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其分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6996阅读:1088来源:国知局
制冷系统及其分液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分液器。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后,变成气液两相状态流入蒸发器。制冷剂能否均匀等量地分配到蒸发器的各个支路,对蒸发器的性能乃至整个制冷系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分液器是一个重要的辅助装置,使用于蒸发器前,将气液两相的制冷剂均匀地分配到蒸发器各个支路的装置。

现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分液器类型为文丘里式分液器,其主要原理为:制冷剂经过缩扩喷嘴后,流速提高,气液两相混合均匀,从而达到最终均匀分配的效果。但其存在一种弊端:文丘里式分液器中制冷剂的流动在交变的运行条件下,常常造成液体和蒸汽不均匀的混合,以致导致最终分配不均匀。

因此,如何提高分液器的气液混合均匀度、以保证最终分配的制冷剂的均匀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的分液器,其能够提高分液器的气液混合均匀度,进而保证了分配进入到蒸发器内的制冷剂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分液器的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分液器,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的第一端为进液口、第二端封闭,且所述内管的管腔包括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第一渐缩部;

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套在所述内管的外层,所述中间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夹层腔,所述第一夹层腔的第一端为出液端、第二端封闭,所述第一夹层腔的第一端为靠近所述内管的第一端的一端,所述第一夹层腔的第二端为靠近所述内管的第二端的一端,所述第一夹层腔具有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第二渐缩部,所述内管设有分液口、以使经过所述第一渐缩部混合的制冷剂由所述分液口进入所述第二渐缩部;

外管,所述外管套在所述中间管的外层,且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中间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夹层腔,所述外管的第一端通过折板连接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以使所述第一夹层腔和所述第二夹层腔相连通并形成折流结构,所述外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中间管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分液盘,所述分液盘上均匀分布有分液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层腔内设有螺旋叶片、以使由所述第一夹层腔的第二端流向第一端的制冷剂形成旋流。

优选地,所述第一渐缩部的最小截面端为所述内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渐缩部的最小截面端为所述第一夹层腔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分液口倾斜设置、以使由所述分液口流出的制冷剂流向所述第二渐缩部的最小截面端。

优选地,所述分液口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内管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分液器的纵切面中,所述折板与所述内管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为多个,且以所述第一夹层腔的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或所述中间管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内管、所述中间管及所述外管均为圆柱状管,且三者的中心线相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设有分液器,所述分液器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

优选地,所述分液器竖直设置。

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冷剂首先通过内管的进液口进入内管中,经过第一渐缩部时,由于第一渐缩部的横截面沿制冷剂流动方向逐渐缩小,制冷剂流速提高,实现了气液第一次均匀混合,之后制冷剂由分液口进入中间管和内管形成的第一夹层腔中,第一夹层腔具有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第二渐缩部,制冷剂进入第二渐缩部后能够形成气液两相的紊流,实现二次混合,实现二次混合的制冷剂流动至第一夹层腔和第二夹层腔形成的折流结构位置,气液两相的制冷剂会因折流方向的不同进入至第二夹层腔中,形成第三次混合,三次混合后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由分液盘上均匀分布的分液孔流出,进而实现了分液器的气液混合均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液器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液器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液器的螺旋叶片俯视示意图;

图1-图3中:

内管—11、中间管—12、外管—13、进液口—14、第一渐缩部—15、第一夹层腔—16、第二渐缩部—17、第二夹层腔—18、折板—19、分液盘—20、分液口—21、螺旋叶片—22、分液孔—23、折流结构—2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的分液器,其能够提高分液器的气液混合均匀度,进而保证了分配进入到蒸发器内的制冷剂的均匀性。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分液器的制冷系统。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分液器,包括内管11、中间管12及外管13,其中,内管11的第一端为进液口14、第二端封闭,且内管11的管腔包括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第一渐缩部15。

中间管12套在内管11的外面,中间管12的内壁与内管11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夹层腔16。第一夹层腔16的第一端为靠近内管11的第一端的一端,第一夹层腔16的第二端为靠近内管11的第二端的一端。而且,第一夹层腔16的第一端为出液端、第二端封闭。第一夹层腔16具有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第二渐缩部17。

内管11设有分液口21,由第一渐缩部15混合后的制冷剂通过分液口21进入到第二渐缩部17中。

外管13套在中间管12的外层,且外管13的内壁与中间管12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夹层腔18,外管13的第一端通过折板19连接在内管11的外壁上、以使第一夹层腔16和第二夹层腔18相连通并形成折流结构24,即第一夹层腔16中的制冷剂经过该折流结构24时改变流动方向进入到第二夹层腔18中。

外管13的第二端与中间管12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分液盘20,分液盘20上均匀分布有分液孔23。

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冷剂首先通过内管11的进液口14进入内管11中,经过第一渐缩部15时,由于第一渐缩部15的横截面沿制冷剂流动方向逐渐缩小,制冷剂流速提高,实现了气液第一次均匀混合,之后制冷剂由分液口21进入中间管12和内管11形成的第一夹层腔16中,第一夹层腔16具有沿其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第二渐缩部17,制冷剂进入第二渐缩部17后能够形成气液两相的紊流,实现二次混合,实现二次混合的制冷剂流动至第一夹层腔16和第二夹层腔18形成的折流结构24的位置,气液两相的制冷剂会因折流结构24改变流动方向进入至第二夹层腔18中,形成第三次混合,三次混合后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由分液盘20上均匀分布的分液孔23流出,进而实现了分液器的气液混合均匀度。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第一夹层腔16内设有螺旋叶片22,制冷剂由第一夹层腔16的第二端流向第一端时,在螺旋你叶片的作用下能够形成旋流,从螺旋叶片22处过来的气液两相状态的旋流会打到上述折流结构的壁面上,再通过壁面的折流作用,使得气液混合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渐缩部15的最小截面端为内管11的第二端,第二渐缩部17的最小截面端为第一夹层腔16的第二端。这样,第一渐缩部15和第二渐缩部17的最小截面端都是封闭的,这样,制冷剂在第一渐缩部15和第二渐缩部17能够形成明显的紊流,提高气液混合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连通第一渐缩部15和第二渐缩部17的分液口21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能够使由分液口21流出的制冷剂流向第二渐缩部17的最小截面端。这样,制冷剂由分液口21流出后直接流向第二渐缩部17的最小截面端,之后再返流,有助于形成明显的紊流效果。

上述连通第一渐缩部15和第二渐缩部17的分液口21优选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内管11的侧壁上。这样,第一渐缩部15中的制冷剂可以均匀地流入至第二渐缩部17中。

另外,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分液器的纵切面中,折板19与内管11的夹角为锐角。这样,折板19和内管11的连接位置能够形成尖角结构,在折流时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本实施例中,上述螺旋叶片22优选为多个,且以第一夹层腔16的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分布。这样,能够使气液两相的制冷剂形成均匀地旋流,提高气液混合效果。螺旋叶片22可以固定设置在内管11的外壁上或中间管12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的另一优选方案中,内管11、中间管12及外管13均为圆柱状管,且三者的中心线相重合。如此设置,三者形成的夹层空间分布均匀,各个位置的制冷剂量较为平均,进而可以保证由各个分液孔23流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均匀。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设有分液器,所述分液器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其能够提高分液器的气液混合均匀度,进而保证了分配进入到蒸发器内的制冷剂的均匀性。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分液器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分液器竖直设置,即其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若分液器非竖直设置,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分液器后,会因为分液器倾斜的原因,造成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瞬时状态时,每个点的重力势能不一,最终会影响分液的均匀性,而分液器竖直设置,可以避免因重力的作用而导致分液不均的问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