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防倒瓶冷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46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防倒瓶冷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藏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检验、科研高校、工业生产、医疗机构等实验室,2-8度试剂药品冷藏箱是实验室最通用的设备之一,用于保存药品,试剂,疫苗等,药品特别是多农兽药标准品超过百余种,利用传统的冰箱储存药品,存在各种规格大小不同的药品瓶,易倒,不便于整齐有序存储的问题,查找某一试剂或药品时比较耗时,冷藏箱储存的有机挥发物易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因此,亟需一种方便合适的冷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现状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防倒瓶冷藏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式防倒瓶冷藏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移动,有效预防冷藏装置内试剂倒瓶,查找试剂方便,能吸附有机挥发物,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式防倒瓶冷藏装置,包括箱体、拉手、导向轮和抽屉式存储盒,抽屉式存储盒包括分区杆、活性炭袋、滑动轨道、高度调节柱、标签袋和把手,抽屉式存储盒正面设置把手和标签袋,抽屉式存储盒内部一侧粘贴活性炭袋,抽屉式存储盒底面设置滑动轨道,高度调节柱竖直设置在滑动轨道内,高度调节柱间水平设置分区杆,箱体呈长方体状,下部设置导向轮,箱体一侧设置拉手,箱体内侧设置抽屉式存储盒。

本实用新型中,分区杆呈细直杆状。

本实用新型中,滑动轨道互相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滑动轨道与高度调节柱通过卡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高度调节柱呈螺栓状,上端设置卡槽,下端设置底座。

本实用新型中,高度调节柱与分区杆通过高度调节柱上的卡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袋采用市售的活性炭袋。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式防倒瓶冷藏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移动,有效预防冷藏装置内试剂倒瓶,查找试剂方便,能吸附有机挥发物,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屉式存储盒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度调节柱结构示意图。

在图1-3中:1—箱体,2—拉手,3—导向轮,4—抽屉式存储盒,41—分区杆,42—活性炭袋,43—滑动轨道,44—高度调节柱,441—卡槽,442—底座,45—标签袋,46—把手。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装置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一种可调式防倒瓶冷藏装置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式防倒瓶冷藏装置,包括箱体(1)、拉手(2)、导向轮(3)和抽屉式存储盒(4),抽屉式存储盒(4)包括分区杆(41)、活性炭袋(42)、滑动轨道(43)、高度调节柱(44)、标签袋(45)和把手(46),抽屉式存储盒(4)正面设置把手(46)和标签袋(45),抽屉式存储盒(4)内部一侧粘贴活性炭袋(42),抽屉式存储盒(4)底面设置滑动轨道(43),高度调节柱(44)竖直设置在滑动轨道(43)内,高度调节柱(44)间水平设置分区杆(41),箱体(1)呈长方体状,下部设置导向轮(3),箱体(1)一侧设置拉手(2),箱体(1)内侧设置抽屉式存储盒(4)。

本实用新型中,分区杆(41)呈细直杆状。

本实用新型中,滑动轨道(43)与高度调节柱(44)通过卡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高度调节柱(44)呈螺栓状,上端设置卡槽(441),下端设置底座(442)。

本实用新型中,高度调节柱(44)与分区杆(41)通过高度调节柱(44)上的卡槽(441)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滑动轨道(43)互相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袋(42)采用市售常见的袋装活性炭。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式防倒瓶冷藏装置时,通过把手(46)拉开抽屉式存储盒(4),根据所要存储试剂瓶的横向尺寸沿滑动轨道(43)调节高度调节柱(44),根据所要存储试剂瓶的高度调节分区杆(41)与高度调节杆(44)上卡槽(441)的连接位置,从抽屉式存储盒(4)侧面沿分区杆(41)方向放入试剂瓶,再根据试剂瓶上的标签填写标签放入标签袋(45)内,关闭抽屉式存储盒(4),通过拉手(2)可拉动冷藏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式防倒瓶冷藏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移动,有效预防冷藏装置内试剂倒瓶,查找试剂方便,能吸附有机挥发物,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