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9864阅读:1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常压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压热水锅炉,属于锅炉设计技术。
目前生产、使用中的小型常压热水锅炉,一般不设置鼓风机和引风机,故其燃烧不够充分,热效率只能达到65-70%,为了提高热效率,一般采用增加吸热面积的方法,即增加吸热管的数量,这样又造成了钢材耗量高,不但使炉体加大,而且成本也增加了,由于烟道通风不好,燃烧不充分造成燃料浪费的同时,又使烟气污染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增加热效率又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的常压热水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炉体、燃烧室、水套、水包、吸热排管、烟道、烟囱等部件,在水包与上烟道之间设置超导热管,位于水包内的一段超导热管外壁上固定有散热片;侧烟道中设置汽化箱,该汽化箱上部通过管道与设置在炉体外侧的助剂水箱联通,汽化箱下半部内侧设有汽化管道,该管道延伸后与设置在炉蓖下部的助燃咀联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超导热管代替低温区的吸热管吸热,可使锅炉提高热效率10%,节省钢材6%,降低成本5%;采用助燃装置,使化学助燃剂在炉内变成汽体,喷入炉膛后,不仅增加了供氧量,又促进了氧化过程的加速进行,使燃料能充分燃烧,增大了发热值,同时也使烟尘排放量大大降低,减轻了环境污染。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倒是一小型常压热水锅炉(手烧式),它由炉体(4)、燃烧室(3)、水套(2)、水包(5)、吸热排管(11)、上烟道(8)、侧烟道(14)、后烟道(12)、烟囱(6),超导热管(7)及助燃装置等构成。超导热管(7)设置在水包(5)与上烟道(8)之间,位于水包(5)内的一段超导热管(7)外壁上固定有散热片(17),根据水包(5)及上烟道(8)的具体结构,超导热管(7)也可应用弯曲形的。本实用新型的助燃装置由助剂水箱(9)、汽化箱(10)、汽化管(15)、助燃喷咀(16)组成,汽化箱(10)设置在侧烟道(14)中,该汽化箱(10)上部通过管道与设置在炉体(4)外侧的助剂水箱(9)联通,汽化箱(10)的下半部内侧设有汽化管道(15),该管道(15)延伸后与设置在炉蓖(1)下部的助燃喷咀(16)联通。本实用新型的烟道由后烟道(12)、侧烟道(14)、上烟道(8)组成,后烟道(12)入口设置在燃烧室,出口与两侧烟道(14)联通,两侧烟道(14)与上烟道(8)联通,上烟道(8)的出口与烟囱(6)联通,烟气的流通为燃烧室(3)→后烟道(12)→侧烟道(14)→上烟道(8)→烟囱(6)。本实施例在侧烟道(14)和后烟道(12)中分别设置吸热排管(11),该吸热排管(11)分别与环燃烧室(3)的水套(2)和炉体(4)上部的水包(5)联通。为了使燃料在燃烧室(3)更加充分燃烧,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室(3)内设置一拱墙,用于折挡烟气使之二次燃烧。
权利要求1.一种常压热水锅炉,包括炉体、燃烧室、水套、水包、吸热排管、烟道、烟囱、其特征在于a、水包与上烟道之间设置超导热管,位于水包内的一段超导热管外壁上固定有散热片;b、侧烟道中设置汽化箱,该汽化箱上部通过管道与设置在炉体外侧的助剂水箱联通,汽化箱的下半部内侧设有汽化管道,该管道延伸后与设置在炉蓖下部的助燃咀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烟道包括后烟道、侧烟道、上烟道,后烟道入口设置在燃烧室,出口与两侧烟道联通,两侧烟道与上烟道联通,上烟道的出口与烟囱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侧烟道和后烟道中分别设置吸热排管,该吸热排管分别与环燃烧室的水套和炉体上部的水包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内设置一拱墙。
专利摘要一种常压热水锅炉,它包括炉体、燃烧室、水套、水包、吸热排管、烟道、烟囱等,水包与上烟道之间设置超导热管,位于水包内的一段超导热管外壁上固定有散热片,侧烟道中设置汽化箱,该汽化箱上部与炉体外侧的助剂水箱联通,其下部内侧设置汽化管道,该管道延伸后与设置在炉箅下部的助燃嘴联通。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超导热管代替低温区的吸热管。可使锅炉提高热效率10%,采用助燃装置,使化学助剂在炉内变成汽体,喷入炉膛后可增加供氧量,促进氧化过程的加速进行,使燃料得以充分燃烧,减轻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F24H1/28GK2258599SQ96205900
公开日1997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5日
发明者董炳锋, 董炳军, 齐进忠, 张文印 申请人:董炳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