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124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为空气净化模块及装备有该模块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全国大部分城市经常出现雾霾情况,使空气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包括粉尘、碎肩和细颗粒等,其中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俗称PM2.5,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0003]市场上迫切需求可以高效清除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的空气净化设备。目前,常用的空气净化设备一般由多片金属极板组成,利用相邻两片金属极板之间的静电场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但其存在成本较高、工艺复杂、易产生拉弧放电并且一次净化效率低的弊端。因此研发高效、低风阻的静电空气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高效、低风阻空气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较高、工艺复杂、易产生拉弧放电并且一次净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06]—种空气净化模块,所述模块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所述模块设有空气进出的风道,所述风道由至少两个基材层通过支撑装置间隔设置而成,所述基材层和支撑装置均为绝缘材质;各基材层同侧分别设置有导电层,导电层的宽度小于基材层宽度,相邻两个基材层上的导电层为上下交错排布设置并分别与外接电源的两个电极连接。
[0007]对于基材层排布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基材层为片状,各基材层之间等距并排排列。
[0008]对于基材层排布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基材层为条状,各基材层同轴间隔旋转排列成螺旋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结构为圆形螺旋结构、三角形螺旋结构或矩形螺旋结构。
[0010]对于导电层的改进,所述导电层为导电材料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薄膜、片材、板材或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为碳纤维布、碳浆或银浆。
[0011]对于支撑装置的改进,所述支撑装置为两个以上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通过涂胶工艺固定在所述基材层之间,各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之间等距均匀设置,所述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表面设置有吸附作用物,所述吸附作用物为树脂纤维。
[0012]对于基层材尺寸的改进,所述基材层的宽度为19.9-50.1mm ;所述基材层之间的间距为0.1-1.9mm ;所述导电层的宽度为2_15mm0
[001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气净化装置本体和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通过卡扣、螺纹或嵌套方式与所述本体的出风口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和空气净化模块之间装有高压极化模块,用于将空气中的微粒极化为带电粒子。
[0015]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与空气净化模块之间装有负离子发生模块,用于提高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I)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模块结构简单,并易于生产:所述基材层与所述导电层敷合在一起后,可制成多种结构的空气净化模块,制造方法简单方便,无需复杂工艺,便于生产及推广;
[00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模块结构多样,并适用于多种外接设备:模块通过基材层间隔的叠加或旋转成型成多种结构的空气净化模块,配合各种形状和种类的外接设备,如:中央空调的送回风口、送回风管道和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的送回风口、家用电扇和家用空调;
[001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模块具有超薄厚度:本实用新型中气流流动的方向不超过50.1mm,即所述模块的厚度不超过50.1mm,其超薄的厚度使整个结构更加轻便,可安装于对厚度要求苛刻的地方(例如吊顶上垂直空间小的薄的风口);
[002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装置不拉弧放电:所述模块的绝缘基材层和导电层交替排布,同时所述导电层隔层并上下交错排布,杜绝了拉弧放电现象;
[002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超低风阻:经过多次有效实验得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的风阻在10帕左右,而传统的空气净化装置的风阻一般在100帕以上,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在风阻方面具有极大的改进,能够安装在低余压风口(例如风机盘管的风口);
[002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装置具有高效净化功能:多个基材层通过小间距间隔设置,通电后,基材层间形成密集且大梯度的电场,使其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在多次有效实验中,PM2.5颗粒的一次过滤效率大于90%。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基材层并排排列的空气净化模块平面示意图;
[0025]图2为基材层并排排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基材层为矩形螺旋结构的空气净化模块平面示意图;
[0027]图4为基材层为三角形螺旋结构的空气净化模块平面示意图;
[0028]图5为基材层三角形螺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基材层为圆形螺旋结构的空气净化模块平面示意图;
[0030]图7为空气净化装置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
[0032]—种空气净化模块1,所述模块I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所述模块设有空气进出的风道2,所述风道2由至少两个基材层3通过支撑装置4间隔设置而成,所述基材层3和支撑装置4均为绝缘材质;各基材层3同侧分别设置有导电层5,导电层5的宽度小于基材层3宽度,相邻两个基材层上的导电层为上下交错排布设置并分别与外接电源的两个电极连接。(如图1~6)所示)。
[0033]所述风道(或缝隙)2,设有空气进出的迎风面和出风面,其由多个所述基材层3间隔设置而成,所述风道(或缝隙)2从迎风面到出风面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1mm,其超薄的厚度使整个结构更加轻便,并易于安装在低余压风口(例如风机盘管的风口)。
[0034]所述迎风面,为气流进入所述模块I的初始接触面,其可与任何净化除尘设备的送回风口相配合,具体地说,所述迎风面的形状可根据净化除尘设备的送回风口形状或结构进行设置,与其进行匹配连接,例如,当净化除尘设备的出风口为球状凸面形状时,迎风面设置成球状凹面形状与其相配合;当净化除尘设备的出风口为凹面形状时,迎风面设置成球状凸面形状与其相配合。
[0035]所述出风面,与所述迎风面对应设置,为空气经过所述模块I净化后流向室内的出风口,其形状和结构可与所述迎风面相配合也可不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
[0036]所述基材层3之间可以并排排列,也可以间隔旋转螺旋排列。基材层3的宽度为19.9-50.1mm ;所述基材层3之间的间距为0.1-1.9mm,优选1-1.9mm。多个基材层的小间距间隔设置,通电后,基材层3之间形成密集且大梯度的电场,使其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在多次有效实验中,PM2.5颗粒的一次过滤效率大于90%。
[0037]所述导电层5为导电材料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薄膜、片材、板材,如为超薄金属箔或金属片,例如铜、铁、铝、钢等超薄金属箔;或导电涂层,如碳纤维布、碳浆或银浆。所述导电层5的宽度为2-15mm。优选所述导电层5的宽度为10_15mm,通过实验显示,在此范围内,所述导电层5与所述基材层3的宽度比例最佳,达到的吸附效果最好。此外,在所述导电层5的上还边缘可设置有绝缘层,用于杜绝放电。
[0038]所述支撑装置4为两个以上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所述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可以选择硬质塑料或橡胶等材料,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通过涂胶工艺固定在所述基材层之间,各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之间等距均匀设置。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的直径(即圆柱体直径)与基材层间距一致,为0.1-1.9mm,优选1-1.9mm ;所述支撑装置4可以但不必须为具有一定吸附作用的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吸附作用物(如与HEPA滤网制作工艺相同的高效树脂纤维)可通过黏胶或其他方式设置于所述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的外部,此处设计,目的在于使所述绝缘颗粒或绝缘柱状物能够在相邻两个基材层3之间固定,并提供额外的吸附作用,用于空气的净化,此外,在设置支撑装置4时,优选其为等间距均匀设置,以保证空气的通风效果。
[0039]所述外接电源,用于给所述模块I进行供电,其可以为220伏民用电或12伏干电池,也可以是其他能够给所述模块I供电的电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外接电源,本实用新型不再做具体限定。
[0040]在实际使用中,所述模块I在通电后,多个基材层3小间距形成的风道2间形成密集且大梯度的电场,使其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在多次有效实验中,PM2.5颗粒的一次过滤效率大于90% ;同时,所述模块I具有超低风阻,经过多次有效实验得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