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进气离心式通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54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径向进气离心式通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改进的气体输送装置。
机翼形后向叶片叶轮离心式通风机具有较高的气动效率和功率自调性能。以往这种风机在叶轮进气口前均采用正圆锥形集流器。当这种风机采取径向进气方式,即带有径向进气箱时(如图3所示),由于气流在进气箱转弯处(图3中W)的回流,形成较大的涡流区。严重地干扰主流,使叶轮进口流动状态恶化。造成性能曲线的中断和错位(图4中虚线)。表现为压力、流量和功率的波动以及风机本体和邻接管道的强烈振动。
为解决这一问题,曾采取在集流器喉部设整流叶片或加大进气箱等方法。但是前者使结构复杂化并使风机全压效率下降1~2%。后者增加了风机外形尺寸和主轴长度,给风机设计和安装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使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径向进气离心式风机。在不降低气动效率和不增加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得到平滑的性能曲线(图4中实线),消除运行中的振动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将原来风机的正圆锥形集流器改为斜锥形。从而使进气箱转弯处涡流区缩小,减弱对主流的干扰。对于双进气风机,还同时在叶轮两盖盘外侧设整流小叶片。以改善两侧叶轮出口气流不均衡性影响。对于单进气风机则不需加此小叶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离心式通风机。由径向进气箱〔1〕、斜锥形集流器〔2〕、机翼形后向叶片叶轮〔3〕、主轴〔4〕、机壳〔5〕等部件组成。在双进气式叶轮的两侧盖盘外侧还设有整流小叶片〔3a〕,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离心式通风机的斜锥形集流器。它由斜锥形集流体〔2a〕和圆台形外整流体〔2b〕两部分组成。
本实用新型离心式通风机的斜锥形集流器,其最佳几何参数比(以φ1为100)为φ1φ2φ3φ4L1L2=100687394316其中φ2、φ3、φ4为同心圆,斜锥体2a为直角斜锥。
图3是已有的带径向进气箱和正圆锥形集流器的双进气离心式通风机。气流在进气箱转弯W处形成涡流区。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图4是本实用新型离心式通风机与已有风机性能曲线比较。实线表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风机性能,虚线表示图3所示已有风机性能。η代表效率曲线,P-Q代表压力--流量曲线。
权利要求
1.一种径向进气离心式通风机,由径向进气箱[1]、集流器[2]、机翼形叶片叶轮[3]、主轴[4]、机壳[5]组成,其特征在于集流器[2]为斜锥形。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通风机,其特征在于集流器〔2〕由斜锥形集流体〔2a〕和圆台形外整流体〔2b〕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
2的通风机,其特征在于集流体〔2a〕为直角斜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
3的通风机,其特征在于集流器〔2〕最佳几何参数比为φ1φ2φ3φ4L1L2=100687394316。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改进的气体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为径向进气离心式通风机。该通风机在径向进气箱与叶轮进口之间采用了斜锥形集流器,使进气箱转弯处的涡流区缩至最小,改善了叶轮进口的流动状态。在不降低风机效率和不增加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得到平滑的性能曲线,消除了风机在运行中的振动现象。
文档编号F24F7/06GK86202762SQ86202762
公开日1986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29日
发明者上官心乐, 王兴亚 申请人:沈阳鼓风机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