元;91、消毒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7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7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7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7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包括壳体单元10、过滤单元20、第一除湿单元30、温度调节单元40、第二除湿单元50、旁通单元60、风机单元70和控制单元80。其中,壳体单元10的进口端与室外相连通,壳体单元10的出口端与室内相连通,用于输送空气;过滤单元20嵌设于壳体单元10的进口端的内腔,用于对空气进行两次过滤;第一除湿单元30可拆卸地嵌设于壳体单元10的内腔,并位于过滤单元20的下游,用于对经过滤单元20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一级除湿;温度调节单元40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内腔,并位于第一除湿单元30的下游,用于对经第一除湿单元30除湿后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第二除湿单元50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内腔,并位于温度调节单元40的下游,用于对经温度调节单元40调节的空气进行二级除湿,或对经第一除湿单元30除湿后的空气进行二级除湿;旁通单元60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内部,并位于第一除湿单元30的下游,且局部设置
于第二除湿单元50与温度调节单元40之间,用于在进行独立调温或独立二级除湿时输送空气;风机单元70嵌设于壳体单元10的出口端的内腔;控制单元80设置于风机单元70,且分别与温度调节单元40、第二除湿单元50、旁通单元60、风机单元70相连接,用于壳体单元10内腔的空气进独立二级除湿或独立调温或同时进行调温与二级除湿。
79.如图2~图4所示,壳体单元10包括壳体元件11、进口元件12、分流元件13、引流元件14和出口元件15。其中,进口元件12设置于壳体元件11的进口端,且与室外相连通,其内腔设置有过滤单元20;分流元件13设置于进口元件12的下游,且与进口元件12进行可拆卸连接,且其出口端分别与旁通单元60与第二除湿单元50相连接;引流元件14设置于旁通单元60与第二除湿单元50的下游,且其进口端分别与旁通单元60与第二除湿单元50相连接;出口元件15设置于壳体元件11的出口端,且与室内相连通,设置于引流元件14的下游,与引流元件14相连接。
8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进口元件12为进气口。
8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流元件13为分流管。
8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流元件13设置有1个进口端,2个出口端。
8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引流元件14为引流管。
8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引流元件14设置有2个进口端,1个出口端。
8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出口元件15为出气口。
86.进一步地,壳体单元10还包括若干第一连接元件16和若干第二连接元件17。其中,若干第一连接元件16间隔设置于进口元件12的出口端;若干第二连接元件17间隔设置于分流元件13的进口端,且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元件16进行可拆卸连接。
8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16与第二连接元件17分别为卡块与卡孔。
8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16与第二连接元件17的数量均为4个。
89.如图5所示,过滤单元20包括第一过滤元件21、第二过滤元件22。其中,第一过滤元件21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进口端的内腔,用于过滤空气;第二过滤元件22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进口端的内腔,且位于第一过滤元件21的下游,用于对经第一过滤元件21过滤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
90.具体地,第一过滤元件21设置于进口元件12的进口端的内腔;第二过滤元件22设置于进口元件12的进口端的内腔。
9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元件21为过滤网。
9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滤元件22为除菌防霉层。
93.如图5所示,第一除湿单元30包括支撑元件31和若干第一除湿元件32。其中,支撑元件31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进口端的内腔,与壳体单元10可拆卸连接,且位于过滤单元20的下游;若干第一除湿元件32间隔设置于支撑元件31,且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内腔,用于对经过滤单元20过滤的空气进行一级除湿。
94.具体地,支撑元件31设置于进口元件12的进口端的内腔,与进口元件12可拆卸连接,且位于第二过滤元件22的下游;若干第一除湿元件32且设置于进口元件12的内腔。
9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元件31为支撑杆,用于固定若干第一除湿元件32,且与进口元件12可拆卸连接,便于对若干第一除湿元件32进行清洗与维护。
9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除湿元件32为折流板。通过设置若干第一除湿元件
32对空气进行简易除湿,无需消耗电能,节能环保。
97.进一步地,第一除湿元件32呈折线弯曲或呈弧形弯曲,且第一除湿元件32有至少两个方向相反的弯部。
98.如图6所示,温度调节单元40包括调温元件41。其中,调温元件41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内腔,位于第一除湿单元30的下游,且设置于第二除湿单元50的进口端,并与控制单元80连接,用于对经第一除湿单元30除湿后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
99.具体地,调温元件41设置于壳体元件11的内腔,位于第一除湿元件32的下游,用于对经若干第一除湿元件32除湿后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
10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温元件41为冷/热盘管。
101.如图6所示,第二除湿单元50包括第一连通元件51、第二除湿元件52和若干第一阀元件53。其中,第一连通元件51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内部,并与壳体单元10相连接,且其进口端设置有温度调节单元40;第二除湿元件52设置于第一连通元件51的出口端,用于对空气进行二级除湿;若干第一阀元件53间隔设置于第一连通元件51,且位于第二除湿元件52与温度调节单元40之间,设置于旁通单元60的两侧,用于控制空气的流通路径。
102.具体地,第一连通元件51设置于壳体元件11的内部,其两端分别与分流元件13、引流元件14相连接,且其进口端设置有调温元件41;若干第一阀元件53位于第二除湿元件52与调温元件41之间。
10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通元件51为输送管道,其两端分别设置有调温元件41和第二除湿元件52。
10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除湿元件52为除湿机组。
10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元件53为电磁阀。
106.如图7所示,旁通单元60包括第二连通元件61、第三连通元件62和若干第二阀元件63。其中,第二连通元件61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内部,并其两端分别与壳体单元10相连接,且设置于过滤单元20的下游,位于第二除湿单元50的一侧;第三连通元件6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连通元件61的中游与第二除湿单元50的中游,两端分别与第二连通元件61、第二除湿单元50相连接;若干第二阀元件63间隔设置于第二连通元件61的进口端与出口端、第三连通元件62,用于控制空气的流通路径。
107.具体地,第二连通元件61设置于壳体元件11的内部,并其两端分别与分流元件13、引流元件14相连接,且设置于第二过滤元件22的下游,位于第一连通元件51的一侧;第三连通元件6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连通元件61的中游与第一连通元件51的中游,两端分别与第二连通元件61、第一连通元件51相连接。
10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通元件61为通气管道。
10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通元件62为通气管道。
11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通元件51中部设置有2个第一阀元件53,两第一阀元件53位于第三连通元件62的两侧,即调温元件41、第一阀元件53、第三连通元件62、第一阀元件53和第二除湿元件52依次设置于第一连通元件51。
11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阀元件63为电磁阀。
112.如图8所示,风机单元70包括风机元件71。其中,风机元件71嵌设于壳体单元10的出口端的内腔,并与控制单元80连接,用于空气排放。
113.具体地,风机元件71嵌设于出口元件15的内腔。
11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元件71为风机。
115.如图9所示,控制单元80包括中枢控制元件81、温度感应元件82、湿度感应元件83和风机控制元件84。其中,中枢控制元件81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外壁,且分别与温度调节单元40、第二除湿单元50、旁通单元60相连接;温度感应元件82与中枢控制元件81相连接,用于获取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并将获取的信号输入中枢控制元件81;湿度感应元件83与中枢控制元件81相连接,用于检测空气湿度,并将获取的信号输入中枢控制元件81;风机控制元件84设置于风机单元70,且分别与风机单元70、中枢控制元件81相连接,用于控制风机单元70的运转。
116.具体地,中枢控制元件81设置于壳体元件11的外壁,且分别与调温元件41、第二除湿元件52、第一阀元件53、第二阀元件63相连接;风机控制元件84设置于风机元件71,且分别与风机元件71、中枢控制元件81相连接,用于控制风机元件71的运转。
11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枢控制元件81为控制器。
118.具体地,中枢控制元件81内设置有单片机、信息接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
11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枢控制元件81还包括控制面板,设置于壳体元件11的外壁。
12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感应元件82为温度传感器,分别为设于室外和设于室内,温度感应元件82将测得的温度信号传送至中枢控制元件81,中枢控制元件81通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对风机元件71进行控制。即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则中枢控制元件81控制调温元件41开始工作。
12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湿度感应元件83为湿度传感器,获取空气湿度数据,并将数据与中枢控制元件81内的预设值进行比较,若湿度高于预设值,则中枢控制元件81控制若干第一阀元件53、若干第二阀元件63的状态,并控制第二除湿元件52开始工作,以使空气进行除湿。
12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控制元件84为风机控制开关。
123.如图8所示,该绿色建筑用除湿装置还包括消毒单元90。其中,消毒单元90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内腔,且位于风机单元70的上游,用于对流经第二除湿单元50和/或旁通单元60的空气进行消毒。
124.进一步地,消毒单元90包括消毒元件91。其中,消毒元件91设置于壳体单元10的内腔,且位于风机单元70的上游,用于对流经第二除湿单元50和/或旁通单元60的空气进行消毒。
125.具体地,消毒元件91设置于出口元件15的内腔,且位于风机元件71的上游,用于对流经第二除湿单元50和/或旁通单元60的空气进行消毒。
12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消毒元件91为紫外线消毒装置。
12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枢控制元件81还与消毒元件91相连接,以使风机元件71与消毒元件91进行同步开启与关闭。
1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129.使用时,空气进入进口元件12,并依次经由第一过滤元件21、第二过滤元件22进行空气过滤,再由若干第一除湿元件32进行一级除湿。中枢控制元件81接收温度感应元件82、
湿度感应元件83传输的信号,并根据信号对调温元件41、第二除湿元件52、第一阀元件53、第二阀元件63进行控制,以实现独立除湿或独立调温或调温与除湿。
130.在进行独立除湿时,中枢控制元件81分别控制调温元件41关闭,控制第二除湿元件52开启,且控制设置于第二连通元件61进口端的第二阀元件63、设置于第三连通元件62的第二阀元件63、靠近第二除湿元件52的第一阀元件53打开,控制设置于第二连通元件61出口端的第二阀元件63、靠近调温元件41的第一阀元件53关闭,即分流元件13内的空气依次流转至第二连通元件61进口端、第三连通元件62、第一连通元件51、第二除湿元件52、引流元件14、消毒元件91、风机元件71、出口元件15。
131.在进行独立调温时,分流元件13内的空气依次流转至调温元件41、第一连通元件51、第三连通元件62、第二连通元件61出口端、引流元件14、消毒元件91、风机元件71、出口元件15。
132.在进行调温与除湿时,分流元件13内的空气依次流转至调温元件41、第一连通元件51、第二除湿元件52、引流元件14、消毒元件91、风机元件71、出口元件15。
13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过滤单元对空气进行两次过滤以提高空气质量,并通过第一除湿单元对空气进行一级除湿,以减小空气湿度,且不需要消耗电能,降低成本;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旁通单元、第二除湿单元与温度调节单元之间的连通与断开,进而实现独立调温、独立除湿。
1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