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吸收闭式并联复合燃气热泵系统运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468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压缩/吸收闭式并联复合燃气热泵系统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子系统循环、吸收子系统循环以及燃气发动机系统的余热回收循环;

所述的压缩子系统循环的循环过程如下:气态天然气进入燃气发动机内燃烧,燃气发动机运转为压缩机提供动力,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气态,压缩后的气态制冷剂通过油分离器分离开润滑油和气态制冷剂,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返回压缩机,气态制冷剂分为两种模式进入第一冷凝器,在第一冷凝器中与在吸收器内二次吸热升温后的第一路循环水换热,使得第一路循环水三次吸热升温,同时气态制冷剂被冷却成液态,液态制冷剂依次流经储液器和第一膨胀阀,液态制冷剂在第一膨胀阀内膨胀为气液两相,随后进入第一蒸发器,气液两相制冷剂吸收经由第二蒸发器一次降温后的第二路循环水的热量后变成气态,气态制冷剂流经气液分离器后返回压缩机;

所述的吸收子系统循环的循环过程分为溶液的流动过程和冷剂水的流动过程,分别如下:

溶液的流动过程:来自燃气发动机的高温烟气作为高压发生器的驱动热源并与高压发生器内的溶液换热降温后形成低温烟气进入烟气换热器,热回收水吸收缸套水与低温烟气的热量后作为低压发生器的驱动热源;发生器内的溶液经溶液泵加压后,依次经过辅助换热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进入高压发生器,溶液进入高压发生器后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产生水蒸气并成为中间溶液,从高压发生器流出的中间浓度溶液在高温热交换器中放热后进入低压发生器,在低压发生器中被两种热源加热,一种是来自高压发生器的制冷剂蒸汽,另一种是吸收了缸套水和低温烟气热量后的热回收水,中间溶液在低压发生器中发生出一部分制冷剂蒸汽,溶液浓度升高形成浓溶液,低压发生器流出的浓溶液经过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冷却放热后进入吸收器,与吸收器中的稀溶液混合后吸收来自第二蒸发器的水蒸气发生放热反应,同时在第二冷凝器中一次吸热升温后的第一路循环水在吸收器中二次吸热升温;

冷剂水的流动过程:高压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在低压发生器中放热后凝结成水进入第二冷凝器,低压发生器发生的制冷剂蒸汽也进入第二冷凝器中,将热量释放给第一路循环水后被冷凝为冷剂水,第一路循环水经过一次吸热升温,冷剂水经第二膨胀阀节流后进入第二蒸发器,在第二蒸发器中吸收第二路循环水的热量后成为水蒸气,此水蒸气在吸收器中被溶液吸收;

所述的燃气发动机系统的余热回收循环过程如下:缸套水与发动机缸套换热,带走发动机的多余热量,获得热量后的缸套水在缸套换热器中将热量释放给热回收水,热回收水经缸套换热器加热后流经烟气换热器,吸收低温烟气的热量,升温后的热回收水进入低压发生器作为驱动热源,在低压发生器中放出热量后返回缸套换热器;燃气发动机排放的烟气,依次经过高压发生器和烟气换热器,之后通过排烟出口排出;

在所述的压缩子系统循环、吸收子系统循环以及燃气发动机系统的余热回收循环过程中,分为制热模式运行、制冷模式运行和制冷供生活热水模式运行;

当系统在制热模式运行时,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一种模式进入第一冷凝器,具体过程为: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一截止阀进入第一冷凝器,将热量释放给第一路循环水,温度升高后的第一路循环水被输送到供热用户换热,所述的第二路循环水在第一蒸发器中换热降温后被输送到室外换热器吸收外界的热量;

当系统在制冷模式运行时,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二种模式进入第一冷凝器,具体过程为: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二截止阀进入辅助换热器,与来自吸收器的浓溶液进行热量交换,制冷剂从辅助换热器流出后进入第一冷凝器中将热量释放给第一路循环水,温度升高后的第一路循环水被输送到室外换热器将热量释放到外界;所述的第二路循环水在第一蒸发器中换热降温后被输送到供冷用户换热;

当系统在制冷供生活热水模式运行时,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二种模式进入第一冷凝器,具体过程为: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二截止阀进入辅助换热器,与来自吸收器的浓溶液进行热量交换,制冷剂从辅助换热器流出后进入第一冷凝器中将热量释放给第一路循环水,温度升高后的第一路循环水被输送到用户加热生活热水,所述的第二路循环水在第一蒸发器中换热降温后被输送到供冷用户换热。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