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蓄冷相变设施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911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蓄冷相变设施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循环装置,尤其涉及设有蓄冷相变设施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空调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家用空调用 电能耗在城市电网耗电中所占比例也迅速增加,形成夏季电力系统的不堪重负, 不仅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造成能源价格的飞涨,同时矿物质燃烧产生的 硫化物和氮化物还造成了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蓄冷相变设施的制冷循环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缺 陷,并提高空调器的运行效率,减少压缩机功耗。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带蓄冷相变设施的制冷循环装置,它 包括压缩机、在制冷工质和室外空气间进行热交换的冷凝器、用于制冷工质和 室内空气间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其特征是在蒸发器盘管的翅片间设有蓄冷相 变设施。
所述蓄冷相变设施为一网格状腔槽板结构,腔槽内间隔填充有蓄冷体。 所述蓄冷体采用有机物混合物或共晶盐。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由于在蒸发器盘管的翅片间设置蓄冷相变设 施,并在该设置内间隔填充有机物混合物或共晶盐蓄冷相变材料的蓄冷体,采 用这种蓄能技术可调节能量供需,对电网可实现用电负荷的削峰填谷,可提高 电力设备利用率、平衡能量系统、降低能耗、节约运行费用并可实现能量的高 效合理利用。
本实用新型选择适当相变温度的有机化合物或共晶盐的蓄冷体间隔填充在 网格状腔槽内,该蓄冷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适宜的相变温度、无过 冷现象以及较好的热稳定性,可应用于蓄冷空调系统中,可提高系统的冷惯性,
3强化了蒸发器的传热,并可提高系统的蒸发温度,增大系统的效率。既可保证 室内温湿度的要求,又提高了空调器的运行效率,减少了压缩机的运行时间, 达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节约了空调压缩机的功耗,降低了装置的运行费用。 将填充了该蓄冷相变材料的蓄冷相变设施用于制冷循环中,将空调系统在没有 冷热量需求时,方便且便宜得到的冷热量暂时储存起来可随时使用,架起了制 取冷热量和使用冷热量不同时的"桥梁",使空调系统可利用储能的范围得到扩 展,在空调系统中大量推广使用这种新型储能装置,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空调 系统的节能工作,而且也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蓄冷相变设施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蓄冷相变设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这种带蓄冷相变设施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用于吸入并压缩气 态制冷工质的压缩机l、在制冷工质和室外空气间进行热交换的冷凝器2、用于 制冷工质和室内空气间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4,在冷凝器2和蒸发器4间的节 流膨胀阀3,在蒸发器4盘管的翅片6间设置有蓄冷相变设施5 (如图2所示), 该蓄冷相变设施5为一网格状腔槽板结构(如图3所示),它采用不锈钢材料制 作,腔槽内间隔填充蓄冷体7后形成各自独立的封闭空间,蓄冷体7釆用有机 物混合物或共晶盐蓄冷相变材料。其中有机物混合物可釆用由辛酸和脂肪酸按 一定比例构成的低共熔混合物;共晶盐可采用五7jc硫酸钠化合物、水和添加剂 调配而成的混合物。蓄冷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可在10 5。C之间变化,网格状 腔槽板放置在蒸发器4的内外表面,蒸发器4中的部分能量被蓄冷相变材料所 吸收,蓄冷相变材料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将冷量存储在蓄冷相变材料中,压缩 机l停机后,蓄冷相变材料由固态变成液态,同时释放冷量,再利用气流与蓄 冷体强迫对流,循环送出冷量,释放存储的冷量,供应周围环境所用,可保持系统在没有能源输入的情况下连续运行几个小时。
本实用新型以传统空调装置的压缩机为制冷工质推动力,以蒸发器和冷凝 器为吸热、放热部件,以制冷工质为相变传热介质,形成制冷循环,以达到带 走室内热量的目的。当压缩机开启,蒸发温度能够满足制冷要求且低于蓄冷相 变设施5内的蓄冷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压缩机将会一直开到全部蓄冷相变 材料全部融化。这时,蒸发温度比房间内温度低,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压 缩机关闭。当压缩机关闭时,有制冷需求可以从蓄能相变材料当中得到满足, 伴随着蓄能相变材料的整个融化过程, 一直到全部的蓄能相变材料都凝固,压 缩机才会重新开启。
权利要求1. 一种带蓄冷相变设施的制冷循环装置,它包括压缩机、在制冷工质和室外空气间进行热交换的冷凝器、用于制冷工质和室内空气间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其特征是在蒸发器盘管的翅片间设有蓄冷相变设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蓄冷相变设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蓄冷相变设施为 一 网格状腔槽板结构,腔槽内间隔填充有蓄冷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蓄冷相变设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蓄冷体采用有机物混合物或共晶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蓄冷相变设施的制冷循环装置,它包括压缩机、在制冷工质和室外空气间进行热交换的冷凝器、用于制冷工质和室内空气间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在蒸发器盘管的翅片间设有蓄冷相变设施。所述蓄冷相变设施为一网格状腔槽结构,腔槽内间隔填充有蓄冷体。由于在蒸发器盘管的翅片间设置蓄冷相变设施,在该设置内间隔填充蓄冷体,采用这种蓄能技术可调节能量供需,对电网可实现用电负荷的削峰填谷,可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平衡能量系统、降低能耗、节约运行费用并可实现能量的高效合理利用。既可保证室内温湿度的要求,又提高了空调器的运行效率,减少了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达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节约了空调压缩机的功耗,降低了装置的运行费用。
文档编号F25B1/00GK201262493SQ20082007836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0日
发明者崔海亭, 郭彦书 申请人:河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