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手动往复加煤茶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4133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手动往复加煤茶浴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热能机械--锅炉。
在不能集中供热水、开水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采用小锅炉提供饮水和洗浴用热水。目前所使用的小型茶浴炉都是采取手热炉。它的特点是周期性的工作。每一次填煤是一个周期的开始,周期性的燃烧过程,在一周期的各个阶段,供气量和燃烧所需气量不能很好配比,所以造成、热效率不高。另外在填煤拨火。耙灰时,有大量的细煤粉,尘灰等随热气由烟筒排出即造成,细煤粉未能充分燃烧。又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在较大些的工业用锅炉中,一般都是采用连续燃烧方式,也就是连续送煤和清灰,这样可以较好的免除以上缺点。由于小型茶浴炉,炉体小,另外在结构上受小筒体的限制,所以很少采用连续燃烧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连续燃烧的小型茶浴炉,它和当前使用的工业炉的不同之处,是立式往复炉排,在炉排上加上推动装置,推煤器、从煤斗将新煤推入炉膛,新煤推动正在燃烧着的煤向前动,并推动已燃烧完的煤从排灰口排出。其中推动器或以是手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AA部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械推动器的示意图。
图中(1)烟室壁、(2)通大气管、(3)上花盘、(4)外炉壁、(5)立烟管、(6)下花盘、(7)水横排管、(8)炉内芯、(9)炉拱、(10)投煤门、(11)中央二次风管、(12)流煤板、(13)连接板、(14)手柄、(15)推杆、(16)传动杆、(17)推动器座、(18)炉排、(19)进风口、(20)灰箱、(21)出灰道、(22)二次鼓风管、(23)烟筒管、(24)反射拱、(25)二次鼓风管支座、(26)边二次风管、(27)挡烟封火门、(28)二次鼓风管套管、(29)中心铁棍、(30)电机、(31)蜗轮蜗杆减速器、(32)轴承、(33)曲轴、(34)连杆、(35)机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由烟室壁(1)、上花盘(3)和外炉壁(4)构成炉子的外壳体,其形状是以园柱形的主体上端接一段截园锥体,炉胆的下半段是由炉内芯(8)构成四方柱体,其上半部为由上花盘(4)、下花盘(6)和立烟管构成的换热器。立烟管的数目根据炉子大小而定。在下花盘(6)的下方为换热器另一主要组成部分,水横排管(7),它一般是3~5根平行的,相对炉体轴线倾的水管。其二端出口在炉内心与外炉壁之间的水套中。水充满水套。水套的上方的通大气管(2),保证炉子水套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平衡。炉内芯(8)所构成四方柱体为炉膛。炉膛下方是炉排(18),炉排的左边是推动板(12),推动板在推杆(15)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在它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地将煤推入炉排中部。在推动板的上方是由流煤板(2)、炉拱(9)、炉内芯(8)和投煤口(10)构成的存煤室。煤由投煤口投入存煤室,在炉排的运动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煤不断地流煤板。流向炉排后边,而后被带入炉膛中部。炉排的左边部分是出灰道(21),在工作过程中,炉排右边不断流入新煤、新煤推动燃烧着的煤、燃烧着的煤推动燃尽的煤灰,依次向左移动。最后使炉灰经出灰道被排入灰箱中。炉排的中段是煤的燃烧区,在此烧尽成灰。在炉排的上方是炉拱(9)和反射拱(24)及埋在反射拱中的边二次风管(23)和在以上二个风管中间、的二次鼓风管(22)。三个二次风管,将空气送入火床的火焰。二次风与火焰混合,使火焰中未燃烧完全的燃气和挥发份。进一步燃烧,使煤的化学能充分的转化成热能而提高燃烧效率。中央二次风管和边二次风管,可以是直管,其两端分别伸出炉外,靠自吸的作用将空气吸入炉膛内,也可以是冂形管,在水套中向下伸到炉排下方,将空气由炉下引入炉膛内。埋在拱中的二次风管,在拱的耐火材料的开口部分有许多小孔用来使二次风准确的进入炉膛。二次鼓内管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的主体是一端为喇叭口的开口,另一端为盲头的铜管,在面向炉床的一面开有许多通气孔,在管内还有一个为了使空气加速的中心铁棍(29),一直伸到二次鼓风管支座(25)处定位,其喇叭口的一端留在炉体外与鼓风机相接。二次鼓风管选用铜材可以使二次风在管内预热提高进气的温度,有利二次风与未燃尽成份进行燃烧。反射拱的形状是为了将热量反射到燃烧区右边的煤层进行预热。
图-3是推动板的自动方案示意图,它由电机(30)蜗杆减速器(31)、轴承(32)、曲柄(33)、轴杆(34)和机械推杆(35)组成,在工作过程中,减速器将转速降低带动曲柄转动,曲柄和连杆将转动,变成往复式运动,传给推杆,推杆再推动推动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推动板连续送煤实现了连续燃烧过程。从而克服了周期性燃烧的。空气供给与周期燃烧的各阶段的不合理配比;存煤室和燃烧区分开。使投入的煤在存煤存一段的停留时间,避免了煤粉随烟,而排出的现象。二次风的组织特别二次鼓风的预热,保证了燃烧充分的条件。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减少烟尘排放量。
在使用过程中,封火是靠关闭挡烟封火门(27)、投煤口(10)的盖和清灰门来实现的,清灰门是灰箱的端板它由上插入箱体,在清灰时提起即可。出灰道的出口,有一帘板,它的上边由含页连在出口道出口上边,它可以挡住不必要的空气由此进入炉膛。炉排燃烧所需空气是由炉排下的下灰箱中的。进风口(19)提供的。下灰箱的一侧有清灰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一台外径为φ1050高度2130毫米,立烟管为22根直径为63.5毫米的钢管,9个水横排管,直径为89毫米的无逢钢管,炉风芯边长700毫米的正方形,容水为1000公斤,每小时耗煤20kg,能供500人使用,其总效率为70%以上,排烟温度230~250℃。中国农科院种鸡场。
权利要求1.小型茶浴炉由壳体、炉胆、加煤装置、排灰装置、供气装置和进出水装置组成,茶浴炉的炉体壳体是由钢板卷焊成的圆柱体,其上端是锥形烟室壁(1),炉胆分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由上下花盘(3),和立烟管(5)及水横排管(7)所构成的换热器,另一部分是由炉排(18)与炉内芯(8),构成的燃烧室,其特征是炉排是可以往复运动的,在炉排上方有炉拱和二次进风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茶浴炉,其特征是,有二个炉拱(9),(24),炉拱(9)同时构成存煤室的一部分,炉拱(24)是弧面形的反射炉烘,二个炉拱中各埋有一个自吸式的二次供风管(11),(23),在二个炉拱的中间位置上有一个能对空气预热的铜质二次供风管(22),二次供风管(22)一端伸出炉体之外,可以自吸进风,也可以由鼓风机强迫送风,在铜管内装有一个铁棒(2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茶浴炉,其特征是炉排的运动,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率,烟尘排量低的小型茶浴炉。其外形类似一般的立式圆筒茶浴炉,结构是炉胆与外壁之间的夹层和炉子上半部为热交换器。结构特征是在下部的燃烧室中装有可往复运动的炉排(18),在炉排的上方三个二次进风管(11),(22),(23)的炉烘(9),(24),炉排的往复运动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煤由投煤门投入沿流煤板流向炉排,在炉排运动过程中不断地被送入燃烧区。
文档编号F24H1/10GK2069091SQ90205478
公开日1991年1月9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3日
发明者梁才, 董维义, 马克顺, 李奉章 申请人:北京市热风炉制造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