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霜方法、化霜系统、制冷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0988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化霜方法、化霜系统、制冷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化霜方法、一种化霜系统、一种制冷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结霜,结霜过多会降低冰箱的制冷性能,从而使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增加能耗,因此冰箱在使用过程中会预设化霜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对冰箱进行化霜操作。目前冰箱使用的是固定化霜周期的控制规则,并在必要的时候控制冰箱进入相应的特殊模式,在冰箱工作正常时使用固定化霜周期,在冰箱位于某些特殊工况时使用特殊设定,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容易误入这些特殊设定,减弱了冰箱的化霜效果,造成冰箱出现结冰、结霜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化霜方法,用于制冷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霜系统,用于制冷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化霜方法,用于制冷设备,包括: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并根据多个运行参数确定周期变量;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以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从而确定制冷设备的开机时长,能够在开机时长达到预设化霜周期时及时进行化霜操作,对制冷设备及时化霜。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并根据多个运行参数确定周期变量,可以理解,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决定了制冷设备的结霜情况,因此当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变化时,制冷设备内的结霜情况也相应变化,对应于制冷设备内的结霜情况,化霜周期也应该相应调整,从而能够减少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或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随后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可以理解,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时,目标化霜周期小于预设化霜周期;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时,目标化霜周期大于预设化霜周期;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对制冷设备结霜没有影响时,目标化霜周期等于预设化霜周期。因此此时,目标化霜周期对应于运行时长内的运行参数,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实现制冷设备根据运行参数自动调节化霜周期,及时化霜,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又能够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中不必要的耗能,同时也能够取消制冷设备中的特殊设定,减少因误进入特殊设定造成的制冷设备结霜等问题,使制冷设备的运行更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多个运行参数确定周期变量,具体包括:判断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生成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的判断结果;根据每个判断结果确定对应于判断结果的子变量,以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周期变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具有多个运行参数,因此通过判断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可以生成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的判断结果,可以理解,运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有利于制冷设备的结霜;因此,根据每个判断结果确定对应于判断结果的子变量后,每个运行参数的子变量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对制冷设备的结霜的影响,因此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的周期变量对应于整体运行参数对制冷设备结霜的影响,从而能够在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后实现制冷设备根据运行参数自动调节化霜周期,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时,还包括: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环境参数的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并确定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环境差值;判断环境差值与预设差值的大小关系,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子变量为零,其中,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等环境参数时,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环境参数的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并根据最高值与最低值确定环境差值,判断环境差值与预设差值的大小关系,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此时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环境差值对制冷设备的结霜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因此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子变量为零,此时对应于环境参数,目标化霜周期不变,使目标化霜周期更加贴合于制冷设备的实际工况,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内的内部参数时,还包括:判断内部参数与预设参数的大小关系,在内部参数大于预设参数时,确定对应于内部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内部参数的子变量为负,其中,内部参数包括:冷藏温度、保鲜温度、冷冻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内的冷藏温度、保鲜温度以及冷冻温度等内部参数时,首先判断内部参数与预设参数的大小关系,在内部参数大于预设参数时,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内的内部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此时冷藏温度、保鲜温度以及冷冻温度等内部参数大于预设值,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制冷设备结霜速度加快,对应于制冷设备的内部参数的子变量为负,周期变量减小,因此对应于内部参数,目标化霜周期减小,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减少冷藏温度、保鲜温度、冷冻温度等内部参数对制冷设备化霜的影响,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开门时长时,还包括:判断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存在开门动作,在存在开门动作时,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子变量为负。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开门时长时,判断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存在开门动作,若存在开门动作,制冷设备开门后制冷设备内部与外界连通,使制冷设备内部温度升高,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制冷设备结霜速度加快,此时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子变量为负,周期变量减小,因此对应于开门时长,目标化霜周期减小,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减少开门动作对对制冷设备化霜的影响,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设置参数发生变化时,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设置参数的子变量为零。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设置参数发生变化时,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设置参数的子变量为零,即对应于设置参数发生变化,目标化霜周期不变,使目标化霜周期更加贴合于制冷设备的实际工况,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具体包括:若所有判断结果均为否,则目标化霜周期大于预设化霜周期;若任一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为预设化霜周期与周期变量的和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的判断结果均为否,即环境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内部参数小于预设参数、不存在开门动作与设置参数未发生变化同时发生时,任一个运行参数均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即整体运行参数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此时目标化霜周期大于预设化霜周期,从而能够在制冷设备结霜较为轻微时延长目标化霜周期,减少不必要的化霜操作,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节约能源。若任一判断结果为是,此时存在利于化霜的运行参数,根据对应于运行参数的判断结果的子变量,确定周期变量,并将周期变量与预设化霜周期的和值作为目标化霜周期,从而能够根据运行参数对目标化霜周期进行调整,既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化霜系统,用于制冷设备,包括:周期检测单元,用于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参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变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运行参数确定周期变量;周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以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

在该技术方案中,周期检测单元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从而确定制冷设备的开机时长,能够在开机时长达到预设化霜周期时及时进行化霜操作,对制冷设备及时化霜。参数确定单元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变量确定单元根据多个运行参数确定周期变量,可以理解,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决定了制冷设备的结霜情况,因此当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变化时,制冷设备内的结霜情况也相应变化,对应于制冷设备内的结霜情况,化霜周期也应该相应调整,从而能够减少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或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来确定目标化霜周期。可以理解,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时,目标化霜周期小于预设化霜周期;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时,目标化霜周期大于预设化霜周期;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对制冷设备结霜没有影响时,目标化霜周期等于预设化霜周期。因此此时,目标化霜周期对应于运行时长内的运行参数,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实现制冷设备根据运行参数自动调节化霜周期,及时化霜,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又能够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中不必要的耗能,同时也能够取消制冷设备中的特殊设定,减少因误进入特殊设定造成的制冷设备结霜等问题,使制冷设备的运行更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量确定单元,具体包括: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生成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的判断结果;汇总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判断结果确定对应于判断结果的子变量,以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周期变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量确定单元具体包括子判断单元和汇总单元,子判断单元将每个运行参数与对应的预设条件进行对比,判断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并生成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的判断结果,可以理解,运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有利于制冷设备的结霜,随后汇总单元根据每个判断结果确定对应于判断结果的子变量,此时每个运行参数的子变量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对制冷设备的结霜的影响,因此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的周期变量对应于整体运行参数对制冷设备结霜的影响,从而能够在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后实现制冷设备根据运行参数自动调节化霜周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子判断单元具体包括: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时,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环境参数的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并确定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环境差值;判断环境差值与预设差值的大小关系,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汇总单元具体包括: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子变量为零,其中,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等环境参数时,子判断单元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环境参数的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并根据最高值与最低值确定环境差值,判断环境差值与预设差值的大小关系,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随后汇总单元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子变量为零,即在环境差值大于预设值时,环境差值对制冷设备的结霜影响较小,可以忽略。此时对应于环境参数,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的目标化霜周期不变,使目标化霜周期更加贴合于制冷设备的实际工况,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子判断单元具体包括: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内的内部参数时,判断内部参数与预设参数的大小关系,在内部参数大于预设参数时,确定对应于内部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汇总单元具体包括:确定对应于内部参数的子变量为负,其中,内部参数包括:冷藏温度、保鲜温度、冷冻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内的冷藏温度、保鲜温度以及冷冻温度等内部参数时,子判断单元判断内部参数与预设参数的大小关系,在内部参数大于预设参数时,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内的内部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此时冷藏温度、保鲜温度以及冷冻温度等内部参数大于预设值,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制冷设备结霜速度加快,汇总单元对应于制冷设备的内部参数的子变量为负,此时周期变量减小,因此对应于内部参数,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的目标化霜周期减小,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子判断单元具体包括: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开门时长时,判断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存在开门动作,在存在开门动作时,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判断结果为是;汇总单元具体包括: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子变量为负。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开门时长时,子判断单元判断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存在开门动作,当存在开门动作时,制冷设备开门后制冷设备内部与外界连通,使制冷设备内部温度升高,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制冷设备结霜速度加快,此时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判断结果为是,随后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子变量为负,周期变量减小,因此对应于开门时长,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的目标化霜周期减小,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子判断单元具体包括: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设置参数发生变化时,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汇总单元具体包括:确定对应于设置参数的子变量为零。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设置参数发生变化时,子判断单元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随后汇总单元确定对应于设置参数的子变量为零,即对应于设置参数发生变化,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的目标化霜周期不变,使目标化霜周期更加贴合于制冷设备的实际工况,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周期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有判断结果均为否,则目标化霜周期大于预设化霜周期;若任一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为预设化霜周期与周期变量的和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每个运行参数对应的判断结果均为否,即环境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内部参数小于预设参数、不存在开门动作与设置参数未发生变化同时发生时,任一个运行参数均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即整体运行参数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此时周期确定单元确定的目标化霜周期大于预设化霜周期,从而能够在制冷设备结霜较为轻微时延长目标化霜周期,减少不必要的化霜操作,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节约能源。若任一判断结果为是,此时存在利于化霜的运行参数,汇总单元根据每个判断结果确定对应于判断结果的子变量,并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周期变量,周期确定单元将周期变量与预设化霜周期的和值作为目标化霜周期,从而能够根据运行参数对目标化霜周期进行调整,及时进行化霜,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用于制冷设备的化霜系统,其中,制冷设备包括冰箱。

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中的化霜系统工作时能够实现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的化霜方法,能够根据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自动调整制冷设备的化霜周期,及时进行化霜,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其中,制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冰箱。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的化霜方法。

在该技术方案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任一项的化霜方法,能够根据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自动调整制冷设备的化霜周期,及时进行化霜,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实施例1的化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实施例2的化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实施例7的化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实施例8的化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实施例9的化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化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化霜方法,用于制冷设备,包括:

步骤s102,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

步骤s104,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并根据多个运行参数确定周期变量;

步骤s106,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以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

本实施例中,步骤s102,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从而确定制冷设备的开机时长,能够在开机时长达到预设化霜周期时及时进行化霜操作,对制冷设备及时化霜。步骤s104,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并根据多个运行参数确定周期变量,可以理解,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决定了制冷设备的结霜情况,因此当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变化时,制冷设备内的结霜情况也相应变化,对应于制冷设备内的结霜情况,化霜周期也应该相应调整,从而能够减少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或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步骤s106,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可以理解,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时,目标化霜周期小于预设化霜周期;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时,目标化霜周期大于预设化霜周期;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对制冷设备结霜没有影响时,目标化霜周期等于预设化霜周期。因此此时,目标化霜周期对应于运行时长内的运行参数,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实现制冷设备根据运行参数自动调节化霜周期,及时化霜,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又能够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中不必要的耗能,同时也能够取消制冷设备中的特殊设定,减少因误进入特殊设定造成的制冷设备结霜等问题,使制冷设备的运行更可靠。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化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一种化霜方法,用于制冷设备,包括:

步骤s202,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

步骤s204,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

步骤s206,判断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满足于预设条件,生成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的判断结果;

步骤s208,根据每个判断结果确定对应于每个判断结果的子变量,以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周期变量;

步骤s210,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以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2,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从而确定制冷设备的开机时长,能够在开机时长达到预设化霜周期时及时进行化霜操作,对制冷设备及时化霜。步骤s204,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步骤s206,判断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生成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的判断结果,可以理解,运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有利于制冷设备的结霜;步骤s208,根据每个判断结果确定对应于判断结果的子变量,每个运行参数的子变量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对制冷设备的结霜的影响,因此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的周期变量对应于整体运行参数对制冷设备结霜的影响,步骤s210,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以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实现制冷设备根据运行参数自动调节化霜周期,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时,还包括: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环境参数的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并确定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环境差值;判断环境差值与预设差值的大小关系,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子变量为零,其中,本实施例中,环境参数为环境湿度。

本实施例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等环境湿度时,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环境湿度的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并根据最高值与最低值确定环境差值,判断环境差值与预设差值的大小关系,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此时确定对应于环境湿度的判断结果为是,环境差值对制冷设备的结霜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因此确定对应于环境湿度的子变量为零,此时对应于环境湿度,目标化霜周期不变,使目标化霜周期更加贴合于制冷设备的实际工况,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值得说明的是,环境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环境参数。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或3的基础上,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内的内部参数时,还包括:判断内部参数与预设参数的大小关系,在内部参数大于预设参数时,确定对应于内部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内部参数的子变量为负,其中,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为冰箱,内部参数为冷藏温度。

本实施例中,在运行参数为冰箱内的冷藏温度时,首先判断冷藏温度与预设参数的大小关系,在冷藏温度大于预设参数时,确定对应于冰箱内的冷藏温度的判断结果为是,此时冷藏温度、保鲜温度以及冷冻温度等冷藏温度大于预设值,利于冰箱结霜,冰箱结霜速度加快,对应于冰箱的冷藏温度的子变量为负,周期变量减小,因此对应于冷藏温度,目标化霜周期减小,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减少冷藏温度、保鲜温度、冷冻温度等冷藏温度对冰箱化霜的影响,增加冰箱制冷性能的稳定性。

值得说明的是,内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冷藏温度、保鲜温度以及冷冻温度。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开门时长时,还包括:判断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存在开门动作,在存在开门动作时,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子变量为负。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为冰箱。

本实施例中,在运行参数为冰箱的开门时长时,判断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存在开门动作,若存在开门动作,冰箱开门后冰箱内部与外界连通,使冰箱内部温度升高,利于冰箱结霜,冰箱结霜速度加快,此时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子变量为负,周期变量减小,因此对应于开门时长,目标化霜周期减小,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减少开门动作对对冰箱化霜的影响,增加冰箱制冷性能的稳定性。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设置参数发生变化时,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设置参数的子变量为零。

本实施例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设置参数发生变化时,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且确定对应于设置参数的子变量为零,即对应于设置参数发生变化,目标化霜周期不变,使目标化霜周期更加贴合于制冷设备的实际工况,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实施例7: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化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一种化霜方法,用于制冷设备,包括:

步骤s302,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

步骤s304,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

步骤s306,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环境温度的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并确定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环境差值;

步骤s308,判断环境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10,确定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子变量为零;

步骤312,判断冷藏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参数,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若第二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14,确定对应于冷藏温度的子变量为负;

步骤s316,判断是否存在开门动作,生成第三判断结果;

若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18,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子变量为负;

步骤s320,判断预设时间间隔内设置参数是否发生变化,生成第四判断结果;

若第四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22,确定对应于设置参数的子变量为零;

步骤s324,判断所有判断结果是否均为否,生成第五判断结果;

若第五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26,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为预设化霜周期的三倍;

否则,执行步骤s328,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周期变量,并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

步骤s330,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

其中,本实施例中,环境温度为环境参数的一种,冷藏温度为内部参数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2,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从而确定制冷设备的开机时长,能够在开机时长达到预设化霜周期时及时进行化霜操作,对制冷设备及时化霜。步骤s304,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本实施例中运行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冷藏温度、是否存在开门动作以及设置参数是否变化。步骤s306,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环境温度的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并确定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环境差值。步骤s308,判断环境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生成第一判断结果,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即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此时环境差值对制冷设备的结霜影响较小,可以忽略,步骤s310,确定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子变量为零,使目标化霜周期更加贴合于制冷设备的实际工况。步骤312,判断冷藏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参数,生成第二判断结果,若第二判断结果为是,在冷藏温度大于预设参数时,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内的冷藏温度的判断结果为是,此时冷藏温度大于预设值,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制冷设备结霜速度加快,步骤s314,确定对应于冷藏温度的子变量为负,周期变量减小,因此对应于冷藏温度,目标化霜周期减小,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减少冷藏温度对制冷设备化霜的影响。步骤s316,判断是否存在开门动作,生成第三判断结果,若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存在开门动作,制冷设备开门后制冷设备内部与外界连通,使制冷设备内部温度升高,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制冷设备结霜速度加快,步骤s318,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子变量为负,周期变量减小,因此对应于开门时长,目标化霜周期减小,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减少开门动作对对制冷设备化霜的影响。步骤s320,判断预设时间间隔内设置参数是否发生变化,生成第四判断结果,若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步骤s322,确定对应于设置参数的子变量为零,即对应于设置参数发生变化,目标化霜周期不变,使目标化霜周期更加贴合于制冷设备的实际工况,步骤s324,判断所有判断结果是否均为否,生成第五判断结果,若第五判断结果是,即环境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冷藏温度小于预设参数、不存在开门动作与设置参数未发生变化同时发生时,任一个运行参数均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即整体运行参数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步骤s326,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为预设化霜周期的三倍,延长目标化霜周期,减少不必要的化霜操作,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节约能源,否则,执行步骤s328,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周期变量,并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从而能够根据运行参数对目标化霜周期进行调整。步骤s330,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既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实施例8:

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化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一种化霜系统400,用于制冷设备,包括:

周期检测单元402,用于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

参数确定单元404,用于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

变量确定单元406,用于根据多个运行参数确定周期变量;

周期确定单元408,用于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以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

本实施例中,周期检测单元402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从而确定制冷设备的开机时长,能够在开机时长达到预设化霜周期时及时进行化霜操作,对制冷设备及时化霜。参数确定单元404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变量确定单元406根据多个运行参数确定周期变量,可以理解,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决定了制冷设备的结霜情况,因此当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变化时,制冷设备内的结霜情况也相应变化,对应于制冷设备内的结霜情况,化霜周期也应该相应调整,从而能够减少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或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周期确定单元408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来确定目标化霜周期。可以理解,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时,目标化霜周期小于预设化霜周期;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时,目标化霜周期大于预设化霜周期;当多个运行参数共同作用的效果对制冷设备结霜没有影响时,目标化霜周期等于预设化霜周期。因此此时,目标化霜周期对应于运行时长内的运行参数,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实现制冷设备根据运行参数自动调节化霜周期,及时化霜,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又能够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中不必要的耗能,同时也能够取消制冷设备中的特殊设定,减少因误进入特殊设定造成的制冷设备结霜等问题,使制冷设备的运行更可靠。

实施例9: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化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一种化霜系统500,用于制冷设备,包括:

周期检测单元502,用于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

参数确定单元504,用于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

子判断单元506,用于判断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生成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的判断结果;

汇总单元508,用于根据每个判断结果确定对应于判断结果的子变量,以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周期变量。

周期确定单元510,用于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以使制冷设备在运行时长时以对应的目标化霜周期执行化霜。

本实施例中,周期检测单元502以预设时间间隔确定制冷设备开机运行的运行时长,从而确定制冷设备的开机时长,能够在开机时长达到预设化霜周期时及时进行化霜操作,对制冷设备及时化霜。参数确定单元504确定制冷设备在每个运行时长时的多个运行参数,子判断单元506将每个运行参数与对应的预设条件进行对比,判断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并生成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的判断结果,可以理解,运行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是否有利于制冷设备的结霜,随后汇总单元508根据每个判断结果确定对应于判断结果的子变量,此时每个运行参数的子变量对应于每个运行参数对制冷设备的结霜的影响,因此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的周期变量对应于整体运行参数对制冷设备结霜的影响周期确定单元510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来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从而能够在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目标化霜周期后实现制冷设备根据运行参数自动调节化霜周期。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子判断单元具体包括: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所处的环境参数时,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环境参数的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并确定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环境差值;判断环境差值与预设差值的大小关系,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汇总单元具体包括:确定对应于环境参数的子变量为零,其中,本实施例中,环境参数为环境温度。

本实施例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等环境温度时,子判断单元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环境温度的最高值以及最低值,并根据最高值与最低值确定环境差值,判断环境差值与预设差值的大小关系,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确定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判断结果为是,随后汇总单元确定对应于环境温度的子变量为零,即在环境差值大于预设值时,环境差值对制冷设备的结霜影响较小,可以忽略。此时对应于环境温度,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的目标化霜周期不变,使目标化霜周期更加贴合于制冷设备的实际工况,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值得说明的是,环境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0的基础上,子判断单元具体包括: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内的内部参数时,判断内部参数与预设参数的大小关系,在内部参数大于预设参数时,确定对应于内部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汇总单元具体包括:确定对应于内部参数的子变量为负,其中,本实施例中,内部参数为保鲜温度。

本实施例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内的冷藏温度、保鲜温度以及冷冻温度等保鲜温度时,子判断单元判断保鲜温度与预设参数的大小关系,在保鲜温度大于预设参数时,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内的保鲜温度的判断结果为是,此时冷藏温度、保鲜温度以及冷冻温度等保鲜温度大于预设值,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制冷设备结霜速度加快,汇总单元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的保鲜温度的子变量为负,此时周期变量减小,因此对应于保鲜温度,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的目标化霜周期减小,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

值得说明的是,内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冷藏温度、保鲜温度以及冷冻温度。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1的基础上,子判断单元具体包括: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开门时长时,判断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存在开门动作,在存在开门动作时,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判断结果为是;汇总单元具体包括: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子变量为负。

本实施例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开门时长时,子判断单元判断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存在开门动作,当存在开门动作时,制冷设备开门后制冷设备内部与外界连通,使制冷设备内部温度升高,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制冷设备结霜速度加快,此时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判断结果为是,随后确定对应于开门时长的子变量为负,周期变量减小,因此对应于开门时长,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的目标化霜周期减小,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化霜,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子判断单元具体包括: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设置参数发生变化时,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汇总单元具体包括:确定对应于设置参数的子变量为零。

本实施例中,在运行参数为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且在预设时间间隔内设置参数发生变化时,子判断单元确定对应于制冷设备的设置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随后汇总单元确定对应于设置参数的子变量为零,即对应于设置参数发生变化,周期确定单元根据周期变量以及预设化霜周期确定的目标化霜周期不变,使目标化霜周期更加贴合于制冷设备的实际工况,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周期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有判断结果均为否,则目标化霜周期大于预设化霜周期;若任一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目标化霜周期为预设化霜周期与周期变量的和值。

本实施例中,若所有判断结果均为否,即环境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内部参数小于预设参数、不存在开门动作与设置参数未发生变化同时发生时,任一个运行参数均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即整体运行参数不利于制冷设备结霜,此时周期确定单元确定的目标化霜周期大于预设化霜周期,从而能够在制冷设备结霜较为轻微时延长目标化霜周期,减少不必要的化霜操作,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节约能源。若任一判断结果为是,此时存在利于化霜的运行参数,汇总单元根据每个判断结果确定对应于判断结果的子变量,并根据所有子变量确定周期变量后,周期确定单元将周期变量与预设化霜周期的和值作为目标化霜周期,从而能够根据运行参数对目标化霜周期进行调整,及时进行化霜,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用于制冷设备的化霜系统,其中,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为冰箱。

本实施例中,冰箱中的化霜系统工作时能够实现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的化霜方法,能够根据冰箱的运行参数自动调整冰箱的化霜周期,及时进行化霜,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冰箱内结霜过多使冰箱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冰箱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冰箱化霜操作的耗能。

值得说明的是,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冰箱。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的化霜方法。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任一项的化霜方法,能够根据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自动调整制冷设备的化霜周期,及时进行化霜,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制冷设备的运行参数自动调整制冷设备的化霜周期,及时进行化霜,既能够减少因化霜不及时造成制冷设备内结霜过多使制冷设备制冷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能够减少因化霜过于频繁增加不必要的耗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制冷设备制冷性能的稳定性,减少制冷设备化霜操作的耗能。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