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072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4月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6-0043427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参引的方式将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结合在本文中。

本公开涉及冰箱,更具体地,涉及冰箱中的制冰机构。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将储存空间维持在低温下以在新鲜或冷冻状态下储存食物或其它物体的电器。

冰箱的内部储存空间可通过冷空气的循环而冷却至预设的低温,通过使用致冷剂的致冷循环来持续地产生所述冷空气,致冷循环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在过去,顶部安装式冰箱(其具有位于冷藏室的顶部上的冷冻室)是流行式样。然而,近年来,底部冷冻室式冰箱已变得更为流行,其中冷冻室位于冷藏室下方。该式样使得用户较容易访问冷藏室,但较难访问冷冻室,因为用户典型地必须弯下腰来打开冷冻室。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一些底部冷冻室式冰箱具有在冰箱上侧安装在冷藏室门中的冰分配器。制冰装置安装在冷藏室的内部。

现有技术制冰装置包括用于防止由内部冷空气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导致的升温的隔热结构。图6示出包括隔热结构的现有技术制冰装置。

如图6所示,在制冰装置与冰箱2的内壁面之间的接触区域中配置有隔热部件22a。隔热部件22a与冰箱2的隔热结构24邻接,并且与冰箱2的隔热结构24遵循相同的路径。

然而,在该构型中,在冰箱2内形成有死区,该死区由制冰装置占据并且不用于储存。这导致冰箱的内部容量变得更小。

此外,难以密封制冰装置20与冰箱2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密封不良导致结露——结露负面地影响致冷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密封制冰装置与冰箱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同时不减小冰箱的内部容量的冰箱。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安装在冰箱主体上的外壳;和位于外壳内并且构造成储存用于制冰的水的冰盘,其中外壳包括:第一外部框架,该第一外部框架与冰箱主体的内壁面联接并且具有沿第一外部框架的与冰箱主体的内壁面相面对的一个面的边缘延伸的第一阶梯部;第二外部框架,该第二外部框架与第一外部框架联接以形成外壳的外壳体并具有沿第二外部框架的与冰箱主体的顶面相面对的一个面的边缘延伸的第二阶梯部;和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与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联接,该密封部件构造成沿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连续地延伸并且形成闭环。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中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从第一外部框架和第二外部框架突出,以便在外壳与冰箱主体联接时遮蔽密封部件。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中第一阶梯部与冰箱主体的内壁面进行表面接触,并且第二阶梯部与冰箱主体的顶面进行表面接触。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中在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中的至少一者内配置有加热器。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还包括:冰桶,该冰桶配置在冰盘下方并构造成容纳从冰盘落下的冰;以及给送器组件,该给送器组件包括螺旋器和螺旋器电机,螺旋器收纳在冰桶内并且可旋转以给送冰。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中在第一外部框架与第二外部框架之间配置有内部框架,并且在内部框架与第二外部框架之间设置有l形的隔热框架。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中在外壳的一个端部中设置有带孔的排出部。在外壳的另一端部中设置有构造成供给冷空气的冷空气供给端口。该孔允许排出冰盘中产生的冰。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设置在冰箱主体内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并构造成储存用于制冰的水的冰盘,其中外壳包括:第一外部框架,该第一外部框架与冰箱主体的内壁面联接,并设置有沿第一外部框架的与冰箱主体的内壁面相面对的一个面的边缘延伸的第一阶梯部;第二外部框架,该第二外部框架与第一外部框架联接以形成外壳的外壳体,并设置有沿第二外部框架的与冰箱主体的顶面相面对的一个面的边缘延伸的第二阶梯部;和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与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联接,并且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从第一外部框架和第二外部框架突出以便在外壳与冰箱主体联接时遮蔽密封部件。

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设置在冰箱主体内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并构造成储存用于制冰的水的冰盘,其中外壳包括:第一外部框架,该第一外部框架与冰箱主体的内壁面联接,并设置有沿第一外部框架的与冰箱主体的内壁面相面对的一个面的边缘延伸的第一阶梯部;第二外部框架,该第二外部框架与第一外部框架联接以形成外壳的外壳体,并设置有沿第二外部框架的与冰箱主体的顶面相面对的一个面的边缘延伸的第二阶梯部;和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与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联接,其中在第一外部框架与第二外部框架之间设置有内部框架,并且其中在内部框架与第二外部框架之间设置有l形的隔热框架。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可在保留冰箱的内部容量的同时有效地密封制冰装置与冰箱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冰箱的构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冰箱的示例性制冰装置的构型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图1和2所示的示例性制冰装置的外壳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制冰装置中的示例性密封部件的布置图。

图5是示出其中安装了图2所示的制冰装置的冰箱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示出其中安装了现有技术制冰装置的冰箱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说明中,参考了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在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说明性实施例不意在限制。可采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可作出其它变更,而不会脱离在此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冰箱的构型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冰箱的示例性制冰装置的构型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示例性制冰装置的外壳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制冰装置中的示例性密封部件的布置图。

参照图1至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制冰装置10的冰箱1可包括用作冰箱1的外壳体(或外部壳体)的冰箱主体12、构造成将冰箱主体12的内部分隔成上冷藏室r和下冷冻室f的隔板14、安装在冰箱主体12的前缘上并且构造成覆盖冷藏室r的冷藏室门13、和构造成覆盖冷冻室f的冷冻室门15。

在本公开的图示实施例中,制冰装置10位于冷藏室r的上部区域的一侧。然而,这仅仅是示范性的。制冰装置可位于冰箱的其它部分中。

制冰装置10可与冰箱主体12的内壁面紧密接触。制冰装置10可包括外壳100、冷却系统(未示出)、制冰组件200、冰桶320、给送器组件400和排出部500。

外壳100是壳体并且可安装成与冰箱主体12的内壁面紧密接触。例如,制冰组件200位于外壳100的内部并且产生冰。所产生的冰可经排出部500的孔排出。用于产生冰的冷空气可经位于外壳100的另一端部中的冷空气供给端口(未示出)供给。

例如,外壳100可包括与冰箱主体12的内壁面联接的第一外部框架110和与第一外部框架110联接的第二外部框架120,其中第二外部框架120限定出外壳100的整体外部形状。

第一外部框架110可紧固在冰箱主体12的内壁面上。例如,第一外部框架110可例如通过螺钉固定、粘合、或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其它紧固方法紧固在冰箱主体12的内侧壁上。

第一外部框架110可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例如,第一外部框架110一般而言可具有大致c形的截面。

在第一外部框架110的与冰箱主体12的内壁面相面对的一个面的边缘中,配置有第一阶梯部111。例如,第一阶梯部111可朝冰箱主体12的内表面突出。密封部件160可与第一阶梯部111的上表面111a结合。密封部件160可防止外壳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度可能导致的结露。

加热器(未示出)可配置在第一阶梯部111中,并且可蒸发形成在第一阶梯部111中或其周围的露水。加热器可被注塑在第一阶梯部111内或可结合至第一阶梯部111的内侧或外侧。

第二外部框架120可与第一外部框架110联接并形成外壳100的外壳体。

在第二外部框架120的前端处可配置有紧固部122。排出部500可与紧固部122联接。此外,在紧固部122中可配置有紧固部加热器150以蒸发形成在紧固部122中或其周围的露水。

另外,第二阶梯部121可配置在第二外部框架120的与冰箱主体12的内顶面相面对的一个面上,并沿第二外部框架120的边缘延伸。例如,第二阶梯部121可沿第二外部框架120的与冰箱主体12的内顶面相面对的一个面的边缘突出。在第二阶梯部121的内表面121a上可配置有密封部件160。如上所述,密封部件160可防止结露。

现在将对尤其是密封部件160、第一阶梯部111和第二阶梯部121的构型进行描述。密封部件160可由诸如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可沿第一阶梯部111和第二阶梯部121连续地延伸。换言之,密封部件160可沿与冰箱主体12接触的外壳100的边缘连续地延伸,并且可形成闭环。

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160可与第一阶梯部111和第二阶梯部121的内侧联接。因此,在外壳100与冰箱主体12联接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60可以不暴露于外部。

换言之,第一阶梯部111和第二阶梯部121可朝冰箱主体12的内壁突出,并且可通过与冰箱主体12联接的外壳100遮蔽密封部件160。

此外,在制造期间,外壳100可在密封部件160与第一阶梯部111和第二阶梯部121结合之后与冰箱主体12联接。相应地,与在外壳100与冰箱主体12联接之后涂覆密封部件160的方法或在密封部件与冰箱主体12的内壁结合之后将外壳100与冰箱主体12联接的方法相比,安装密封部件160变得更为容易。

第一阶梯部111和第二阶梯部121可突出以与冰箱主体12的内壁面和顶面进行表面接触。这可以改善由外壳100提供的隔热特性。因此,能有效地防止由于外壳10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所导致的结露。此外,在第一阶梯部111和第二阶梯部121的内部可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加热器,以有利于第一阶梯部111和第二阶梯部121中的露水蒸发。

在第二外部框架120内可安装有隔热框架140。隔热框架140可由诸如聚氨酯泡沫等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材料制成。隔热框架140可通过使原材料在例如模具内发泡和固化来制造。

隔热框架140可形成为呈l形的截面形状,并且用于隔离制冰装置10的在制冰装置10安装在冰箱主体12上时不与冰箱主体12进行接触的外侧。

在隔热框架140的内侧可设置有内部框架130。隔热框架140可通过内部框架130固定。换言之,隔热框架140可配置在内部框架130与第二外部框架120之间。通过将内部框架130和第二外部框架120紧固在一起,可将隔热框架140固定在内部框架130与第二外部框架120之间。

利用l形的隔热框架的这种构型,能增加冰箱的内部容量。配置在冰箱主体12的内壁侧的第一外部框架110未设置单独的隔热框架,这是因为冰箱主体12设置有隔热材料。确切而言,隔热框架140仅设置在制冰装置10的不与冰箱主体12进行接触的外侧。可减小冰箱1中存在的死区,并因此有利地扩大了冰箱1的内部容量。

冷却系统(未示出)用于将冷空气供给到冰盘210。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任何冷空气产生装置可用于冷却系统中。

具体地,冷却系统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并且执行冷却循环。冷却系统可通过致冷剂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来产生冷空气。这样产生的冷空气可通过鼓风机等经由与外壳100的冷空气供给端口联接的喷射管道310和冷空气引导部220供给到冰盘210。

制冰组件200可包括构造成储存水的冰盘210、构造成引导从冷却系统供给的冷空气流以使得冷空气沿冰盘210的下表面移动的冷空气引导部220、和构造成使冰盘210转动以使得形成在冰盘210中的冰可从冰盘210掉出的转动部230。

冰盘210可包括用于储存水的多个制冰空间,并且可从外部水源(未示出)接收水。在水充填到冰盘210中之后,通过冷却系统产生的冷空气供给到冰盘210以产生冰。

冰盘210可由具有高导热率的金属制成以提高冰生产效率。例如,冰盘210可由铝(al)制成。此外,在冰盘210的下表面上可形成有用于增加冰盘210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的肋(未示出)。

冷空气引导部220用于将从冷却系统供给的冷空气引向冰盘210的下侧。冷空气引导部220可与喷射管道310联接。此外,冷空气引导部220可包括与喷射管道310的至少一个面联接的第一和第二冷空气引导部件221和222。第一冷空气引导部件221可从喷射管道310的上表面延伸。第二冷空气引导部件222可从喷射管道310的下表面延伸。

第一冷空气引导部件221可联接在喷射管道310的上表面与冰盘210安装在其上的托架211之间。第二冷空气引导部件222可从喷射管道310的下表面延伸并且可与冰盘210的下表面间隔开。因而,在冰盘210的下表面与第二冷空气引导部件222之间可形成有可供冷空气移动通过的冷空气流动路径225。

转动部230可用于将冰从冰盘210转移到配置在冰盘210下方的冰桶320。例如,冰盘210的上表面可随着旋转轴231的旋转而朝冰桶320旋转。此时,如果冰盘210旋转规定的角度或更多,则冰盘210通过干涉部件(未示出)扭转。由于冰盘210的扭转动作,容纳在冰盘210中的冰可落入冰桶320中。可采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各种其它方法作为从冰盘210转移冰的方法。

给送器组件400用于朝排出部500给送冰。给送器组件400可包括螺旋器410和螺旋器电机420。螺旋器410可收纳在冰桶320内。随着螺旋器410旋转,层叠在冰桶320中的冰可被给送到排出部500。螺旋器410可由设置在螺旋器壳体430中的螺旋机电机420旋转。

虽然上面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改变本公开的必要特征或精神的情况下可采用各种方式实施本公开。

因此,应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而是在所有方面仅为示例。本公开的范围通过以下权利要求而不是详细描述来表达,并且应当将从权利要求和等效概念的含义和范围实现的所有变更和修改解释为被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根据上文将理解,文中已出于说明的目的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范围将通过以下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应解释为其相当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属于本公开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