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循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0336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冷冻循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在具有切换为空调制热、供热水运转模式的制冷剂回路的冷冻循环装置中,存在由压缩机停止中的制冷剂停滞而导致的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不足、进而产生驱动轴烧结故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循环装置具有第1制冷剂流路、第2制冷剂流路、加热机构和控制装置。在第1制冷剂流路,用配管依次连接压缩机、第1电磁阀、四通阀、室外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室内侧热交换器、储液器;在第2制冷剂流路,在从压缩机与第1电磁阀之间连接到减压装置的配管上,依次连接第2电磁阀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加热机构加热压缩机的外壳;控制装置与压缩机的运转停止连动地将第1电磁阀和第2电磁阀控制为闭状态并在加热机构加热压缩机时将第1电磁阀控制为开状态。
【专利说明】冷冻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供热水复合热泵系统,该系统具有可同时执行空调运转(制冷运转、制热运转)和供热水运转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在已往的空调机中,为了即使在外气温度低、产生外气温度与压缩机内的温度差的条件下也会防止制冷剂积存到室外机单元的压缩机内,具有:加热器,沿压缩机的外周设置,用于加热压缩机内的制冷剂;压缩机侧逆流防止机构,阻止制冷剂流向压缩机;储液器侧流通阻断机构,阻止制冷剂流向储液器。上述空调机由主电源控制,当主电源切断时,成为全闭状态(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
[0003]另外,还记载了如下的电磁阀控制:具有冷冻循环,该冷冻循环从压缩机和室外用电磁阀之间分支,从室内用电磁阀用制冷剂配管依次连接室内冷凝器和止回阀并在冷却器合流,该电磁阀控制控制压缩机排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 — 108473号公报(第3?5页,图1)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 — 78242号公报(第4?8页,图1?图2)
实用新型内容
[0008]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0009]已往的空调机,在运转停止时,为了阻止制冷剂流向压缩机,只是为此增设了逆流防止机构、流通阻断机构。
[0010]另外,在向对运转停止时的压缩机加热的加热器的通电中,在通过取入外气温度、压缩机温度来进行通电控制中,存在着是否能够提供要防止制冷剂积存在压缩机内所需的适当加热、以及必要量以上的加热动作所导致的消耗电力的浪费等问题。
[0011]在热水制热机中,为了使该水热交换器不冻结,在热泵式供热水用室外机的除霜运转时也用系统控制器使水循环,但是,即使在循环时,在水热交换器内的流路中也会产生淤水(水不流动而停滞),并且,在除霜运转中,流入水热交换器的水在水热交换器入口处是10°c以下,随之在水热交换器出口处是(TC以下,所以,从淤水的部位开始冻结,存在着水热交换器冻结之虞。尚未见到能解决该问题的专利文献。
[0012]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第I目的是,在空调制热、供热水运转模式时防止压缩机停止中的制冷剂停滞(寝込 >),防止因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不足而引起的驱动轴的烧结故障。
[0013]另外,第2目的是,将防止制冷剂停滞在压缩机内而进行的压缩机加热运转所消耗的电力抑制得较低,提高节能效率。
[0014]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0015]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循环装置具有第I制冷剂流路、第2制冷剂流路、加热机构和控制装置。在上述第I制冷剂流路,用配管依次连接着压缩机、第I电磁阀、四通阀、室外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室内侧热交换器、储液器;在上述第2制冷剂流路,在从上述压缩机与上述第I电磁阀之间连接到上述减压装置的配管上,依次连接着第2电磁阀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上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上述压缩机的外壳;上述控制装置,与上述压缩机的运转停止连动地将上述第I电磁阀和第2电磁阀控制为闭状态,并在利用上述加热机构加热上述压缩机时将上述第I电磁阀控制为开状态。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循环装置中,优选的是,具有检测上述压缩机的外壳表面温度的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以及检测向上述室外侧热交换器通风的外气温度的外气温度传感器;上述加热机构进行的压缩机加热运转结束后,如果由上述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压缩机外壳温度比由上述外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外气温度低,使上述第I电磁阀为闭状态。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循环装置中,优选的是,在上述加热机构进行压缩机加热运转时,上述四通阀被设定为,将上述第I电磁阀和上述室内侧热交换器连接并将上述储液器与上述室外侧热交换器连接。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循环装置中,优选的是,在连接上述四通阀和上述室外侧热交换器的配管与连接上述四通阀和上述储液器的配管之间,具有设置着第3电磁阀的旁通配管;在上述加热机构进行压缩机加热运转时,在上述四通阀被设定为将上述第I电磁阀和上述室外侧热交换器连接并将上述储液器和上述室内侧热交换器连接时,使上述第3电磁阀为开状态。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循环装置中,优选的是,具有检测上述压缩机的外壳表面温度的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以及检测向上述室外侧热交换器通风的外气温度的外气温度传感器;上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上述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压缩机外壳温度Ta与上述外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外气温度Tb来控制压缩机加热运转的开始以及停止。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循环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压缩机外壳温度Ta比外气温度Tb低了预定温度α以上时,开始上述加热机构的压缩机加热运转,在压缩机外壳温度Ta比外气温度Tb高预定温度α以上时,结束上述加热机构的压缩机加热运转。
[0021]实用新型效果
[0022]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循环装置具有第I制冷剂流路、第2制冷剂流路、加热机构和控制装置;在上述第I制冷剂流路,用配管依次连接着压缩机、第I电磁阀、四通阀、室外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室内侧热交换器、储液器;在上述第2制冷剂流路,在从上述压缩机与上述第I电磁阀之间连接到上述减压装置的配管上,依次连接着第2电磁阀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上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上述压缩机的外壳;上述控制装置,与上述压缩机的运转停止连动地将上述第I电磁阀和第2电磁阀控制为闭状态,并在上述加热机构加热上述压缩机时将上述第I电磁阀控制为开状态。所以,该冷冻循环装置具有如下效果:使用用于制冷剂回路切换为多个运转模式的第I电磁阀和第2电磁阀,在压缩机的停止中可以有效地防止制冷剂停滞于压缩机内。【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构成概要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空调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循环装置的供热水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供热水同时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方式I
[00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2是冷冻循环装置的构成概要图。该冷冻循环装置具有环形的第I制冷剂流路和第2制冷剂流路。在第I制冷剂流路中,用配管依次连接着压缩机1、第I电磁阀5、四通阀2、室外侧热交换器
3、第ILEV (减压装置)8a、第2LEV (减压装置)8b、室内侧热交换器10和储液器4。在第2制冷剂流路中,从第ILEV (减压装置)8a与第2LEV (减压装置)Sb之间到压缩机I与第I电磁阀5之间用配管连接,用配管依次连接着第3LEV (减压装置)8c、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和第2电磁阀6。
[0030]另外,具有旁通配管,该旁通配管将从第I电磁阀5经由四通阀2连接到室外侧热交换器3的配管、和从室内侧热交换器10经由四通阀2及储液器4连接到压缩机I的配管连接起来,途中设有第3电磁阀7。由该第I制冷剂回路和第2制冷剂回路构成制冷剂循环的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另外,该冷冻循环装置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用配管依次连接着未图示的水泵和储热水箱,构成热交换介质即水循环的水回路的一部分。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冷冻循环装置由室外热源机、空调室内机和水室内机这三个分离的装置构成。室外热源机具有压缩机1、第I电磁阀5、第2电磁阀6、四通阀2、室外侧热交换器3、第I?3LEV (减压装置)8a?8c、未图示的送风机。空调室内机具有室内侧热交换器10和未图示的送风机。水室内机具有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未图示的水泵、储热水箱。这三个装置以室外热源机为中心,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着。在将制冷剂配管连接到室外热源机的连接作业等时,在各连接配管上设置了用于阻止制冷剂从该室外热源机侧流出的停止阀。
[0032]搭载于室外热源机的压缩机I是利用变换驱动控制而容量可控制的压缩机。四通阀2用于切换流路,切换将室内侧热交换器10和储液器4连接并将第I电磁阀5和室外侧热交换器3连接的流路、以及将室内侧热交换器10和第I电磁阀5连接并将储液器4和室外侧热交换器3连接的流路。这样,四通阀2控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0033]另外,室外侧热交换器3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在由设在其附近的送风机而在热交换器表面上流动的外气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储液器4用于储存液体状态的剩余制冷剂,使气体制冷剂流向压缩机的吸入侧。第lLEV8a、第2LEV8b、第3LEV8c用于调节制冷剂的压力,而且通过将其流路全闭来控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0034]检测压缩机I表面温度的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12 (TH32)、设置于压缩机的排出配管并用于检测制冷剂的排出温度的排出管温度传感器13 (TH4)、设置于室外侧热交换器3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温度的室外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4 (TH6)、以及设在外部空气的吸入口侧并用于检测流入热交换器的室外空气温度的外气温度传感器15(TH7),配置于室外热源机。
[0035]搭载于空调室内机的室内侧热交换器10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在由设在其附近的送风机送入的室内空气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另外,还配设着被设置于室内侧热交换器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温度的室内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6 (TH5)、以及设置于室内侧热交换器10的液体侧配管并用于检测液体制冷剂温度的室内机液体配管温度传感器17 (TH2a)。
[0036]水室内机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由板式水热交换器构成,使得流经第2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与流通水回路的水进行热交换,将水变成为热水。供给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的水的流量由设置于水回路的水泵控制,升温了的热水流到储热水箱的内部,不与储热水箱的水混合,而作为中间水,与储热水箱内的水进行热交换,成为冷水。然后,从储热水箱中流出,再被运送,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中成为热水。
[0037]在该水室内机中,作为温度传感器,配设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液体配管温度传感器18(TH2b)、流入水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和流出水温度传感器(未图示)。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液体配管温度传感器18 (T2b)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的制冷剂配管的流出侧即液体侧检测液体制冷剂的温度。上述流入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的水回路侧流入的水的温度(入口水温)。上述流出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流出的水的温度(出口水温)。
[0038]冷冻循环装置使用的制冷剂例如是R410A、R407C、R32等HFC制冷剂,或者是碳化
氢、氦那样的自然制冷剂等。
[0039]在图2所示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构成概要图中,从设置在室外的室外热源机300,借助制冷剂配管23、24,分别连接着设置在室内的空调室内机100和水室内机200。另外,在室外热源机300的内部,内置有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该室外热源机300的控制装置与内置于空调室内机100的控制基板101及内置于水室内机200的控制基板201分别利用通信线21、22连接。控制基板101,根据内置的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空气温度和使用者设定的温度,判断空调室内机100中的空调负荷的状况,然后,将其结果作为室外热源机300的压缩机驱动的要求信号等在与室外热源机300的控制装置之间相互收发。另外,控制基板201,判断水室内机200中的供热水要求信息,将其结果作为室外热源机300的压缩机驱动的要求信号等在与室外热源机300的控制装置之间相互收发。
[0040]下面,说明该冷冻循环装置的空调制热运转的动作。图3是表示该空调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及控制方法的图。
[0041]在该空调制热运转中,四通阀2被设定为,使从压缩机I排出的制冷剂经由第I电磁阀5流向室内侧热交换器10,使从室外侧热交换器3流出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器4。第I电磁阀5被设定为开状态,第2电磁阀6和第3电磁阀7被设定为闭状态,第3LEV(减压装置)8c被设定为全闭。
[0042]从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第I电磁阀5、四通阀2从室外热源机流出后,经由连接配管,流入空调室内机的室内侧热交换器10。在室内侧热交换器10,将从送风机供给来的室内空气加热,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热交换器流出。然后,经由连接配管,流入室外热源机,通过被控制为全开的第2LEV8b,被第ILEVSa减压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流入室外侧热交换器3,与由送风机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成为低压气体制冷剂。该低压气体制冷剂,经过四通阀2流入储液器4后,再被压缩机I吸入,形成了空调制热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0043]下面,说明该冷冻循环装置的供热水运转的动作。图4是表示该供热水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及控制方法的图。
[0044]在该供热水运转中,四通阀2被设定为,使从压缩机I排出的制冷剂经由第2电磁阀6流向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使从室外侧热交换器3流出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器4。第2电磁阀6被设定为开状态,第I电磁阀5和第3电磁阀7被设定为闭状态,第2LEV(减压装置)8b被设定为全闭。
[0045]从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第2电磁阀6从室外热源机流出后,经由连接配管,流入水室内机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将由水泵供给来的水加热,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流出。然后,经由连接配管,流入室外热源机,通过被控制为全开的第3LEV8C,被第ILEVSa减压而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流入室外侧热交换器3,与由送风机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成为低压气体制冷剂。该低压气体制冷剂,经过四通阀2流入储液器4后,再被压缩机I吸入,形成了供热水运转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0046]下面,说明该冷冻循环装置的空调制冷供热水同时运转的动作。图5是表示该空调制冷供热水同时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及控制方法的图。
[0047]在该空调制冷供热水同时运转中,四通阀2被设定为,将来自第I电磁阀5的制冷剂配管和来自室外侧热交换器3的配管连接起来,使从室内侧热交换器10流出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器4。第I电磁阀5被设定为闭状态,第2电磁阀6和第3电磁阀7被设定为开状态,第ILEV (减压装置)8a被设定为全闭。
[0048]从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第2电磁阀6从室外热源机流出后,经由连接配管,流入水室内机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将由水泵供给来的水加热,成为高压液体制冷剂,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1流出。然后,经由连接配管流入室外热源机,由于第ILEVSa被控制为全闭,所以,通过被控制为全开的第3LEV8C,再被第2LEV8b减压,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成为低压二相的制冷剂,流入室内侧热交换器10,与由送风机供给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成为低压气体制冷剂。该低压气体制冷剂,经过四通阀2流入储液器4后,再被压缩机I吸入,形成了空调制冷供热水同时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0049]在空调制冷供热水同时运转中,由于把第ILEV (减压装置)8a的阀开度控制为全闭,所以,设定为主流的制冷剂不流入室外侧热交换器3的回路,在这里的热交换量是零,成为空调室内机的排热由水室内机回收的排热回收运转。另外,将第I电磁阀5形成为闭状态,将第3电磁阀7成为开状态,从而室外侧热交换器3的四通阀侧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由此室外侧热交换器3成为低压环境,可以防止制冷剂滞留在室外侧热交换器3内。
[0050]在如上那样构成的冷冻循环装置中,驱动部的润滑油即冷冻机油,与制冷剂共同存在于制冷剂回路内。冷冻机油并不是总是滞留在压缩机中,少量的冷冻机油总是随着冷冻循环装置的运转而被从压缩机带出,与制冷剂一起在冷冻剂回路中循环。在该冷冻机油从压缩机内部大量排出而导致压缩机驱动部中冷冻机油不足时,就会有压缩机的驱动轴烧结而引起故障之虞。另外,有时冷冻机油因制冷剂的混入而被稀释,在由制冷剂稀释而产生冷冻机油的粘度降低时,同样地,会有成为压缩机内冷冻机油不足的状态、压缩机的驱动轴烧结而引起故障之虞。
[0051]该冷冻机油不足的状态,通常主要是由于制冷剂积存在压缩机内而产生的,在冷冻循环装置停止时,随着压缩机的温度降低,制冷剂从与压缩机相连的制冷剂回路流入,当压缩机内存有大量的制冷剂时,制冷剂溶入冷冻机油(把这一现象称为制冷剂停滞于冷冻机油),从而导致冷冻机油被制冷剂稀释、或运转开始时的冷冻机油的带出量增加。
[0052]制冷剂向压缩机积存的原因例如有压缩机的低温化。在冷冻循环装置停止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内产生的高低压力差渐渐地转化为均压,这时,制冷剂朝着更低温低压的部分移动,所以,当压缩机成为比周围的温度更低温低压的状态时,制冷剂渐渐积存到压缩机内部,成为作为上述压缩机故障原因的制冷剂积存状态。
[0053]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将压缩机加热来防止制冷剂积存在内部的压缩机加热运转。作为加热方法(或热源),有把加热器安装在压缩机的外壳外部并对加热器通电来实施加热的方法,向压缩机内部的马达通电而利用马达的发热效果来加热压缩机的方法。例如,在压缩机的停止中,对压缩机的电动机部的线圈施加高频的低电压,不使电动机部旋转,利用线圈,用焦耳热进行加热;或者,通过在开相状态下向压缩机的电动机部通电,从而电动机部不旋转,电流流过线圈而产生焦耳热,可将压缩机加热。这样,不使电动机部旋转地向线圈通电、从而利用电动机部的发热作用来加热压缩机,将其称为限制通电加热动作。将这些实施限制通电加热动作的控制运转和实施上述加热器通电加热动作的运转合在一起,称为压缩机加热运转。
[005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I的冷冻循环装置,从内置于室外热源机的控制装置的变换控制电路供给向该电动机部线圈的供给电流,该电动机部用于驱动压缩机I的压缩机构旋转,通过上述那样控制该供给电流,可对压缩机进行限制通电加热动作。
[0055]在结束了冷冻循环装置的通常必要的运转后,为了防止分布在压缩机停止中的制冷剂回路的配管、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与压缩机的停止连动地将设置于压缩机I的排出侧配管的第I电磁阀5及第2电磁阀6控制成闭状态。借助这些电磁阀的闭塞状态,能防止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逆流到压缩机。另外,为了能防止制冷剂停滞于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机油中,控制实施压缩机I的压缩机加热运转即限制通电加热动作,这时,把设在压缩机排出配管上的一方电磁阀即第I电磁阀5控制为开状态,把另一方电磁阀即第2电磁阀6控制保持为闭状态。这样,可以防止在压缩机内被加热而成为气相的制冷剂从压缩机I的排出配管经过第I电磁阀5流出到制冷剂回路的热交换器部分等、从而导致制冷剂停滞于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中的问题。
[0056]在为了防止制冷剂停滞于压缩机内而进行的压缩机加热运转的条件判断中,使用由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12 (TH32)检测到的压缩机外壳温度Ta、以及由外气温度传感器15 (TH7)检测到的外气温度Tb或由室外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4 (TH6)检测到的室外侧热交换器温度Tc。内置于室外热源机的控制装置,从这些检测温度中,将压缩机外壳温度Ta和外气温度Tb进行比较计算。该控制装置,当压缩机外壳温度Ta比外气温度Tb低预定温度α以上时,指示实施压缩机加热运转的控制动作,另一方面,在压缩机加热动作中,当压缩机外壳温度Ta比外气温度Tb高预定温度α以上时,指示停止压缩机加热运转的控制。这样,进行恰当的防止制冷剂停滞的压缩机加热运转,可减少因过度加热运转而造成的消耗电力的浪费,可得到节能效果。
[0057]这里,说明预定温度α。在根据压缩机外壳温度Ta和外气温度Tb判断是否要进行压缩机加热运转时,如果压缩机外壳温度Ta与外气温度Tb接近,则担心会产生用于加热的通电动作的波动现象、即在短时间内的通电/非通电反复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点,采用作为预定温度α的常数,将控制温度条件滞后。
[0058]当判断为该压缩机限制通电动作进行了预定时间而消除了制冷剂的停滞状态时,结束压缩机加热运转。在该结束时刻,虽然第I电磁阀5是开状态,但是,如果压缩外壳温度传感器12 (ΤΗ32)检测到的压缩机外壳温度Ta比外气温度传感器15 (ΤΗ7)检测到的外气温度Tb低,则进行将该第I电磁阀5变更并保持为闭状态的控制。
[0059]通常,需要抑制制冷剂停滞于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的条件是,外气温度降低且外气温度与压缩机内的温度产生温度差的条件时,相当于空调制热运转、供热水运转的情况。如果制冷剂回路被设定为这些运转模式,则四通阀被设定为,将来自第I电磁阀的配管和来自室内侧热交换器的配管连接,并且,将室外侧热交换器与储液器连接。
[0060]另外,该冷冻循环装置,如果在空调制冷供热水同时运转中需要抑制制冷剂停滞,与上述同样地,在压缩机的停止中进行压缩机加热运转,制冷剂回路被设定成,在四通阀,将来自第I电磁阀的配管与来自室外侧热交换器的配管连接,并且,将室内侧热交换器与储液器连接。在压缩机加热动作中,通过第I电磁阀控制为开状态,可以把在压缩机内被加热而成为气相的制冷剂尽快地导出到压缩机外的制冷剂回路部分。
[0061]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冷冻循环装置,在压缩机的排出侧配管上,设有用于将制冷剂回路切换为空调制热运转、供热水运转、空调制冷供热水同时运转的各运转模式的第I电磁阀5和第2电磁阀6,用该第I电磁阀5和第2电磁阀6,通过与压缩机的停止连动地将各自的电磁阀控制为闭状态,可以防止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逆流向压缩机而导致制冷剂停滞于压缩机内。另外,如果判断为制冷剂停滞于压缩机内,则通过进行压缩机加热运转并使第I电磁阀成为开状态,把被加热而成为气相的制冷剂经由第I电磁阀放出到制冷剂回路,可以防止压缩机内的制冷剂停滞,具有防止驱动轴烧结引起的压缩机故障的效果。
[0062]另外,根据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压缩机外壳温度和外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外气温度,进行压缩机加热运转的控制,这样,可进行恰当的防止制冷剂停滞的压缩机加热运转,减少因过度的必要量以上的加热运转而产生的消耗电力的浪费,可得到节能效果。
[0063]附图标记的说明
[0064]1…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侧热交换器,4…储液器,5…第I电磁阀,6…第2电磁阀,7…第3电磁阀,8a…第1LEV, 8b…第2LEV, 8c…第3LEV, 9...停止阀,10…室内侧热交换器,11…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2…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13…排出管温度传感器,14…室外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5…外气温度传感器,16…室内侧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17…室内机液体配管温度传感器,18…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液体配管温度传感器,20…热源(或加热机构),21…通信线(空调),22…通信线(水),23…制冷剂配管(空调),24…制冷剂配管(水),100...空调室内 机,101…控制基板,200…水室内机,201…控制基板,300...室外热源机。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I制冷剂流路、第2制冷剂流路、加热机构和控制装置; 在上述第I制冷剂流路,用配管依次连接着压缩机、第I电磁阀、四通阀、室外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室内侧热交换器、储液器; 在上述第2制冷剂流路,在从上述压缩机与上述第I电磁阀之间连接到上述减压装置的配管上,依次连接着第2电磁阀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 上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上述压缩机的外壳; 上述控制装置,与上述压缩机的运转停止连动地将上述第I电磁阀和第2电磁阀控制为闭状态,并在上述加热机构加热上述压缩机时将上述第I电磁阀控制为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上述压缩机的外壳表面温度的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以及检测向上述室外侧热交换器通风的外气温度的外气温度传感器;上述加热机构进行的压缩机加热运转结束后,如果由上述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压缩机外壳温度比由上述外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外气温度低,使上述第I电磁阀为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加热机构进行压缩机加热运转时,上述四通阀被设定为,将上述第I电磁阀和上述室内侧热交换器连接并将上述储液器与上述室外侧热交换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上述四通阀和上述室外侧热交换器的配管与连接上述四通阀和上述储液器的配管之间,具有设置着第3电磁阀的旁通配管;在上述加热机构进行压缩机加热运转时,在上述四通阀被设定为将上述第I电磁阀和上述室外侧热交换器连接并将上述储液器和上述室内侧热交换器连接时,使上述第3电磁阀为开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上述压缩机的外壳表面温度的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以及检测向上述室外侧热交换器通风的外气温度的外气温度传感器;上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上述压缩机外壳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压缩机外壳温度Ta与上述外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外气温度Tb来控制压缩机加热运转的开始以及停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冻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压缩机外壳温度Ta比外气温度Tb低了预定温度α以上时,开始上述加热机构的压缩机加热运转,在压缩机外壳温度Ta比外气温度Tb高预定温度α以上时,结束上述加热机构的压缩机加热运转。
【文档编号】F25B41/04GK203396150SQ20132018609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大矢亮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