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二次进风节能蜂窝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4257阅读:1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二次进风节能蜂窝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进风节能蜂窝煤炉具,属于民用节煤炉灶类,主要结构有进风门、炉芯、集渣底座和二次进风通道等。
85年9月5日申请号为85203762“一种民用炉灶”、87年2月20日申请号为87201066“节能煤炉”就是侧进,上进式二次进风节煤炉,能保证煤炭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二次进风原理先进,但是,只是定性的认定二次进风具有优越性,节煤效果却不甚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出现的二次蜂窝炉热效率不理想,节煤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火力大,节煤显著,城市居民,中小餐旅店作饭取暖多用途的高效二次进风蜂窝煤节能炉具。这种蜂窝煤炉具外观与一般炉具无差异,但结构不同,二次进风与一次进风按严格定量比进入燃烧室助燃,实践证明热效率高、火力大、旺火持续时间长,蜂窝煤可以充分燃烧,与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蜂窝煤炉相比,具有明显的节煤效果;如果与简易蜂窝煤成型设备配套,可用于广大农村,边远山区单家独户使用,是全国城乡居民理想的日常生活必须品。
以下通过
该炉具的结构特征1.风门。2.集渣底座。3.炉芯。4.炉芯上的隔离筋。5.二次进风通道。6.二次进风入口。7.二进风进出口。8.灰盖通风槽。9.保温层。10.排水孔。11.外壳。12.风门加固层。13.燃烧。14.炉栅。当蜂窝煤燃烧时,空气从风门口1进入,这是一般蜂窝煤炉的燃烧原理,因为一次进风风量在炉芯3内燃烧不能自动调节,要靠进风口1的开启量和炉芯3截面与蜂窝煤截面的差值大小而定,进风量不能掌握,进风温度低,进风量大时冷风会使炉芯3内燃烧温度下降,带走热量。进风量小时,蜂窝煤不能充分燃烧,形成大量CO气体,既浪费燃料,温度也不能提高。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空气从风门1进入集渣底座2后,大部分空气由炉芯3进入蜂窝煤燃烧。由于蜂窝煤外缘被炉芯3上的隔离筋4所隔,不能直接靠近炉芯3壁,空气可从蜂窝煤的孔内和外缘畅通无阻,燃烧充分;另一部分空气从炉栅14以下二次进风入口6进入,炉芯3内的二次进风通道5经高温预热后,进入上部的环形空腔灰盖通风槽8,在灰盖通风槽8沟通均匀,由与灰盖通风槽8连通的蜂窝煤表面以上的二次进风出口7流出助燃,使与燃烧室13中的没有充分燃烧的CO2气体,放出热量,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次进风、二次进风均从进风1进入,由集渣底座2与炉栅14之间分道同步上行,二次进风通道5截面与一次进风有效截面比应在1/15-1/50,炉口表面与二次通风出口7之间的燃烧室13应保持在50-100MM,二次通风出口7应与上层蜂窝煤表面保持0-10MM。进风门1是由两个开在园筒壁上具有一定几何图形位置相同并重合在一起的圆筒组成,内筒封固在风门加固层12上,旋转外筒时,可以调节风量大小以致完全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次进风与二次进风同步进入燃烘室,二次进风予热充分,温度高,进入燃烧室时燃烧完全、充分、热效率高,一般蜂窝煤炉的热效率为50%左右,本实用新型的热效率高达70%,比一般蜂窝煤热效高20%,因为本实用新型二次进风随一次进风定比进入,有一定自控能力,所以比上进,侧进式二次进风的热效率还高10%左右。经反复多次试验证明,在同等条件下,本实用新型旺火时间比一般蜂卧煤延长一倍以上,比一般蜂窝煤少用30%左右,还可以明显减少CO等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实施例,以砂石为原料烧制成如图的砂陶蜂窝煤炉外壳,风门加固层和集渣底座与外壳为一体,集渣底上留有8个大小与炉芯壁上二次通风孔相同位置相对的予留孔,以便放置炉芯,用奶火材料烧成的高210MM,内经上口φ138,下口φ144MM,壁厚25MM的炉芯,炉芯内壁有8根从上到下拉通的曲率半径3MM突出半园柱形隔离筋,炉芯壁内予留有8根直径为φ6MM均排列在园周上的二次进风通孔,炉芯与集渣底粘接,炉芯上口带有灰盖通风槽沾牢,灰盖通风槽与炉芯上的8根予留二次通道相接,8只大小与二次进风孔相同均匀分布的出口从通风槽出至炉芯内壁上部,并与炉口保持50MM的间距作为燃烧室。外壳与炉芯间填充隔热材料膨胀珍珠岩,最后以耐火封顶(最好予留排水孔)作成高效二次进风蜂窝煤与配套的φ130蜂窝煤使用,单块蜂窝煤燃烧旺火时间达2小时另40分钟,热效率高达69.6%,可比一般蜂窝煤节约煤32%以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由外壳、隔热层,进风门、二次进风道、集渣底座,炉芯等组成的二次进风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1)二次进风道设在炉芯壁上与一次进风道同时由风门进入,并同步上行预热,最后进燃烧室助燃,(2)炉芯内壁设有分布均匀的隔离筋,(3)进风门由两个带有调节孔的能套合为一体的有底圆筒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进风通道,其特征在于炉芯内二次进风通道为6-10个从上到下的通孔,与一次进风道有效截面比为1/15-1/50,二次进风出口出风前首先进入灰盖通风槽,使之沟通均匀,出风口应于炉芯内上层蜂窝煤表面留有0-10MM高差进入燃煤室。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燃煤室,其特征在于燃煤室有效高度应保持50-100MM之间。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芯内壁的隔离筋,其特征在于这种隔离筋的数量为6-10根,在炉芯内壁上由上到下均匀排列的半圆柱形,曲率半径为3MM。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门,其特征在于这种进风门为两个大小形状相同并可套合为一体的有底圆筒,并都设有一个位置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几何图形有底圆筒,高为40-100MM、直径为φ50-100MM、内筒封固在风门加固层上,旋转外筒可调节进风大小以致完全关闭。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二次进风节能蜂窝煤炉,由外壳、隔热层、风门、炉芯,二次进风通道等组成,结构特殊,设计巧妙,特别是二次进风与一次进风量定比进入,燃烘充分,火力大,旺火时间长,热效率可高达70%,比一般蜂窝煤炉节煤30%左右,与“简易蜂窝煤成型设备”配套使用,可在边远山区、牧区人口稀少,居住条件分散的单家独户使用,是广大城乡居民理想的做饭取暖炉灶,有重大经济效益和普遍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F24B1/00GK2071301SQ89213170
公开日1991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26日
发明者黄豪, 郑家麟 申请人:黄豪, 郑家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