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照明元件的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736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照明元件的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照明元件的制冷装置,所述照明元件可特别用作 操作状态显示器或照明制冷装置的内部空间。
背景技术
白炽灯或辉光灯已长时间地用作上述类型的照明元件,所述灯是不利 的,特别是如果它们用作内部照明装置,原因在于,它们的热功率超过了 光功率的好多倍。强烈的加热作用使得它们必须容纳在宽敞的壳体中,所 述壳体突出到内部空间中、从而限制其应用,或者必须凹入到制冷装置的 壁中,这样,在热绝缘中就会产生弱点。随着大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的出现, 它们也被考虑用作制冷装置的照明装置。尽管它们通常具有小的尺寸且比 白炽灯具有更好的光-热功率比,但它们的光线是集中的,使得在距离发光 二极管的某一距离处需要散射光学系统,以便实现均匀的内部空间照明装 置或从宽的角度范围内容易看见的显示器。从而,使用发光二极管的照明 模块的尺寸并不比包括白炽灯的照明模块的尺寸小很多。
用于制冷装置的理想照明元件必须具有明显非集中的辐射特性以及最
小的安装深度。可以大表面膜的形式制造的所谓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讨论用作满足该要求的发光二极管。目前的OLED荧 光物质的一种问题是其对氧气或水敏感。在制冷装置中难以确保完全遮挡 这两种物质、特别是水。非完全遮挡会导致OLED的过早失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照明元件的制冷装置,所述照明 元件可使得在大的表面上实现照明,需要最小的安装深度,且相应地足够 可靠。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用作照明元件的电致发光元件实现。不同于发光二极管,在George Destriau于1936年发现的电致发光效应的情况下, 发光不是基于不同的掺杂半导体区域之间的阻挡层处的电荷载体组合,而 是基于通过强的交替电场产生的电致发光颜料的电子的激发和这些激发的 电子利用光发射返回到它们的初始状态。
掺杂硫化锌通常用作电致发光颜料,所述电致发光颜料根据使用的掺 杂决定产生的光的颜色。硫化锌本身在化学上是稳定的,但是非常容易潮 湿,使得它必须像OLED的半导体材料那样被可靠地遮挡水。然而,电致 发光颜料的可靠遮挡原则上比OLED简单。由于光发射不是基于通过颜料 的电流,而是仅基于强电场的作用,因此,特别地,可使用装入微囊的颜 料,即各个颗粒设有保护层的颜料。从而,如果施加有颜料的层的边缘没 有或仅不完全地被相对于周围环境遮挡,这些颜料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受到 保护而免受周围环境的化学影响。这显著地简化了照明元件的制造。
电致发光元件可加装到制冷装置的壳体,使得可从外部看见,以便形 成操作状态显示器。它也可容纳在内部空间中,以便照明内部空间。为此, 它可加装到内部容器壁或也可加装到内部空间的内置部件。后者是有利的, 这是因为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或如果由于自然老化而降低了电致发光元件 的光效率,它可很容易地连同内置部件一起更换。
公知具有不同的光谱色的电致发光颜料。根据本发明,可将不同的光 谱色的电致发光元件分配给内部空间的不同的温度区使用,使得用户可从 颜色辨别被该颜色照明的内部空间的给定区域适合于储存何种特定的冷藏 物品。
为了便于在直观上正确使用不同的温度区,有利的是,相对于冷的温 度区,较暖的光谱色分配给热的温度区。
施加有电致发光颜料的层可被封装在两个覆盖的膜之间,其中一个膜 固定到制冷装置的构件表面上。这使得可使用预制的电致发光复合膜,所 述电致发光复合膜包括覆盖膜、电致发光层以及位于电致发光层的两侧的 电极,且可容易地被切割成制冷装置所用的期望尺寸。
然而,也可在制冷装置的构件表面上直接形成电致发光层。这种可能 构造形式特别有助于这样的构件表面,所述构件表面难以通过它们的形状 适于加装膜。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显现于下面参看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所 作的描述中,附图包括
图l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通过图1的制冷装置的壳体壁的一部分的截面; 图3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透视图;以及 图4示出了通过图3的制冷装置的搁架的局部截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具有壳体1和加装到壳体1上的 门2,它们限界出绝热内部空间3。用于显示制冷装置的操作状态例如开/ 关、温度过高、快速冷却操作等的多个指示灯4设置在壳体1的上边缘区 域中,其在门2处于关闭位置未被门2遮盖。操作状态指示灯4由彼此分 离的电致发光复合膜元件形成,它们加装到壳体的前部的透光窗5的内部。 可选地,多个操作状态指示灯4也可由邻接的电致发光层形成,所述电致 发光层设有多个电极,所述电极局部彼此分离,且可彼此独立地被激励。
内部空间3在垂直方向上由形成在其内部容器的侧壁上的肋6分隔。 肋6被设置成本身公知的冷藏物品盘(未示出)的承载件。大表面电致发 光元件7-10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肋6的上方和下方。电致发光元件7-10可分 别从内部容器的侧壁一体地延伸经过后壁到达相对的侧壁,从而能使内部 空间3获得实际无阴影和无眩光的照明。
电致发光元件7-10分别具有彼此不同的装入微囊的电致发光颜料的组 分。所有元件7-10提供大致白光,然而,所述白光的色温根据其在内部空 间3中的布置从下到上增大。即当最高处的元件7发出微红光线时,底部 元件10显示为蓝色。此时,用户直观感受是,下隔间中的温度较低,使得 自动趋向于使用该隔间储存需要较低的储存温度的冷藏物品。
图2示出了通过壳体的壁区域的示意性截面。内部容器以附图标记11 表示,如此限界的绝热层以附图标记12表示。以二维方式附着在内部容器 11上的电致发光元件7是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包括基膜13、以二维方200780038572.7
说明书第4/4页
式加装到基膜上的电极层14、施加有作为电致发光颜料的掺杂硫化锌的介 电层15、通过介电层15与电极层14隔离开的第二电极层16、以及覆盖膜 17。如果电极14、 16没有延伸到水和水蒸气不可渗透的膜13、 17的边缘 18,则这些边缘18可焊接到彼此,以保护介电层15免受湿气。根据另一 实施例,如果电致发光元件是由大的表面复合材料切割成合适尺寸而使得 介电层15和电极14、 16分别延伸到基膜和覆盖膜13、 17的边缘,则膜13、 17可能彼此不接触。为了防止电极14、 16受到湿气,有利的是,可再将整 个电致发光元件封装在水和水蒸汽不可渗透的膜中。
在图3所示的制冷装置的实施例中,粘接到内部容器11的电致发光元 件被省去,而接触肋6的搁架20本身用作照明元件。图4示出了通过这种 搁架20的局部剖面。该结构与绝缘玻璃面板的结构类似,且由安全玻璃或 透明塑料制成的两个板21借助于环绕其边缘的结构22彼此分离地保持。 结构22以相对于周围环境气密的方式封闭板21之间的间隙。板21在面向 彼此的它们的表面上分别设有相应的透明电极14、 16,且它们之间的间隙 通过施加有电致发光颜料的介电层15填充。
搁架20通过插塞连接器(未示出)被供给操作电压,所插塞连接器与 内部空间11的后壁上的互补连接器相互作用。松开连接器很容易地使搁架 20能被移除、清洁或在需要时更换。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照明元件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照明元件是电致发光元件(4,7-10,2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装到制冷装置的壳 体的外部的电致发光元件(4)形成操作状态显示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致发光元件(7-10, 20)加装到制冷装置的内部空间(3)。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致发光元件(7-10) 加装到内部容器壁。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致发光元件(20) 加装到内部空间的内置部件(20)。
6. 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线颜色不 同的电致发光元件(7-10)被分配给内部空间的不同的温度区。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冷的温度区, 较暖的光谱色被分配给热的温度区。
8.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致发光元 件(7-10)具有电致发光层(15),所述电致发光层(15)被封装在两个膜(13, 17)之间,其中一个膜被固定到制冷装置的构件表面上。
9.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致发光元 件包括电致发光层,所述电致发光层形成在制冷装置的构件表面上。
10.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致发光元 件(4, 7-10, 20)包含装入微囊的电致发光颜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的特征在于,电致发光元件(4,7-10)用作发光的操作状态显示器或用作内部照明装置。
文档编号F25D27/00GK101529186SQ200780038572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9日
发明者P·鲍尔 申请人: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