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5014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面板,面板具有向底座一侧凹陷的限位凹形区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防滑功能的电磁炉操作复杂以及美观性差的问题。
【专利说明】
电磁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0002]电磁炉的面板通常是由黑晶材质或者白色陶瓷制成的光滑平面结构,因此,在使用电磁炉的过程中,位于电磁炉的面板的上表面的锅体容易滑动,这样会造成锅体内食材受热不均,从而影响烹饪出的食材的口感。
[0003]现有的电磁炉在解决锅体滑动问题时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在电磁炉的面板上设置防滑垫以增大锅体与防滑垫之间的摩擦力,另一种是在电磁炉的面板上设置防滑凸起以增大锅体与面板之间的摩擦力。
[0004]但是,两种解决方案都存在弊端,设置防滑垫的方案在每次使用电磁炉之前都要将防滑垫装配在电磁炉面板上,并且使用完电磁炉之后都要将防滑垫从电磁炉面板上拆卸,这样,增加了电磁炉的使用繁琐性,降低了电磁炉的实用性。在电磁炉面板上设置防滑凸起,降低了电磁炉的美观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具有防滑功能的电磁炉操作复杂以及美观性差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面板,面板具有向底座一侧凹陷的限位凹形区域。
[0007]进一步地,面板的背离底座一侧的表面被分为限位凹形区域和绕限位凹形区域的周向设置的平面区域,面板在限位凹形区域处形成限位凹腔。
[0008]进一步地,限位凹腔的深度H为2毫米至3毫米。
[0009]进一步地,限位凹腔由支撑底面和绕支撑底面的周向连续设置并向上延伸的止挡面围成,止挡面的上边沿与面板的平面区域连接,止挡面为光滑过渡的弧形表面。
[0010]进一步地,止挡面在平面区域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环状,且止挡面投影后的宽度B大于等于2毫米且小于等于3毫米。
[0011 ]进一步地,支撑底面为平面结构。
[0012]进一步地,支撑底面呈圆形,且圆形的直径D为10毫米至26毫米。
[0013]进一步地,电磁炉还包括用于将限位凹腔内的积液向外引流的引流部。
[0014]进一步地,引流部包括:设置在面板上的第一引流口,第一引流口与限位凹腔连通;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引流口,第二引流口通过引流通道与第一引流口连通,且第二引流口与电磁炉的外部空间连通。
[0015]进一步地,引流通道沿第一引流口向第二引流口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0016]进一步地,底座具有容纳腔,面板设置在底座上以密封容纳腔,引流通道为设置在容纳腔内的引流管,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连通。
[0017]进一步地,第二引流口位于底座的外壁面上,引流通道为贯通底座的壁厚方向设置的引流孔,引流孔的第一端与第一引流口对应连通,引流孔的第二端与第二引流口连通。
[0018]进一步地,引流部为多个,多个引流部绕限位凹腔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9]进一步地,底座的外表面与面板的连接处圆弧光滑过渡连接。
[0020]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磁炉的底座上设置具有向底座一侧凹陷的限位凹形区域的面板。这样,用户直接将锅体放置在面板的限位凹形区域内,限位凹形区域对锅体起到了有效的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了锅体在平滑的面板上滑动,保证了锅体内的食材被均匀加热,在保证了电磁炉的美观性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锅体在电磁炉的面板上滑动的问题,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电磁炉的主视图;
[0023]图2示出了图1中的电磁炉的俯视图;
[0024]图3示出了图1中的电磁炉的左视图。
[002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6]10、底座;20、面板;21、限位凹形区域;211、支撑底面;212、止挡面;22、平面区域;23、限位凹腔;30、引流部;31、第一引流口;32、第二引流口;33、引流通道;40、触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8]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9]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具有防滑功能的电磁炉操作复杂以及美观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炉。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电磁炉,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底座10上的面板20,面板20具有向底座10—侧凹陷的限位凹形区域21。
[0032]通过在电磁炉的底座1上设置具有向底座1—侧凹陷的限位凹形区域21的面板20。这样,用户直接将锅体放置在面板20的限位凹形区域21内,限位凹形区域21对锅体起到了有效的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了锅体在平滑的面板20上滑动,保证了锅体内的食材被均匀加热,在保证了电磁炉的美观性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锅体在电磁炉的面板上滑动的问题,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出可选实施例中,面板20的背离底座10—侧的表面被分为限位凹形区域21和绕限位凹形区域21的周向设置的平面区域22,面板20在限位凹形区域21处形成限位凹腔23。这样,限位凹形区域21和平面区域22共同构成了面板20的表面,实现了电磁炉的面板20的一体化设计,增加了电磁炉的外观美感。
[0034]由于限位凹形区域21位于面板20的中部位置,当锅体放置在限位凹形区域21处时,保证了锅体和锅体内的食材对电磁炉的压力由电磁炉的中心位置处向四周均匀分布,避免了电磁炉在受到过重的压力时,由于压力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电磁炉倾覆,从而提高了电磁炉使用的安全性。
[0035]由于限位凹形区域21和平面区域22共同围成了限位凹腔23,电磁炉的面板20上的锅体的一部分位于限位凹腔23内,从而保证了电磁炉对锅体的有效限位作用,防止锅体滑出限位凹腔23外,进而提高了电磁炉的实用性。
[0036]可选地,如图1所示,限位凹腔23的深度H为2毫米至3毫米。这样,经过合理的设计,限位凹腔23的深度H为2毫米至3毫米时,电磁炉具有很好的防滑性能,而且保证了电磁炉的容纳腔具有足够安装空间,不会影响电磁炉的内部的结构部件的安装,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电磁炉的外观美感,不仅如此,限位凹腔23还便于清洁,提高了电磁炉的实用性。综合考虑,提高了电磁炉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0037]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3所示,限位凹腔23由支撑底面211和绕支撑底面211的周向连续设置并向上延伸的止挡面212围成,止挡面212的上边沿与面板20的平面区域22连接,止挡面212为光滑过渡的弧形表面。
[0038]由于限位凹腔23由支撑底面211和绕支撑底面211的周向连续设置并向上延伸的止挡面212围成,支撑底面211对锅体起到了有效的支撑作用,提高了锅体位于电磁炉的面板20上的稳定性,止挡面212对锅体起到了有效的止挡作用,提高了锅体位于电磁炉面板20上的位置合理性。
[0039]由于止挡面212的上边沿与面板20的平面区域22连接。这样,保证了面板20的一体化设计,避免了对面板20进行组装,降低了面板20的装配难度,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生产高效性。
[0040]由于止挡面212为光滑过渡的弧形表面。这样,减小了锅体与电磁炉之间的摩擦,避免了锅体与止挡面212发生碰撞而损坏电磁炉或者锅体,延长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便于用户对面板20的清洁,防止止挡面212将用户划伤,提高了电磁炉的实用性和使用安全性。
[0041]可选地,如图2所示,止挡面212在平面区域22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环状,且止挡面212投影后的宽度B大于等于2毫米且小于等于3毫米。
[004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止挡面212投影后的宽度B为I毫米。
[0043]由于止挡面212在平面区域22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环状,这样,提高了面板20的美观性。
[0044]可选地,支撑底面211为平面结构。由于,支撑底面211为平面结构,这样,在不影响电磁炉的外观美观性的同时,增大了支撑底面211与锅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磁炉对锅体的支撑稳定性,而且还使锅体零距离贴合支撑底面211,增强了电磁炉的涡旋感应,减少了对锅体内的食材加热时间,提高了电磁炉的实用性。
[0045]如图2所示,支撑底面211呈圆形,且圆形的直径D为10毫米至26毫米。这样,提高了面板20的美观性,而且便于对面板20进行加工,降低了面板20的加工制造难度。圆形的直径D为在10毫米至26毫米的合理范围内,能够有效地匹配了市场上的锅体的底面直径,保证了锅体位于支撑底面211上时,锅体在支撑底面211上的滑动范围尽可能的小,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实用性。
[0046]如图1至图3所示,电磁炉还包括用于将限位凹腔23内的积液向外引流的引流部
30。由于在使用电磁炉的过程中,限位凹腔23难免会存在积液,通过设置引流部30能够有效地将限位凹腔23的积液排出限位凹腔23,提高了限位凹腔23内的清洁性,同样也避免了限位凹腔23内的积液受热沸腾而误伤用户,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安全性。
[0047]如图2所示,引流部30包括设置在面板20上的第一引流口31和设置在底座10上的第二引流口 32,第一引流口 31与限位凹腔23连通,第二引流口 32通过引流通道33与第一引流口 31连通,且第二引流口 32与电磁炉的外部空间连通。
[0048]由于引流部30包括设置在面板20上的第一引流口31和设置在底座10上的第二引流口 32,第一引流口 31与限位凹腔23连通,第二引流口 32通过引流通道33与第一引流口 31连通,且第二引流口 32与电磁炉的外部空间连通,在使用电磁炉时,位于限位凹腔23内的积液通过第一引流口 31、引流通道33和第二引流口 32被有效地排放到电磁炉的外部空间,保证了电磁炉的清洁性和使用安全性。
[0049]具体而言,引流通道33沿第一引流口31向第二引流口 32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
[0050]由于引流通道33沿第一引流口31向第二引流口 32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这样,有效地保证了限位凹腔23内的积液收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便高效、迅速地通过第一引流口
31、引流通道33和第二引流口32而排出限位凹腔23,提高了电磁炉的实用性。
[0051 ]在本发明的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底座10具有容纳腔,面板20设置在底座10上以密封容纳腔,引流通道33为设置在容纳腔内的引流管,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流口 31和第二引流口 32连通。
[0052]由于底座10具有容纳腔,面板20设置在底座10上以密封容纳腔,引流通道33为设置在容纳腔内的引流管,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引流口 31和第二引流口 32连通。这样,通过单独设置引流管,在抱保证了对限位凹腔23内的积液高效引流的情况下,还方便对引流部30的维修和更换,降低了电磁炉的整体维修成本,而且还能有减少了底座10的制造材料,减小了电磁炉的整体重量,降低了电磁炉的整体加工制造难度和加工制造成本,提高了电磁炉的实用性。
[005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引流口32位于底座10的外壁面上,引流通道33为贯通底座10的壁厚方向设置的引流孔,引流孔的第一端与第一引流口 31对应连通,引流孔的第二端与第二引流口 32连通。这样,在加工电磁炉时,避免了单独设置引流管,通过占用底座10的一部分空间以形成引流通道33,从而降低了电磁炉的装配过程,降低了人力成本。
[0054]可选地,引流部30为多个,多个引流部30绕限位凹腔23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弓丨流部30能够将限位凹腔23内的各个位置处的积液均匀地、稳定地排出,从而提高了引流部30的实用性。
[0055]如图1至图3中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引流部30为4个,这样在保证了对限位凹腔23内的积液高效引流的情况下,合理地节省了设置多余的引流部30,降低了电磁炉的整体成本,有利于降低电磁炉的市场售价,提高电磁炉的市场购买竞争力。
[0056]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10的外表面与面板20的连接处圆弧光滑过渡连接。这样,实现了对电磁炉的去棱角设计,增加了人手触感,提高了电磁炉的整体美观性,而且便于对电磁炉的整体清洁,同时还避免了电磁炉的边缘划伤用户,提高了电磁炉使用的安全性。
[0057]如图2所示,电磁炉还包括触控开关40,触控开关40设置在面板20的平面区域22内。这样,合理地利用了电磁炉的面板20,提高了电磁炉的实用性。
[0058]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59]1、很好的解决了烹饪过程中,电磁炉的面板上锅体易滑动的问题;
[0060]2、电磁炉面板防滑一体化设计,不用每次加防滑垫,更不会设置凸起,实用美观。
[006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设计的所有参数均为模拟参数,具体以实验标准参数为准,但其并不代表本发明专利的范围限制,凡是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架构的改进和拓展变形,都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权限范围之内。
[006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6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 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面板(20),所述面板(20)具有向所述底座(10)—侧凹陷的限位凹形区域(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0)的背离所述底座(10)—侧的表面被分为所述限位凹形区域(21)和绕所述限位凹形区域(21)的周向设置的平面区域(22),所述面板(20)在所述限位凹形区域(21)处形成限位凹腔(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腔(23)的深度H为2毫米至3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腔(23)由支撑底面(211)和绕所述支撑底面(211)的周向连续设置并向上延伸的止挡面(212)围成,所述止挡面(212)的上边沿与所述面板(20)的平面区域(22)连接,所述止挡面(212)为光滑过渡的弧形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面(212)在所述平面区域(22)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呈环状,且所述止挡面(212)投影后的宽度B大于等于2毫米且小于等于3毫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面(211)为平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面(211)呈圆形,且所述圆形的直径D为10毫米至26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限位凹腔(23)内的积液向外引流的引流部(3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30)包括: 设置在所述面板(20)上的第一引流口(31),所述第一引流口(31)与所述限位凹腔(23)连通; 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第二引流口(32),所述第二引流口(32)通过引流通道(33)与所述第一引流口(31)连通,且所述第二引流口(32)与所述电磁炉的外部空间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33)沿所述第一引流口(31)向所述第二引流口(32)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具有容纳腔,所述面板(20)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以密封所述容纳腔,所述引流通道(33)为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引流口(31)和所述第二引流口(32)连通。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口(32)位于所述底座(10)的外壁面上,所述引流通道(33)为贯通所述底座(10)的壁厚方向设置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引流口(31)对应连通,所述引流孔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引流口(32)连通。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30)为多个,多个所述引流部(30)绕所述限位凹腔(23)的周向间隔设置。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外表面与所述面板(20)的连接处圆弧光滑过渡连接。
【文档编号】F24C7/00GK106016382SQ20161033151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7日
【发明人】闫满意, 申伟刚, 李石江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