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8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为微通道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热交换部,与流入制冷剂的流入管相连接,包括对制冷剂及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扁平管;

第二热交换部,配置于上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外侧,与排出制冷剂的排出管相连接,包括对制冷剂及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扁平管;以及

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第一热交换部及第二热交换部,向上述第二热交换部供给从上述第一热交换部排出的制冷剂,

构成上述第一热交换部及第二热交换部的上述扁平管横向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上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多个扁平管被划分为多个组,上述多个组沿上下方向配置,形成使在上述第一热交换部流动的制冷剂从下侧向上侧流动的流路,

配置于上述第二热交换部的多个扁平管被划分为多个组,上述多个组沿上下方向配置,形成使在上述第二热交换部流动的制冷剂从上侧向下侧流动的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上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多个扁平管被划分为多个组,上述多个组沿上下方向配置,形成使在上述第一热交换部流动的制冷剂从上侧向下侧流动的流路,

配置于上述第二热交换部的多个扁平管被划分为多个组,上述多个组沿上下方向配置,形成使在上述第二热交换部流动的制冷剂从上侧向下侧流动的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配置于外侧的上述第二热交换部的组的数量大于上述第一热交换部的组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热交换部的组中,扁平管的数量从上侧向下侧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热交换部或第二热交换部包括:

多个上述扁平管,在内部形成多个流路,多个上述扁平管横向配置;

销,用于连接上述扁平管并传递热量;

左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

右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以及

隔板,形成于上述左侧头部或右侧头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制冷剂不能流动的方式划分上述左侧头部或右侧头部的内部,该隔板用于将上述多个扁平管划分为多个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热交换部包括:

多个上述扁平管,在内部形成多个流路,多个上述扁平管横向配置;

销,用于连接上述扁平管并传递热量;

第一左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

第一右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以及

隔板,形成于上述第一左侧头部或第一右侧头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制冷剂不能流动的方式划分上述第一左侧头部或第一右侧头部的内部,该隔板用于将上述多个扁平管划分为多个组,

上述第二热交换部包括:

多个上述扁平管,在内部形成多个流路,多个上述扁平管横向配置;

销,用于连接上述扁平管并传递热量;

第二左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

第二右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以及

隔板,形成于上述第二左侧头部或第二右侧头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制冷剂不能流动的方式划分上述第二左侧头部或第二右侧头部的内部,该隔板用于将上述多个扁平管划分为多个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热交换部的隔板配置于第一右侧头部,将上述第一右侧头部的内部空间沿上下方向划分为1-2空间及1-1空间,

在第二右侧头部配置至少两个第二热交换部的隔板,将上述第二右侧头部的内部空间沿上下方向划分为3-1空间、3-2空间及3-3空间,

上述流入管与上述第一热交换部的第一右侧头部相连接,

上述排出管与上述第二热交换部的第二右侧头部相连接,

上述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第一右侧头部及第二右侧头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上述1-2空间及1-1空间中,上述流入管与位于下侧的上述1-1空间相连接,

上述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1-2空间及3-1空间,

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上述3-1空间、3-2空间及3-3空间中,上述排出管与位于下侧的上述3-3空间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流入管与上述1-1空间的上侧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管的一侧与上述1-2空间的下侧相连接,上述连接管的另一侧与上述3-1空间的上侧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管与上述3-3空间的下侧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上述1-2空间及1-1空间中,上述流入管与位于上侧的上述1-2空间相连接,

上述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1-1空间及3-1空间,

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上述3-1空间、3-2空间及3-3空间中,上述排出管与位于下侧的上述3-3空间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流入管与上述1-1空间的上侧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管的一侧与上述1-2空间的下侧相连接,上述连接管的另一侧与上述3-1空间的上侧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管与上述3-3空间的下侧相连接。

17.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为微通道型,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热交换部,与流入制冷剂的流入管相连接,包括对制冷剂及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扁平管;

第二热交换部,配置于上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外侧,与排出制冷剂的排出管相连接,包括对制冷剂及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扁平管;以及

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第一热交换部及第二热交换部,向上述第二热交换部供给从上述第一热交换部排出的制冷剂,

上述第一热交换部包括:

多个扁平管,在内部形成多个流路,上述多个扁平管横向配置;

销,用于连接上述扁平管并传递热量;

第一左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

第一右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以及

隔板,形成于上述第一左侧头部或第一右侧头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制冷剂不能流动的方式划分上述第一左侧头部或第一右侧头部的内部,该隔板用于将上述多个扁平管划分为多个组,

上述第二热交换部包括:

多个扁平管,在内部形成多个流路,上述多个扁平管横向配置;

销,用于连接上述扁平管并传递热量;

第二左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

第二右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以及

隔板,形成于上述第二左侧头部或第二右侧头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制冷剂不能流动的方式划分上述第二左侧头部或第二右侧头部的内部,该隔板用于将上述多个扁平管划分为多个组,

形成使通过上述流入管向上述第一热交换部供给的制冷剂从下侧向上侧流动并使通过上述连接管向上述第二热交换部供给的制冷剂从上侧向下侧流动的流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热交换部的隔板配置于第一右侧头部,将上述第一右侧头部的内部空间沿上下方向划分为1-2空间及1-1空间,在第二右侧头部配置至少两个第二热交换部的隔板,将上述第二右侧头部的内部空间沿上下方向划分为3-1空间、3-2空间及3-3空间,

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上述1-2空间及1-1空间中,上述流入管与位于下侧的上述1-1空间相连接,

上述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1-2空间及3-1空间,

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上述3-1空间、3-2空间及3-3空间中,上述排出管与位于下侧的上述3-3空间相连接。

19.一种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为微通道型,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热交换部,与流入制冷剂的流入管相连接,包括对制冷剂及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扁平管;

第二热交换部,配置于上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外侧,与排出制冷剂的排出管相连接,包括对制冷剂及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扁平管;以及

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第一热交换部及第二热交换部,向上述第二热交换部供给从上述第一热交换部排出的制冷剂,

上述第一热交换部包括:

多个扁平管,在内部形成多个流路,上述多个扁平管横向配置;

销,用于连接上述扁平管并传递热量;

第一左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

第一右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以及

隔板,形成于上述第一左侧头部或第一右侧头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制冷剂不能流动的方式划分上述第一左侧头部或第一右侧头部的内部,该隔板用于将上述多个扁平管划分为多个组,

上述第二热交换部包括:

多个扁平管,在内部形成多个流路,上述多个扁平管横向配置;

销,用于连接上述扁平管并传递热量;

第二左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

第二右侧头部,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结合,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来使制冷剂流动;以及

隔板,形成于上述第二左侧头部或第二右侧头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制冷剂不能流动的方式划分上述第二左侧头部或第二右侧头部的内部,该隔板用于将上述多个扁平管划分为多个组,

形成使通过上述流入管向上述第一热交换部供给的制冷剂从上侧向下侧流动并使通过上述连接管向上述第二热交换部供给的制冷剂从上侧向下侧流动的流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热交换部的隔板配置于第一右侧头部,将上述第一右侧头部的内部空间沿上下方向划分为1-2空间及1-1空间,在第二右侧头部配置至少两个第二热交换部的隔板,将上述第二右侧头部的内部空间沿上下方向划分为3-1空间、3-2空间及3-3空间,

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上述1-2空间及1-1空间中,上述流入管与位于上侧的上述1-2空间相连接,

上述连接管用于连接上述1-1空间及3-1空间,

在沿上下方向配置的上述3-1空间、3-2空间及3-3空间中,上述排出管与位于下侧的上述3-3空间相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热交换器;上述第一热交换部以及上述第二热交换部配置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内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