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汽化燃烧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1895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汽化燃烧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燃烧炉灶,尤其指以甲醇混合液体为燃液的燃烧炉灶。
目前,常见的液体燃烧炉灶,如酒精炉、煤油炉,都是以点燃酒精或煤油中的灯芯,实现燃液燃烧供蒸饭、炒菜、烧水等使用,其燃液燃烧不充分,不但造成燃液的浪费,而且未被完全燃烧的燃烟,对环境污染很大。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汽化燃烧炉灶,能使燃液不断汽化(雾化)后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燃烧灶体、点火器、燃液托盘,其中燃烧灶体为中间空心的环状腔体,而在其环腔上部和内壁下部分别设有上、下喷火口,在燃烧灶体的中间设有封闭的环腔汽化室,又在燃烧灶体下方依次设置水平的环状燃气管和盘状燃液管,其中环状燃气管和盘状燃液管的开口竖管分别密封地连接在环腔汽化室底端面,且伸进环腔内。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燃液得到充分燃烧,节省燃料,同时减少燃烟对环境的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灶体 11.环腔 12.上喷火口 13.下喷火口 14.进气管 2.环腔汽化室 21.环腔 3.盘状燃液管 31.开口竖管 32.燃液开关 4.环状燃气管 41.开口竖管 42.调节阀 5.燃液箱 6.燃液托盘 7.点火器 8.预热燃液开关 9.供液管燃烧灶体1为中间空心的环腔11构成的环状腔体,在环腔11上部和内壁下部分别设置依环状均匀排列的上喷火口12和下喷火口13,在其外壁上向外伸出一个进气管14。
环腔气化室2以其外缘的凸耳连接在燃烧灶体1的内壁上、且置于燃烧灶体1中间一定间距的空心位置,而且环腔气化室2在燃烧灶体1的上喷火口12和下喷火口13之间。
环状燃气管4设置在燃烧灶体1的下喷火口13下方,其一端开口竖管41向上密封地连接在环腔汽化室2底端、且伸进环腔汽化室2内,而另一端连接调节阀42,经管道连通进气管14,调节阀42是调节进入进气管14的燃烧气体的大小,以达到与进入的空气量匹配,充分混合。
盘状燃液管3设置在环状燃气管4下方,其一端的开口竖管31向上密封地连接在环腔汽化室2底端、且伸进环腔汽化室2内,而另一端经燃液开关32连接到燃液箱5中。
燃液托盘6置于盘状燃液管3下方,由预热燃液开关8控制从燃液箱5内进入供液管9,供给燃液托盘6内定量的燃液(按预热所需燃液量),而点火器7(脉冲点火器)置于燃烧托盘6边缘,供燃液点火燃烧。
本实施例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拧开预热燃液开关8,燃液(如甲醇液态混合燃料、酒精等)从燃液箱5经供液管9流入定量的燃液到燃液托盘6内,拧开点火器7使燃液点燃,而后关闭预热燃液开关8;燃烧托盘6内燃液产生的火焰,对其上方水平放置的盘状燃液管3、环腔汽化室2加热,同时,拧开燃液开关32,经燃液开关32调整流量,使燃液从燃液箱5不断地流入盘状燃液管3内(始终保持盘状燃烧管3内2/3高度充满燃液),由于盘状燃液管3内的燃液受热后膨胀,同时一部分燃液开始汽化(雾化),一部分仍然处在液态,但却会因压力升高,不断向上进入开口竖管31内,并且从开口竖管31顶端开口喷出,汽化的燃气处在环腔汽化室2上面,经开口竖管41,经环状燃气管4的环状段,调节阀42进入进气管14,与进入的空气混合进入环腔11,由上喷火口12、下喷火口13喷出火焰;而未汽化的燃液处在环腔汽化室2下面,由于环腔汽化室2处于预热状态,又加上下喷火口13又能对加热环腔汽化室2,此时燃液托盘6内定量燃液耗尽的话,环腔汽化室2仍能被加热,使未汽化的燃液得到汽化(雾化),进入进气管14,环腔11,由上喷火口12,下喷火口13喷出火焰,如此重复上面的不断使燃液汽化,产生燃烧的火焰。
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接通管道煤气或燃气的燃烧炉灶。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汽化燃烧炉灶,包括燃烧灶体、点火器、燃液托盘,其特征是燃烧灶体为中间空心的环状腔体,而在其环腔上部和内壁下部分别设有上、下喷火口,在燃烧灶体的中间设有封闭的环腔汽化室,又在燃烧灶体下方依次设置水平的环状燃气管和盘状燃液管,其中环状燃气管和盘状燃液管的开口竖管分别密封地连接在环腔汽化室底端面,且伸进环腔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汽化燃烧炉灶,其特征是上述环腔汽化室为圆柱环腔体。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汽化燃烧炉灶,其特征是上述环腔汽化室处在燃烧灶体的上、下喷火口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燃烧炉灶,尤其指以甲醇混合液体为燃液的燃烧炉灶。它的燃烧灶体为中间空心的环状腔体,而在其环腔上部和内壁下部分别设置有上、下喷火口,在燃烧灶体的中间设有封闭的环腔气化室,又在燃烧炉灶下方依次设置水平的环状燃气管和盘状燃液管,其中环状燃气管和盘状燃液管的开口竖管分别密封地连接在环腔气化室底端面,且伸进环腔内。从而,燃液得到充分燃烧,节省燃料,同时减少燃烟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F24C5/00GK2175880SQ9322373
公开日1994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0日
发明者单兆生, 易韵云, 韩志强, 张兆智 申请人:单兆生, 易韵云, 韩志强, 张兆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