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69142阅读:来源:国知局
,这样,风机300半裸露在外蜗壳430内,如图2中所示,在清洗时,可转动风机300,即可将整个风机300清洗干净。当然,也可以将内蜗壳与外蜗壳430整体从壳体100上拆卸,然后再将内蜗壳拆卸开,从而将风机300裸露再对其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再将内蜗壳安装最后再一起装在壳体100上。
[0042]具体地,参照图4,风机300包括竖直设置的风轮310以及设于风轮310底部的风轮电机320,风轮电机320置于第一固定座330内。后面板120内侧设有用于支撑风轮电机320的台阶122。在安装风道组件400时,台阶122也起到对位的作用。
[0043]参照图5、图6,扫风板组件500包括竖直固定于外蜗壳430内的扫风连杆510、与扫风连杆510相连的曲轴520、驱动曲轴520旋转的扫风电机530以及若干间隔且水平设置于扫风连杆510的扫风叶片540。扫风电机530开启后,带动曲轴520旋转,曲轴520带动扫风连杆51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扫风叶片540上下摆动进行上下扫风。而导风板组件600设于竖直设置的导风板610以及设于导风板610底部可带动其旋转的导风电机620。当导风电机620旋转时,带动导风板610转动进行左右扫风。这样,通过设置扫风板组件500及导风板610组件600能对风进行更好的调节,使风流动性更好。
[0044]由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在后面板120上也设有进风口 440,外蜗壳430的侧板上也设有进风口 440,而从顶板130向下插设有一过滤网700,过滤网700设置后正对进风口 440前侧,能有效将外部空气中带来的灰尘、杂物等过滤掉。在拆洗时,如图2中箭头所示,直接将过滤网700向上抽出即可对过滤网700进行清洗,同时将两风道组件400分别向两边拆下即可对风机300进行清洗。当然,底板140、顶板130、前面板110上也可以设置进风口 440。当室内机工作时,启动两风机300的风轮电机320,风轮电机320带动风轮310旋转,使空气得到压差,空气在压差作用下形成有动力的风由进风口 440进入,风经过换热器,与换热器内流动的制冷剂充分的换热,从换热器出来的风为冷风或热风由出风口112排出,使环境温度降低或升高。环境温度达到预期的温度后,降低两风机300的风轮电机320转速或停止风轮电机320,使风速降低或风速为零,让换热器在超低风速下换热或自然换热,达到超低风速或无风速下制冷、制热,达到低噪音或零噪音制冷、制热。
[0045]由于从上、下、左、右后侧进入的风有限,若需保证进风量,需要提高电机的转速,这样,空调器工作时噪音比较大。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仅在前面板110上设置进风口。前面板110面积大,可以设置较大的进风口,同时,在前面板110上设置可打开/关闭的滑动式门板,进风口设于滑动式门板内。当空调器工作时,滑动式门板打开,外部风由进风口进入,经换热后由前面板I1的两侧出风口 112排出;当空调器停止工作时,滑动式门板自动关闭,将进风口遮挡,避免外部灰尘或杂物进入空调器内部。滑动式门板的滑动结构可以采用驱动电机、滑块等来实现,也可以采用其它现有技术中成熟结构,此处不在赘述。
[0046]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只设置一个风机300,即设于换热器的后方靠近左边缘处或靠近右边缘处。
[0047]本实施例中,换热器呈平板状,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将两个风机300分别设于换热器的左侧与右侧,且与换热器位于一条直线上。整个室内机结构也呈平板状,减少了室内机的厚度,可以做的更薄,结构更美观大方,同时,风机300对换热器无遮挡,增大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更高。
[0048]实施例二
[0049]图7至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二中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换热器200的两侧的风道组件400的安装结构不同。具体地,壳体100还包括位于外蜗壳430外侧的侧板150,侧板150 —端铰接于后面板120上,侧板150的另一端卡接于前面板110上。如图8所示,底板140内侧与顶板130内侧分别设有定位柱160,侧板150上的设有与定位柱160对应的定位栓151,通过定位柱160与定位栓151配合,将侧板150盖在风道组件400的外侧,然后再通过侧板150外设置的卡扣420与前面板110内侧对应设置的卡钩111将侧板150与前面板110固定。
[0050]另外,本实施例中进风口 440位置设置与不同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进风口440设于前面板110的中部,在前面板110内侧设有过滤网700。
[0051]当需要拆卸风道组件400时,先将前面板110、过滤网700拆卸,然后再将侧板150打开,最后将风道组件400抽出,同样的,本实施例中,内蜗壳固定在壳体100内,抽出风道组件400后,风机300半裸露于外蜗壳430中,将风机300旋转即可进行清洗。
[0052]当然,采用这种侧板150结构时,也可以有进风口 440也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如也可以将进风口 440设置在侧板150和/或底板140和/或顶板130上。
[0053]实施例三
[0054]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三中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风机300与内蜗壳同时固定在壳体100内,拆卸风道组件400时,只将外蜗壳430及扫风板组件500、导风板组件600整体拆卸,风机300同样可边旋转边清洗。在这种结构中,只需改变风机300的固定结构即可,实施例二中,风机300是固定在外蜗壳430中,而本实施例中,将风机300固定在内蜗壳中,这样,在拆卸时即可以不将风机300拆下来。
[005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风机,以及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侧边,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顶板以及底板,所述前面板和/或所述后面板和/或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内侧设有卡钩,所述风道组件上设有可与所述卡钩对应卡接的卡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和/或所述后面板和/或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内设有水平滑道,所述风道组件上设有可沿所述水平滑道滑动的滑板;或者,所述风道组件上设有水平滑道,所述前面板和/或所述后面板和/或所述顶板和/或所述底板内设有可沿所述水平滑道滑动的滑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内蜗壳、外蜗壳,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内蜗壳与所述外蜗壳围合的空间内,所述外蜗壳具有外板,所述外板形成所述壳体的侧板,所述外板内侧设有扫风板组件以及导风板组件,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导风板组件正对所述出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外蜗壳外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一端铰接于所述前面板或所述后面板上,所述侧板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后面板或所述前面板上,所述外蜗壳上设有扫风板组件以及导风板组件,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导风板组件正对所述出风口。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后方且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侧边缘;或者,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侧边,且与所述换热器位于一条直线上。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竖直设置的风轮以及设于所述风轮底部的风轮电机,所述后面板内侧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风轮电机的台阶。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板组件包括竖直固定于所述外蜗壳内的扫风连杆、与所述扫风连杆相连的曲轴、驱动所述曲轴旋转的扫风电机以及若干间隔且水平设置于所述扫风连杆的扫风叶片。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设于竖直设置的导风板以及设于所述导风板底部可带动其旋转的导风电机。
10.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中部设有可打开/关闭的滑动式门板,所述滑动式门板内设有进风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了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风机,以及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侧边,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两风道组件分别与壳体可拆卸连接,这样,一般的用户即可将风道组件拆下,从而可对风机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将风道组件装上即可,这样的结构解决了现在空调器室内机不易拆卸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IPC分类】F24F1-00, F24F13-00, F24F13-20
【公开号】CN204478256
【申请号】CN201420788233
【发明人】张惟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