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649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热回收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回收机组,包括:压缩机、第一和第二控制组件、第一至第三换热器、节流装置以及第一至第三阀,压缩机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至第四接口,第一和第三接口分别与排气口和进气口相连;第二控制组件包括第五至第八接口,第五接口与第四接口相连,第七接口与进气口相连;第一至第三换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八接口、第六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节流装置与第一至第三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一至第三阀分别可双向导通地串联在节流装置与第一至第三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回收机组,减少了阀的数量,提高了热回收机组的可靠性且节约了成本。
【专利说明】热回收机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指出,热回收机组的零部件多,从而提高了热回收机组的成本,且降低 了热回收机组的可靠性,而且,由于零部件较多,装配麻烦,且装配效率低。另外,热回收机 组的效率较低,噪音大且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 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回收机组,所述热回收机组采用的部件少,从而提高了热回收组 件的可靠性,且节约了成本。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回收机组,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至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和 所述第四接口中的其中一个导通时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中的另 一个导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进气口相连;第二控制组 件,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第五至第八接口,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和所述第八接 口中的其中一个导通时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和所述第八接口中的另一个导通,所 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进气口相连;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 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 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节流装置,所述节 流装置与所述第一至第三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一至第三阀,所述第一至第三阀分别可 双向导通地串联在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一至第三换热器的所述第二端之间。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回收机组,不仅实现了全热回收功能,而且可以实现单独制 冷、制热、制热水,且通过设置第一至第三阀,有效地减少了阀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热回收机 组的可靠性,且节约了成本。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回收机组更加高效,更加节能,噪音 小,且具有更舒适的用户体验。
[0006] 具体地,所述第一阀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一单向电磁阀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 向电磁阀由所述节流装置向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向导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由所述第一换热器 向所述节流装置单向导通。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一单向电磁 阀串联,且所述第二单向阀由所述节流装置向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向导通。
[0008] 具体地,所述第二阀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二单向电磁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单 向电磁阀由所述节流装置向所述第二换热器单向导通,所述第三单向阀由所述第二换热器 向所述节流装置单向导通。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还包括: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与所述第二单向电磁 阀串联,所述第四单向阀由所述节流装置向所述第二换热器单向导通。
[0010] 具体地,所述第三阀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三单向电磁阀和第五单向阀,所述第三单 向电磁阀由所述节流装置向所述第三换热器单向导通,所述第五单向阀由所述第三换热器 向所述节流装置单向导通。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阀还包括:第六单向阀,所述第六单向阀与所述第三单向电磁 阀串联,所述第六单向阀由所述节流装置向所述第三换热器单向导通。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机组进一步包括:第四单向电磁阀,所述第四单向电磁阀与 所述进气口相连且由所述第三换热器向所述压缩机单向导通;第五单向电磁阀,所述第五 单向电磁阀与所述进气口相连且由所述第二换热器向所述压缩机单向导通。
[0013] 更进一步地,所述热回收机组还包括:第七单向阀,所述第七单向阀与所述第四单 向电磁阀串联,所述第七单向阀由所述第三换热器向所述压缩机导通;第八单向阀,所述第 八单向阀与所述第五单向电磁阀串联,所述第八单向阀由所述第二换热器向所述压缩机导 通。
[0014] 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
[0015]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回收机组的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
[0019] 100:热回收机组;
[0020] 1 :压缩机;11 :进气口;12 :排气口;
[0021] 2 :第一控制组件;21 :第一接口;22 :第二接口;23 :第三接口;24 :第四接口;
[0022] 3 :第二控制组件;31 :第五接口;32 :第六接口;33 :第七接口;34 :第八接口;
[0023] 41 :第一换热器;42 :第二换热器;43 :第三换热器;
[0024] 5 :节流装置;
[0025] 61 :第一单向电磁阀;62 :第一单向阀;63 :第二单向阀;
[0026] 71 :第二单向电磁阀;72 :第三单向阀;73 :第四单向阀;
[0027] 81 :第三单向电磁阀;82 :第五单向阀;83 :第六单向阀;
[0028] 9 :气液分离器;10 :储液器;
[0029] 101 :第四单向电磁阀;102 :第七单向阀;
[0030] 103 :第五单向电磁阀;104 :第八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 "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 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 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 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 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 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5]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回收机组100,热回收机组100包括 四种主要的运行模式,分别为制冷、制热、制热水以及热回收,从而可以保证在一年四季都 能满足空调和生活热水两方面的要求。
[0036]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回收机组100,包括压缩机1、第一控制组 件2、第二控制组件3、第一换热器41、第二换热器42、第三换热器43、节流装置5、第一阀、 第二阀以及第三阀。
[0037] 压缩机1具有进气口 11和排气口 12,从而外部的冷媒可以从进气口 11进入到压 缩机1内,并在压缩机1内进行压缩,然后从排气口 12排出。其中,压缩机1可以为旋转式 压缩机1,但不限于此。
[0038] 参照图1,第一控制组件2包括第一接口 21、第二接口 22、第三接口 23和第四接 口 24,第一接口 21与第二接口 22和第四接口 24中的其中一个导通时第三接口 23与第二 接口 22和第四接口 24中的另一个导通,也就是说,当第一接口 21与第二接口 22导通时, 第三接口 23与第四接口 24导通;同样地,当第一接口 21与第四接口 24导通时,第三接口 23与第二接口 22导通。第一接口 21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 12相连,第三接口 23与压缩机 1的进气口 11相连。
[0039] 可选地,第一控制组件2可以为四通阀,第一接口 21、第二接口 22、第三接口 23和 第四接口 24可以分别为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控制组件2 还可以包括四个管路和四个阀门,每个管路均与其相邻的两个管路分别连通,每两个管路 之间设有一个阀门,关断相对的两个阀门可以将相应的两个管路导通(图未示出)。
[0040] 参照图1,第二控制组件3包括第五接口 31、第六接口 32、第七接口 33和第八接口 34,第五接口 31与第六接口 32和第八接口 34中的其中一个导通时第七接口 33与第六接 口 32和第八接口 34中的另一个导通,也就是说,当第五接口 31与第六接口 32导通时,第 七接口 33与第八接口 34导通;同样地,当第五接口 31与第八接口 34导通时,第七接口 33 与第六接口 32导通。第五接口 31与第一控制组件2的第四接口 24相连,第七接口 33与 进气口 11相连。
[0041] 可选地,第二控制组件3可以为四通阀,第五接口 31、第六接口 32、第七接口 33和 第八接口 34可以分别为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二控制组件3 还可以包括四个管路和四个阀门,每个管路均与其相邻的两个管路分别连通,每两个管路 之间设有一个阀门,关断相对的两个阀门可以将相应的两个管路导通(图未示出)。
[0042] 第一换热器41的第一端(例如,图1中的右端)与第八接口 34相连。第二换热 器42的第一端(例如,图1中的右端)与第六接口 32相连。第三换热器43的第一端(例 如,图1中的右端)与第二接口 22相连。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器41的第二端、第二换热 器42的第二端和第三换热器43的第二端均与节流装置5相连。
[0043]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41为热水换热器,第二换热器42为翅片换热器,第三换热器 43为空调换热器,节流装置5为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等。可以理解,第一换热器41、第二换 热器42、第三换热器43以及节流装置5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而适应性改变,本实用新型对此 不作特殊限定。
[0044] 第一阀可双向导通地串联在节流装置5与第一换热器41的第二端之间,换言之, 节流装置5内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一阀流向第一换热器41,第一换热器41内的冷媒也可以通 过其第二端经由第一阀流向节流装置5。
[0045] 第二阀可双向导通地串联在节流装置5与第二换热器42的第二端之间,换言之, 节流装置5内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二阀流向第二换热器42,第二换热器42内的冷媒也可以通 过其第二端经由第二阀流向节流装置5。
[0046] 第三阀可双向导通地串联在节流装置5与第三换热器43的第二端之间,换言之, 节流装置5内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三阀流向第三换热器43,第三换热器43内的冷媒也可以通 过其第二端经由第三阀流向节流装置5。
[0047] 通过上述连接,在使用热回收机组100时,可以分别将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设 置为不同的开闭状态,从而实现制冷、制热、制热水和热回收四种不同模式的切换。具体控 制方式如下:
[0048] 当热回收机组100制冷时,第一控制组件2掉电,第二控制组件3上电,此时第一 接口 21与第四接口 24连通且第三接口 23与第二接口 22连通,第五接口 31与第六接口 32 连通且第七接口 33与第八接口 34连通,压缩机1排气口 12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 次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的第一接口 21和第四接口 24进入第二控制组件3的第五接口 31 和第六接口 32,再由第二控制组件3进入第二换热器42进行换热,由于第一阀、第二阀和第 三阀均可以双向导通,关闭第一阀,且使得第二阀从第二换热器42向节流装置5单向导通, 第三阀从节流装置5向第三换热器43单向导通,从而通过第二换热器42换热后的高温高 压的液态冷媒流入节流装置5进行节流,再依次流经第三阀进入第三换热器43进行换热, 将冷量传递给载冷剂(例如水),实现制冷功能。换热后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依次通过第 一控制组件2的第二接口 22和第三接口 23,最终回到压缩机1,实现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
[0049] 当热回收机组100制热时,第一控制组件2上电,第二控制组件3掉电,此时第一 接口 21与第二接口 22连通且第三接口 23与第四接口 24连通,第五接口 31与第八接口 34 连通且第七接口 33与第六接口 32连通,压缩机1排气口 12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 次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的第一接口 21和第二接口 22进入第三换热器43进行换热,冷媒将 热量传递给载冷剂(例如水),实现制热功能。关闭第一阀,且使得第二阀从节流装置5向 第二换热器42单向导通,第三阀从第三换热器43向节流装置5单向导通,通过第三换热器 43换热后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通过第三阀进入节流装置5进行节流,再依次流经第二阀进 入第二换热器42释放冷量。通过第二换热器42换热后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二控 制组件3的第六接口 32和第七接口 33,最终回到压缩机1,实现一个完整的制热循环。
[0050] 当热回收机组100制热水时,第一控制组件2掉电,第二控制组件3掉电,此时第 一接口 21与第四接口 24连通且第三接口 23与第二接口 22连通,第五接口 31与第八接口 34连通且第七接口 33与第六接口 32连通,压缩机1排气口 12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 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的第一接口 21和第四接口 24进入第二控制组件3的第五接口 31和 第八接口 34,通过第二控制组件3进入第一换热器41进行换热,此时第一换热器41中的 冷水将被加热,实现制热水功能。关闭第三阀,且使得第一阀从第一换热器41向节流装置 5单向导通,第二阀从节流装置5向第二换热器42单向导通,通过第一换热器41换热后的 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通过第一阀进入节流装置5进行节流,再依次流经第二阀进入第二换 热器42释放冷量。通过第二换热器42换热后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二控制组件3 的第六接口 32和第七接口 33,最终回到压缩机1,实现一个完整的制热循环。
[0051] 当热回收机组100制冷热回收时,第一控制组件2掉电,第二控制组件3掉电,此 时第一接口 21与第四接口 24连通且第三接口 23与第二接口 22连通,第五接口 31与第八 接口 34连通且第七接口 33与第六接口 32连通,压缩机1排气口 12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 态冷媒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的第一接口 21和第四接口 24进入第二控制组件3的第五接口 31和第八接口 34,通过第二控制组件3进入第一换热器41进行换热,此时第一换热器41 中的冷水将被加热,实现热回收的目的。关闭第二阀,且使得第一阀从第一换热器41向节 流装置5单向导通,第三阀从节流装置5向第三换热器43单向导通,通过第一换热器41换 热后的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通过第一阀进入节流装置5进行节流,再依次流经第三阀进入 第三换热器43进行换热,将冷量传递给载冷剂(例如水),实现制冷功能。换热后的低温低 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的第二接口 22和第三接口 23,最终回到压缩机1,实现 一个完整的制冷热回收循环。
[0052] 本实用新型的热回收机组100采用了类似逻辑电路的逻辑管路,将节流装置5串 联在该逻辑管路中,从而实现了四种运行模式,且每种运行模式都只使用第一至第三换热 器43中的其中两个,且四种运行模式均能从第一至第三换热器43中的其中一个换热器通 过该逻辑管路流经节流装置5再流向第一至第三换热器43中的另一个换热器。
[005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回收机组100,不仅实现了全热回收功能,而且可以实 现单独制冷、制热、制热水,且通过设置第一至第三阀,有效地减少了阀的数量,从而提高了 热回收机组100的可靠性,且节约了成本。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回收机组100更加高 效,更加节能,噪音小,且具有更舒适的用户体验。
[005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阀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一单向电 磁阀61和第一单向阀62,第一单向电磁阀61由节流装置5向第一换热器41单向导通,第 一单向阀62由第一换热器41向节流装置5单向导通。换言之,第一单向电磁阀61不能由 第一换热器41向节流装置5导通,第一单向阀62不能由节流装置5向第一换热器41导通。 由此,通过设置并联的第一单向电磁阀61和第一单向阀62,实现了第一换热器41和节流装 置5之间介质例如冷媒的流动方向的改变,而且还可以根据第一单向电磁阀61的开闭来控 制第一单向电磁阀61所在通路是否导通。
[0055] 进一步地,第一阀还包括第二单向阀63,第二单向阀63与第一单向电磁阀61串 联,且第二单向阀63由节流装置5向第一换热器41单向导通,即第二单向阀63不能由第 一换热器41向节流装置5导通。由此,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63,可以防止冷媒由第一换热 器41向节流装置5流动的过程中对第一单向电磁阀61造成冲击,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 据第二单向阀63的单向导通作用实现不同通路的选择。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节流装置 5和第一换热器41之间还可以仅设置一个阀(图未示出),该阀同时具有双向导通和关闭 的功能,以节省成本。
[0056] 具体地,参照图1,第二阀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二单向电磁阀71和第三单向阀72,第 二单向电磁阀71由节流装置5向第二换热器42单向导通,第三单向阀72由第二换热器42 向节流装置5单向导通。也就是说,第二单向电磁阀71不能由第二换热器42向节流装置 5导通,第三单向阀72不能由节流装置5向第二换热器42导通。由此,通过设置一个第二 单向电磁阀71和一个第三单向阀72,就可以实现第二换热器42和节流装置5之间的双向 导通,而且还可以根据第二单向电磁阀71是否上电来控制第二单向电磁阀71所在通路是 否导通。
[0057] 进一步地,第二阀还包括第四单向阀73,第四单向阀73与第二单向电磁阀71串 联,第四单向阀73由节流装置5向第二换热器42单向导通,此时第四单向阀73不能由第 二换热器42向节流装置5导通。由此,通过设置第四单向阀73,可以防止冷媒由第二换热 器42向节流装置5流动的过程中对第二单向电磁阀71造成冲击,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 据第四单向阀73的单向导通功能实现不同通路的选择。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节流装置 5和第二换热器42之间还可以仅设置一个阀(图未示出),该阀同时具有双向导通和关闭 的功能,以节省成本。
[0058]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三阀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三单向电磁阀81和第五单向阀82, 第三单向电磁阀81由节流装置5向第三换热器43单向导通,第五单向阀82由第三换热器 43向节流装置5单向导通。换言之,第三单向电磁阀81不能由第三换热器43向节流装置 5导通,第五单向阀82不能由节流装置5向第三换热器43导通。由此,通过设置并联的第 三单向电磁阀81和第五单向阀82,实现了第三换热器43和节流装置5之间的双向导通,而 且还可以根据第三单向电磁阀81的开闭来控制第三单向电磁阀81所在通路是否导通。
[0059] 进一步地,第三阀还包括第六单向阀83,第六单向阀83与第三单向电磁阀81串 联,第六单向阀83由节流装置5向第三换热器43单向导通,也就是说,第六单向阀83不能 由第三换热器43向节流装置5导通。由此,通过设置第六单向阀83,可以防止冷媒由第三 换热器43向节流装置5流动的过程中对第三单向电磁阀81造成冲击,且在使用过程中,可 以根据第六单向阀83的单向导通功能实现不同通路的选择。当然,节流装置5和第三换热 器43之间还可以仅设置一个阀(图未示出),该阀同时具有双向导通和关闭的功能,以节省 成本。
[0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参照图1,热回收机组100进一步包括:第四单 向电磁阀101和第五单向电磁阀103,第四单向电磁阀101与压缩机1的进气口 11相连,且 第四单向电磁阀101由第三换热器43向压缩机1单向导通,第五单向电磁阀103与压缩机 1的进气口 11相连,且第五单向电磁阀103由第二换热器42向压缩机1单向导通。从而, 第二换热器42和第三换热器43内的冷媒只能分别通过第五单向电磁阀103、第四单向电磁 阀101流入压缩机1内,而压缩机1内的冷媒不能回流至第二换热器42、第三换热器43。
[0061]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热回收机组100还包括:第七单向阀102和第八单向阀 104,第七单向阀102与第四单向电磁阀101串联,第七单向阀102由第三换热器43向压缩 机1导通,第八单向阀104与第五单向电磁阀103串联,第八单向阀104由第二换热器42 向压缩机1导通。
[0062] 可选地,如图1所示,热回收机组100还包括气液分离器9和储液器10,气液分离 器9设在压缩机1的进气口 11处,具体地,气液分离器9位于第四单向电磁阀101、第五单 向电磁阀103和压缩机1之间,以对进入压缩机1内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储液器10设在 第一换热器41的第二端,且位于第一阀和第一换热器41之间,以起到贮藏、气液分离、过 滤、消音和冷媒缓冲的作用。由此,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9和储液器10,可以对热回收机组 100进行保护,从而延长了热回收机组100的使用寿命。
[0063] 当热回收机组100制冷模式运行时,第一控制组件2掉电,第二控制组件3上电, 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进入第二控制组件3,再由第二控 制组件3进入翅片换热器进行换热。第一单向电磁阀61、第二单向电磁阀71掉电处于闭 合状态,第三单向电磁阀81上电处于导通状态,通过翅片换热器换热后高温高压的液态冷 媒通过第三单向阀72进入节流装置5进行节流,再依次流经第三单向电磁阀81、第六单向 阀83进入空调换热器进行换热,将冷量传递给水,实现制冷功能。第四单向电磁阀101上 电处于打开状态,第五单向电磁阀103闭合处于关闭状态;换热后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通 过第一控制组件2进入第四单向电磁阀101,通过第四单向电磁阀101进入气液分离器9, 最终回到压缩机1。
[0064] 当热回收机组100制热模式运行时,第一控制组件2上电,第二控制组件3掉电, 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进入空调换热器进行换热,冷媒 将热量传递给水,实现制热功能。电磁阀第一单向电磁阀61、第三单向电磁阀81掉电处于 闭合状态,第二单向电磁阀71上电处于导通状态,通过空调换热器换热后高温高压的液态 冷媒通过第五单向阀82进入节流装置5进行节流,再依次流经第二单向电磁阀71、第四单 向阀73进入翅片换热器释放冷量。第五单向电磁阀103上电处于打开状态,第四单向电磁 阀101闭合处于关闭状态。通过翅片换热器换热后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二控制组件 3进入第五单向电磁阀103,通过第五单向电磁阀103进入气液分离器9,最终回到压缩机 1〇
[0065] 当热回收机组100制热水模式运行时,第一控制组件2掉电,第二控制组件3掉 电;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进入第二控制组件3,通过第 二控制组件3进入热水换热器进行换热,此时热换热器中的冷水将被加热,实现制热水功 能。第一单向电磁阀61、第三单向电磁阀81掉电处于闭合状态,第二单向电磁阀71上电处 于导通状态;通过热水换热器换热后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通过第一单向阀62进入节流装 置5进行节流,再依次流经第二单向电磁阀71、第四单向阀73进入翅片换热器释放冷量。 第五单向电磁阀103上电处于打开状态,第四单向电磁阀101闭合处于关闭状态;通过翅片 换热器换热后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二控制组件3进入第五单向电磁阀103,通过第 五单向电磁阀103进入气液分离器9,最终回到压缩机1。
[0066] 当热回收机组100制冷热回收运行时,第一控制组件2掉电,第二控制组件3掉 电;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进入第二控制组件3,通过第 二控制组件3进入热水换热器进行换热,此时热水换热器中的冷水将被加热,实现热回收 的目的。第一单向电磁阀61、第二单向电磁阀71掉电处于闭合状态,第三单向电磁阀81上 电处于导通状态;通过热水换热器换热后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通过第一单向阀62进入节 流装置5进行节流,再依次流经第三单向电磁阀81、第六单向阀83进入空调换热器进行换 热,将冷量传递给水,实现制冷功能。第四单向电磁阀101上电处于打开状态,第五单向电 磁阀103闭合处于关闭状态;换热后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一控制组件2进入第四单 向电磁阀101,通过第四单向电磁阀101进入气液分离器9,最终回到压缩机1,实现一个完 整的制冷热回收循环。
[0067]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回收机组100充分利用空调系统的废热,将空调系统 中产生的低品位热量有效地利用起来,在供冷的同时,能够"免费"为用户提供生活用水,大 大降低了用户生活用水的成本,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另外,该热回收机组100减少了冷 凝热对环境的污染,热回收机组100采用调速风机,保证了热回收机组100在高温例如43° 的环境温度下制取热水时仍能可靠运行。且在制冷、热回收工况时,由于冷凝热被生活用水 吸收,冷凝风扇转速较低,甚至停止工作,减小了噪声。
[006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 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 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 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〇〇6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至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 口和所述第四接口中的其中一个导通时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中 的另一个导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进气口相连; 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第五至第八接口,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六接 口和所述第八接口中的其中一个导通时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和所述第八接口中 的另一个导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所述第七接口与所述进气口相连;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接口相连;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接口相连; 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 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一至第三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 第一至第三阀,所述第一至第三阀分别可双向导通地串联在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第一 至第三换热器的所述第二端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一 单向电磁阀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电磁阀由所述节流装置向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向导 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由所述第一换热器向所述节流装置单向导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还包括: 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一单向电磁阀串联,且所述第二单向阀由所述 节流装置向所述第一换热器单向导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二 单向电磁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电磁阀由所述节流装置向所述第二换热器单向导 通,所述第三单向阀由所述第二换热器向所述节流装置单向导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还包括: 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与所述第二单向电磁阀串联,所述第四单向阀由所述节 流装置向所述第二换热器单向导通。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三 单向电磁阀和第五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电磁阀由所述节流装置向所述第三换热器单向导 通,所述第五单向阀由所述第三换热器向所述节流装置单向导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还包括: 第六单向阀,所述第六单向阀与所述第三单向电磁阀串联,所述第六单向阀由所述节 流装置向所述第三换热器单向导通。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四单向电磁阀,所述第四单向电磁阀与所述进气口相连且由所述第三换热器向所述 压缩机单向导通; 第五单向电磁阀,所述第五单向电磁阀与所述进气口相连且由所述第二换热器向所述 压缩机单向导通。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七单向阀,所述第七单向阀与所述第四单向电磁阀串联,所述第七单向阀由所述第 三换热器向所述压缩机导通; 第八单向阀,所述第八单向阀与所述第五单向电磁阀串联,所述第八单向阀由所述第 二换热器向所述压缩机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翅片换热器。
【文档编号】F25B41/04GK203837324SQ20142021564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胡寿辉, 谯愚, 何理 申请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