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3149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通常冰箱是能够在被门部遮蔽的内部的储藏空间低温储藏食物的家电设备。为此,冰箱利用通过与进行冷冻循环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产生的冷气,来冷却储藏空间的内部,从而能够以最佳状态保存储藏的食物。

这样的冰箱在使用特性上,为了能够将储藏于内部的食品始终以最佳状态进行储藏,能够将箱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温度。而且,为了维持设定的温度,具有如下结构,即,内部能够密闭,能够利用冷冻循环供给冷气来持续进行冷却的结构。

在韩国公开特许第10-2010-0076089号中公开了冷冻室设置于上侧,蒸发器设置于冷冻室上的上置冷冻室类型(topmounttype)的冰箱。而且,公开了一种冰箱,蒸发器中生成的冷气能够通过排风扇和风门(damper)向冷藏室和冷冻室供给,特别是,在冷冻室的空间设置有发热构件,能够将箱内用作切换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能够不使用风门而通过一个蒸发器独立冷却两个储藏空间,从而能够节省生产费用且增大箱内容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能够通过一个蒸发器和两个风扇冷却独立的两个储藏空间,能够防止仅运转一个风扇时,空气通过停止的风扇的流路逆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能够通过一个蒸发器和两个风扇冷却切换室和冷冻室,能够将切换室切换用作冷藏室和冷冻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能够顺畅地排出格栅风扇组件的内外侧的结露或除霜水,所述格栅风扇组件划分切换室和具有蒸发器的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切换室能够从以冷冻温度使用的状态快速转换为冷藏温度,其中,所述切换时能够转换用作冷藏室或冷冻室。

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包括:机壳,冷藏室,设置于所述机壳的一侧,切换室,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另一侧,能够转换为冷藏温度或冷冻温度,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切换室,以及,格栅风扇组件,划分所述切换室的内部,形成用于设置所述蒸发器的空间;所述格栅风扇组件包括:隔热构件,形成有用于向所述切换室供给冷气的切换室流路部,在与所述切换室流路部相反的面,形成有用于向所述冷藏室供给冷气的冷藏室流路部,切换室风扇,安装于所述切换室流路部的开口,强制性地使所述蒸发器的冷气向所述切换室流路部流动,冷藏室风扇,安装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的开口,强制性地使所述蒸发器的冷气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流动,以及,开口部,以从所述切换室流路部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贯通所述隔热构件的方式形成,使在所述切换室风扇驱动时排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流入,从而防止所述冷藏室的空气逆流。

所述开口部为负压补偿孔,所述负压补偿孔形成于与流入冷气的冷藏室流入口对应的位置,降低所述切换室风扇旋转时的负压。

所述负压补偿孔形成于与所述冷藏室风扇的旋转中心相同的延伸线上。

所述负压补偿孔可包括:流入部,在所述切换室流路部开口,向凹陷的方向倾斜地形成,引导空气的流入;以及,延伸部,从所述流入部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冷藏室流入部,向所述冷藏室流入部引导流入的空气。

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在所述格栅风扇组件的中间地点向两侧并排配置。

在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之间还形成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向吸入空气的方向垂直地延伸,从而划分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之间。

所述开口部为逆流防止部,所述逆流防止部从所述切换室流路部的一侧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开口,将从所述切换室风扇排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向所述冷藏室侧供给,从而阻断从所述冷藏室侧逆流的空气。

所述逆流防止部可向与所述冷藏室引导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所述逆流防止部可向与所述切换室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地设置。

所述逆流防止部可向与因所述冷藏室风扇旋转而引起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开口。

所述逆流防止部包括:入口引导部,在所述切换室流路部倾斜地凹陷,出口引导部,在所述冷藏室流路部倾斜地凹陷,以及,贯通部,用于连接所述入口引导部和出口引导部。

所述出口引导部越远离所述贯通部而宽度越宽。

所述切换室流路部向内侧凹陷形成,所述贯通部形成于所述切换室流路部的形成有段差的端部。

所述开口部包括:负压补偿孔,形成于与流入冷气的冷藏室流入口对应的位置,降低所述切换室风扇旋转时的负压,逆流防止部,从所述切换室流路部的一侧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开口,将从所述切换室风扇排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向所述冷藏室侧供给,从而阻断从所述冷藏室侧逆流的空气。

所述负压补偿孔和逆流防止部可向与所述切换室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列。

所述逆流防止部可形成于与所述负压补偿孔相比更远离所述切换室风扇远的部位。

所述格栅风扇组件还可包括:格栅风扇,形成格栅风扇组件的前面,形成所述切换室的内侧面的一部分,以及,隔热板,在所述格栅风扇和所述隔热构件之间以板状设置,对所述切换室流路部和所述格栅风扇之间进行隔热。

所述格栅风扇可包括:上部风扇排出口,形成于所述格栅风扇的上部,向所述切换室排出所述切换室流路部的冷气,以及,下部风扇排出口,位于所述上部风扇排出口的下方,具有比所述上部风扇排出口的面积更小的面积。

所述切换室流路部可包括:上部区域,凹陷形成,具有能够容纳所述上部风扇排出口和切换室风扇的宽度,以及,下部区域,具有能够容纳所述下部风扇排出口的宽度,所述上部区域越朝向所述下部区域的上端而宽度越来越窄。

所述格栅风扇组件还可包括隔热管道,所述隔热管道安装于在所述隔热构件凹陷的冷藏室流路部,为了使冷气向所述冷藏室流动而形成独立的流路。

所述隔热管道可包括:下面部件,从所述格栅风扇组件的下端向上方延伸,以及,上面部件,从所述下面部件的上端倾斜地延伸,且延伸至所述冷藏室风扇。

所述下面部件的宽度可比所述上面部件的宽度窄,所述下面部件的凹陷深度可比所述上面部件的深度更深。

所述下面部件的截面积与所述上面部件的截面积可相同。

所述下面部件可配置于所述隔热构件的一侧端,在所述隔热构件的下部可形成有以能够容纳所述蒸发器的方式凹陷的蒸发器配置部。

所述格栅风扇组件还可包括:格栅风扇,形成所述格栅风扇组件的前面外观,以及,保护罩,形成所述格栅风扇组件的后面外观,以在内部容纳隔热构件的状态,与所述格栅风扇结合。

所述保护罩可形成:切换室风扇安装部,安装所述切换室风扇,以及,冷藏室风扇安装部,安装冷藏室风扇。

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可由具有相同大小和形状的箱风扇构成,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和冷藏室风扇安装部可以以矩形形状开口。

在所述保护罩可形成有在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和冷藏室风扇安装部之间延伸的分隔壁,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和冷藏室风扇安装部可配置于所述分隔壁的两侧方。

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和冷藏室风扇安装部可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倾斜地形成,以使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的上端更突出的方式,支撑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

在凹陷形成的所述切换室流路部的下端,可形成有朝向中央从两侧倾斜的倾斜部,在两侧的所述倾斜部相遇的地点,可形成有贯通所述隔热构件的出水孔,可形成有第一出水引导部,该第一出水引导部凹陷于所述隔热构件的背面,从所述出水孔延伸至所述隔热构件的下端,用于排出所述切换室流路部的水。

还可包括隔热管道,所述隔热管道与所述冷藏室引导部结合,形成朝向所述冷藏室的独立的冷气流路,在所述隔热构件可形成有第二出水引导部,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以一端与所述隔热管道连通而另一端以延伸至所述隔热构件的下端的方式凹陷,用于排出所述隔热管道的内部的水。

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可以以使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的上端比所述格栅风扇组件的后面更突出的方式,倾斜地安装。

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由箱风扇构成,可倾斜地配置成向与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的叶片(blade)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具有不使用风门也能够向切换室和冷藏室供给冷气的结构,因此具有能够节省生产费用且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而且,因为省略了尺寸比较大的风门,所以还能够获得增大箱内容积的效果。

而且,虽然省略了所述风门,但是在仅驱动切换室风扇的状态下,能够使空气通过负压防止孔流动来解决了负压,因此能够防止所述冷藏室侧的空气逆流。

而且,在仅驱动所述切换室风扇的状态下,使通过所述切换室风扇流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向冷藏室流路部侧供给,从而能够阻断从所述冷藏室侧逆流的空气。即,能够与所述负压防止孔一起双重阻断所述冷藏室侧空气流入,从而能够获得更有效的冷藏室空气的逆流防止效果。

防止这样的冷藏室空气的逆流,而能够防止所述切换室温度上升,具有如下效果,即,能够防止因潮湿的所述冷藏室的空气在所述蒸发器和切换室风扇、冷藏室风扇及与其连接的流路上结霜和结冰。

而且,在使用者将所述切换室转换为冷藏温度来用作追加的冷藏室的情况下,在使用者操作时追加实施除霜运转来提升蒸发器的温度,从而能够快速提升所述切换室的温度。

此外,在除霜运转结束后压缩机停止的状态下,同时驱动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设定时间,从而能够混合所述切换室和冷藏室的空气,通过这样的作用能够更快速地提升所述切换室的温度。能够将所述切换室的温度快速转换为冷藏温度,因此能够获得显著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效果。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具有能够转换所述切换室的运转模式的结构,因此除霜运转是必须的,能够设置第一出水引导部和第二出水引导部来有效排出除霜运转时的除霜水。

而且,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形成为箱风扇结构,分别安装成向与所述风扇的旋转相反的方向旋转来倾斜的状态,从而能够使除霜水不积水而容易地流下。

此外,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安装成上端比格栅风扇组件的后面更突出的倾斜的状态,从而能够使除霜水更容易地流下。

而且,在所述隔热管道的侧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连接的管道出水部,从而能够有效地排出流路上的除霜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开放了所述冰箱的门部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的图。

图4是表示所述冰箱的切换室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所述冰箱的空气流动的图。

图6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实施例的格栅风扇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所述格栅风扇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正面观察组装有所述格栅风扇组件的主隔热构件的状态的图。

图9是从后方观察组装有所述主隔热构件的状态的图。

图10是沿着图8的10-10'线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11是沿着图8的11-11'线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12是沿着图8的12-12'线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13是模拟所述主隔热构件中的空气流动的图。

图14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管道的立体图。

图15是从后方观察所述隔热管道的立体图。

图16是图8的a部放大图。

图17是表示所述格栅风扇组件中的除霜水排出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所述格栅风扇组件中的除霜水排出状态的后视图。

图19是表示所述冰箱的向切换室侧进行的冷气流动的纵向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向所述切换室和冷藏室侧进行的冷气流动的横向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向所述冷藏室侧进行的冷气流动的纵向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所述冰箱的与控制部连接的结构的框图。

图23是依次表示所述冰箱的运转转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与所述冰箱的运转转换对应的温度变化的图表。

图25a、图25b、图25c是表示所述冰箱的fr模式中的所述显示屏部的操作状态的图。

图26是表示所述fr模式中的所述冰箱的运转状态的图表。

图27a、图27b、图27c、图27d是表示所述冰箱的rr模式中的所述显示屏部操作状态的图。

图28是表示所述rr模式中的所述冰箱的运转状态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用于提示本发明的思想的实施例,还能通过其他结构构件的追加、变更、删除等,来容易地提出退步的其他发明或者落入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的其他实施例。

即,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冷冻室设置于冷藏室的上方的上置冷冻室类型(topmounttype)的冰箱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设置有一个蒸发器和两个风扇的所有类型的冰箱。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另外,图2是开放了所述冰箱的门部的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可包括:机壳10,形成储藏空间;以及门部20,开闭所述机壳10的储藏空间。

所述机壳10由分隔件13划分为上下部分,可包括:切换室11,配置于上部;以及,冷藏室12,配置于下部。就所述切换室而言,通常用作冷冻室,而在必要时,可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转换为冷藏室温度来用作冷藏室12。因此,所述切换室11也可称为冷冻室。

在所述切换室11的内侧后方可设置有蒸发器15,所述蒸发器15所生成的冷气,可供给至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从而能够冷却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

在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可设置有包括搁板111和筐在内的多个容纳构件,还可单独设置有用于制冰的制冰器112。

所述切换室11的后壁面可由格栅风扇组件(grillfanassembly)40形成。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可将切换室11的内部的空间划分成前后部分。即,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可以以如下方式划分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即,在前方形成用于容纳食品的空间,在后方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在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可形成有用于向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排出冷气的多个排出口53、55。

在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可设置有包括多个搁板和抽屉的容纳构件,在所述冷藏室12的后壁面可设置有多路管道(multiduct)121。所述多路管道121与设置有所述蒸发器15的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空间连通,向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供给冷气。所述多路管道121可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在所述多路管道121形成有多个冷藏室排出口121a,从而能够向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供给冷气。

另一方面,虽未详细图示,在所述机壳10的后侧下端可设置有机械室14,所述机械室14具有包括压缩机141和冷凝器在内的多个电子部件。

所述门部20可由切换室门部21和冷藏室门部22构成,所述切换室门部21和冷藏室门部22分别独立地遮蔽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所述切换室门部21和冷藏室门部2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壳10,可通过转动来开闭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而且,在所述切换室门部21和冷藏室门部22的背面设置有门部筐,从而能够容纳多种食品。

在所述冷藏室门部22的前面,可设置有分配器221。所述分配器221可接受设置于箱内的水箱或直接连接的水管供给的水,从而能够从外部取出水。

在所述切换室门部21的前面可设置有显示屏部30。所述显示屏部30可设置于所述切换室门部21的下端,从而能够位于使用者容易地确认和操作的位置。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的图。

所述显示屏部30可包括:操作部32,操作所述冰箱1的动作;以及,显示部31,显示所述冰箱的动作状态和设定状态。

所述显示部31可配置于显示屏部30的中央,可构成为能够显示的画面。所述显示部31能够显示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的设定温度、所述操作部32的锁定状态、骤冷模式或节能模式的设定状态及所述切换室11的转换状态等。

所述操作部32可由多个按钮构成,可设置于所述显示部31的两侧。详细地,所述操作部32可包括:切换室按钮321,用于调节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冷藏室按钮322,用于调节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骤冷按钮323,用于所述切换室11的快速冷却;以及,锁定按钮324,用于防止所述显示屏部30的任意操作。

当连续按压所述切换室按钮321设定时间以上时,可将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转换为冷藏室12的温度,当再次按压设定时间以上时,可转换为冷冻室的温度。即,能够通过所述切换室按钮321的操作,将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转换为冷冻温度或冷藏温度。

当连续按压所述冷藏室按钮322设定时间以上时,能够使箱内温度维持设定的温度,此时的设定温度设定为稍微高于之前的温度,从而能够节省消耗电力。

图4是表示所述冰箱的切换室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所述冰箱的空气流动的图。

如图所示,在所述切换室11的后侧面设置有格栅风扇组件40。就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而言,在所述切换室11的后方形成能够容纳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形成能够向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供给所述蒸发器15所生成的冷气的流路。

所述蒸发器15安装于格栅风扇组件40的后方的空间,可具有固定于所述切换室11的底面的结构。而且,在所述蒸发器15,可设置有除霜加热器16。所述除霜加热器16用于除去在所述蒸发器15和冷气流动路径上结的冰,能够以设定的周期进行开/关(on/off)来实施除霜运转。而且,当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转换为冷藏室12的温度时,也可以为了使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快速上升而进行动作。

另一方面,在安装有所述蒸发器15的所述切换室11的底面,可形成有除霜水排出口113和冷藏室供给管道114。所述除霜水排出口113在所述切换室11的底面开口,与除霜水管115连接,以使在进行除霜运转时产生的除霜水向设置于机械室14的排水盘(未图示)供给的方式延伸。而且,在所述切换室的底面,可设置有切换室返回管道131,从而形成用于使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的空气再次向所述蒸发器15侧流入的流路。

所述冷藏室供给管道114用于向所述冷藏室12供给所述蒸发器15的冷气,以能够与设置于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隔热管道80连接的方式开口。而且,所述隔热管道80能够与设置于所述冷藏室12的内侧壁面的多路管道121连接,能够通过所述多路管道121向所述冷藏室12均匀地供给冷气。

在所述多路管道121或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的一侧,可设置有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22,能够通过所述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22,以使所述冷藏室12维持设定的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

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在所述蒸发器15的前方遮蔽所述蒸发器15,以不使所述蒸发器15的冷气通过辐射和传导直接向所述切换室11传递的方式,进行隔热。而且,可通过设置于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两个风扇41、42和形成于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冷气流路,将所述蒸发器15的冷气分别向所述冷藏室12和切换室11供给。

图6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实施例的格栅风扇组件的分解立体图。而且,图7是从后方观察所述格栅风扇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能够划分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而且,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可包括格栅风扇(grillfan)50、隔热板60、隔热构件70、隔热管道80及保护罩(shroud)90。

详细地,所述格栅风扇50形成所述切换室11的后侧面,可由塑料材料注塑形成。所述格栅风扇50可形成为矩形的板形状,在周缘可弯曲形成有用于与所述保护罩90结合的风扇外缘51。

而且,在所述风扇外缘51可形成有结合部511,该结合部511与形成于所述保护罩90的周缘的结合钩98紧固连接。因此,通过所述保护罩90和所述格栅风扇50的结合,能够使用于构成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内部的隔热板60、隔热构件70及隔热管道80维持结合状态。

在所述格栅风扇50的上端中央,可形成有传感器安装部52。而且,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52的内侧可设置有切换室传感器521,来测定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的温度。所述切换室传感器521所传递的温度,可用作判断用于向所述切换室11进行的冷气供给的数据。

而且,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52的两侧可形成有上部风扇排出口53。所述上部风扇排出口53可由在所述切换室11的后面上端沿横向长长地形成的格栅形成,能够向所述切换室11均匀地供给冷气。

在所述格栅风扇50的中央形成有结合构件插入孔54。可在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所述结合构件插入孔54,而且在所述结合构件插入孔54的后面可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插入凸台541。所述插入凸台541以如下方式形成,即,能够使所述结合构件56贯通所述插入凸台541,能够使所述格栅风扇50、隔热板60、隔热构件70通过所述保护罩90。因此,所述结合构件56通过所述结合构件插入孔54插入,且经过所述插入凸台541来固定于所述保护罩90。

所述结合构件插入孔54可位于以下说明的切换室流路部72的内侧区域。而且,所述结合构件插入孔54的高度可与配置于所述切换室11的搁板111的高度对应。因此,当搁板111安装于所述切换室11时,所述结合构件插入孔54被所述搁板111的后端遮蔽,从而能够防止当所述门部开放时所述结合构件插入孔54露出的情况。

在所述结合构件插入孔54的下方形成有下部风扇排出口55。所述下部风扇排出口55可形成为格栅形状,可配置于偏向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的位置。即,所述下部风扇排出口55形成于与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配置的制冰器112的安装位置对应的两侧,从而能够使向所述制冰器112进行的冷气供给变得顺畅。

另一方面,就向所述切换室11排出的冷气而言,寒冷的冷气向下方集中,因此为了解除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的冷气分布不均衡,可使所述上部风扇排出口53的面积大于下部风扇排出口55的面积,优选可将上部风扇排出口53与下部风扇排出口55的面积设定为大致7:3的比例。

所述隔热板60能够阻断沿着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内侧流动的冷气直接向所述切换室11辐射和传导。所述隔热板60可容纳于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内侧面,形成为与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前面对应的大小的矩形板状,来与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内侧面紧贴。

而且,所述隔热板60可由厚度薄的psp(polystyrenepaper:聚苯乙烯纸)材料形成。即,所述隔热板60形成为比所述隔热构件70厚度薄的板状,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特征,因此以容易成型为薄板形状的psp材料成型,从而能够容纳于所述格栅风扇50的背面的空间。

所述隔热板60可附着于所述格栅风扇50,来对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整个前面进行隔热。因此,当所述切换室11使用冷藏温度时,即使所述格栅风扇50的前面的温度低,而在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与所述格栅风扇50的前面之间产生温度差,也能够通过所述隔热板60防止产生结露的情况。

所述隔热板60可包括板上部孔61和板下部孔62,所述板上部孔61在与所述上部风扇排出口53对应的位置以对应的大小开口,所述板下部孔62在与下部风扇排出口55对应的位置以对应的大小开口。而且,在所述隔热板60还可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插入凸台541贯通的板凸台孔63。

另一方面,在所述隔热板60的后方可设置有隔热构件70。所述隔热构件70防止所述蒸发器15的冷气向所述切换室11辐射和传导,并且能够形成用于能够使冷气向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独立地流动的流路。

所述隔热构件70可由成型容易且隔热性能优异的eps(expandedpolystyrene: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形成。所述隔热构件70可容纳于所述格栅风扇50和所述保护罩90的内部。所述隔热构件70的周缘能够紧贴于所述格栅风扇50和保护罩90的内侧面。而且,所述隔热构件70可通过所述格栅风扇50和保护罩90的结合以及所述结合构件56的紧固连接,固定安装于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内侧。

在所述隔热构件70可形成有隔热构件排出口71,该隔热构件排出口71在与切换室风扇41对应的位置开口。所述隔热构件排出口71可形成为能够安装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矩形形状。而且,在所述隔热构件70的前面可形成有切换室流路部72。

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可向内侧凹陷,可由所述隔热构件70的上部的上部区域721和所述上部区域721的下方的下部区域722构成。所述上部区域721可从所述隔热构件70的上端沿横向长长地形成,且朝向下方而间隔宽度越来越窄。即,所述上部区域721的两侧面可由倾斜的第一倾斜部723形成。所述第一倾斜部723能够使在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的内侧产生的结露或除霜水沿着倾斜面向下方流下。

而且,所述上部风扇排出口53可位于所述上部区域721的内侧空间。在所述上部区域721内侧可形成有隔热构件排出口71、以下详细说明的负压补偿孔73和逆流防止部74。

因此,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部723,对向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流入的冷气向下方进行的移动,部分性地进行限制,因此能够向所述上部风扇排出口53集中排出更多流量的冷气。

所述下部区域722可与所述上部区域721的开口的下端连接。所述下部区域722以使所述下部风扇排出口55位于所述下部区域722内侧区域的方式,具有规定的宽度。所述下部区域722形成为,从与所述上部区域721连通的上方朝向下方而宽度越来越宽。

而且,在所述下部区域722的内侧可形成有支撑凸台724。所述支撑凸台724用于支撑所述隔热板60,可在所述下部区域722的内侧突出形成有一对所述支撑凸台724。而且,所述支撑凸台724的中央开口,能够插入以下说明的保护罩结合部93。因此,所述结合构件56能够与所述保护罩结合部93结合。

另一方面,所述支撑凸台724可具有与所述隔热构件70的前面,即,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的外侧的面相同的高度。因此,所述支撑凸台724和所述隔热构件70的前面能够支撑所述隔热板60,尤其,能够使切换室流路部72的空间与所述隔热板60隔开来维持冷气的流动空间。

在所述下部区域722的下端可形成有第二倾斜部725。所述第二倾斜部725可分别形成于左右两侧。而且,两侧方的所述第二倾斜部725相遇的地点成为所述下部区域722的中央部,成为最低地点。因此,流向所述下部区域722的水,流向所述下部区域722的下端中央。

而且,在所述下部区域722的下端中央,可形成有用于贯通所述隔热构件70的出水孔726。所述出水孔726能够使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上的水贯通所述隔热构件70后,通过所述隔热构件70的后方的第一出水引导部771,来向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外侧排出。

在所述隔热构件70的背面,可形成有冷藏室流路部75。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可与所述隔热管道80结合,来形成用于使空气向所述冷藏室流动的独立的流路,向所述冷藏室12引导所述蒸发器15所生成的冷气。而且,在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可形成有以下说明的负压补偿孔73和逆流防止部74。

而且,在所述隔热构件70的背面中的与所述蒸发器15的位置对应的下部一侧,可凹陷形成有蒸发器配置部76。而且,在所述蒸发器配置部76的区域可形成有出水引导部77。

所述出水引导部77以能够排出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内部的除霜水或结露的水的方式凹陷形成,所述出水引导部77可由第一出水引导部771和第二出水引导部772构成,所述第一出水引导部771与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连通。

所述第一出水引导部771的上端与所述出水孔726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引导部771可垂直地延伸至所述隔热构件70的下端。因此,通过所述出水孔726流入的水,能够以最短距离向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下端排出。

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的所述上端能够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的一侧连接,下端能够向所述隔热构件70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至少一部分倾斜地形成,能够使沿着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的壁面流动的水,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向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下端排出。

所述第一出水引导部771和第二出水引导部772可分别独立地形成,因此能够防止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的寒冷的冷气向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流入而使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结冰的情况。

在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下方,还可设置有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一出水引导部771和第二出水引导部772排出的水的排水构件116,所述排水构件116可与所述除霜水管115连接,来向所述机械室14排出收集的水。

所述隔热管道80可由与所述隔热构件70相同的eps材料形成,可以以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对应的形状形成来安装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

所述隔热管道80可形成为前面开口的形状,前端固定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从而形成能够使冷气流动的空间。而且,在所述隔热管道80安装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的状态下,所述隔热管道80的上端和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上端形成矩形的孔形状的冷藏室流入口78。在安装了所述冷藏室风扇42时,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成为空气通过所述冷藏室风扇42流入的通道。

而且,所述隔热管道80的下端开口,在安装有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状态下,所述隔热管道80的下端能够与所述冷藏室供给管道114连接。因此,所述隔热管道80能够形成所述冷藏室风扇42与所述冷藏室供给管道114之间的流路。

所述保护罩90形成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背面,可由塑料材料注塑形成。所述保护罩90可形成为,与在所述隔热构件70安装有所述隔热管道8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即,在所述保护罩90的内侧可容纳有所述隔热管道80和隔热构件70,且具有相互紧贴固定的结构。

在所述保护罩90的前面的与所述隔热管道80对应的位置,凹陷形成有隔热管道容纳部91,在与所述出水引导部77对应的位置,可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出水引导部77的内侧面的引导部筋92。而且,与支撑凸台724对应的位置,可突出形成有保护罩结合部93。所述保护罩结合部93可与所述结合构件56紧固连接。

而且,在所述保护罩90的背面下部,即,与所述蒸发器配置部76对应的所述保护罩90的下部,可形成有凹陷的蒸发器容纳部94。所述蒸发器15可位于所述蒸发器容纳部94的内侧区域。而且,与所述蒸发器15的上方对应的所述保护罩90的背面上部比所述蒸发器容纳部94更突出,由此所述保护罩90的背面的上部和下部可形成段差。

所述保护罩90的上部,可形成有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和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和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可以以所述保护罩90的上部中央为基准配置于两侧。因此,所述蒸发器15所生成的冷气能够均匀地向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所述冷藏室风扇42侧流动。

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可在与所述隔热构件排出口71对应的位置开口。因此,当安装于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的所述切换室风扇41驱动时,所述蒸发器15的冷气可经过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和隔热构件排出口71后,通过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所述格栅风扇50的上部风扇排出口53及下部风扇排出口55向所述切换室11供给。

而且,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可在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的侧方开口。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可形成于与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对应的位置。因此,当安装于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的所述冷藏室风扇42驱动时,所述蒸发器15的冷气可在通过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和冷藏室流入口78后,依次经过所述隔热管道80、冷藏室供给管道114及多路管道121向所述冷藏室12供给。

另一方面,在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与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之间可形成有分隔壁97。所述分隔壁97可向后方突出形成,能够比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和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的上端和下端更向外侧延伸。而且,所述分隔壁97能够以在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驱动时不干涉相互流动的高度突出。因此,所述分隔壁97能够防止:在所述冷藏室风扇42或切换室风扇41驱动时流动的空气,向相邻的风扇安装部95、96流入,或者在所述冷藏室风扇42和切换室风扇41同时驱动时流动的空气相互干涉的情况。

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和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可形成为,与箱风扇形状的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矩形孔形状。而且,在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和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的内侧,可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所述冷藏室风扇42的安装部951、961。

所述安装部951、961支撑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周缘和冷藏室风扇的周缘,能够使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倾斜地配置。即,所述安装部951、961的上部比安装部951、961的下部更向后方突出。因此,在安装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时,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以上端比下端更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倾斜,因此凝聚于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上的水能够沿着倾斜部位向下方流下。

而且,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和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可向与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地形成。即,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和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的底面能够以格栅风扇50的下端为基准大概倾斜20°的角度。因此,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还能够以倾斜的状态安装,根据这样的结构,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或者所述切换室风扇安装部95和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上的水不会积水,能够沿着倾斜部位流下。

而且,在安装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时,可在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的周缘附着如聚氨酯泡沫体(foampu)那样的振动降低构件,从而能够降低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的振动噪音。

另一方面,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所述冷藏室风扇42可使用具有紧凑结构的箱风扇类型的风扇。因此,不会使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厚度变厚,还会使箱内容积实现最大。

虽然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但是,为了当所述切换室11维持冷冻温度时满足所述切换室11的要求冷冻能力,可使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驱动速度更快。当然,可根据需要将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设置为不同大小,来向所述切换室11供给更多的冷气。

在所述保护罩90的周缘形成有结合钩98,所述结合钩98能够与形成于所述格栅风扇50的结合部511结合而相互固定。而且,还能够紧固连接所述结合构件56,使用于构成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内部的隔热板60、隔热构件70及隔热管道80也维持固定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结束组装的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周缘,可附着有如聚氨酯泡沫体(foampu)那样的振动降低构件43。通过所述振动降低构件43,能够对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周缘与所述切换室11的内侧面之间实现气密,能够进一步降低所述切换室风扇41或所述冷藏室风扇42驱动时产生的振动噪音。

图8是从正面观察组装有所述格栅风扇组件的主隔热构件的状态的图。而且,图9是从后方观察组装有所述主隔热构件的状态的图。而且,图10是沿着图8的10-10'线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而且,图11是沿着图8的11-11'线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

另外,如图所示,在所述隔热构件70的冷藏室流路部75,可形成有负压补偿孔73和逆流防止部74。

所述负压补偿孔73可形成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中的与安装所述冷藏室风扇42的位置对应的位置。所述负压补偿孔73贯通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的中央部分。即,如图10所示,所述负压补偿孔73可位于所述冷藏室风扇42的旋转中心的延长线上。因此,当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同时旋转时,能够将因所述负压补偿孔73引起的流动影响实现最小化。

所述负压补偿孔73能够解除在所述切换室风扇41驱动时成为低压的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和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上的负压。所述负压补偿孔73可包括:流入部731,形成于所述隔热构件70的前面;以及,延伸部732,从所述流入部731延伸至所述隔热构件70的背面。

所述流入部731形成为越朝向凹陷方向而直径越来越窄,从而引导在所述切换室风扇41驱动时流动的冷气中的一部分容易地向所述负压补偿孔73流入。而且,所述延伸部732从所述流入部731的端部向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侧延伸,从而能够使向所述负压补偿孔73流入的空气向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侧排出。

即,在所述冷藏室风扇42停止而仅驱动切换室风扇41的状态下,由于切换室风扇41,可能在与切换室风扇41相邻的冷藏室风扇42的位置产生负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设置用于切换向所述切换室和冷冻室供给冷气的流路的风门,因此当产生负压时,可能产生所述冷藏室12的空气通过开放状态的隔热管道80逆流的问题。若所述冷藏室12的空气逆流来向所述蒸发器15侧流入,则使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上升,存在在冷却所述切换室11时切换室11过度冷却的问题。此外,当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所述隔热管道80的内部及冷藏室风扇42侧流入潮湿的所述冷藏室12的空气时,因生成霜花而可能使流路堵塞或者结冰,因此可能发生所述冷藏室风扇42不能正常动作的问题。

但是,在所述切换室风扇41驱动时流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能够通过所述负压补偿孔73向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侧排出,从而能够解决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侧的负压。因此,能够防止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的空气通过所述隔热管道80向所述蒸发器15侧逆流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的外侧,更详细地,在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的内侧还可形成有逆流防止部74。所述逆流防止部74在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开口,且贯通所述隔热构件70来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的内侧开口。

当所述蒸发器15发生结霜时,配置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变窄,空气流动时压力变大。因此,由于切换室风扇41的流动时的压力差,有可能产生通过所述隔热管道80的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冷气的逆流现象。

所述逆流防止部74是用于防止这样的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冷气的逆流的,当所述切换室风扇41驱动时,将向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排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供给,从而能够阻断逆流的所述冷藏室12的空气。

详细地,所述逆流防止部74可由入口引导部741、贯通部742及出口引导部743构成,所述入口引导部741凹陷于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所述贯通部742从所述入口引导部741的端部贯通所述隔热构件70,所述出口引导部743凹陷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

所述入口引导部741可从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向所述第一倾斜部723延伸。即,作为所述入口引导部741的端部的所述贯通部742可形成于所述第一倾斜部723上。而且,所述入口引导部741随着向所述贯通部742延伸而越来越凹陷,从而能够使在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的内侧流动的空气向所述贯通部742顺畅地流动。

另一方面,所述入口引导部741可向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旋转方向倾斜地延伸形成。即,配置有所述入口引导部741的位置可形成于,能够使通过所述切换室风扇41排出的空气快速流入的位置和方向。

所述贯通部742可形成为连接所述入口引导部741和出口引导部743,能够使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的内侧的空气贯通所述隔热构件70来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流入。而且,所述贯通部742可形成为所述入口引导部741和出口引导部743的一部分。

所述出口引导部743可从所述贯通部742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的延伸方向延伸。而且,所述出口引导部743可形成为,从所述贯通部742朝向延伸的方向而其宽度越来越宽。此外,所述出口引导部743可以以从所述贯通部742朝向延伸的方向而高度越来越高,靠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的底面的方式,凹陷形成。

即,通过所述贯通部742引导的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内部的空气,通过所述出口引导部743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的内侧流入,而且能够通过逐渐变宽的所述出口引导部743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均匀地散开。因此,能够在广大的面积上,将通过所述隔热管道78逆流的所述冷藏室12的空气有效地推出并进行阻断。

图12是沿着图8的12-12'线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而且,图13是模拟了所述主隔热构件中的空气流动的图。

如图所示,在所述冷藏室风扇42停止的状态下,为了冷却所述切换室11而驱动所述切换室风扇41时,所述蒸发器15所生成的冷气供给至所述切换室11来冷却所述切换室11。此时,当相对潮湿的所述冷藏室12的空气向所述蒸发器15侧逆流时,不仅在所述蒸发器15,而且在所述冷藏室风扇42和所述隔热管道80的内部结霜或结冰而不能发挥正常的冷却作用。因此,为了防止发生这样的问题,进行阻断来使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的空气不逆流。

详细地,在所述冷藏室风扇42停止的状态下,所述切换室风扇41单独驱动时,通过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驱动而向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流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负压补偿孔73向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侧供给。因此,能够解除所述切换室风扇41驱动时的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的负压,能够第一次防止:所述冷藏室12的空气通过所述隔热管道80,来向容纳有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的内侧流入的情况。

同时,通过所述切换室风扇41向切换室流路部72排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逆流防止部74。所述负压补偿孔73和逆流防止部74位于,当所述切换室风扇41向顺时针方向(在图13观察时)旋转时流动的空气经过的方向,从而能够使排出的空气中的一部分自然地向所述负压补偿孔73和所述逆流防止部74流入。

向所述逆流防止部74的入口引导部741流入的空气,沿着所述入口引导部741的倾斜部位自然地流动,经过所述贯通部742从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向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流入。而且,通过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上的所述出口引导部743以变宽的方式扩散,来向所述隔热管道80的内部排出空气,因此能够将从所述冷藏室12侧逆流的空气推出并进行阻断。即,向与冷藏室12的空气的逆流方向相反的方向,供给通过所述逆流防止部74供给的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的空气,从而能够第二次防止:所述冷藏室12的空气向容纳有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的内侧逆流的情况。

即,通过所述负压补偿孔73和逆流防止部74,能够双重阻断:在所述冷藏室风扇42停止而仅驱动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状态下,所述冷藏室12的冷气逆流而向容纳有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流入的情况。

图14是从前方观察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热管道的立体图。而且,图15是从后方观察所述隔热管道的立体图。而且,图16是图8的a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所述隔热管道80可从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中央部的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向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下端的一侧端延伸,形成为与凹陷于所述隔热构件70的冷藏室流路部75对应的形状,且能够插入安装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

所述隔热管道80可包括:下面部件81,位于所述蒸发器配置部76的侧方;以及,上面部件82,从所述下面部件81的上端延伸,形成用于使通过所述冷藏室风扇42流动的空气流入的冷藏室流入口78。

就所述下面部件81而言,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所述蒸发器配置部76的空间,所述下面部件81的宽度w1可比所述上面部件82的宽度w2更窄。另一方面,所述下面部件81的凹陷深度h1比所述上面部件82的凹陷深度h2更深,从而能够防止突出的所述蒸发器配置部76的上方的所述隔热构件70的厚度过度变厚的情况。即,所述上面部件82的宽度可比所述下面部件81的宽度更大,另一方面,所述上面部件82的凹陷的深度可比所述下面部件81凹陷的深度更小。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所述下面部件81和上面部件82的流路面积相互类似,因此能够使沿着所述隔热管道80供给的冷气的流量在所述下面部件81和上面部件82上恒定地维持,从而能够使冷气的流动变得顺畅。

所述下面部件81在所述隔热构件70的一侧端下部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具有安装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来突出的结构。此时,就所述下面部件81的突出的高度而言,能够突出至在安装所述蒸发器15时与所述蒸发器15的后面对应的高度。

所述下面部件81可形成有用于与第二出水引导部772连通的管道出水部83。所述管道出水部83可形成于:所述下面部件81的两侧壁面中的与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相邻的壁面。而且,所述管道出水部83可包括垂直引导部831、倾斜引导部832及连接孔833。

详细地,所述垂直引导部831位于从所述下面部件81的侧壁向内侧隔开的位置,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因此,以能够使因沿着所述隔热管道80的内部流动的空气而飞散的水,朝向所述倾斜引导部832的方式,进行引导。而且,所述垂直引导部831能够位于比所述连接孔833更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倾斜引导部832设置于所述垂直引导部831的下端,能够朝向所述连接孔833的下端倾斜地延伸形成。因此,能够将通过所述垂直引导部831引导的水向所述连接孔833引导。此外,能够引导沿着所述上面部件82的倾斜部位流下的水向所述连接孔833侧引导。

所述连接孔833可形成于与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的开口的一端相同的位置。因此,在安装所述隔热管道80时,所述连接孔833能够与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连通。

另一方面,在向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的内侧插入的所述保护罩90的引导部筋92,可形成有向所述隔热管道容纳部91侧突出的筋突出部921。而且,在与所述筋突出部921对应的所述下面部件81的外侧面,可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筋突出部921的狭缝84。

因此,当所述隔热管道80安装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时,所述筋突出部921插入所述狭缝84,从而能够使所述隔热管道80的下面部件81位于正确的位置。而且通过所述筋突出部921和所述狭缝84的结合,所述连接孔833能够与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的开口完全紧贴来相互连通。根据这样的结构,沿着所述隔热管道80内部流下的水,不向所述冷藏室供给管道114流入,而通过所述管道出水部83向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流动后,能够沿着所述除霜水管115向所述机械室14排出。

另一方面,所述上面部件82从所述下面部件81的上端延伸,能够朝向所述冷藏室风扇安装部96倾斜地延伸。而且,所述上面部件82的上端可形成有用于形成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的周缘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上面端部85。当安装所述隔热管道80时,所述上面端部85与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的上端接触来形成矩形形状的冷藏室流入口78。

而且,所述上面部件82倾斜地形成,因此能够使在所述隔热管道80的内部或所述冷藏室风扇侧产生的水向下方顺畅地流动,并通过所述管道出水部83朝向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流动。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观察所述格栅风扇组件中的除霜水排出状态。

图17是表示所述格栅风扇组件中的除霜水排出状态的纵向剖视图。而且,图18是表示所述格栅风扇组件中的除霜水排出状态的后视图。

所述冰箱1运转中在箱内产生的湿气或水分,能够通过空气的循环过程在所述蒸发器15上结霜而生成霜花。这样的霜花的成长因阻碍空气的流动并导致压力不均衡而不可取,因此可驱动所述除霜加热器16来实施除霜运转。

通过所述除霜加热器16发热的除霜运转,能够除去包括所述蒸发器15在内的所述切换室风扇41、冷藏室风扇42及冷气流路上的霜花,此时产生的除霜水能够全部向所述机械室14的排水盘排出。

这样的除霜运转是所述切换室11转换用作冷藏室12和冷冻室的本发明的特性上所必须的,本实施例能够提供:能够顺畅地排出在频繁实施的除霜运转后产生的除霜水的结构。

即,如图17所示,除霜运转后凝聚于所述切换室风扇41或冷藏室风扇42的除霜水,能够沿着所述切换室风扇41或冷藏室风扇42向下方流下。此时,所述切换室风扇41或冷藏室风扇42因所述安装部951、961的倾斜而配置成上部更向后方突出的状态。因此,除霜水能够沿着所述切换室风扇41或冷藏室风扇42向下方流下。

特别是,所述切换室风扇41或冷藏室风扇42安装成向旋转方向倾斜的状态,使倾斜的下端位于最低位置,从而除霜水能够高效地向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下端或冷藏室风扇42的下端流下。

此外,所述切换室风扇41或冷藏室风扇42的下端比格栅风扇组件40的背面更突出,因此向下方流下的除霜水能够沿着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背面向下方移动,能够通过形成于所述切换室11的底面的排水构件116和除霜水管115向所述机械室14的排水盘排出。

另一方面,在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内部产生的除霜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引导部771和第二出水引导部772向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下方排出。

详细地,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的内部的霜花融化而产生的除霜水向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的下端流下,通过所述出水孔726经过所述隔热构件70而沿着所述第一出水引导部771排出。所述第一出水引导部771通过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下端开口,除霜水能够通过所述切换室11的底面的排水构件116和所述除霜水管115向所述机械室14排出。

所述隔热管道80和所述冷藏室流路部75的霜花融化而产生的除霜水,沿着所述隔热管道80的倾斜的上面部件82和下面部件81依次流下。而且,沿着所述下面部件81的壁面流下的除霜水,沿着所述管道出水部83向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流入。所述第二出水引导部772还通过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下端开口,除霜水能够通过所述切换室11的底面的排水构件116和所述除霜水管115向所述机械室14排出。

因此,在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内外部产生的除霜水,都能向所述机械室14侧顺畅地排出。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观察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冷气流动状态。

图19是表示向所述冰箱的切换室侧进行的冷气流动的纵向剖视图。而且,图20是表示向所述切换室和冷藏室侧进行的冷气流动的横向剖视图。而且,图21是表示向所述冷藏室侧进行的冷气流动的纵向剖视图。

如图所示,当所述切换室风扇41开启(on)时,所述蒸发器15所生成的冷气,在所述格栅风扇组件40的后方通过所述切换室风扇41,来向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流动。而且,向所述切换室流路部72的内部流入的冷气,能够通过形成于所述格栅风扇50的所述上部风扇排出口53和下部风扇排出口55向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供给。此时,能够通过所述上部风扇排出口53供给更多的冷气,能够使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的冷气下沉现象实现最小化。

向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流入的冷气,在冷却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后,可通过切换室返回管道131再次向容纳有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回收。向容纳有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回收的冷气,能够再次被蒸发器15冷却。通过这样的循环过程,所述切换室11能够被冷却至设定的温度,能够通过所述切换室温度传感器521控制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驱动。

而且,根据使用者的选择,所述切换室11能够维持冷冻温度来用作冷冻室,也能够维持所述冷藏温度来用作扩张的冷藏室的空间。

另一方面,当所述冷藏室风扇42开启(on)时,所述蒸发器15所冷却的空气可通过所述冷藏室风扇42和所述冷藏室流入口78,来向所述隔热管道80的内部流入。沿着所述隔热管道80流动的冷气,能够通过所述冷藏室供给管道114来向冷藏室12的内部的多路管道121供给,并从所述多路管道121向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排出冷气。

向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供给的冷气,在所述冷藏室的内部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所述冷藏室12。而且,进行了热交换的所述冷藏室12的空气,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冷藏室12的上面、即、所述分隔件13的下端的所述冷藏室返回管道132,向配置有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回收。向容纳有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回收的冷气,可再次被蒸发器15冷却。通过这样的循环过程,所述冷藏室12能够被冷却至设定的温度,能够通过所述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22控制所述冷藏室风扇42的驱动。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观察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运转。

图22是表示与所述冰箱的控制部连接的结构的框图。而且,图23是依次表示所述冰箱的运转转换过程的流程图。而且,图24是表示与所述冰箱的运转转换对应的温度变化的图表。

如图所示,在通常的运转状态下,通过所述控制部44,使所述冰箱1以所述切换室11被设定为冷冻温度的fr模式运转。在所述冰箱1以fr模式运转的期间,所述冰箱通过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维持冷冻温度和冷藏温度。

即,所述切换室11能够被设定为比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更低的温度,能够通过所述切换室温度传感器521控制所述压缩机141和切换室风扇41的驱动,来维持-15℃~-20℃的温度。以下更详细地观察所述fr模式的运转(s110)。

另一方面,以所述fr模式运转的所述冰箱1,可通过使用者对操作部32进行的操作来转换为rr模式。(s120)

当确认到使用者的rr模式的输入指令时,所述压缩机141、切换室风扇41及冷藏室风扇42能够关闭(off)(s130)。而且,与此同时,可使所述除霜加热器16开启(on),来快速提升所述蒸发器15和设置有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的温度。即,在接受所述rr模式的输入指令时,能够实施除霜运转,由于除霜运转,蒸发器15的温度(例如-5℃~-7℃)会上升。当然,所述除霜运转在正常的fr模式运转时也能够实施,在进入rr模式时还能够实施。所述除霜加热器16维持开启状态设定时间,或直到所述蒸发器15侧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为止维持开启状态,来持续进行除霜运转。(s140)

当除霜运转结束时(s150),在所述除霜加热器16关闭(off)的同时,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同时开启。因此,所述冷藏室12的空气和切换室11的空气被强制性地循环,结果能够在配置有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进行混合。因此,所述切换室11和所述冷藏室12因空气混合而能够调节成相同的温度。特别是,通过这样的除霜运转以及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的空气混合,如图24的区间d1所示,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能够快速上升。(s160)

随着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同时开启,所述计时器441对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的驱动时间进行累计。而且,所述切换室风扇41和冷藏室风扇42持续驱动设定的时间(例如五分钟),使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的空气完全混合成为相同的温度。(s170)

在这样的状态下经过设定时间时(s180),所述冰箱1以rr模式运转。在所述rr模式中,将所述切换室11设定为冷藏温度,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都能以冷藏温度运转。即,通过所述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22控制所述压缩机141和冷藏室风扇42的驱动,通过所述切换室温度传感器521控制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驱动,从而使所述冷藏室12和切换室11维持3℃~6℃的温度。以下,更详细地观察对所述rr模式的运转。(s190)

而且,在所述冰箱1以rr模式运转的状态下,当使用者操作所述操作部32来输入fr模式时,结束rr模式的运转向fr模式转换运转。(s200)

图25a、图25b、图25c是表示在所述冰箱的fr模式中的所述显示屏部的操作状态的图。

如图25a所示,在所述冰箱1以fr模式运转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显示部31能够显示设定的温度。而且,根据使用者对所述操作部32的操作,能够独立地设定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的温度。

如图25b所示,为了调节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按压所述切换室按钮321。当按压所述切换室按钮321时,能够以阶段性地提高的方式设定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每当按压所述切换室按钮321时,能够在所述显示部31中点亮显示变更设定的温度。

而且,如图25c所示,为了调节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按压所述冷藏室按钮322。当按压所述冷藏室按钮322时,能够以阶段性地提高的方式,设定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每当按压所述冷藏室按钮322时,能够在所述显示部31中点亮显示变更设定的温度。

图26是表示在所述fr模式中的所述冰箱的运转状态的图表。

如图所示,当所述冰箱1以fr模式运转时,可根据通过所述切换室温度传感器521检测到的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来开关(on/off)所述压缩机141。即,当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达到上限温度tf1时,所述压缩机141开启,当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达到下限温度tf2时,所述压缩机141关闭。

在所述压缩机141开启时,所述冷藏室风扇42能够一起开启。此时,所述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到的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为下限温度tr2以上,当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为下限温度tr2以下时,即使所述压缩机141开启,所述冷藏室风扇42也维持关闭状态。当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达到下限温度tr2时,所述冷藏室风扇42关闭。因此,直到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成为下限温度tr2为止,所述冷藏室风扇42向所述冷藏室12持续供给所述蒸发器15的冷气,从而能够使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维持在上限温度tr1和下限温度tr2之间。

在所述压缩机141开启时,所述切换室风扇41一起开启,向所述切换室11的内部供给所述蒸发器15的冷气来冷却所述切换室11。即,在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达到上限温度tf1时,所述切换室风扇41与所述压缩机141一起开启,在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达到下限温度tf2而所述压缩机141停止之后,所述切换室风扇41会再驱动设定的时间(例如一分钟)来提供追加的制冷力之后关闭。

当所述压缩机141停止后所述切换室风扇41停止时,所述冷藏室风扇42能够暂时开启设定时间(例如30秒钟)之后再次关闭。如上所述,追加地运转所述冷藏室风扇42,从而能够防止所述冷藏室12的内部的冷气下沉现象。

另一方面,当以所述fr模式运转时,所述切换室11用作冷冻室,因此能够进一步冷却所述切换室11。因此,在进行fr模式运转时,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输入电压可比所述冷藏室风扇42的输入电压更高。即,将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转数设置为比所述冷藏室风扇42的转数更快,从而能够使向所述切换室11供给的冷气的流量更多。

图27a、图27b、图27c、图27d是表示在所述冰箱的rr模式中的所述显示屏部的操作状态的图。

如图27a所示,在所述冰箱1以fr模式运转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所述显示部31显示设定的温度。而且,通过使用者对所述操作部32进行的操作,能够独立地调节所述切换室11和冷藏室12的温度。

如图27b所示,为了向rr模式进行转换,将所述切换室按钮321按压设定的时间(例如三秒钟)。当将所述切换室按钮321按压设定时间时,所述控制部44能够识别向rr模式的运转转换,从而使所述冰箱1以rr模式运转。而且,在所述显示部31中的用于显示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的部分能够灭灯,用于通知所述rr模式的选择的部分能够点亮。当然,此时,用于显示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的部分,会维持显示设定的冰箱1的温度的状态。

图27c所示,在进入所述rr模式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按压冷藏室按钮322来设定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当按压所述冷藏室按钮322时,能够以阶段性地提高的方式设置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每当按压所述冷藏室按钮322时,在所述显示部31中能够点亮显示变更设定的温度。另一方面,在rr模式中所述切换室11还用作冷藏室12,因此还能够进行控制使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也维持显示于所述显示部31的设定温度。

而且,如图27d所示,为了使所述冰箱1从以rr模式运转的状态再次向fr模式转换,将所述切换室按钮321按压设定的时间(例如3秒钟)。当将所述切换室按钮321按压设定时间时,所述控制部44识别出向fr模式的运转转换,从而能够使所述冰箱1以fr模式运转。而且,在所述显示部31中的用于显示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的部分能够重新点亮,能够连续操作所述切换室按钮321来设定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

图28是表示在所述rr模式中的所述冰箱的运转状态的图表。

如图所示,当所述冰箱1以rr模式运转时,能够根据所述冷藏室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到的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对所述压缩机141进行开关(on/off)。即,当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达到上限温度tr1时,所述压缩机141开启,当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达到下限温度tr2时,所述压缩机141关闭。

在所述压缩机141开启时,所述冷藏室风扇42能够一起开启(on)。而且,所述压缩机141关闭后,所述冷藏室风扇42能够进一步维持开启状态设定时间(例如十分钟)来提供追加的冷冻能力后关闭。因此,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能够维持在上限温度tr1和下限温度tr2之间。

当所述压缩机141开启时,所述切换室风扇41能够一起开启,当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tf3(例如为5.5℃)时,切换室风扇41关闭。此时,所述设定温度tf3可设定为与所述冷藏室12的温度相同或类似。而且,所述切换室11与所述蒸发器15靠近且流路也相对短,因此能够比所述冷藏室风扇42驱动更短的时间后停止。

另一方面,所述切换室风扇41可在所述压缩机关闭之后且经过设定时间后,追加地驱动。此时,就所述切换室风扇41而言,可在从所述压缩机141关闭后起到所述冷藏室风扇42关闭为止之间的时刻,开始进行追加驱动,而且在所述冷藏室风扇42关闭后再驱动追加时间后停止。例如,就所述切换室风扇41而言,可在所述压缩机141关闭后且经过6分钟后,开启来开始追加驱动,一直驱动至所述冷藏室风扇42关闭后且经过1分钟为止,然后关闭。

根据这样的追加驱动,所述切换室11能够进行暂时的追加运转,因此能够防止所述切换室11的温度的过度上升,防止所述切换室11的过度冷却,除去结露。

另一方面,当以所述rr模式运转时,所述切换室11用作追加的冷藏室。此时,所述冷藏室12和切换室11维持为相同类似的温度,但所述冷藏室12与所述切换室11相比容积更大,而且从配置有所述蒸发器15的空间到所述冷藏室12为止的流路相对长,因此需要向所述冷藏室12侧供给更多流量的冷气。

因此,在rr模式运转中,能够将所述冷藏室风扇42的输入电压设置为比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输入电压更高。即,将所述冷藏室风扇42的转数设置为比所述切换室风扇41的转数更快,从而能够使向所述冷藏室12供给的冷气的流量更多。通过这样的转数调节,能够更有效地冷却所述冷藏室12。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冰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一个蒸发器,设置于切换室,切换室风扇,向所述切换室供给所述蒸发器所生成的冷气,冷藏室风扇,向冷藏室供给所述蒸发器所生成的冷气,控制部,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将所述切换室转换为维持冷冻温度的fr模式或维持冷藏温度的rr模式运转,切换室温度传感器,以及冷藏室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在被输入所述切换室的冷藏温度运转时,在压缩机、所述切换室风扇及冷藏室风扇关闭的状态下,开启除霜加热器来提高所述蒸发器的温度。

所述除霜加热器能够开启通常的除霜运转时间。

所述除霜加热器能够开启且直到所述蒸发器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为止。

当所述除霜加热器关闭时,所述切换室风扇和冷藏室风扇能够同时驱动设定时间,来使所述切换室和冷藏室的空气混合。

在所述fr模式运转时,所述切换室风扇的旋转速度能够比所述冷藏室风扇的旋转速度更快。

在所述rr模式运转时,所述冷藏室风扇的旋转速度能够比所述切换室风扇的旋转速度更快。

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操作部输入进行所述fr模式或rr模式的选择,根据所述操作部的输入选择的运转模式能够通过显示部显示。

在所述rr模式运转时,能够通过所述操作部仅设定所述冷藏室的温度,能够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所述冷藏室的设定温度。

在所述rr模式运转时,能够根据所述冷藏室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压缩机和冷藏室风扇的开关。

在所述rr模式运转时,能够在所述冷藏室风扇关闭之前开始进行所述切换室风扇的追加启动,在所述冷藏室风扇关闭后且经过设定时间后,结束所述切换室风扇的追加启动。

在所述fr模式运转时,能够根据所述切换室温度传感器确定所述压缩机和切换室风扇的开关。

在所述fr模式运转时,能够在所述切换室风扇关闭后,使所述冷藏室风扇追加启动设定时间后关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