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侧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11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源侧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缩机;

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将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和油分离,使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出部流出,使油从油流出部流出;

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制冷剂流出部连通;

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油流出部连通;

热源侧热交换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具有与所述第一流路以及所述第二流路连接并使制冷剂或油进行热交换的多联式热交换器;以及

流路切换装置,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对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流路或所述第二流路的连通进行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侧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

多个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的每一个分别经由所述第一流路以及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制冷剂流出部以及所述油流出部并列地连接,

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对多个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一流路或所述第二流路的连通进行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源侧单元,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包括传热面积不同的多联式热交换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源侧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具有与所述制冷剂流出部连通并使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热交换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源侧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与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源侧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比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大。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源侧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和所述制冷剂热交换器一体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源侧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制冷剂热交换器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源侧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包括低级压缩部、中间级、以及高级压缩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源侧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侧单元具有将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冷凝了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喷射到所述压缩机的中间级的节能器流路,

在所述节能器流路的中途部,设置有使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冷凝了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膨胀的节能器膨胀装置、以及使在所述节能器膨胀装置中膨胀了的制冷剂与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冷凝了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节能器。

1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源侧单元;以及

具有膨胀装置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利用侧单元,所述膨胀装置使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膨胀,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使在所述膨胀装置中膨胀了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有:

检测所述热源侧单元的外部的室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

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进行所述流路切换装置的控制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流路切换装置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室外温度越高,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的使所述油进行热交换的面积越大。

13.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缩机;

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将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和油分离,使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出部流出,使油从油流出部流出;

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制冷剂流出部连通;

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油流出部连通;

热源侧热交换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具有与所述第一流路以及所述第二流路连接并使制冷剂或油进行热交换的多联式热交换器;

流路切换装置,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对所述多联式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流路或所述第二流路的连通进行切换;

膨胀装置,所述膨胀装置使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中进行了热交换的制冷剂膨胀;以及

利用侧热交换器,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使在所述膨胀装置中膨胀了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