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常压高温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77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式常压高温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热源的流体加热器,特别是一种立式常压高温锅炉。
目前,我国在生活用供热采暖、饮水、用气方面曾采用了一种立式蒸汽锅炉,它主要由炉体、内胆及设置在内胆中的水管,与内胆连通的火管,位于内胆下方的炉排构成。当排煤在炉膛内燃烧时,可使内胆及水、火管受热加热水,形成蒸汽,产生热能,得以应用。但是,锅炉内的火焰只是通过内胆、水管、火管进行热交换,热效率低,升温慢,很难有效地提高饱和蒸汽的温度,且能耗高,安全性能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常压高温锅炉,它能够有效地提高饱和蒸汽的温度,热效率高,并能有效地降低能耗。
其解决方案是位于底座上方的炉体,其内腔下部设置有呈相间布置的循环状下蓄水循环槽和下烟火循环槽,中部为炉膛,其内腔沿周围壁设置有蓄水槽,它与下蓄水循环槽连通,中间为燃烧室,燃烧室内有炉排,而炉体的上部设置有呈相间布置的循环状上蓄水循环槽和上烟火循环槽,上蓄水循环槽与蓄水槽连通,装有安全阀的集汽箱位于上蓄水循环槽和上烟火循环槽的上方,并与上蓄水循环槽连通,于炉体的一侧外连接有烟火通道,烟火通道内腔上部有与集汽箱连通的加热管,它的排气口管设置在烟火通道的上方,而烟火通道的下端与下烟火循环槽连通,一端与引风机相连的排烟管,穿过底座与下烟火循环槽连通,构成全封闭的水、火异路通道。
所述呈相间布置的循环状上、下蓄水循环槽及上、下烟火循环槽均呈啊基米德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位于底座上方的炉体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呈相间循环状布置的上、下蓄水循环槽和上、下烟火循环槽,位于它们二者之间且沿炉膛内壁周围的蓄水槽与上、下蓄水循环槽连通,而上蓄水循环槽与其上方的集汽箱连通,于炉体的一侧外有烟火通道,其内有蒸汽加热管,它与集汽箱连通,烟火通道的下端与下烟火循环槽连通,穿过底座且与引风机相连的排烟管同下烟火循环槽连通,构成全封闭的水、火异路通道,从而可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它能够在常压状态下,产生110-180℃的高温蒸汽,使热效率提高到85-90%,导热速度提高一倍,节约燃料60%,并且安全可靠、升温快,所需燃料广泛,它可以是煤、炭、木材、液化气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一种立式常压高温锅炉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A-A剖视图。
图3为B-B剖视图。
图4为C-C剖视图。
图1至图4中,炉体(23)的下方焊接有底座(1),于炉体(23)的内腔下部焊接有呈相间布置的啊基米德螺旋状的下蓄水循环槽(3)和下烟火循环槽(4),它们的上方为炉膛,沿炉膛内腔壁周围焊接有蓄水槽(10),它经过流孔(21)与下蓄水循环槽(3)相连通。在炉膛的下部为储灰室,其侧壁上有清灰及进风门(6),而炉膛的中部焊接有炉排(7),于炉排(7)上方沿蓄水槽(10)的侧壁有保温层(20),构成燃烧室(8),在燃烧室(8)侧壁处设置有炉门(9)。炉膛上方焊接有呈相间布置的啊基米德螺旋状的上蓄水循环槽(11)和上烟火循环槽(12),上蓄水循环槽(11)通过流孔与蓄水箱(10)连通。集汽箱(15)的上方安装有安全阀(16),而集汽箱(15)焊接在上蓄水循环槽(11)和上烟火循环槽(12)的上方,并与上蓄水循环槽(11)经过流孔相通。于炉体(23)的一侧外焊接有方型烟火通道(22),烟火通道(22)内腔上部焊接有U型蒸汽加热管(19),它的蒸汽进口端(17)与集汽箱(15)连通,而蒸汽排出口管(18)设置在烟火通道(22)的上方,蒸汽由此排出被利用,烟火通道(22)的下端与下烟火循环槽(4)相连通。一端与引风机相连的排烟管(2),穿过底座(1)经下烟火循环槽(4)的中部并与下烟火循环槽(4)连通,从而构成全封闭的水、火异路通道。另一侧外自下而上连接有与下蓄水循环槽(3)连通的进水管(5),以及与上蓄水循环槽(11)连通的热水排出管(13)和水位计(14)。
工作时,由进水管(5)向上、下蓄水循环槽(11)、(3)和蓄水槽(10)内注入水,并由水位计(14)控制水位,而燃料在燃烧室(8)内燃烧,其烟火在与排烟管(2)相连接的引风机的作用下,依次通过上烟火循环槽(12)、烟火通道(22)及下烟火循环槽(4),进行热交换,加热上、下蓄水循环槽(11)、(3)和蓄水槽(10)内的水,并快速至沸腾后,产生的蒸汽进入集汽箱(15)内,又进入U型蒸汽加热管(19)中,利用烟火通道(22)内的烟火再加热,尔后由蒸汽加热管(19)的蒸汽排出口端(18)排出,被利用,而热水或开水从排水管(13)排出,被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常压高温锅炉,包括炉体、火管及水管,其特征在于,位于底座(1)上方的炉体(23),其内腔下部设置有呈相间布置的循环状下蓄水循环槽(3)和下烟火循环槽(4),中部为炉膛,其内腔沿周围壁设置有蓄水槽(10),它与下蓄水循环槽(3)连通,中间为燃烧室(8),燃烧室(8)内有炉排(20),而炉体(23)内腔上部设置有呈相间布置的循环状上蓄水循环槽(11)和上烟火循环槽(12),上蓄水循环槽(11)与蓄水槽(10)连通,装有安全阀(16)的集汽箱(15)位于上蓄水循环槽(11)和上烟火循环槽(12)的上方,并与上蓄水储水槽(11)连通,于炉体(23)的一侧外连接有烟火通道(22),其内腔上部设置有与集汽箱(15)连通的蒸汽加热管(19),它的排气口管(18)设置在烟火通道(22)的上方,而烟火通道(22)的下端与下烟火循环槽(4)连通,一端与引风机相连的排烟管(2),穿过底座(1)与下烟火循环槽(4)连通,构成全封闭的水、火异路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常压高温锅炉,其特征在于呈相间布置的循环状上、下蓄水循环槽(11)、(3)及上、下烟火循环槽(12)、(4)均呈啊基米德螺旋状。
专利摘要一种立式常压高温锅炉,主要是炉体内自下而上有呈相间循环状布置的下蓄水循环槽、下烟火循环槽及上蓄水循环槽、上烟火循环槽,在它们二者之间沿炉膛内壁周围的蓄水槽与上、下蓄水循环槽连通,上蓄水循环槽上方连通有集汽箱,炉体一侧有与下烟火循环槽连通的烟火通道,其内有与集汽箱连通的加热管,接引风机的排烟管经底座与下烟火循环槽连通,构成水、火异路循环通道,能使热效率提高到85—90%,导热速度提高一倍,节约燃料60%。
文档编号F24H1/08GK2362034SQ98245650
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0日
发明者孙德胜, 宗国强, 崔波, 李广生, 陈文亮 申请人:通许县丽星粉皮淀粉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