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57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一种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器。
目前,空调器一般只有一个出风口,或位于室内部分上部,或位于室内部分下部,空调产生的不论冷风或热风,都只能从这一个出风口送出来。这与空气对流的自然规律不相符合,而且与人体头要凉、脚要暖的生理需求也不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空调器仅有一个出风口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器,其室内部分包括壳体、换热器、蜗壳、风扇,壳体上有出风口,其特征是壳体上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蜗壳具有蜗旋对称的上下两个风道,壳体上的上下两个出风口分别与蜗壳的上下两个风道连通,蜗壳中具有由挡板及其电动机构组成的风道换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且与蜗壳的上下两个风道连通,可以根据制冷、制热的不同工作状态,通过挡板电动机构带动挡板转动,进行风道换向,挡住蜗壳的一个风道,使得热风由蜗壳下风道及空调器壳体下出风口送出,而冷风由蜗壳上风道及空调器壳体上出风口送出,气流的输出既符合空气对流的自然规律,又适应人体的生理需求,有益于人体健康。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壳体后背板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图2为
图1的A-A剖示图。

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室内部分包括壳体1、换热器3、蜗壳4、风扇6,壳体上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2、7,蜗壳4具有蜗旋对称的上下两个风道41、42,壳体上的上下两个出风口2、7分别与蜗壳4的上下两个风道41、42相连通。蜗壳4中的挡板5呈与蜗壳相应的半周蜗旋形。挡板电动机构包括支架10、电动机8、传动齿轮9和齿条12,支架10呈圆环形,其圆心在风扇6轴心线上,其径向的支杆101与挡板5固定连接,并通过其背面的环形槽与固定在壳体1后背板上的至少3个支柱11滑动连接,电动机8装在壳体后背板上,齿轮9装在电动机上,齿条12装在支架10圆环内侧,齿轮9与齿条12上的齿相啮合。实施例中,支柱11数量为4个,它们等分圆周地固定在壳体后背板上,与支架10背面的环形槽滑动连接,电动机8选用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从上下两个出风口换向出风的具体过程如下如
图1和图2所示,制冷工作时,挡板5挡住蜗壳4的下风道42,上风道41开启,室内热空气经换热器3冷热交换后,气流在风扇6中获能,冷空气经蜗壳4的上风道41、壳体1的上出风口2送出;制热工作时,在空调器主控板的控制下,电动机8通过传动齿轮9、齿条12带动支架10连接的挡板5旋转180度,此时挡板5将蜗壳4的上风道41挡住,下风道42开启,室内冷空气经换热器3热冷交换后,气流在风扇6中获能,热空气经蜗壳4的下风道42、壳体1的下出风口7送出。
权利要求1.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器,其室内部分包括壳体、换热器、蜗壳、风扇,壳体上有出风口,其特征是壳体上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蜗壳具有蜗旋对称的上下两个风道,壳体上的上下两个出风口分别与蜗壳的上下两个风道连通,蜗壳中具有由挡板及其电动机构组成的风道换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器,其特征是蜗壳中的挡板呈与蜗壳相应的半周蜗旋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器,其特征是挡板电动机构包括支架、电动机、传动齿轮和齿条,支架呈圆环形,其圆心在风扇轴心线上,其径向的支杆与挡板固定连接,并通过其背面的环形槽与固定在壳体后背板上的至少3个支柱滑动连接,电动机装在壳体后背板上,齿轮装在电动机上,齿条装在支架圆环内侧,齿轮与齿条上的齿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器,其特征是电动机为步进电机。
专利摘要具有上下出风口的空调器,其室内部分包括壳体、换热器、蜗壳、风扇,壳体上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蜗壳具有蜗旋对称的上下两个风道,壳体上的上下两个出风口分别与蜗壳的上下两个风道连通,蜗壳中具有由挡板及其电动机构组成的风道换向机构。能进行风道换向,制热时热风由蜗壳下风道及空调器壳体下出风口送出,制冷时冷风由蜗壳上风道及空调器壳体上出风口送出,气流的输出既符合空气对流的自然规律,又有益于人体健康。
文档编号F24F5/00GK2354047SQ9824250
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8日
发明者朱世平, 刘付宝 申请人:江苏春兰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