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外推式增长风道的导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0004发布日期:2023-06-01 10:1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外推式增长风道的导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外推式增长风道的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壳体通常固定在墙体或者其他固定物上,其空调壳体的通风通道的长度一般是固定不变大,在一些安装环境中,由于空调室内机尺寸限制和安装位置的限制,空调的通风通道的长度无法满足通风需求,从而增加安装难度以及需要安装额外的支架从而增加空调整体成本。

2、且现有空调在制热模式下,热气流在室内会向上流动,空调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受限于导风板的摆动角度、导风板尺寸以及出风口尺寸和角度,由于现有的空调导风板多安装于空调室内机壳体的底部,因而在导风板转动过程中,导风板与空调出风口下半部之间的角度存在最小极限值,其无法使得大部分热气流从出风口的下半部被导流至更接近地面的区域,因此现有空调在制热模式时,流向地面的热气流占比较小,从而使得接近地面的区域温度得不到有效改善,进而使得制热范围有限,制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外推式增长风道的导风装置,通过设置外推风道结构和中间导风板共同完成对出风口的封闭和打开;且当外推风道结构从出风口中推出时,会使挡风框形成的增长通道与壳体的内腔形成的通风通道对接,从而延长通风通道的长度,同时也可向出风口内侧推动外推式环形板使通风通道变短,该通风装置能使空调的通风通道根据安装使用环境进行长度调节,以满足不同场景和安装环境下的通风通道长度的调节。同时中间导风板能够实现对空调出风口的出风角度进行多种度调节,实现制冷模式下的大风量出风、以及提高制热模式下的制热效率。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具有外推式增长风道的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可移动的安装于空调室内机的壳体正面的出风口处,壳体的内腔形成通风通道,导风装置包括:

4、外推风道结构,外推风道结构包括外推式环形板和挡风框,外推式环形板安装在出风口处,外推式环形板在出风口处通过内推或外推的方式从出风口处伸出或回推;外推式环形板具有内圈和外圈,外推式环形板的内圈形成供与通风通道连通的通风口,挡风框设置在外推式环形板的外圈上,挡风框朝向壳体的内腔设置,挡风框与外推式环形板围成增长通道,以使外推式环形板从出风口处伸出时,增长通道从出风口伸出以延长通风通道的长度;

5、中间导风板,中间导风板安装在外推式环形板的内圈中并封闭通风口,中间导风板能相对于外推式环形板转动,以调节中间导风板与外推式环形板之间的角度以及通风口打开的角度。

6、优选的,挡风框设置在外推式环形板朝向通风通道的背面侧,挡风框包括上挡风板、左挡风板、右挡风板,上挡风板设置在外推式环形板的上端处的背面侧,左挡风板设置在外推式环形板左侧边的背面侧,右挡风板设置在外推式环形板右侧边的背面侧。

7、这样设置,当挡风框随着外推式环形板一起从出风口处向外侧移动时,挡风框中的上挡风板、左挡风板、右挡风板会分别对出风口上侧、左侧和右侧的气流进行阻挡,从而使上挡风板、左挡风板、右挡风板形成增长通道,完成通风通道的延长,当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该挡风框结构会使风轮产生的热气流被增长通道导流至挡风框的底部,由于该挡风框结构中没有设置下挡风板,因此在制热模式时,挡风框外推,热气流会从挡风框下方的缺口处流出,若中间导风板打开一定的角度,也会有部分气流从挡风框的缺口处被垂直导流至地面,因而能够使热风流向更接近地面的区域,从而提高制热效率。同时增长通道能够延长气流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中流动的距离,从而形成足够稳定的空调风。

8、优选的,挡风框还包括下挡风板,下挡风板设置在外推式环形板的下端处的背面侧,下挡风板的宽度小于上挡风板的宽度,以使外推式环形板向出风口外侧推动时,挡风框的下端处的下挡风板与出风口的下端处之间形成下出风间隙。

9、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在制热模式时,挡风框外推,热气流会受挡风框的引导从下挡风板与出风口下方形成的下出风间隙处流出;且在中间导风板转动以打开通风口时,也会有部分气流从下出风间隙处流出,同时配合通风口处倾斜的中间导风板,使另外一部分气流从中间导风板的背面侧与通风口之间向下流出,因而外推风道结构能够配合中间导风板实现热气流垂直向下和倾斜向下导流的效果,从而使热气流能够更趋近于流向接近地面的区域,从而提高制热效率。

10、优选的,挡风框的外周壁与出风口处的壳体内壁抵接。以使挡风框向出风口外侧移动时,挡风框的外周壁能够挡住气流从挡风框与出风口的上侧、左侧和右侧之间的间隙流出,从而引导气流从外推式环形板的通风口和挡风框的下方流出。

11、优选的,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外推式环形板伸出或回推的外推驱动机构,外推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的腔体中的驱动器和驱动外推式环形板运动的推动机构。

12、优选的,驱动器为驱动电机,驱动器固定安装在壳体的腔体内壁上,推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传动齿条,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齿条安装于外推式环形板上或挡风框上,传动齿条与主动齿轮啮合。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传动齿条沿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做伸出或回推运动,以带动外推式环形板上和挡风框沿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做伸出或回推运动。

13、优选的,出驱动器为气缸,推动机构为联动轴,联动轴与气缸的伸缩轴连接,通过气缸来推动联动轴在出风口处做平移伸出或回推的运动,从而使得联动轴带动外推风道结构一起从出风口处伸出或回推。

14、优选的,中间导风板设置一个,中间导风板通过转动机构与外推式环形板或挡风框连接,以使转动机构驱动中间导风板在通风口处转动。

15、优选的,中间导风板设置多个,每个中间导风板均通过一个转动机构与外推式环形板或挡风框连接;或多个中间导风板通过一个驱动机构与外推式环形板或挡风框连接。

16、优选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和传动轴,转动电机安装在挡风框的一侧侧壁内侧或外推式环形板的一侧边,传动轴的一端与转动电机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中间导风板的一端连接,中间导风板的另一端与挡风框的另一侧侧壁内侧或外推式环形板的另一侧边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以使转动电机驱动中间导风板相对于外推式环形板转动。

17、优选的,转动电机安装在挡风框的左挡风板内侧,传动轴的一端与转动电机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中间导风板的一端连接,中间导风板的另一端与挡风框的右挡风板内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以使转动电机驱动中间导风板在通风口处转动,以改变通风口处的出风角度和出风量。

18、优选的,外推式环形板的外周在出风口处的投影大于或等于挡风框在出风口处的投影,以使挡风框通过内推的方式移动至壳体的内腔中。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形成由外推式环形板和挡风框共同组成的外推风道结构,中间导风板套设于外推式环形板中,从而对外推式环形板的通风口进行封闭,外推式环形板配合中间导风板共同完成对出风口的封闭和打开;当外推风道结构从出风口中推出时,外推式环形板会从出风口处伸出,此时位于外推式环形板背面侧的挡风框会随着一起向外移动,从而使挡风框形成的增长通道与壳体的内腔形成的通风通道对接,从而延长通风通道的长度,同时也可向出风口内侧推动外推式环形板使通风通道变短,该通风装置能使空调的通风通道根据安装使用环境进行长度调节,以满足不同场景和安装环境下的通风通道长度的调节。

21、2、本实用新型导风装置的外推风道结构中的挡风框随着外推式环形板一起从出风口处向外侧移动时,挡风框中的上挡风板、左挡风板、右挡风板会分别对出风口上侧、左侧和右侧的气流进行阻挡,从而使上挡风板、左挡风板、右挡风板形成增长通道,完成通风通道的延长,当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该挡风框结构会使风轮产生的热气流被增长通道导流至挡风框的底部,从而使部分热气流会从挡风框下方的缺口处或下出风间隙处流出,该部分气流会被垂直导流至地面,另一部分气流会从中间导风板背面侧与外推式环形板上的通风口形成的可调出风间隙流出,从而使热风流向更接近地面的区域,提高制热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