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外罩暖炊两用节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77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形外罩暖炊两用节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煤炉,特别是一种能适合取暖、炊事专用或兼用的且能提高热能利用率和节煤的新炉型。
现有的煤炉都是直立桶式炉型,这样的炉型只适合炊事,如用于取暖则不适宜,一则由于炉子的高度过高不适合暖脚,二则炉温呈直线上升不能被取暖利用,而大部分热能被浪费掉,为适宜取暖现已有一种公知公用的盘炉,盘炉取暖可以暖脚,但也存在下例缺陷,一是暖脚盘设在炉子的底部,炉温通过炉壳传导到暖脚盘时热量相当微弱,并不能完全满足暖脚的所需温度,二是炉温仍呈直线上升,而不能向四周辐射以利人体取暖,大部分热能未被利用而被浪费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取暖时既适合暖脚,且炉温能向四周辐射,真正满足人体取暖需求的全新炉型。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在直立桶式炉型的外壳外再增加一个伞形的外罩,该外罩上部与炉子的固定炉面连接固定,该固定炉面与其它炉型炉面不同,其直径略大于炉体,在超出炉体部位处留有间隙通向外罩内,外罩往下呈伞形张开,下部边缘距地面高约85毫米,使人的脚部能伸入外罩下面,在固定炉面上再增加有一块可调节的活动炉面,活动炉面与固定炉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通向伞形外罩内,活动炉面上备有盖火板,当炉子用于取暖专用时,活动炉面上盖上盖火板,这样盖火板阻止炉温和热气流呈直线上升,而只能通过活动炉面和固定炉面之间的间隙而进入伞形外罩内,再从外罩底部通出,这样一部分热能通过盖火板和活动炉面的传导而向上辐射,一部分热能通过外罩的传导向四周辐射,一部分热能随气体从外罩下排出来,同时由于外罩呈伞形张开,使得外罩上的温度能反射到炉体周围的地面上使地面加热,这样人取暖时脚部伸入外罩下面,就能得到上下两方面热能,完全满足暖足的需要,而向炉体上部和四周辐射的温度,则完全适合人体其它部位取暖的需求。由此可见此炉用于取暖炉时,不仅能完全满足人体各部位的温度需求,而且能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另外,由于炉体外增加了外罩和热气在外罩内传导,炉温得到大幅度提高,即能提高煤碳的燃尽率,又因炉温和热气流不能直线上升,而使热气流流速减慢,流速减慢可使煤碳的燃烧速度大大减缓,故此炉型与其它炉型取暖相此,热能利用率可提高50%又能节煤3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是可以暖炊兼用,如有炊事任务时只要取去盖火板,将炊事用具放在活动炉面上,这时主热即被炊事用具接受用于炊事,余热即随着气体从伞形外罩下排出而用于取暖,这时炉子的热能利用率达到了最高峰,能起到一炉两用的特殊效果,这在缺煤地区是非常适用的。
该炉型的另一大优点是,在不需取暖季节或专用于炊事用炉时,只须调节炉面与炉面之间、炉面与炊具之间的间隙就可作炊事专用,且比其它炉型能提高热效率和节煤。原理是该炉炊事时虽然热能利用方式和其它炉型一样,但由于该炉有一个外罩等于给炉子增加一层保温层,使热能散失减少,炉温相应得到提高,同时两炉面之间的微小间隙此时变成了二次进风的通道,有热气进入炉膛帮助燃烧,所以相比其它炉型热效率可得到提高,故可节煤20%左右。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该炉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该炉的一种具体结构剖面图。
图2是
图1(3)固定炉面的俯视图。
参照
图1一个立式桶形炉体的外壳(1)在其外围增设有一个伞形外罩(2),外罩(2)上部边缘与固定炉面(3)相连接,固定炉面(3)留有间隙(6)通向外罩内。固定炉面(3)上铸有几个高约3毫米的凸齿(此凸齿图中未画出)该凸齿沿炉面四周均匀间隔排列,固定炉面(3)上面是活动炉面(4)活动炉面(4)一面为平整光滑的平面,另一面铸有多个凸齿(此凸齿图中未画出),该凸齿高约15毫米,并沿炉面四周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均匀间隔排列。活动炉面上再设置有一块盖火板(5)。炉子用于取暖或暖炊兼用时,活动炉面(4)有凸齿的一面朝下,平面朝上,这时活动炉面(4)上的凸齿使固定炉面和活动炉面之间有高约15毫米间隙,盖上盖火板或放上炊事用具,都会迫使炉温和热气流通过两炉面之间的间隙而进入外罩内。而在夏季或专用于炊事用炉时,只须将活动炉面翻过来,使之平面朝下齿面朝上,这时活动炉面与固定炉面之间由固定炉面上的凸齿支撑,其间隙变小到约3毫米,而活动炉面凸齿朝上,使炉面上的炊具与炉面之间有高约15毫米的间隙,炉内热气流即从活动炉面与炊具之间的间隙而上升,其热能利用与其它炉型炊事工作相同,而活动炉面与固定炉面之间的微小间隙则变成了二次进风的风道。
从以上附图和实施例可以看出,该炉型与其它炉型相比,效果是相当明显的,而其制造材料消耗和成本增加极微,与盘炉相比,其底盘消耗的溥铁皮材料,用来制作伞形外罩足足有余,那么只多了一块活动炉面和一块盖火板,该两部件用铸铁件时其成本不会超过2至3元。
权利要求1.伞形外罩暖炊两用节煤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外围有一外罩(2)、固定炉面(3)上留有间隙(6),固定炉面(3)上增加有一块活动炉面(4),活动炉面(4)上面设有盖火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炉,其特征在于外罩(2)上部边缘与固定炉面(3)相连接,下部呈伞形张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炉,其特征在于活动炉面(4)一面为平整光滑的平面,另一面铸有多个凸齿,凸齿沿炉面四周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均匀间隔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适合取暖、炊事专用或兼用的,且能提高热能利用率和节煤的新炉型。该炉型在直立桶式炉型的外围增加有一个伞形外罩,固定炉面上再增有一块活动炉面,一块盖火板,活动与固定两炉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通入外罩内,盖上盖火板可迫使炉温通过两炉面之间的间隙进入外罩内,而从外罩底部排出,使热能能向四周和地面辐射,以利人体取暖,取去盖火板放上炊具并调节两炉面之间的间隙,又可作暖炊兼用或作炊事专作炉。
文档编号F24B7/00GK2379715SQ9824563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8日
发明者朱梅林 申请人:朱梅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