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油烟功能的新风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7632发布日期:2024-01-26 16:2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除油烟功能的新风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风净化器,具体为一种具有除油烟功能的新风净化器。


背景技术:

1、新风净化器是一种用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设备,通过过滤、净化和循环室外空气,以提供干净清新的室内空气,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换气、空气过滤、换热以及湿度控制等技术,通过先进的风道设计、高效的风机、智能的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能够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和环境舒适度的提升,通过传感器监测、自动调节、远程控制等技术,能够实现对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并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节净化器的工作状态,提供最佳的空气净化效果,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空气净化需求,并在产品开发、使用过程中持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升级;现有技术领域内,由于室内厨房位置油烟较多,油烟中的微小颗粒和油脂可能会通过进风口进入新风净化器内部,导致换热器的污染和堵塞,影响新风净化器的正常运行效果,并且长期暴露在油烟环境下,新风净化器内部的风机等部件可能会因吸附了油烟而受到腐蚀或损坏,导致设备的寿命缩短、维修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油烟功能的新风净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油烟功能的新风净化器,包括:主体外壳、油烟过滤机构、供液泵、控制器、抽气风机、框体板、换热器、进气风机、过滤器、排气阀门、吸气风机、加热系统、雾化加湿系统、加热器、水泵、风道和出风机;油烟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前侧右下方;供液泵设置在所述油烟过滤机构的前侧;控制器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外部,所述控制器和供液泵电性连接;抽气风机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右侧底端开口处,所述抽气风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框体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框体板分别设置在主体外壳的内腔底端右侧左右两端;换热器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中部,所述换热器将主体外壳的内腔分隔为四部分;进气风机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右侧顶端开口处,所述进气风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过滤器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且位于进气风机的左侧;排气阀门安装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左侧顶端开口处,所述排气阀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吸气风机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下方左侧,所述吸气风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加热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且位于吸气风机的左侧;雾化加湿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且位于加热系统的左侧;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外部,所述加热器能够与加热系统通过管路进行连接,所述加热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水泵位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外部,所述水泵能够与加热系统通过管路进行连接,所述水泵和控制器电性连接;风道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左侧底端开口处;出风机安装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外部,所述出风机能够与风道相连接,所述出风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3、优选的,所述油烟过滤机构包括:槽体外壳、排水槽、安装槽和清理组件;槽体外壳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内腔右侧前端,所述槽体外壳内腔后侧与主体外壳的内腔相通;所述排水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排水槽分别设置在槽体外壳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开设在槽体外壳的内腔底端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排水槽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安装槽内部;所述清理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清理组件分别设置在槽体外壳的内腔且位于左右两个排水槽的右侧上方。

4、优选的,所述槽体外壳的内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移动式过滤组件。

5、优选的,所述移动式过滤组件:导轨架、滚轮移动座、第一电机、丝杠组件、滑槽板、安装框体、支撑杆和滚轮;导轨架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槽体外壳的内腔且位于左右排水槽的左上方,所述导轨架的后侧位于框体板的左侧;滚轮移动座设置在所述导轨架的内侧;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导轨架的内侧前端中部,所述第一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丝杠组件内部驱动丝杠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转动端,所述丝杠组件的驱动螺母设置在滚轮移动座的内侧;所述滑槽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槽板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导轨架的右侧上下两端;安装框体设置在所述导轨架的右侧;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滑槽板的外侧四角,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滚轮移动座的内侧四角;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滚轮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与安装框体销轴连接处的轴心外部,四个所述滚轮分别与上下两个滑槽板的内腔前后两侧插接,前侧上下两个所述滚轮的外径大于后侧上下两个滚轮的外径;过滤板内嵌在所述安装框体的内侧。

6、优选的,所述滑槽板的内腔形状为前后相通的两个l形结构,所述滑槽板的内腔前侧内径大于后侧内径,并与前后两侧的上下两个滚轮外径相适配。

7、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主体框架、丝杠螺杆、丝杠螺母、安装座、处理单元、支撑架、齿槽盘、第二电机和螺旋杆;主体框架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槽体外壳的内腔底端;所述丝杠螺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杠螺杆分别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体框架的内侧上下两端;所述丝杠螺母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丝杠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丝杠螺母分别螺接在上下两个主体框架的外部前后两侧;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安装座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主体框架的上下两侧;所述处理单元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处理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处理单元分别设置在上下两组安装座的外侧;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组所述支撑架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两组丝杠螺母的外侧,两组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安装座的前后两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齿槽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槽盘分别键连接在上下两个丝杠螺杆的外壁前侧;所述第二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机分别通过支架安装在主体框架的内侧上下两端,所述第二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螺旋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上下两个第二电机的转动端,两个所述螺旋杆分别与两个齿槽盘的外侧啮合。

8、优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壳体、双端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安装杆、刮板和喷头管;壳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外部;双端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双端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分别延伸出壳体的外部,所述双端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外壁前后两侧中部;所述第二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双端电机的前后两侧转动端,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外壁前后两侧右端,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安装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杆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前后两侧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外侧,前后两个所述安装杆的连接位置错位设置;刮板沿前后方向设置在一侧所述安装杆的左端;喷头管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安装杆的左端,所述喷头管能够与供液泵通过管路进行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杆的左端均设置有辅助部件。

9、优选的,所述辅助部件包括:槽体壳、转动轴、连接杆、滑槽杆、第三电机、转动杆、滑动块和转动架;槽体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杆的左端;转动轴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槽体壳的内腔左侧;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轴的外壁前后两侧;滑槽杆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前后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内侧;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槽体壳的内腔右侧,所述第三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动端;滑动块插接在所述滑槽杆的内侧,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滑动块的右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转动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左侧,所述转动架的左侧与刮板或喷头管的外部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双端电机驱动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的配合下带动第三齿轮同步同向运动,两侧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驱动对应位置上安装杆错位移动,使刮板或喷头管依次与过滤板接触,第二电机驱动螺旋杆转动,齿槽盘在螺旋杆的作用下驱动丝杠螺杆转动,丝杠螺母在两侧支撑架的配合下驱动安装座带动处理单元同步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第三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滑动块在滑槽杆内腔前后往复运动,使连接杆在转动轴配合下带动转动架驱动对应位置上刮板或喷头管以弧形往复摆动,减少清理死角,供液泵将内部清洁由喷头管先将清洁液喷出至过滤板右侧表面,使过滤板表面油污溶解,刮板将油污刮掉并由排水槽收集后集中进行处理。

12、2、通过第一电机在丝杠组件配合下驱动滚轮移动座沿导轨架内腔向后侧移动,滚轮移动座在支撑杆配合下使滚轮沿滑槽板内腔向后侧移动,后侧内径较小滚轮通过滑槽板前侧内径较大处,并在滑槽板内腔后侧拐角处移动至右侧位置,后侧内径较大滚轮在滑槽板内腔前侧拐角处移动至右侧位置,两侧滚轮分别驱动对应位置上支撑杆由前后方向移动至左右水平方向,进而使安装框体驱动过滤板与框体板左侧贴合。

13、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实现新风净化器内部针对油烟的预处理过滤,阻止油烟进入新风净化器内部,保护新风净化器内部部件,并且实现油烟滤网的自动清理,避免由于油烟等颗粒物的堆积影响新风净化器通风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