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体及其风道挡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218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柜体及其风道挡板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柜体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柜体及其风道挡板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高档冰箱、酒柜、展示柜等风冷柜体产品中均需要使用风道挡板组件,风道挡板组件用于控制出风方式及控制风道流路。通常,风道挡板组件一般使用镀锌钢板,由于其体积较大,因此风道挡板组件的重量较重。同时,又需要在窄小的箱体内部空间内完成风道挡板组件的安装。这就使得风道挡板组件安装的过程中耗时耗力,增加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风道挡板组件安装到箱体时存在的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节省装配时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提高装配效率的风道挡板组件,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风道挡板组件的柜体。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道挡板组件,所述风道挡板组件适用于安装于柜体的箱体组件上,所述风道挡板组件包括:

挡板本体,所述挡板本体上开设在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第一调节孔及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相连通的第二调节孔;

所述第一调节孔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高度;

所述挡板本体的第一安装孔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的固定件上,且所述挡板本体沿所述固定件从所述第一调节孔朝向所述第二调节孔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成行设置于所述挡板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相对位置均相同;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挡板本体在水平方向的宽度的0.3倍~0.8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分别位于所述挡板本体的边缘;

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呈轴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所述第二调节孔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另一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所述第二调节孔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所述第一调节孔均在水平方向上贯通所述挡板本体,并与外界环境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挡板本体的中部区域或者顶部区域;

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呈Y字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之间平滑过渡;

所述第二调节孔的高度与所述固定件的截面尺寸相一致;

所述第二调节孔远离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一端的内壁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内壁所在的圆弧的直径与所述固定件的直径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本体上还开设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

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均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下方;

所述挡板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形状为长圆形或者8字形;

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挡板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挡板组件还包括风机及橡胶垫;

所述橡胶垫上设置第一卡扣,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橡胶垫安装于所述挡板本体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固定于所述挡板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挡板组件还包括风机罩及传感器盒;

所述风机罩具有第二卡扣,所述风机罩罩设所述风机,并通过所述第二卡扣安装于所述挡板本体上;

所述传感器盒上设置有第三卡扣,所述传感器盒通过所述第三卡扣安装于所述挡板本体上。

还涉及一种柜体,包括箱体组件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风道挡板组件;

所述箱体组件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位置与所述风道挡板组件上的第一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风道挡板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组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固定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风道挡板组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挡板本体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到箱体组件的固定件上,第一安装孔的第一调节孔与固定件的配合能够使得挡板本体先挂在箱体组件上,再通过挡板本体的第一调节孔沿着固定件运动至第二调节孔,保证挡板本体装配到位,进而再进行挡板本体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风道挡板组件通过第一安装孔与固定件的配合能够起到支撑整个挡板本体的作用,避免装配时需要人力支撑挡板本体进行固定装配,减少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效率,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由于上述风道挡板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有上述技术效果的柜体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柜体中风道挡板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图2所示的风道挡板组件中挡板本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风道挡板组件中橡胶垫安装于挡板本体上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2所示的风道挡板组件中风机罩安装于挡板本体上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2所示的风道挡板组件中传感器盒安装于挡板本体上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

100-风道挡板组件;

110-挡板本体;

111-第一安装孔;

1111-第一调节孔;1112-第二调节孔;

112-第二安装孔;

113-第三安装孔;

120-风机;

130-橡胶垫;

131-第一卡扣;

140-风机罩;

141-第二卡扣;

150-传感器盒;

151-第三卡扣;

200-箱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柜体及其风道挡板组件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挡板组件100,风道挡板组件100适用于安装于柜体的箱体组件200上,通过风道挡板组件100来控制柜体的出风方式及风道流路。本实用新型的风道挡板组件100适用于高档冰箱、酒柜、展示柜等需要进行风冷的柜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风道挡板组件100包括挡板本体110。风道挡板组件100安装到箱体组件200上,具体为挡板本体110安装到箱体组件200上。挡板本体110上开设在有第一安装孔111。第一安装孔111与箱体组件200上的固定件配合,进而实现挡板本体110安装于箱体组件200上。

具体的,第一安装孔111包括第一调节孔1111及与第一调节孔1111相连通的第二调节孔1112,第一调节孔1111的高度大于第二调节孔1112的高度。也就是说,第一调节孔1111的截面尺寸要大于第二调节孔1112的截面尺寸。这样,挡板本体110在装配时,先将第一调节孔1111与固定件对准,并将挡板本体110通过第一调节孔1111套设于固定件上。由于第一调节孔1111的截面尺寸较大,使得挡板本体110的装配较方便,提高效率。

挡板本体110的第一安装孔111安装于箱体组件200的固定件上,且挡板本体110沿固定件从第一调节孔1111朝向第二调节孔1112运动。挡板本体110的第二调节孔1112与固定件配合时,挡板安装到位,此时,可以将固定件紧固,使得挡板本体110固定在箱体组件200上。由于第一调节孔1111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二调节孔1112的截面尺寸,挡板本体110的第一调节孔1111在与固定件配合时,挡板本体110的位置可以在第一调节孔1111与固定件之间存在的间隙的范围内进行调节;挡板本体110的第二调节孔1112在与固定件配合时,挡板本体110的位置只能沿着第二调节孔111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方向进行调节,以使挡板本体110运动至指定位置进行固定。

先将挡板本体110的第一安装孔111的第一调节孔1111安装于箱体组件200的固定件上,使得挡板本体110能够挂在箱体组件200的固定件上,在便于挡板本体110安装的同时,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通过固定件支撑挡板本体110,然后再使挡板本体110的第一调节孔1111沿着固定件运动至第二调节孔1112,保证挡板本体110装配到位,进而再进行挡板本体110的固定。

装配时,挡板本体110先通过第一调节孔1111与固定件配合,然后再通过第二调节孔1112与固定件配合实现挡板本体110的安装固定。挡板本体110先通过第一调节孔1111安装于箱体组件200上,此时,挡板本体110是通过固定件挂设在箱体组件200上的。这样能够避免使用人力支撑挡板本体110,节省装配挡板本体110时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然后再将挡板本体110从第一调节孔1111沿着固定件运动至第二调节孔1112中,使得挡板本体110装配到位,进而可以轻易将挡板本体110固定到箱体组件200上。这样,整个装配过程只有挡板本体110通过第一调节孔1111安装到固定件上需要人力支撑,其余过程均无需人力支撑,减少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提高装配效率。

由于挡板本体110通常是由镀锌钢板制成的,其重量可达五千克,在装配时,如果操作人员用手托住挡板本体110再将挡板板体对准到箱体组件200上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后,操作人员在松开手,这样会增加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影响装配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先通过第一调节孔1111使得挡板本体110能够挂在箱体组件200的固定件上,再通过挡板本体110的第一调节孔1111沿着固定件运动到第二调节孔1112,使得挡板本体110装配到位,再将挡板本体110进行固定,省去了需要操作人员用手支撑挡板本体110的步骤。

目前,高档冰箱、酒柜、展示柜等风冷柜体产品中均需要使用风道挡板组件,风道挡板组件用于控制出风方式及控制风道流路。通常,风道挡板组件一般使用镀锌钢板,由于其体积较大,因此风道挡板组件的重量较重。同时,又需要在窄小的箱体内部空间内完成风道挡板组件的安装。这就使得风道挡板组件安装的过程中耗时耗力,增加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影响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风道挡板组件100的挡板本体110通过第一安装孔111安装到箱体组件200的固定件上,第一安装孔111的第一调节孔1111与固定件的配合能够使得挡板本体110先挂在箱体组件200上,再通过挡板本体110的第一调节孔1111沿着固定件运动至第二调节孔1112,保证挡板本体110装配到位,进而再进行挡板本体110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风道挡板组件100通过第一安装孔111与固定件的配合能够起到支撑整个挡板本体110的作用,避免装配时需要人力支撑挡板本体110进行固定装配,减少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效率,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安装孔1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11在水平方向上成行设置于挡板本体110上。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11分别与挡板本体110上的固定件配合,保证挡板本体110支撑牢靠,进而便于挡板本体110的固定,使得挡板本体110固定可靠。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11中的第一调节孔1111与第二调节孔1112的相对位置均相同。也就是说,对于挡板本体110上的所有第一安装孔111而言,第一调节孔1111相对于第二调节孔1112的位置是一致的。比如说,第一调节孔1111位于第二调节孔1112的左侧,或者第一调节孔1111位于第二调节孔1112的右侧。这样,在装配时,可以使挡板本体110上的第一调节孔1111分别对准对应的固定件,使挡板本体110通过第一调节孔1111安装于固定件上,再将挡板本体110使固定件从第一调节孔1111处运动至第二调节孔1112处,即可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第一安装孔111之间的距离为挡板本体110在水平方向的宽度的0.3倍~0.8倍。这样,能够保证第一安装孔111对挡板本体110的支撑效果,避免挡板本体110发生晃动,保证挡板本体110位置基本准确,以便于挡板本体110的固定。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安装孔1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安装孔111分别位于挡板本体110的边缘。两个第一安装孔111呈轴对称设置。也就是说,两个第一安装孔111中的第一调节孔1111的位置是不同的。比如,其中一个第一安装孔111的第一调节孔1111在第二调节孔1112的左侧,另一第一安装孔111的第一调节孔1111是在第二调节孔1112的右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呈轴对称设置。在装配时,挡板本体110先通过一个安装孔与固定件配合,再通过另一个安装孔与固定件配合,使得挡板本体110的位置进行往复调节后至固定位置。这样,能够使得挡板本体110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安装,在保证节省人力支撑的同时,保证装配到位,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第一安装孔111中的第二调节孔111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另一第一安装孔111中的第二调节孔111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也就是说,其中一个第一安装孔111中的第二调节孔1112的深度大于另一第一安装孔111中的第二调节孔1112的深度。这样,能够使得挡板本体110适用于具有较小空间的箱体组件200,使得挡板本体110能够在较小空间的箱体组件200中往复运动,进而便于挡板本体110的固定,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便于装配。

挡板本体110先通过一个第一安装孔111装配,挡板本体110通过第一调节孔1111安装于箱体组件200的固定件上,然后,再将挡板本体110通过第一调节孔1111沿固定件运动至第二调节孔1112中,使得挡板本体110的另一第一安装孔111对应固定件,并使得挡板本体110的另一第一安装孔111的第一调节孔1111安装到固定件上,随后再将挡板本体110通过另一第一安装孔111的第一调节孔1111沿固定件运动至第二调节孔1112中,这样能够使得固定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111的第二调节孔1112中,使得挡板本体110安装到位。

再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安装孔111中的第一调节孔1111均在水平方向上贯通挡板本体110,并与外界环境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一安装孔111是开口的,这样能够进一步便于挡板本体110的第一安装孔111与固定件的配合,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组件能够适用于窄小空间的箱体组件200中完成安装。其安装过程如下:步骤一:在箱体组件200上对应挡板本体110上的两个第一安装孔111的位置打两颗固定件,且预留一定间隙不打紧,预留的间隙来用来挡板本体110。步骤二:利用第一安装孔111的结构特点(第一调节孔1111处的高度大于第二调节孔1112处的高度,因此,固定件通过第一调节孔1111先套在固定件上后再移动挡板本体110,从而将第二调节孔1112套进固定件上),将挡板本体110放在箱体组件200的顶部左侧的固定件上,并将挡板本体110挪至最左侧,目的是使使挡板本体110的左侧的第一安装孔111的第一调节孔1111套在固定件上;步骤三:再将挡板本体110挪至最右侧,箱体组件200的顶部右侧的固定件刚好套在于其对应的右侧的第二安装孔112的第二调节孔1112上,从而使风道挡板安装到位。

通过上述安装步骤,使得风道挡板组件100可轻易地挂在箱体组件200上,同时通过箱体组件200的顶部的两个固定件起到了支撑风道挡板组件100的作用,避免操作人员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均需要用手托住风道挡板组件100,出现耗时耗力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安装孔111设置于挡板本体110的中部区域或者顶部区域。第一安装孔111主要是用来起到支撑作用的,通过第一安装孔111与固定件的配合使得挡板本体110能够挂在箱体组件200上,然后再进行固定。第一安装孔111在挡板本体110的中部区域或者顶部区域均能够承载挡板本体110的重量,起到支撑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1设置于挡板本体110的顶部区域。本实用新型的风道挡板组件100通过改变挡板本体110上与固定件配合的第一安装孔111的形状来实现挡板本体110的安装。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挡板本体110的顶部的第一安装孔111的形状为“Y”字形,突破了传统的圆孔状的固定方式,使挡板本体110实现先挂起来再固定的安装方式,从而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孔1111与第二调节孔1112之间平滑过渡。也就是说,第一调节孔1111与第二调节孔1112之间不是直接通过阶梯台阶连接的。这样,当挡板本体110通过第一调节孔1111沿着固定件运动到第二调节孔1112中时,平滑过渡的部分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挡板本体110的位置调节,减小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提高装配效率。

再进一步地,第二调节孔1112的高度与固定件的截面尺寸相一致。这样,能够保证固定件固定后不易在第二调节孔1112中运动,保证挡板本体110固定可靠,避免挡板本体110的位置窜动而影响挡板本体110的其他位置的安装。

更进一步地,第二调节孔1112远离第一调节孔1111的一端的内壁呈弧形设置,第二调节孔1112的内壁所在的圆弧的直径与固定件的直径相适应。本实施例中,固定件为螺纹件。由于螺纹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因此,与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二调节孔1112的内壁也成弧形设置,这样,当固定件与第二调节孔1112远离第一调节孔1111的内壁相接触时,能够保证第二调节孔1112的内壁与固定件之间紧密贴合,便于第二调节孔1112与固定件的配合。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挡板本体110上还开设第二安装孔112及第三安装孔113。第二安装孔112与第三安装孔113均位于第一安装孔111的下方,挡板本体110通过第二安装孔112及第三安装孔113安装于箱体组件20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1是位于顶部的,第二安装孔112与第三安装孔113均位于第一安装孔111的下方,并且,第二安装孔112位于挡板本体110的中部区域,第三安装孔113位于挡板的底部区域。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孔112与第三安装孔113的形状为长圆形或者8字形,第二安装孔112与第三安装孔113分别竖直设置于挡板本体110上。这样,当挡板本体110上的第一安装孔111存在些许误差时,或者挡板本体110通过第一安装孔111与固定件定位后存在一定误差,可以通过第二安装孔112与第三安装孔113来适应误差,便于装配。

参见图6至图8,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风道挡板组件100还包括风机120及橡胶垫130。橡胶垫130上设置第一卡扣131,风机120通过橡胶垫130安装于挡板本体110上,并通过第一卡扣131固定于挡板本体110上。

进一步地,风道挡板组件100还包括风机罩140及传感器盒150。风机罩140具有第二卡扣141,风机罩140罩设风机120,并通过第二卡扣141安装于挡板本体110上。传感器盒150上设置有第三卡扣151,传感器盒150通过第三卡扣151安装于挡板本体110上。

因此,风机120、橡胶垫130、风机罩140及传感器盒150安装到挡板本体110上后,无需通过螺纹连接件的连接即可实现风机120、橡胶垫130、风机罩140及传感器盒150的安装。这样,风道挡板组件100的预装过程无需打螺钉,使得全部零部件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安装于挡板本体110上,使得挡板本体110的预装过程简单,方便快捷。挡板组件预装完成后在通过第一安装孔111安装于箱体组件200上,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柜体,包括箱体组件200及上述实施例中的风道挡板组件100。箱体组件200上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的位置与风道挡板组件100上的第一安装孔111的位置相对应。风道挡板组件100安装于箱体组件200中,第一安装孔111与固定件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柜体通过上述风道挡板组件100来控制出风方式及风道流路。风道挡板组件100能够方便快捷的安装于箱体组件200上,使得整个风道挡板组件100的安装过程无需人力支撑,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省装配时间,提高装配效率,保证柜体装配的一致性,进而保证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