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785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由压缩机系统、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系统和板式热交换器组成的循环制冷系统,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的隔板将所述板式换热器分为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管路上装有膨胀阀系统,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出口经过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系统相连,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入口与外部系统的热气流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口与外部系统的冷气流入口相贯通。本案提供的制冷系统可根据外界所述冷冻水的温度,调控压缩机系统中压缩机工作的个数,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制冷系统被利用来控制各种将要调节的环境中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或者与其他溶液的温度。典型地,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并输送到排热换热器。众所周知,虽然排热换热器是用于亚临界应用的冷凝器以及用于跨临界应用的气体冷却器,为了简便,其在本公开中将被称为冷凝器。在冷凝器中,热量在外界环境空气和制冷剂之间交换,从而冷却制冷齐0。制冷剂从冷凝器穿过到达膨胀装置,在膨胀装置中制冷剂被膨胀到较低压力和温度,并随后穿过蒸发器。在蒸发器中,热量在制冷剂和室内空气之间交换,从蒸发器中出来的气体为冷空气。因此,当制冷系统运行时,蒸发器冷却正被供给到室内环境的空气。此外,随着室内空气的温度降低,湿气通常也从空气中除去,通过这种方式,空气的湿度水平也可被控制。
[0003]室内空气之间交换采用冷凝器,通常大型工厂需要冷冻水来冷凝管道中液体或者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冷凝气体,采用的方式是膨胀装置与板式换热器相连,但是,在该种操作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冷冻水温度过低现象,造成压缩机制冷系统耗费大量的能源,增加大量的成本投入。
[0004]基于以上所述,一种根据外界所需冷冻水的温度实现调控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系统对冷冻水的作用效率的制冷系统的开发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根据外界所述冷冻水的温度,调控压缩机系统中压缩机工作的个数,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制冷系统,包括:
[0008]压缩机系统,由第一压缩机与第一油分离器串联形成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压缩机与第二油分离器串联形成的第二回路并联组成,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压缩机设有冷制剂入口 ;
[0009]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系统的冷制剂出口相连,所述冷凝器由V型铜管和盘绕在所述V型铜管上的翅片组成;
[0010]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相连;
[0011]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入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出口相连;
[0012]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的隔板将所述板式换热器分为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管路上装有膨胀阀系统,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出口经过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系统相连,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入口与外部系统的热气流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口与外部系统的冷气流入口相贯通。
[0013]优选地是,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制冷系统装置上部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0014]优选地是,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一高压电磁阀,所述第二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二高压电磁阀。
[0015]优选地是,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设置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的膨胀阀系统由第一膨胀阀与电磁阀串联形成的第一管路和第二膨胀阀形成的第二管路并联组成,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膨胀阀系统与所述干燥过滤器之间。
[0016]优选地是,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制冷系统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0017]优选地是,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出口端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0018]优选地是,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系统之间设有低压电磁阀。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其有益效果是根据外界所述冷冻水的温度,调控压缩机系统中压缩机工作的个数,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冷系统侧视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冷系统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4]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
[0025]压缩机系统,由第一压缩机与第一油分离器串联形成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压缩机与第二油分离器串联形成的第二回路并联组成,所述第一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一高压电磁阀,所述第二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二高压电磁阀,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压缩机设有冷制剂入口,其中第一高压电磁阀控制第一压缩机的开关,第二高压电磁阀控制第二压缩机的开关;
[0026]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系统的冷制剂出口相连,所述冷凝器由V型铜管和盘绕在所述V型铜管上的翅片组成;
[0027]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相连;
[0028]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入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出口相连;
[0029]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的隔板将所述板式换热器分为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出口相连,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膨胀阀系统,所述膨胀阀系统由第一膨胀阀与电磁阀串联形成的第一管路和第二膨胀阀形成的第二管路并联组成,在所述膨胀阀系统与所述干燥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其中,电磁阀控制第一电路的开合状态,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出口经过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系统相连,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系统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低压电磁阀,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入口与外部系统的热流体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口与外部系统的冷流体入口相贯通,其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出口端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经过与冷制剂热交换后的冷流体的温度;
[0030]风机系统,设置在所述制冷系统装置上部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其中,所述制冷系统装置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制冷系统内空气温度。
[0031]本案中提供的制冷系统工作机制:冷制剂经过压缩机系统、冷凝器、储液器和干燥过滤器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冷却,进入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通道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显示的空气温度大于201,第二温度传感器显示的温度小于151时,开启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开启第一压缩机,关闭第二压缩机,同时关闭膨胀系统中的电磁阀;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显示的空气温度大于201,第二温度传感器显示的温度不小于151时,开启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开启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同时开启膨胀系统中的电磁阀。
[0032]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系统,由第一压缩机与第一油分离器串联形成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压缩机与第二油分离器串联形成的第二回路并联组成,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二压缩机设有冷制剂入Π ;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系统的冷制剂出口相连,所述冷凝器由U型铜管和盘绕在所述U型铜管上的翅片组成; 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相连; 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入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出口相连; 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的隔板将所述板式换热器分为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干燥过滤器的出口相连,所述管路上装有膨胀阀系统,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出口经过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系统相连,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入口与外部系统的热气流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口与外部系统的冷气流入口相贯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制冷系统装置上部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一高压电磁阀,所述第二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二高压电磁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的膨胀阀系统由第一膨胀阀与电磁阀串联形成的第一管路和第二膨胀阀形成的第二管路并联组成,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膨胀阀系统与所述干燥过滤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出口端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压缩机系统之间设有低压电磁阀。
【文档编号】F25B41/00GK204115284SQ20142045622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鞠俊, 李鹤明, 钟小林 申请人:苏州市朗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