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233309阅读:来源:国知局
32的印刷电路基板放置筋311以突出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模块外壳31的内侧。上述印刷电路基板放置筋311沿着上述子印刷电路基板32的边缘围设,从而可以防止上述子印刷电路基板32在上述模块外壳31的内部摇动。
[0171]并且,上述发光元件33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上述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随着所供给的电源的电阻值而发生颜色变化。即,若污染度高,则释放红色光,随着污染度的降低,经由黄色变成绿色。根据这种结构,根据借助上述气味传感器64来检测的空气的污染度,向上述发光元件33供给的电源的电阻值以查找表形态存储于存储器(未图示)。并且,若所检测的空气污染度值向控制部(未图示)传输,则由上述控制部算出向上述发光元件33供给的电源的电阻值,并向上述发光元件33供电。如此,根据所检测的空气污染度来确定上述发光兀件33的光色。
[0172]并且,上述模块盖34产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高度差,使得中心部比边缘更向前方突出。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形成有第一高度差部341和第二高度差部342的情况,上述第一高度差部341以从上述模块盖34的内侧向前方突出的方式产生高度差,上述第二高度差部342以从上述第一高度差部341的内侧向前方突出的方式产生高度差,但并不受此限定。并且,上述第一高度差部341的高度hi和上述第二高度差部342的高度h2可相同,或者其中一个大于另一个。
[0173]其中,如图所示,之所以使相当于上述发光元件33的周边部的上述模块盖34的区域向前方突出,是为了防止在上述模块盖34的中心部发生热区(hot spot)。
[0174]具体地,从上述发光元件33释放的光以预定的散开角度向前方照射。所照射的光与上述模块盖34的背面相触,此时,若上述发光元件33和上述模块盖34之间的距离过短,则从上述发光元件33释放的光无法广泛地扩散而集中于特定位置。并且,光所集中的区域与周边区域相比,形成明显亮的热区。因此,为了避免发生热区现象,上述模块盖34与上述发光元件33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0175]图26为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前壳的前面立体图,图27为上述前壳的后面立体图。
[0176]参照图26及图27,本发明实施例的前壳20具有圆形的前表面部和圆筒形的侧面部 203。
[0177]详细地,在上述前壳20的前表面形成有前板放置面201,用于放置上述前板11。并且,在上述前壳20的中心部形成有净化度显示模块插入孔202,用于插入上述净化度显示模块30的发光面。并且,在上述前壳20的背面形成有净化度显示模块放置部207。
[0178]并且,在上述前壳20的侧面部的外周面,具体地,在与设置面相接触的外周面形成有上述支撑突起205和支撑部204。并且,上述支撑部204以大致弯折成L形态的方式从上述前壳20的侧面部延伸。即,从上述前壳20的侧面部向下侧延伸,并进行水平弯折。并且,从上述支撑部204以延伸方式形成有卡止钩206。
[0179]另一方面,在上述前壳20的侧面部的内周面,具体地,在与上述键盘组件61的上面部相接触的内周面形成多个筋。具体地,上述多个筋包括:多个键盘组件支撑筋209,用于支撑键盘组件61的后表面;以及间隔保持筋208,用于防止在上述键盘组件61发生静电。
[0180]详细地,在上述键盘组件61的上表面与上述前壳20的内周面过于靠近的情况下,当使用人员触摸上述控制面板90时,可以在上述键盘组件61的周边发生静电。因此,为了防止静电的发生,上述键盘组件61和上述前壳20的内周面应保持一定间隔。为此,以突出方式形成有上述间隔保持筋208。
[0181]图28为示出形成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底部的支撑部结合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0182]参照图28,在上述后壳50的底面形成有后支撑部52,在上述后支撑部52的边缘以凹陷方式形成有电线插入部58,电线K插入于上述电线插入部58。相关内容已在图18及图19中进行了说明。
[0183]并且,在上述前壳20的底面形成有前支撑部204,上述后支撑部52与前支撑部204借助上述卡止钩206来结合。并且,在上述电线插入部58的外侧边缘突出有用于钩住上述卡止钩206的卡止突起521,借助上述卡止钩206卡在上述卡止突起521,上述后支撑部52与前支撑部204结合为一体。
[0184]此时,上述卡止钩206覆盖上述电线插入部58的开口的部分中的一部分,从而防止异物进入上述电线插入部58的开口的部分。不仅如此,还可以防止上述卡止钩206遮住上述电线K的一部分,防止上述电线K从上述电线插入部58脱落的现象。
[0185]图29为图5的A部分的扩大图。
[0186]参照图29,在上述后盖900的把持引导部901的前表面突出的上述紧固钩902插入于上述把手120的钩孔125,上述后板100的把持引导部105的边缘以卡在从上述把手120的底面延伸的上述卡止筋122的卡定部123的方式得到固定。并且,使用人员可以沿着上述把持引导部105将手放入在上述把手120的底面形成的把持槽部121。
【主权项】
1.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 过滤器组件,由多个过滤器层叠而成, 后壳,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过滤器组件的放置套管, 中壳,与上述后壳的前表面相结合,在上述中壳的一侧形成有排出格栅, 支撑腿,设在相当于上述排出格栅的相反侧的上述中壳的另一侧, 前壳,与上述中壳的前表面相结合,以及 前板,附着于上述前壳的前表面; 上述空气净化器的特征在于, 若上述过滤器组件、上述后壳、上述中壳、上述前壳及上述前板相结合,则上述空气净化器形成圆筒形状的外观,并借助上述支撑腿来设置成平躺的圆筒形态; 上述排出格栅沿着上述中壳的上侧圆周面以预定长度延伸; 上述支撑腿与上述中壳的下侧圆周面相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度显示模块,上述净化度显示模块安装于上述前板的中央,具有颜色随着污染度或风量而发生变化的光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环形的后盖,与上述后壳的后表面相结合,第一把持引导部以呈圆弧形的方式从上述环形的后盖的上侧边缘延伸;以及 环形的后板,与上述后盖的后表面相结合,第二把持引导部以呈圆弧形的方式从上侧边缘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形的盖板,上述圆形的盖板在上述后板的内侧边缘,以从上述后板向后方隔开预定距离的方式固定,用于形成环形的空气吸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上述第一把持引导部及第二把持引导部固定于上述把手,在上述把手的内侧形成有把持槽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把手包括: 紧贴端,以紧贴并固定于上述后壳的前表面的方式垂直地延伸; 第一高度差部,从上述紧贴端的上端沿着水平方向弯折; 垂直部,从上述第一高度差部垂直地延伸; 第二高度差部,从上述垂直部的上端沿着水平方向弯折,并形成有上述把持槽部;以及 卡止筋,从上述把持槽部的底面垂直地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紧固钩,从上述第一把持引导部的端部突出;以及 钩孔,形成于上述垂直部,用于插入上述紧固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卡止筋的下端部以形成高度差的方式形成有卡定部,上述卡定部用于卡住上述第二把持引导部的端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后壳的上端部形成有引导面,上述引导面用于向上述把持槽部引导使用人员的手; 在上述弓I导面形成有贯通孔,使得使用人员能够将手放入上述把持槽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把持引导部紧贴于上述引导面; 上述紧固钩通过上述贯通孔插入于上述钩孔。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送风扇组件,上述送风扇组件安装于上述中壳; 上述送风扇组件包括: 电机,安装于上述中壳的前表面,以及 送风扇,放置于上述中壳的后表面,并与上述电机相连接且能够旋转。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键盘组件,安装于上述前壳的上表面; 控制面板,设在与上述键盘组件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的上述前壳的外周面,用于输入工作指令;以及 主控制箱,安装于上述中壳的底面。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引导件,上述空气引导件安装于上述中壳和上述后壳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上述空气引导件的气味传感器、负离子发生器及后壳分离检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上述排出格栅的一侧的上述中壳的边缘部分形成有倾斜面,使得从上述送风扇组件排出的空气柔和地引向上述排出格栅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包括:过滤器组件,由多个过滤器层叠而成,后壳,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过滤器组件的放置套管,中壳,与上述后壳的前表面相结合,在上述中壳的一侧形成有排出格栅,支撑腿,设在相当于上述排出格栅的相反侧的上述中壳的另一侧,前壳,与上述中壳的前表面相结合,以及前板,附着于上述前壳的前表面;上述空气净化器的特征在于,若上述过滤器组件、上述后壳、上述中壳、上述前壳及上述前板相结合,则上述空气净化器形成圆筒形状的外观,并借助上述支撑腿来设置成平躺的圆筒形态;上述排出格栅沿着上述中壳的上侧圆周面以预定长度延伸;上述支撑腿与上述中壳的下侧圆周面相结合。
【IPC分类】A61L9/22, F24F11/02, F24F1/02, F24F13/28
【公开号】CN104949213
【申请号】CN201410652505
【发明人】金泰润, 朴志晩, 孙庸遵, 尹炯男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7日
【公告号】US20150273376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