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组合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488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化石油气组合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家用炉灶技术范围。
目前使用的普通炉具,都是把锅体直接且完全地裸露在空气中,然后让火燃在锅体下侧烧烤。这种原始的烧烤方式,引起四周冷空气循环不断地涌向锅体下侧,让火燃加热后上升,形成强烈的空气对流,散失了大量的热量。同时,火燃来不及对锅体进行充分的加热,就被对流的冷空气抬起,迅速冲散,造成热效率很低。另一方面,参加燃烧的外界空气温度,比火燃温度要低得多,参加燃烧前必先吸收热量,造成热量的进一步损失。
液化石油气组合灶的设计,以普通炉具的点火系统和燃烧方式作为基础(这方面解析略去),参考了传统柴草灶的凹窝结构并吸收利用,参考了工业锅炉的空气预热技术并吸收利用,得出液化石油气组合灶的凹窝螺旋槽结构。其凹窝结构,能隔绝锅体底部与外界空气的直接连通,防止对流形成,减少了外界空气对流造成的热损失。其双向对流螺旋槽结构,处于灶体凹窝中,严密地包围在锅体底部。灶体凹窝,螺旋槽,锅体,三者由下至上互相吻合相辅相成共为一体。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螺旋槽,不仅对锅体起支撑作用,并且与锅体底部一起,把烟火夹在上侧槽里,使烟火只能沿着螺旋槽上侧,由下向上由内向外一圈一圈地排出,增长了烟火在锅底的流程,使火燃对锅体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延时,大大地提高了热效率。同时同理,螺旋槽下侧与灶体凹窝一起,把参加燃烧的空气夹在下侧槽里,使空气只能沿着螺旋槽下侧,由上向下由外向内一圈一圈地吸入,增长了空气从外界进入火燃的流程,在流程中利用热传导和热辐射方式,对螺旋槽上侧正在排出的烟气进行吸热。尽量降低排烟温度和提高参燃空气的温度,使参燃空气在燃烧前尽量向火燃温度靠近,使火燃温度尽量得到提高,辐射更加强烈,其原理如

图1和图2所示。图一,1、灶体。2、凹窝。3、螺旋槽。4、火燃中心。5、锅体。6、烟气排出通道。 7、空气吸入通道。灶体作为液化石油气组合灶的基础结构。凹窝作为防风保温器件,包围在螺旋槽下方及四周。螺旋槽总体跟凹窝平行设置,局部形状为“W”形,作为火燃调制器件。螺旋槽与凹窝的中心位置,作为火燃燃烧中心。锅体利用自身的重力,压置在螺旋槽上侧,对螺旋槽上侧的螺旋形凹坑内火烟进行吸热。螺旋槽上侧的螺旋形凹坑,与锅体底部相夹,形成火烟排出通道。螺旋槽下侧的螺旋形凹坑,与凹窝相夹,形成空气吸入通道。图二,8、空气吸入气流。4、火燃中心。9、烟火排出气流。空气吸入气流穿行在烟气之间,对正在排出的烟气进行吸热。烟气排出气流穿行在空气之间,对正在吸入的空气进行散热。
液化石油气组合灶的结构特点,针对普通炉具的蔽端,吸收利用普通炉具脉冲电点火与混和燃烧方式,吸收利用传统柴草灶的凹窝结构,吸收利用工业锅炉的空气预热技术,把各种燃具的优点集成一体,再加上螺旋式烟火排出结构,使液化石油气组合灶的性能十分卓越。如果普通炉具十分钟能烧开定量的水,在同等条件下,液化石油气组合灶六至七分钟就能完成。
液化石油气组合灶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球上的资源有限,而人类对燃料的消费却越来越大,石油及煤碳的储量,森林的覆盖面积等正日益减少,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珍惜资源,节约财富,保护环境已不仅仅是一种渴望,而成为全球性极需不断解决的问题。由于液化石油气组合灶的高效节能特点,不但适应人们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而且能大大降低人们对液化石油气的消费成本,极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到农村去,大幅度地削减柴草灶的比例,对封山育林;绿化环境,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炉灶,在灶体中,凹窝、螺旋槽与锅体顺序机械连接,其特征是凹窝包容着螺旋槽,螺旋槽包容着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是凹窝为一防风保温器件,包围在螺旋槽下方及四周;螺旋槽为火燃调制器件,中心有适宜的空间让火燃燃烧,燃烧空间之外上下两侧有螺旋形凹槽,与上下器件相夹,形成对外封闭,自身顺畅的气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是凹窝、螺旋槽与锅体同心组合设置,其间为火燃燃烧及气体通道。
全文摘要
液化石油气组合灶,属于家用厨具用品技术范围。它的凹窝结构,能很有效地抑制外界空气的对流。它的螺旋槽空气吸入结构,能使参加燃烧的空气获得很好的预热。它的螺旋槽烟气排出结构,能使火燃对锅体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延时。
文档编号F24C3/00GK1206093SQ9810464
公开日1999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3日
发明者李泉辛 申请人:李泉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