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新型蔬菜冰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47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新型蔬菜冰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新型蔬菜冰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冰柜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是,现有的蔬菜冰柜一般存在体积大、质量重,不方便移动等缺点,并且商家设置蔬菜冰柜需要额外开设店铺,增加经营成本,主要针对设置于小区里面的便利式蔬菜冰柜,市面上的产品少之又少,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其缺陷,有必要对现有的蔬菜冰柜设计提出新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新型蔬菜冰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新型蔬菜冰柜,包括冰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柜本体包括:

环形玻璃柜,所述环形玻璃柜构成一中空空间;

冷气排放管,所述冷气排放管纵向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内,并与外部压缩机相连;

滤网,若干所述滤网相对于所述冷气排放管的外表面分别竖直设置,并呈辐射状排布,彼此成一定角度;

其中,所述环形玻璃柜上设有可开合的窗口。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冰柜本体顶部设有遮阳伞。

进一步,所述遮阳伞通过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冷气排放管中。

进一步,所述滤网设置有10片,其呈辐射状均匀排布于所述冷气排放管的外表面,两相邻滤网之间呈36°角度。

进一步,所述冰柜本体通过两块横向隔板划分成三个相互独立的层,且每一层均设有可开合的窗口。

进一步,所述可开合的窗口上设置有锁头。

进一步,每个所述横向隔板上均设有排水凹槽,且所述排水凹槽分别通过排水管连通到所述冰柜本体的底部。

此外,两相邻滤网之间的所述冷气排放管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多功能新型蔬菜冰柜,包括冰柜本体,所述冰柜本体包括:环形玻璃柜,环形玻璃柜构成一中空空间;冷气排放管,冷气排放管纵向设置于中空空间内,并与外部压缩机相连;滤网,若干所述滤网相对于冷气排放管的外表面分别竖直设置,并呈辐射状排布,彼此成一定角度;其中,环形玻璃柜上设有可开合的窗口。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应用于小区,结构简单,实用可行,三层结构分别根据需要放置不同蔬菜水果,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另一方面,在不增加商家店铺成本的情况下,由于无中间商,不仅可以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还可以通过冰柜上招贴广告来额外增加收入;因此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冰柜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冰柜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窗口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窗口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一种多功能新型蔬菜冰柜,包括冰柜本体1,冰柜本体1包括:环形玻璃柜11,所述环形玻璃柜11构成一中空空间12;冷气排放管13,所述冷气排放管13纵向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12内,并与外部压缩机相连;滤网14,若干所述滤网14相对于所述冷气排放管13的外表面分别竖直设置,并呈辐射状排布,彼此成一定角度;其中,所述环形玻璃柜11上设有可开合的窗口15。冰柜本体1通过两块横向隔板4划分成三个相互独立的层,且每一层均设有可开合的窗口15。可开合的窗口15上设置有锁头16。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上盖以及底盖,与所述环形玻璃柜11共同构成一密闭的空间,附图上没有图示出来。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应用于小区,结构简单,实用可行,三层结构分别根据需要放置不同蔬菜水果,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例如,最下一层可以放置较重的瓜果类,中上层放置较轻的蔬菜类。

冰柜本体1顶部设有遮阳伞2。遮阳伞2通过支撑杆3设置于所述冷气排放管13中。遮阳伞2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保持在阴凉环境当中,有利于冰柜的保鲜。

滤网14设置有10片,其呈辐射状均匀排布于所述冷气排放管13的外表面,两相邻滤网14之间呈36°角度。

每个所述横向隔板4上均设有排水凹槽41,且所述排水凹槽41分别通过排水管42连通到所述冰柜本体1的底部。当清理完本实用新型所述冰柜时,废水可以由排水管42排出,非常方便。

两相邻滤网14之间的所述冷气排放管13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有利于冷气排放管13中冷气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商家店铺成本的情况下,由于无中间商,蔬菜直接从基地供应,不仅可以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还可以通过冰柜上招贴广告来额外增加收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以及相近的领域,这些都不构成对本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