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396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关于家庭用冰箱,利用隔热隔壁将隔热箱体内分隔开,由此,设置出了冷藏室、冷冻室等多个储藏室(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关于隔热隔壁,在合成树脂制的外壳体内收纳隔热材料,并且,在前表面设置有由铁板形成的前板,能够吸附设置于门的里面侧的磁性垫片。另外,在前板的里面侧配置有构成冷冻循环的一部分的散热管,实现防止结露。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1007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在使用铁板制造隔热隔壁的前板的冰箱中,散热管的热有可能借助前板而侵入到储藏室内从而导致储藏室内的冷却性降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分隔储藏室的隔热隔壁的冰箱,其能够防止隔热隔壁的前板结露,并且,能够抑制热侵入储藏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1方案的冰箱包括隔热箱体和隔热隔壁,所述隔热箱体具有前表面开口部,所述隔热隔壁将所述隔热箱体内分隔为多个储藏室,所述隔热隔壁构成为包括:合成树脂制的前板,所述合成树脂制的前板配置于所述隔热箱体的前表面开口部;防止结露用的散热管,所述防止结露用的散热管配置于所述前板的后表面侧;以及隔热部件,所述隔热部件配置于所述散热管的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其具备将储藏室分隔开的隔热隔壁,能够防止隔热隔壁的前板结露,并且,能够抑制热侵入储藏室内,能够防止储藏室内的冷却性降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2方案的冰箱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前板的里面侧设置有加强用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3方案的冰箱在第1或2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前板与隔热部件之间配置有金属制的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4方案的冰箱在第1~3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隔热部件包括真空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5方案的冰箱在第1~3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隔热部件构成为包括:真空隔热板和发泡隔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6方案的冰箱在第1~5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隔热部件的前表面侧形成有:配置所述散热管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7方案的冰箱在第1~6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前板被着色为与柜体的颜色为同色系的颜色。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8方案的冰箱在第1~6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前板被着色为深色。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9方案的冰箱在第1~8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前板上形成有:配置磁性部件的凹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是示意性地表示冰箱主体的整体构成的纵向截面侧视图。

图2是隔热隔壁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隔热隔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隔热隔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隔热隔壁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冰箱主体;2-隔热箱体;3、4、5、6-储藏室;7、8、9-隔热隔壁;20-散热管;25-磁性垫片;26、41、51、61-前部壁部;27-后部壁部;28-外壳体;29-前板;30-磁性部件;31、52-真空隔热板(隔热部件);42-发泡隔热材料(隔热部件);52a-凹槽;62-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及图2,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冰箱主体1构成为:在前表面开口的纵向长矩形箱状的隔热箱体2内设置多个储藏室。具体而言,在隔热箱体2内自上层依次设置有作为储藏室的冷藏室3、上冷冻室4、蔬菜室5、下冷冻室6。

如图2所示的局部,上述隔热箱体2构成为:在塑料制的内箱2a与钢板制的外箱2b之间配置隔热材料例如真空隔热板(未图示)。另外,隔热箱体2中设置有上述上冷冻室4的部分被分隔为左右2室,在右侧设置有上冷冻室4,在左侧设置有制冰室。在制冰室内设置有众所周知的自动制冰装置。

上述冷藏室3与上冷冻室4(及制冰室)之间被隔热隔壁7上下分隔开。此时,如后详细所述,隔热隔壁7由配置于隔热箱体2的前表面开口部的前部壁部26和位于其后部的后部壁部27构成。另外,上冷冻室4(及制冰室)与蔬菜室5之间被隔热隔壁8上下分隔开,蔬菜室5与下冷冻室6之间被隔热隔壁9上下分隔开。这些隔热隔壁8及隔热隔壁9与隔热隔壁7同样地也具备:在后部壁部27的前端设置有前部壁部26的构成。

在上述冷藏室3的前表面部设置有铰链开闭式的隔热门10。在上冷冻室4的前表面设置有推拉式的隔热门11,在该隔热门11的背面部连接有储藏容器12。在上述蔬菜室5的前表面也设置有:连接有储藏容器14的推拉式的隔热门13。在冷冻室6的前表面也设置有:连接有储藏容器16的推拉式的隔热门15。另外,在各门10、11、13、15的里面侧设置有磁性垫片25。

虽然整体上没有详细的图示,但是,在该冰箱主体1内安装有冷冻循环,该冷冻循环包括:用于对上述冷藏室3及蔬菜室5进行冷却的冷藏室用冷却器17、和用于对上述上、下的冷冻室4、6(及制冰室)进行冷却的冷冻室用冷却器这2个冷却器。在冰箱主体1的下端部背面侧设置有:在冰箱主体1的背面开口的机械室18,虽然没有详细的图示,但是,在该机械室18内,配设有构成上述冷冻循环的压缩机19、冷凝器,并且,配置有对这些装置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装置、除霜水蒸发皿等。此时,构成冷冻循环的冷却剂管中冷凝器的下游部的高温部分作为防止结露用的散热管20(参照图2)起作用。

如图1所示,在冰箱主体1内的上述蔬菜室5的背壁部设置有冷藏室用冷却器室22,在该冷藏室用冷却器室22内,以位于下部位置的方式配设有上述冷藏室用冷却器17,并且,以位于上部位置的方式配设有送风风扇23。由此,当驱动送风风扇23,进行如下循环:由冷藏室用冷却器17生成的冷气通过吹出管道24供给到冷藏室3内,然后,供给到蔬菜室5内,返回到冷藏室用冷却器室22内。

此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在冰箱主体1内的上述蔬菜室5的背壁部,以位于冷藏室用冷却器室22的左侧位置的方式设置有冷冻室用冷却器室。在该冷冻室用冷却器室内配设有冷冻室用冷却器、冷冻室用送风风扇装置等,以便向上述上、下的冷冻室4、6(及制冰室)供给冷气。在冰箱主体1的靠背面下部的部分设置有:安装有进行整体控制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等的控制单元21。

另外,如上所述,隔热隔壁7由前部壁部26和后部壁部27构成。其中,后部壁部27构成为:在例如合成树脂制的外壳体内收纳隔热材料。以下,参照图2,对前部壁部26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前部壁部26构成为包括:合成树脂制的外壳体28、前板29、磁性部件30、上述散热管20以及作为隔热部件的真空隔热板31。

上述外壳体28呈前表面侧开口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截面四边形的方筒状(箱状),设置成架设于隔热箱体2的左右的侧壁部之间。上述前板29由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构成为薄板状,配置成封堵上述外壳体28的前面。上述磁性部件30用于使上述磁性垫片25吸附于前板29的前表面,由例如宽度方向上较长的薄板状的塑料磁体(或者薄板状的铁板)形成,以位于前板29的里面侧的方式上下配置2个。

由此,前板29配置于隔热箱体2的前表面开口部,该前表面(表面)为上述磁性垫片25的吸附面。另外,前板29被着色为与冰箱主体1的柜体(外箱2b的外表面、各门10、11、13、15的前表面)的颜色为同色系的颜色。或者,可以着色为黑色、茶色等明亮度较低的深色。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前板29的里面侧一体地形成有例如纵横延伸的加强用加强筋,以便确保必要的强度(刚性)。

上述散热管20配置成:在前板29(磁性部件30)的里面侧向左右方向延伸且图中在右端侧折回的形态。虽然没有详细的图示,但是,上述真空隔热板31构成为:将使例如玻璃棉等无机纤维的层叠材料压缩固化而得到的芯材收纳于具有气体阻隔性能的聚乙烯等合成树脂膜的包袋中,然后,对内部进行真空排气,从而使其减压密封。在这种情况下,真空隔热板31构成为几乎紧密地嵌入于上述外壳体28内的矩形块状(棱柱状)。

由此,如下组装前部壁部26。即,在安装于隔热箱体2的外壳体28内收纳真空隔热板31,在真空隔热板31的前表面侧的规定位置配置散热管20。另一方面,在前板29的里面侧配置有磁性部件30的状态下,将其左右两端部通过例如螺丝拧紧而安装于上述隔热箱体2的左右的侧壁部分,以使其封堵外壳体28的前表面。由此,在前板29的里面侧紧密接触配置有散热管20,在散热管20的里面侧紧密接触配置有真空隔热板31。

接下来,对上述构成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隔热隔壁7的前部壁部26中,防止结露用的散热管20的热传递到前板29,由此,防止在前板29的前表面结露。在这种情况下,在散热管20的后部配置有作为隔热部件的真空隔热板31,因此,阻止热从散热管20向后部侧传递。

并且,前板29由热传递性较差的合成树脂制成,以此代替以往的由铁板形成的前板,因此,能够抑制向储藏室3、4等传递热。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其具备将储藏室3、4分隔开的隔热隔壁7(前部壁部26),能够防止隔热隔壁7的前板29结露,并且,能够抑制热侵入储藏室3、4内,能够防止储藏室3、4内的冷却性降低。

另外,在前板29的里面侧配置磁性部件30,因此,能够发挥作为磁性垫片25的吸附面的功能。本实施方式中,在前板29的里面侧一体地设置加强用加强筋,因此,通过采用合成树脂制的前板29,即便存在机械强度比金属板低的情形,也能够通过加强用加强筋来确保必要的强度(刚性)。并且,由真空隔热板31构成隔热部件,因此,与发泡隔热材料等相比,能够获得优异的隔热性。

本实施方式中,前板29构成为:着色为与冰箱主体1的柜体同色系的颜色。由此,在打开门时看到的隔热隔壁7的前部壁部26的颜色和冰箱主体1的柜体的颜色为同色系的颜色,因此,能够使其成为在门打开时也具有统一感的设计,能够使其外观优良。特别是通过具备金属光泽、或者利用层次来改变深浅等而提高视觉效果,能够降低在关门的状态和开门的状态下使用者感受的外观上的印象差异,从而使得外观更加优异。

另外,在构成为着色成黑色、茶色等明亮度较低的深色的情况下,合成树脂制的前板29与铁板相比,虽然存在有与垫片的接触、摩擦所带来的污垢容易附着的情形,但是,污垢不显眼,能够使得外观优异。

(2)第二~第四实施方式、其它实施方式

图3、图4、图5分别示出第二、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以下,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3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隔热隔壁的前部壁部41的构成。该前部壁部41构成为:包括外壳体28、前板29、磁性部件30以及防止结露用的散热管20,并且,作为配置于散热管20的后部(外壳体28内)的隔热部件,包含真空隔热板31和发泡隔热材料42。上述发泡隔热材料42由例如聚氨酯泡沫等构成为前表面呈开口的箱状,以在内部紧密地收纳真空隔热板31的状态而被收纳于外壳体28内。

此处,真空隔热板31虽然存在有表面的合成树脂膜容易破损的情形,但是,通过被收纳于发泡隔热材料42内,能够实现真空隔热板31的保护、固定(间隙的埋入)。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除获得作为隔热部件的优异的隔热性能以外,还能够使隔热部件的操作性、耐久性等得到进一步提高。当然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获得能够防止前部壁部41的前板29结露、并且、能够抑制热侵入储藏室3、4内等效果。

图4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隔热隔壁的前部壁部51的构成。该前部壁部51包括外壳体28、前板29、磁性部件30以及防止结露用的散热管20,并且,具备位于散热管20的后部(外壳体28内)位置而作为隔热部件的真空隔热板52。此时,在真空隔热板52的前表面侧形成有配置上述散热管20的凹槽52a。

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获得:能够防止前部壁部51的前板29结露、并且能够抑制热侵入储藏室3、4内等效果。并且,以嵌入于真空隔热板52的前表面侧的凹槽52a内的方式定位固定有散热管20,因此,能够使前部壁部51的组装性得到提高。另外,能够防止散热管20相对于真空隔热板52的摩擦,能够抑制表面的合成树脂膜破损。

图5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隔热隔壁的前部壁部61的构成。该前部壁部61构成为包括:外壳体28、前板29、金属制的加强板62、防止结露用的散热管20以及作为隔热部件的真空隔热板31。上述加强板62由例如铁板形成,设置于前板29的里面侧,兼用作用于吸附磁性垫片25的磁性部件。另外,前板29省略了里面侧的加强用加强筋。另外,可以设置由磁体形成的磁性部件30。

根据该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获得:能够防止前部壁部61的前板29结露、并且能够抑制热侵入储藏室3、4内等效果。并且,能够利用金属制的加强板62来实现前板29的加强,虽然使前板29为薄板状,但是能够确保所必要的强度(刚性)。

另外,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虽然省略图示,但是,还可以进行如下的扩展、变更。即,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前板29的里面侧形成未图示的凹部,在该凹部内配置磁性部件30。由此,能够使磁性部件30与磁性垫片25的距离缩短,能够强化磁化力而提高紧密接触性。与此同时,凹部对磁性部件30进行了定位,能够使制造性得到提高。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前部壁部和后部壁部构成隔热隔壁,但是,还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前后均具有宽度的板状的隔热部件。还可以由发泡隔热材料的成型品构成隔热部件整体。进而,即使在纵向上延伸的隔热隔壁也可以同样地进行实施。此外,即便冰箱的内部构成,也可以对各储藏室的配置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可以在冷却器可以为1个等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