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042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热介质的分流单元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如下空调系统:在将多个室内机与一台室外机连接的多联式空调中,在向室内机供给热介质时,使用主分流单元和与主分流单元串联地连接的多个副分流单元。在该空调系统中,为了在各室内机中能够自由地选择制冷和制热地进行运转,将主分流单元和副分流单元用三根制冷剂配管连接,在各副分流单元生成冷能和热能并向各室内单元供给(参照专利文献1、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O2011-052055(参照第6-9图等)专利文献2:WO2011-064827(参照第9图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以往的空调系统中,由于制冷剂配管经由主分流单元与副分流单元连接,因此,必须对制冷剂配管和控制用的连接配线进行复杂的施工,封入制冷剂量增加,并且在施工性方面存在问题。另外,由于用制冷剂配管将主分流单元和副分流单元串联地连接,因此存在制冷剂流通时的压力损失变大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该制冷循环装置即使省略了主分流单元,仅用多个副分流单元构成制冷循环装置,也不会引起各分流单元间的制冷剂分配量的偏向或节流装置的控制不良。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热源机,所述热源机具有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多个分流单元,所述多个分流单元具有使制冷剂与热介质换热的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和与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对应的制冷剂用的节流装置;多个利用侧机,所述热介质从所述分流单元供给至所述多个利用侧机;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将所述热源机与所述多个分流单元连接的高压制冷剂配管和低压制冷剂配管、以及将所述多个分流单元彼此连接的中压制冷剂配管;高压压力检测器和中压压力检测器,所述高压压力检测器检测所述分流单元内的所述高压制冷剂配管的压力,所述中压压力检测器检测所述分流单元内的所述中压制冷剂配管的压力,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流单元中的至少1台是所述热源机与所述分流单元之间的所述高压制冷剂配管中的制冷剂流通时的压力损失最小的第一分流单元,所述多个分流单元中的另外至少1台是所述热源机与所述分流单元之间的所述高压制冷剂配管中的制冷剂流通时的压力损失最大的第二分流单元,控制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以便使所述第一分流单元的由所述高压压力检测器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与由所述中压压力检测器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的差压成为规定值以上。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控制与来自室外机的配管压力损失最小的分流单元的蒸发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对应的节流装置,从而能够将高压气体制冷剂向来自室外机的配管压力损失最大的分流单元的冷凝器供给,并且能够确保与该冷凝器对应的节流装置的最小控制用差压。此外,通过将多个分支单元相对于室外机并联地连接,从而能够将多个室内机可选择制冷和制热地连接,并且与以往的将主分流单元和副分流单元相对于室外机串联地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制冷剂配管和控制用的连接配线的施工简单化,另外,能够削减封入制冷剂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和分流单元的配置的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各运转模式下的控制阀的开闭控制的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向的图。图5是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时的莫里尔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分流单元的配置的图。图7是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各运转模式下的控制阀的开闭控制的图。图9是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时的莫里尔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利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此外,以下说明的结构等只是一例,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等。另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附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省略附图标记。另外,对于重复或类似的说明适当地简化或省略。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和分流单元的配置的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各运转模式下的控制阀的开闭控制的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向的图。图5是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时的莫里尔图。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用高压制冷剂配管2a、低压制冷剂配管2b和中压制冷剂配管2c将室外机100和多个分流单元(第一分流单元1a、第二分流单元1b)连接而大致构成。并且,如图1所示,作为各装置的配置的一例,第二分流单元1b相对于室外机100的制冷剂配管的长度比第一分流单元1a长B[m],另外,第二分流单元1b配置在比第一分流单元1a高D[m]的位置。另外,将室外机100与第一分流单元1a连接的制冷剂配管长度为A[m],室外机100与第一分流单元1a的高低差为C[m]。以下说明各装置的结构和运转模式。[室外机100]室外机100以如下部分为基本要素而构成:压缩机50,该压缩机50作为制冷循环装置内的热源发挥作用,用于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并向制冷剂路径内输送;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1,该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1为四通阀等,与使室外机100的运转模式变成制热运转模式和制冷运转模式相应地,切换制冷剂的流向;以及室外换热器52,该室外换热器52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在制冷运转模式时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此外,优选具备储液器53,该储液器53储存因制热运转模式和制冷运转模式的差异而产生的剩余制冷剂,或是储存相对于过渡性的运转变化的剩余制冷剂。以上的各要素通过制冷剂配管串联地连接。另外,在室外机100的制冷剂配管上设置有用于仅允许单方向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止回阀54a、54b、54c、54d。通过将具有这些止回阀的制冷剂回路设置在室外机100内,由此,无论室内机30的运转模式如何,都能将流入分流单元1a、1b的制冷剂的流向固定为单方向。[分流单元1a、1b]由于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二分流单元1b的内部构造相同,所以以第一分流单元1a为代表进行说明。第一分流单元1a具有两个以上的热介质间换热器(这里是3a、4a)。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对热源侧的制冷剂和利用侧的二次侧热介质进行换热,将由室外机100产生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或热能传递给二次侧热介质。因此,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在对制热运转的室内机30供给热能介质时作为冷凝器(放热器)发挥作用,在对制冷运转的室内机供给冷能介质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热介质间换热器3a设置在第一节流装置7a和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之间,在全制冷运转时和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二次侧热介质的冷却。在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连接的制冷剂流路的两侧设置有检测制冷剂的出口温度的温度计T1a和T2a。另外,热介质间换热器4a设置在第二节流装置8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之间,在全制热运转时和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在与热介质间换热器4a连接的制冷剂流路的两侧设置有检测制冷剂的出口温度的温度计T3a和T4a。此外,第一节流装置7a和第二节流装置8a优选是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装置。对于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例如使用四通阀等,来与室内机30的运转模式相应地切换制冷剂流路,使得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发挥作用。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设置在制冷运转时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设置在制冷运转时的热介质间换热器4a的下游侧。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以能够切换的方式与连接于室外机100的高压制冷剂配管2a和低压制冷剂配管2b连接。此外,将使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与高压制冷剂配管2a连通的制冷剂流路称为分流单元高压流路20a,将使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与低压制冷剂配管2b连通的制冷剂流路称为分流单元低压流路20b,将从第一节流装置7a和第二节流装置8a经由开闭阀12a与高压制冷剂配管2a连通的流路称为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在分流单元高压流路20a上设置有高压压力计PS1。另外,用分流单元旁通流路20d将分流单元低压流路20b和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之间经由第三节流装置9a连接。第三节流装置9a根据运转状态控制开度,由此,能够调整分流单元低压流路20b与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的差压。在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上设置有中压压力计PS2。这里,实施方式1的第一分流单元1a与内部制冷剂回路相同的第二分流单元1b相对于室外机100并联地设置。并联地配置的分流单元1a、1b的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彼此由中压制冷剂配管2c连接。通过这样将多个分流单元1a、1b的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彼此通过中压制冷剂配管2c连接,从而能够在各分流单元1a、1b之间调整中压制冷剂量的过量和不足。这样的中压制冷剂量的过量和不足在如下情况下产生,该情况是制冷负荷在各分流单元1a、1b之间偏向特定的分流单元地产生的情况。另外,在第一分流单元1a中,为了向室内机30输送二次侧热介质,对于各室内机30设置有由三通阀等构成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三个方向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连接,三个方向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换热器4a连接,三个方向中的一个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连接,并设置在室内机30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三个方向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连接,三个方向中的一个与热介质间换热器4a连接,三个方向中的一个与室内机30连接,并设置在室内机30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这些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33设置有与室内机30的设置台数相同的数量,将在室内机30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流路在热介质间换热器3a与热介质间换热器4a之间切换。此外,这里所说的切换不仅包含从一方向另一方的完全的流路的切换,也包含从一方向另一方的部分的流路的切换。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通过检测流入室内机30的热介质的温度和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从而调整流入室内机30的热介质的量,能够提供与室内负荷相应的最合适的热介质量。此外,在图2中,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设置在室内机30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之间,但也可以设置在室内机30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之间。另外,在室内机30中,在停止或热传感器停止等不需要来自空调装置的负荷的时候,通过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成为全闭,从而能够停止向室内机30的热介质供给。另外,为了将水或防冻液等热介质向各室内机30输送,在第一分流单元1a内设置有与各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对应的热介质输送装置31(31a、31b)。热介质输送装置31例如是泵,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之间的热介质配管上,能够根据室内机30所需要的负荷的大小调整热介质的流量。通过如上那样采用实施方式的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与室内负荷相应的最合适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运转模式]以下,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各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和二次侧热介质的动作。此外,上述空调装置的运转模式有:全制热运转模式,其是驱动着的全部室内机30进行制热运转的模式;以及全制冷运转模式,其是驱动着的全部室内机30进行制冷运转的模式。除此之外,还有如下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其是在室内机侧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混合存在的混合运转模式,并且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机30的负荷大;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其是在室内机侧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混合存在的混合运转模式,并且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机30的负荷大。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全制热运转模式、全制冷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这四种模式,因此将不同模式的控制阀的开闭控制一并在图3中示出。图3中的SH控制表示根据换热器出口制冷剂的过热度的节流装置的控制,SC控制表示根据换热器出口制冷剂的过冷度的节流装置的控制。SHm和SCm分别表示过热度的目标值和过冷度的目标值。另外,○表示全开开度,×表示全闭开度。ΔPHMm[kgf/cm2]表示节流装置前后的目标差压。[全制热运转模式]利用图2说明全制热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向。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50,作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室外机100流入高压制冷剂配管2a。从高压制冷剂配管2a流入分流单元1a的气体制冷剂向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分支并流入。此时,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被切换到制热侧。分别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由此,在内部与水或防冻液等二次侧热介质进行换热。与二次侧热介质换热并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通过第一节流装置7a和第二节流装置8a,从而膨胀成为中压的液体制冷剂。此时,第一节流装置7a和第二节流装置8a被进行开度控制,以便使由温度计T1a和T2a检测出的换热器的出口制冷剂温度与从高压压力计PS1求出的冷凝温度的温度差即过冷度成为规定值(例如10℃)。通过第一节流装置7a和第二节流装置8a的中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合流之后,经过分流单元旁通流路20d而流入分流单元低压流路20b。此时,开闭阀12a被控制为全闭,第三节流装置9a被进行开度控制,以便使高压压力计PS1的检测压力与中压压力计PS2的检测压力的压力差成为规定值(例如6.2kgf/cm2左右)。这是为了预先准备好从全制热运转模式切换为后述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中压制冷剂的控制。流入第三节流装置9a的中压的液体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通过低压制冷剂配管2b向室外机100输送。向室外机100输送的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流入室外换热器52,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由此,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返回压缩机50。接下来,说明全制热运转模式下的热介质的流向。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水或防冻液等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中与高温高压的气体的制冷剂进行换热,成为高温的二次侧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中变成高温的二次侧热介质分别由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连接的热介质输送装置31a、31b向室内机30输送。被输送的二次侧热介质通过与各室内机30连接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入口侧)33,并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调整向各室内机30流入的热介质流量。此外,这时,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是中间开度或进行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出口的热介质温度相应的开度调整,以便能够将从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双方输送的二次侧热介质向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和室内机30供给。流入由热介质配管连接的室内机30的二次侧热介质与室内空间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实施制热运转。被换热了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配管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向第一分流单元1a内被输送。被输送的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出口侧)32分别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从制冷剂侧接收通过室内机30向室内空间供给的量的热量,并再次向热介质输送装置31a、31b输送。[全制冷运转模式]利用图2说明全制冷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向。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压缩机50,作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入室外换热器52,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由此,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并从室外机100流入高压制冷剂配管2a。从高压制冷剂配管2a流入分流单元1a的液体制冷剂经过全开的开闭阀12a流入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然后,通过第一节流装置7a和第二节流装置8a,从而膨胀成为低压的两相制冷剂,并通过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从而与水或防冻液等二次侧热介质换热并蒸发成为气体制冷剂。此时,第一节流装置7a和第二节流装置8a被进行开度控制,以便使由温度计T2a和T4a检测出的换热器的出口制冷剂温度与蒸发温度的温度差即过热度成为规定值(例如2℃)。另外,第三节流装置9a被控制为全闭。然后,气体制冷剂流入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此时,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被切换至制冷侧。分别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分流单元低压流路20b,经过低压制冷剂配管2b向室外机100输送,并返回压缩机。接下来,说明全制冷运转模式下的热介质的流向。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水或防冻液等二次侧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中成为低温,由与各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连接的热介质输送装置31a、31b向室内机30侧输送。被输送的二次侧热介质通过与各室内机30连接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入口侧)33,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调整向各室内机30流入的热介质流量。此外,这时,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是中间开度或进行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出口的热介质温度相应的开度调整,以便能够将从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双方输送的二次侧热介质向流量调整装置34和室内机30供给。流入由热介质配管连接的室内机30的二次侧热介质与室内空间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实施制冷运转。被换热了的二次侧热介质经过热介质配管和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向分流单元1a内输送。被输送的二次侧热介质经过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出口侧)32分别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3a、4a,被制冷剂侧带走通过室内机30而从室内空间接收的量的热量而成为低温,然后,再次由热介质输送装置31a、31b输送。[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向的图。利用图4说明制冷主体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向。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50,作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室外机100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1,利用室外换热器52,被放出制冷剂所携带的热容量中的、室内机30之中的制热运转模式的室内机30所需要的以外的量,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或气体与液体的两相制冷剂。此外,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1进行切换,以便使从压缩机50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室外换热器52。高温高压的气体或两相制冷剂通过高压制冷剂配管2a流入分流单元1a。此时,开闭阀12a成为全闭状态。在分流单元1a内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6a之中,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被切换至制热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被切换至制冷侧。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的制冷剂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3a。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3a的高温高压的气体或两相制冷剂向同样地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3a的水或防冻液等二次侧热介质给予热量,并冷凝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的制冷剂通过第一节流装置7a,从而膨胀成为中压的液体制冷剂。此外,这时,第一节流装置7a被进行控制,以便用温度计T1a检测热介质间换热器3a的出口制冷剂的温度,并使过冷度成为目标值(例如10℃)。然后,成为中压的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通过第二节流装置8a而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并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4a。该制冷剂从同样地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4a的水或防冻液等二次侧热介质接收热量,从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此外,这时通过的第二节流装置8a被进行控制,以便用温度计T4a检测通过热介质间换热器4a的换热后的制冷剂的温度,并使其过热度成为目标值(例如2℃)。另外,第三节流装置9a成为全闭状态。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在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之后,通过低压制冷剂配管2b,被向室外机100输送并返回压缩机50。[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莫里尔图]这里,图5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在上述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莫里尔图。该图5所示的莫里尔图表示为了在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二分流单元1b之间调整制冷负荷的过量和不足而利用中压制冷剂配管2c分配中压制冷剂的例子。在本例中,表示第一分流单元1a的制冷负荷大、从第二分流单元1b向中压制冷剂不足的第一分流单元1a供给的情况。此外,此时的制冷剂的流向如图4所示,在中压制冷剂配管2c中,中压液体制冷剂从第二分流单元1b朝向第一分流单元1a地流通。另外,考虑到了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配管所造成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即,莫里尔图表示了考虑到由图1记载的室外机100、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二分流单元1b的配置所造成的配管长度和高低差的压力损失。这里,在实施方式1中定义的配管压力损失是指,制冷剂在配管内流动时的压力损失ΔPp、由配管的高低差(液体水头)产生的压力差(水头差)ΔPh、以及当加热侧的节流装置全开时制冷剂流动时的压力损失Δplev之和的压力损失。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第二分流单元1b相对于室外机100的制冷剂配管长度比第一分流单元1a长B[m],另外,第二分流单元1b配置在比第一分流单元1a高D[m]的位置。另外,将室外机100和第一分流单元1a连接的制冷剂配管长为A[m],室外机100与第一分流单元1a的高低差为C[m]。利用图5的莫里尔图说明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由压缩机5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在室外换热器52中以冷凝温度Tc向大气放热。然后,在压缩机50与第一分流单元1a之间的高压制冷剂配管2a(长度A[m]、高低差C[m])中受到配管压力损失,压力沿图5的莫里尔图所示的Y轴下方向(压力轴)下降(第一压力下降部分60),制冷剂向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二分流单元1b分流。朝向第二分流单元1b的制冷剂进一步在第一分流单元1a与第二分流单元1b之间的高压制冷剂配管2a(长度B[m]、高低差D[m])中同样地受到配管压力损失,压力沿莫里尔图上的Y轴下方向下降(第二压力下降部分61)。在该压力的状态下,第一分流单元1a内的高压压力计PS1[1a]和第二分流单元1b内的高压压力计PS1[1b]检测冷凝压力。流入作为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二分流单元1b的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a和3b的高压制冷剂将二次侧热介质加热并冷凝,超过莫里尔图上的饱和液体线向左方向移动而被过冷却。这里,由莫里尔图可知,第二分流单元1b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b的冷凝温度比第一分流单元1a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a低出制冷剂的配管压力损失量(第二压力下降部分61)。将该热介质间换热器3a和3b的出口制冷剂的状态点作为点7a、7b(节流装置7a、7b制冷剂入口位置)表示。如上所述,在第一节流装置7a、7b中,各热介质间换热器3a、3b的过冷度被调整。然后,成为中压制冷剂并流入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二分流单元1b的各中压制冷剂分别在第二节流装置8a、8b中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这里,中压制冷剂的压力分别由节流装置8a、8b调整,但在本例中,第一分流单元1a的制冷负荷相对较大,为了从第二分流单元1b向第一分流单元1a供给中压制冷剂,需要调整与第一分流单元1a的蒸发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4a对应的第二节流装置8a,以便使第一分流单元1a的中压制冷剂的中压压力计PS2[1a]的检测压力比第二分流单元1b的中压制冷剂的中压压力计PS2[1b]的检测压力小。通过这样调整第二节流装置8a,从而如图5所示将第一分流单元1a的中压液体制冷剂的压力作为比第二分流单元1b的中压液体制冷剂的压力低的低压,中压液体制冷剂从第二分流单元1b通过中压制冷剂配管2c向第一分流单元1a供给。然后,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各热介质间换热器4a、4b中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将二次侧热介质冷却。然后,伴随着由各低压制冷剂配管2b产生的配管压力损失,压力进一步下降并被压缩机50吸引。这里,说明在上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情况下,在第二分流单元1b存在制热负荷的情况下的、加热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b的第一节流装置7b中的控制用差压。一般来说,节流装置为了控制流体的流量,以在通过的流体的前后确保最小控制用差压的条件选定。如上所述,在为了使第一分流单元1a的中压压力计PS2[1a]的检测压力比第二分流单元1b的中压压力计PS2[1b]的检测压力小而调整第二节流装置8a时在第二分流单元1b存在制热负荷的情况下,为了用加热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b的第一节流装置7b对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流量控制,需要在第一节流装置7b中确保最小控制用差压EXm(例如1.5[kgf/cm2])。因此,必须将图5的莫里尔图上的点7b(第一节流装置7b入口的冷凝压力)与点8b(第二节流装置8b入口的中压制冷剂压力)的差压确保为第一节流装置7b的最小控制用差压EXm。即,需要将高压压力计PS1[1b]与中压压力计PS2[1b]的检测压力的差压确保为最小控制用差压Exm。为此,在控制第二节流装置8a时,需要考虑第一分流单元1a与第二分流单元1b之间的高压制冷剂配管2a中的配管压力损失即第二压力下降部分61、以及用于使中压液体制冷剂从第二分流单元1b经过中压制冷剂配管2c流向第一分流单元1a的第三压力下降部分62,确保第一节流装置7b的最小控制用差压EXm。这里,将第二压力下降部分61假定为供应由第二分流单元产生的最大制热负荷的气体制冷剂在高压制冷剂配管2a内流动时的配管压力损失。因此,需要使高压压力计PS1[1a]与中压压力计PS2[1a]的差压成为高压压力计PS1[1b]与中压压力计PS2[1b]的差压(最小控制用差压EXm)、高压压力计PS1[1a]与高压压力计PS1[1b]的差压(第二压力下降部分61)、以及中压压力计PS2[1b]与中压压力计PS2[1a]的差压(第三压力下降部分62)的和(差压ΔPHM)以上。因此,为了使高压压力计PS1[1a]与中压压力计PS2[1a]的差压成为规定值(差压ΔPHM)以上,控制与第一分流单元1a的蒸发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4a对应的第二节流装置8a。换言之,控制与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小的第一分流单元1a的蒸发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4a对应的第二节流装置8a,以便使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小的第一分流单元1a中由高压压力计PS1[1a]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与由中压压力计PS2[1a]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的差压成为考虑了与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大的第二分流单元1b的冷凝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b对应的第一节流装置7b的最小控制用差压Exm的规定值(差压ΔPHM)以上。通过像这样控制第二节流装置8a的开度,从而能够向第二分流单元1b的冷凝器即热介质间换热器3b供给高压气体制冷剂,并且能够确保第一节流装置7b的最小控制用差压Exm,所述第二分流单元1b的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比第一分流单元1a大。此外,记载了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二分流单元1b共同是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例子,但是在第一分流单元1a至少存在制冷负荷、第二分流单元1b至少存在制热负荷的情况下需要确保上述的第一节流装置7b的最小控制用差压Exm的控制。另外,当配管压力损失大的第二分流单元1b的制冷负荷大、想要从第一分流单元1a向第二分流单元1b供给中压液体制冷剂时,图5的莫里尔图的从PS2[1b]向PS2[1a]的梯度成为相反的左下方向,最小控制用差压Exm变大,因此控制压力成为安全侧。因此,只要假定如上述那样在配管压力损失小的第一分流单元1a制冷负荷大、将中压液体制冷剂从第二分流单元1b向第一分流单元1a供给的负荷状态,就能够避免节流装置的控制压力不足的情况。在上述一例中假定了分流单元是2台的情况,但也能够将3台以上的分流单元与室外机100并联地连接,对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最大的分流单元和最小的分流单元采用确保上述最小控制用差压Exm的控制。在该情况下,控制与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最小的分流单元的蒸发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对应的节流装置,以便使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最小的分流单元的由高压压力计PS1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与由中压压力计PS2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的差压成为考虑了与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最大的分流单元的冷凝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对应的节流装置的最小控制用差压Exm的规定值(差压ΔPHM)以上。通过像这样控制与配管压力损失最小的分流单元的蒸发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对应的节流装置,从而能够向配管压力损失最大的分流单元的冷凝器供给高压气体制冷剂,并且能够确保与该冷凝器对应的节流装置的最小控制压力。接下来,说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下的二次侧热介质的流向。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热介质间换热器4a中成为低温的二次侧热介质由与热介质间换热器4a连接的热介质输送装置31a输送,另外,在热介质间换热器3a中成为高温的二次侧热介质由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连接的热介质输送装置31b输送。被输送的二次侧热介质通过与各室内机30连接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入口侧)33,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调整流入各室内机30的热介质流量。此外,这时,当连接的室内机30是制热运转模式时,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被切换为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和热介质输送装置31b连接的方向,当连接的室内机30是制冷运转模式时,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被切换为与热介质间换热器4a和热介质输送装置31a连接的方向。即,能够利用室内机30的运转模式将向室内机30供给的二次侧热介质切换为热水或冷水。流入由热介质配管连接的室内机30的二次侧热介质通过与室内空间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实施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被换热的二次侧热介质通过热介质配管、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向分流单元1a内输送。被输送的二次侧热介质向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出口侧)32流入。当连接的室内机30是制热运转模式时,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向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连接的方向切换,当连接的室内机30是制冷运转模式时,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向与热介质间换热器4a连接的方向切换。由此,将在制热运转模式被利用的二次侧热介质作为制热用途向从制冷剂赋予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a适当地流入,将在制冷运转模式被利用的二次侧热介质作为制冷用途向制冷剂接收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4a适当地流入,再次分别与制冷剂进行换热之后,向热介质输送装置31a和31b输送。[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利用图2说明制热主体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向。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50,作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室外机100流入高压制冷剂配管2a。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1进行切换,使得从压缩机50被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不通过室外换热器52地向室外机100外送出。气体制冷剂通过高压制冷剂配管2a流入第一分流单元1a。在第一分流单元1a内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6a当中,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向制热侧切换,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向制冷侧切换。流入第一分流单元1a并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a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3a,向同样地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3a的水或防冻液等二次侧热介质赋予热量,并冷凝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的制冷剂通过第一节流装置7a,从而膨胀成为中压的液体制冷剂。此外,这时,第一节流装置7a被进行控制,使得用温度计T1a检测热介质间换热器3a的出口制冷剂的温度而得到的过冷度成为目标值(例如10℃)。然后,成为中压的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通过第二节流装置8a而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3a。该制冷剂从同样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3a的水或防冻液等二次侧热介质接收热量而蒸发。此外,这时,通过的第二节流装置8a被进行控制,使得用温度计T4a检测通过热介质间换热器4a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其过热度成为目标值(例如2℃)。然后,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的制冷剂通过低压制冷剂配管2b向室外机100输送。此时,第三节流装置9a被进行开度控制,使得高压压力计PS1的检测压力与中压压力计PS2的检测压力的压力差成为规定值(例如6.2kgf/cm2左右)。这是为了预先准备好从全制热运转模式向后述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切换时的中压制冷剂的控制。然后,向室外机100输送的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通过室外换热器52,从而与室外空间进行换热,并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之后返回压缩机50。接下来,说明制热主体模式下的二次侧热介质的流向。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热介质间换热器4a中成为低温的二次侧热介质由与热介质间换热器4a连接的热介质输送装置31a输送,另外,在热介质间换热器3a中成为高温的二次侧热介质由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连接的热介质输送装置31b输送。被输送的二次侧热介质通过与各室内机30连接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入口侧)33,并由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调整流入各室内机30的热介质流量。此外,这时,当连接的室内机30是制热运转模式时,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向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和热介质输送装置31b连接的方向切换,当连接的室内机30是制冷运转模式时,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向与热介质间换热器4a和热介质输送装置31a连接的方向切换。即,利用室内机30的运转模式,能够将向室内机30供给的二次侧热介质切换为热水或冷水。流入由热介质配管连接的室内机30的二次侧热介质通过与室内空间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实施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被换热的二次侧热介质通过热介质配管、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向分流单元1a内输送。被输送的二次侧热介质流入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出口侧)32。当连接的室内机30是制热运转模式时,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向与热介质间换热器3a连接的方向切换,当连接的室内机30是制冷运转模式时,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向与热介质间换热器4a连接的方向切换。由此,将制热运转模式中被利用的二次侧热介质作为制热用途向从制冷剂赋予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a适当流入,将制冷运转模式中被利用的二次侧热介质作为制冷用途向制冷剂接收热的热介质间换热器4a适当地流入,并再次分别与制冷剂进行换热之后,向热介质输送装置31a和31b输送。这样,通过将多个分支单元相对于室外机100并联地连接,从而能够将多个室内机30可选择制冷和制热地连接,并且相对于以往的将主分流单元和副分流单元相对于室外机100串联地连接的情况,能够使制冷剂配管和控制用的连接配线的施工简单化,另外,能够减少封入制冷剂量。实施方式2.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分流单元的配置的图。图7是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在各运转模式下的控制阀的开闭控制的图。图9是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时的莫里尔图。在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基本的结构和控制与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相同,因此仅说明不同点。在实施方式1中,对于室外机100将相同分流单元1a、1b并列连接,而在实施方式2中,具备向实施方式1的第一分流单元1a和室内机30直接供给制冷剂的直接膨胀式的第三分流单元1c,在这一点上不同。[分流单元1c]如图7所示,第三分流单元1c设置有节流装置80、过冷却换热器81、设置在分流单元低压流路20b侧的开闭阀83、设置在分流单元高压流路20a侧的开闭阀84、以制冷剂从制冷剂室内机70向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返回的方向设置的止回阀85和以制冷剂从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朝向制冷剂室内机70的方向设置的止回阀86。因此,第三分流单元1c和制冷剂室内机70经由止回阀85、止回阀86、开闭阀83和开闭阀84由制冷剂配管连接。这里,开闭阀83和开闭阀84成为本发明的第一流路切换装置。另外,止回阀85和止回阀86成为本发明的第二流路切换装置。节流装置80对在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中流动并被分支的一部分的中压液体制冷剂进行减压。过冷却换热器81在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中流动的中压液体制冷剂和由节流装置80减压了的液体制冷剂之间进行换热。即,通过将由节流装置80减压了的制冷剂送入过冷却换热器81,从而确保向制冷剂室内机70供给的中压液体制冷剂的过冷度。开闭阀83和开闭阀84被选择性地控制开闭,使来自室外机100的热源侧制冷剂导通或不导通。止回阀85仅使从制冷剂室内机70返回的制冷剂导通。止回阀86仅使朝向制冷剂室内机70的制冷剂导通。[运转模式]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第三分流单元1c也构成为能够与制冷剂室内机70的要求相应地切换全制热运转模式、全制冷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这四种模式。以下针对各个运转模式说明制冷剂的流向。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各运转模式下的控制阀的开闭控制的图。如上所述,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全制热运转模式、全制冷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这四种模式,因此将这些不同模式的控制阀的开闭控制汇总地表示。图8中的SH控制表示根据换热器出口制冷剂的过热度的节流装置的控制,SC控制表示根据换热器出口制冷剂的过冷度的节流装置的控制。SHm和SCm分别表示过热度的目标值和过冷度的目标值。另外,○表示全开开度,×表示全闭开度。ΔPHMm[kgf/cm2]表示节流装置前后的目标差压。[全制热运转模式]利用图7说明全制热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向。通过高压制冷剂配管2a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第三分流单元1c。流入第三分流单元1c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经过开闭阀84流入室内机换热器71。流入室内机换热器71的高压气体制冷剂一边加热周围的空气,一边由室内机节流装置72减压而成为中压的液体制冷剂,经过止回阀85,由节流装置80进一步减压,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从第三分流单元1c流出,并经过低压制冷剂配管2b返回室外机100。[全制冷运转模式]利用图7说明全制冷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向。经过高压制冷剂配管2a的高压液体制冷剂流入第三分流单元1c。流入第三分流单元1c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经过止回阀86并由室内机节流装置72减压,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入室内机换热器71,在其中吸收热(冷却周围的空气)而蒸发,成为低压气体制冷剂。该低压气体制冷剂在经过开闭阀83之后,经过低压制冷剂配管2b返回室外机100。[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利用图7说明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和制热主体运转模式下的制冷剂的流向。对于进行制冷运转的制冷剂室内机70,中压的液体制冷剂从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经过止回阀86向室内机换热器71供给。液体制冷剂由室内机节流装置72减压并在室内机换热器71内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开闭阀83流入分流单元低压流路20b,并经过低压制冷剂配管2b返回室外机100。对于进行制热运转的制冷剂室内机70,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分流单元高压流路20a经过开闭阀84向室内机换热器71供给。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内机换热器71内冷凝,由室内机节流装置72减压成为中压的液体制冷剂并流入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然后,流入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的中压液体制冷剂被进行制冷运转的制冷剂室内机70再利用。另外,如实施方式1记载的那样,为了与多个分流单元间的制冷负荷的偏向相对应,使中压制冷剂经由中压制冷剂配管2c移动。因此,当在第三分流单元1c中中压制冷剂不足的情况下,中压制冷剂从第一分流单元1a经由中压制冷剂配管2c被供给。[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莫里尔图]利用图9说明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在上述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莫里尔图。该图9所示的莫里尔图表示为了在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三分流单元1c之间调整制冷负荷的过量和不足而利用中压制冷剂配管2c分配中压制冷剂的例子。在本例中,表示第一分流单元1a的制冷负荷大、从第三分流单元1c向中压制冷剂不足的第一分流单元1a供给的情况。另外,考虑了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配管造成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即,莫里尔图表示考虑了图6记载的室外机100、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三分流单元1c的配置造成的配管长度和高低差的压力损失。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第三分流单元1c相对于室外机100的制冷剂配管长度比第一分流单元1a长B[m],另外,配置在比第一分流单元1a高D[m]的位置。另外,将室外机100与第一分流单元1a连接的制冷剂配管长为A[m],室外机100与第一分流单元1a的高低差为C[m]。利用图9的莫里尔图说明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由压缩机50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52中,其一部分以冷凝温度Tc向大气放热。然后,在压缩机50与第一分流单元1a之间的高压制冷剂配管2a(长度A[m]、高低差C[m])中受到配管压力损失,压力沿图9的莫里尔图所示的Y轴下方向(压力轴)下降(第一压力下降部分60),并向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三分流单元1c分流。朝向第三分流单元1c的制冷剂进一步在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三分流单元1c之间的高压制冷剂配管2a(长度B[m]、高低差D[m])中同样地受到配管压力损失,压力沿莫里尔图上的Y轴下方向下降(第二压力下降部分61)。该压力的状态下,第一分流单元1a内的高压压力计PS1[1a]和第三分流单元1c内的高压压力计PS1[1c]检测出冷凝压力。流入作为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三分流单元1c的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a和室内机换热器71的高压制冷剂将二次侧热介质加热并冷凝,超过莫里尔图上的饱和液体线向左方向移动并被过冷却。这里,从莫里尔图可知,与第三分流单元1c连接的室内机换热器71的冷凝温度比第一分流单元1a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a低出制冷剂的配管压力损失量(第二压力下降部分61)。将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3a和室内机换热器71的出口制冷剂的状态点作为点7a、72-1(与冷凝器对应的节流装置7a、72-1的制冷剂入口位置)表示。如上所述,各换热器3a、71的过冷度由节流装置7a、72调整。然后,成为中压制冷剂并流入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c。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三分流单元1c的各中压制冷剂在与蒸发器对应的节流装置8a、72-2中分别膨胀而成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这里,中压制冷剂的压力由节流装置8a、72-2分别调整,在本例中,第一分流单元1a的制冷负荷相对较大,为了从第三分流单元1c向第一分流单元1a供给中压液体制冷剂,需要调整与第一分流单元1a的蒸发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4a对应的第二节流装置8a,以便使第一分流单元1a的中压液体制冷剂的中压压力计PS2[1a]的检测压力比第三分流单元1c的中压液体制冷剂的中压压力计PS2[1c]的检测压力小。如图9所示,通过这样调整第二节流装置8a,从而使第一分流单元1a的中压液体制冷剂的压力成为比第三分流单元1c的中压液体制冷剂的压力低的低压,中压液体制冷剂从第三分流单元1c经过中压制冷剂配管2c向第一分流单元1a供给。然后,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各热介质间换热器4a、71-2中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并将二次侧热介质冷却。然后,伴随着由各低压制冷剂配管2b造成的配管压力损失,压力进一步下降并被压缩机50吸引。这里,说明在上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情况下,在第三分流单元1c存在制热负荷的情况下的、室内机换热器71中的节流装置72-1中的控制用差压。一般来说,节流装置为了控制流体的流量,以在通过的流体的前后确保最小控制用差压的条件选定。如上所述,在为了使第一分流单元1a的中压压力计PS2[1a]的检测压力比第二分流单元1b的中压压力计PS2[1b]的检测压力小而调整第二节流装置8a时在第三分流单元1c存在制热负荷的情况下,为了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室内机换热器71的节流装置72-1对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流量控制,需要在节流装置72-1中确保最小控制用差压EXm(例如1.5[kgf/cm2])。因此,必须将图4的莫里尔图上的点72-1(室内机节流装置72入口的冷凝压力)与点72-2(室内机节流装置72入口的中压制冷剂压力)的差压确保为冷凝器用的室内机节流装置72-1的最小控制用差压EXm。即,需要将高压压力计PS1[1b]与中压压力计PS2[1c]的检测压力的差压确保为最小控制用差压EXm。为此,在控制第二节流装置8a时,需要考虑第一分流单元1a与第三分流单元1c之间的高压制冷剂配管2a中的配管压力损失即第二压力下降部分61、以及用于使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第二分流单元1b经过中压制冷剂配管2c流向第一分流单元1a的第三压力下降部分62,确保节流装置72-1的最小控制用差压EXm。因此,需要使高压压力计PS1[1a]与中压压力计PS2[1a]的差压成为高压压力计PS1[1c]与中压压力计PS2[1c]的差压(最小控制用差压EXm)、高压压力计PS1[1a]与高压压力计PS1[1c]的差压(第二压力下降部分61)、以及中压压力计PS2[1c]与中压压力计PS2[1a]的差压(第三压力下降部分62)的和(差压ΔPHM)以上。因此,为了使高压压力计PS1[1a]与中压压力计PS2[1a]的差压成为规定值(差压ΔPHM)以上,控制与第一分流单元1a的蒸发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4a对应的第二节流装置8a。换言之,控制与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小的第一分流单元1a的蒸发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4a对应的第二节流装置8a,以便使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小的第一分流单元1a中由高压压力计PS1[1a]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与由中压压力计PS2[1a]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的差压成为考虑了与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大的第三分流单元1c连接的室内机换热器71对应的冷凝器用的节流装置72-1的最小控制用差压的规定值(差压ΔPHM)以上。通过像这样控制第二节流装置8a的开度,从而能够向与第三分流单元1c连接的室内机的冷凝器71供给高压气体制冷剂,并且能够确保冷凝器用的节流装置72-1的最小控制用差压Exm,所述第三分流单元1c的来自室外机100的配管压力损失比第一分流单元1a大。此外,记载了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三分流单元1c共同是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例,但是在第一分流单元1a至少存在制冷负荷、第三分流单元1c至少存在制热负荷的情况下需要确保上述的冷凝器用的节流装置72-1的最小控制用差压EXm。另外,在上述一例中假定了第一分流单元1a和第三分流单元1c的组合,但也能够对仅设置多个第三分流单元1c的制冷循环装置采用同样的控制。通过像这样控制与配管压力损失最小的分流单元的蒸发器侧的热介质间换热器对应的节流装置,从而能够向配管压力损失最大的分流单元的冷凝器供给高压气体制冷剂,并且能够确保与该冷凝器对应的节流装置的最小控制压力。此外,通过将多个分支单元相对于室外机100并联地连接,从而能够将多个室内机可选择制冷和制热地连接,并且相对于以往的将主分流单元和副分流单元相对于室外机100串联地连接的情况,能够使制冷剂配管和控制用的连接配线的施工简单化,另外,能够减少封入制冷剂量。附图标记说明1a第一分流单元、1b第二分流单元、1c第三分流单元、2a高压制冷剂配管、2b低压制冷剂配管、2c中压制冷剂配管、3a热介质间换热器、3b热介质间换热器、4a热介质间换热器、4b热介质间换热器5a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6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7a第一节流装置、7b第一节流装置、8a第二节流装置、8b、第二节流装置、9a第三节流装置、12a开闭阀、12b开闭阀、20a分流单元高压流路、20b分流单元低压流路、20c分流单元中压流路、20d分流单元旁通流路、30室内机(利用侧机)、31热介质输送装置、31a热介质输送装置、31b热介质输送装置、32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4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50压缩机、5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2室外换热器、53储液器、54a止回阀、54b止回阀、54c止回阀、54d止回阀、60第一压力下降部分、61第二压力下降部分、62第三压力下降部分、70制冷剂室内机、71室内机换热器、72室内机节流装置、80节流装置、81过冷却换热器、83开闭阀、84开闭阀、85止回阀、86止回阀、100室外机(热源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